一、中共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委员会党史研究室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承担和组织党史研究、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宣传、党史庆祝活动、党史资料征编、党史咨询、党史遗址保护和场馆建设、红色旅游、党史题材作品编审出版、党史业务指导等工作。组织和指导开展党史重要课题和人物研究;开展有关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庆祝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审核、审查涉及党史的重要庆祝活动;组织编写重要党史书刊,协助有关部门审读拟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党史重大题材及重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情况的图书、文章等;协助审查涉及党史重大题材的展览、影视作品等;协助有关部门对党史与党史有关的纪念场馆、设施建设及其内容提出审查意见;对党史学会等学术性团体进行指导,组织开展高层次、高质量的党史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组织全区党史干部培训;组织区域性党史课题协作。承担统筹协调全区党史文献编辑工作;承担我区收集、整理、编辑、发表自治区国家机关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献以及反映重要决策、会议、活动的重要文献资料;运用党史文献资源开展宣传等工作。承担乌兰夫革命史料的征集、编纂工作,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乌兰夫研究工作。
(二)基本情况
内蒙古党委党史研究室为正厅级预算单位,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编制37人。2015年底,在职34人。其中厅级干部4人、正处级8人、副处级7人、主任科员及以下人员14人、高级技师1人。离退休11人,其中,离休厅级1人、副处级1人;退休副厅级1人,正处级3人、副处级3人、副高职称1人、主任科员1人。
(三)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内蒙古党委党史研究室,充分发挥党史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认真完成2015年的工作任务有:
全面开展口述史征编工作,特别是加强对老革命、老领导的“抢救性”征访。成了《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历史·第一卷》的送审、修改和终审工作。启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历史·第二卷》编写工作。启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口述史征编工作;给中央党史研究室报送了《内蒙古改革开放实录》文稿7篇。出版了《内蒙古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亡与财产损失》A卷本,约560千字。出版图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革命遗址通览》、大青山抗日老战士回忆录《青山记忆》等16部。编辑出版《郑天翔日记》、《郑天翔书信集》。编辑发行《内蒙古党史》期刊12期。共计2100多万字。
配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拍摄全国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内蒙古篇的工作。会同内蒙古党史学会、内蒙古党校、内蒙古社科联联合举办“内蒙古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理论研讨会”,收到论文200余篇,会后精选优秀论文公开结集出版。会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举办自治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座谈会”。配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完成了《内蒙古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资料的编辑整理工作,主要包括:照片(或画像)、500字的抗战事迹,用于媒体宣传。会同新华网内蒙古频道、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政协文史委员会和民政厅等单位联合组织在新华网内蒙古频道开设《红色草原》专题报道网页。在武川县、土右旗有重要纪念意义和教育作用场地,布置《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斗争史》展览。组织开展“放映月”活动。在全区12个盟市、102个旗县市区,为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免费放映电影,宣传内蒙古抗战时期主要事件和英雄人物。共放映1400多场。在《法制日报》开辟专栏,全年共50个版面,刊载党史故事和文章,特别是要宣传内蒙古抗战时期的主要故事和英雄人物。会同内蒙古社科联和内蒙古日报社,利用报纸和网络组织“抗战知识答题竞赛”。会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团委、内蒙古展览馆共同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图片高校巡回展。会同自治区网信办、北京市委网信办完成了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乡行·亮丽内蒙古”征集、宣传活动。会同自治区网信办完成了国家网信办、中央党史研究室布置的人民网、党史网“缅怀革命先烈、寻找抗战记忆”内蒙古行活动。应内蒙古电视台、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邀约开展党史宣讲活动12次。推进党史“六进”活动。为机关、企业、军队、学校等单位赠送党史图书4万多册,党史类影视作品光盘1000多套。.组织开展了“内蒙古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第二批)”评选活动。
二、2016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2016党史研究室工作以党史研究为中心,以党史资料征集和党史宣传教育为重点,以机构、队伍、经费为保障,全面推进自治区党史工作;深化社会主义时期包括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党史研究;丰富党史工作内容,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党史作品,努力提高党史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党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上来。组织编写出版内蒙古党史基本著作,逐步编纂出版编年史、专门史等其他党史著作。
(一)2016年的党史研究室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重点征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史资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征集内容包括以文字为主的文件、文章、日记、笔记、回忆录、统计资料、口述资料以及图片、音像和有历史价值的实物资料。
全面开展口述史征编工作,完成《内蒙古口述史史料丛书》第一辑、第二辑的编写工作,准备在年底前出版。完成《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历史·第一卷》的终审工作,于2016年前半年出版印刷。启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口述史征编工作;组织自治区高校、党校和文化部门党史专业人才参与党史课题研究,在2015年36项课题结项的基础上,选取优秀成果公开出版课题研究专辑。对2016年约40多项的党史课题进行立项和管理工作。做好对《中共在内蒙古民族宗教政策与实践》专项课题组的督促和管理。出版《内蒙古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亡与财产损失》B卷本,约80万字。出版图书《内蒙古革命、建设、改革史画册》、《内蒙古抗日战争纪念画册》、《乌兰夫诞辰110年纪念文集》、《乌兰夫文献史料集》、《内蒙古抗战史》、《绥南革命斗争史》、记载日寇侵略内蒙古的罪行《血证》、《内蒙古工业学大庆实录》、《郑天翔日记》、《郑天翔书信集》等16部。编辑发行《内蒙古党史》期刊12期。共计2800多万字。
召开全区党史系统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党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任务。举办全区党史业务培训班,拟培训专业人员100名。配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拍摄全国党员教育系列片,该系列片共10集,反映自治区各级党委抓党建工作的历程、经验,涉及12个盟市。
拟会同内蒙古党史学会联合开展“内蒙古纪念乌兰夫诞辰110周年”征文活动,根据论文征集数量,适时召开理论研讨会。会后精选优秀论文公开结集出版。拟在自治区党委安排下,会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举办自治区“纪念乌兰夫诞辰110周年座谈会”。配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完成《内蒙古民主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资料的编辑整理工作,主要包括:照片(或画像)、500字的事迹,用于媒体宣传。
拟会同新华网内蒙古频道、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政协文史委员会等单位联合组织开设《改革开放中内蒙古》专题报道网页。该网页主要介绍和宣传内蒙古地区的改革开放史,下设多个栏目。在武川县、土右旗有重要纪念意义和教育作用的场地,布置《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斗争史》展览,并通过验收,推进使用。拟组织开展“放映月”活动。在全区12个盟市、102个旗县市区,为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免费放映电影,宣传内蒙古革命时期主要事件和英雄人物。约放映1400场。
有计划地拍摄党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积极参与对红色旅游工作的指导,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挖掘和保护工作;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建设;举办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庆祝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扩大党史宣传效果。有计划做好党史读物的出版发行工作。
(二)2016年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控制数1694.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36.1万元,含在职人员工资287.4万元、离退休人员工资71.7万元,日常公用经费42.5万元,住房公积金34.5万元;基本支出专项业务费1101万元,含办公费24万元、印刷费550万元、邮电费5万元、取暖费5万元、差旅费110万元、维修费10万元、会议费30万元、公务用车维护费10万、劳务费250万元、培训费25万元、其他交通费用15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23万元。
(三)2016年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1、总体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支出预算的编制按照自治区财政厅的要求,根据财政部2016年政府收支科目规定,分类安排情况是:
------安排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94.1万元。主要用于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必需的专项经费。其中在职人员经费393.6万元;公用经费1300.5万元。
-------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7万元。主要是离退休人员经费。
--------安排住房保障支出34.5万元。主要是住房公积金缴交。
2016年党史研究室本级部门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安排财政拨款预算收入1694.10万元,支出预算1694.10万元。其中在职人员工资福利支出393.6万元;社会保障离退休支出71.70万元;住房公积金缴交支出34.5万元。基本公用经费1300.50万元。
2、政府采购计划
2016年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计划安排政府采购项目总计535万元,其中印刷服务490万元,培训服务20万元,一般会议服务15万元,车辆维修和保养、保险服务、加油服务10万元。
3、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根据相关要求,三公经费预算安排16.5万元,其中公务用车维护费10万元,公务接待费6.5万元。
一、中共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委员会党史研究室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承担和组织党史研究、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宣传、党史庆祝活动、党史资料征编、党史咨询、党史遗址保护和场馆建设、红色旅游、党史题材作品编审出版、党史业务指导等工作。组织和指导开展党史重要课题和人物研究;开展有关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庆祝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审核、审查涉及党史的重要庆祝活动;组织编写重要党史书刊,协助有关部门审读拟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党史重大题材及重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情况的图书、文章等;协助审查涉及党史重大题材的展览、影视作品等;协助有关部门对党史与党史有关的纪念场馆、设施建设及其内容提出审查意见;对党史学会等学术性团体进行指导,组织开展高层次、高质量的党史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组织全区党史干部培训;组织区域性党史课题协作。承担统筹协调全区党史文献编辑工作;承担我区收集、整理、编辑、发表自治区国家机关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献以及反映重要决策、会议、活动的重要文献资料;运用党史文献资源开展宣传等工作。承担乌兰夫革命史料的征集、编纂工作,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乌兰夫研究工作。
(二)基本情况
内蒙古党委党史研究室为正厅级预算单位,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编制37人。2015年底,在职34人。其中厅级干部4人、正处级8人、副处级7人、主任科员及以下人员14人、高级技师1人。离退休11人,其中,离休厅级1人、副处级1人;退休副厅级1人,正处级3人、副处级3人、副高职称1人、主任科员1人。
(三)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内蒙古党委党史研究室,充分发挥党史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认真完成2015年的工作任务有:
全面开展口述史征编工作,特别是加强对老革命、老领导的“抢救性”征访。成了《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历史·第一卷》的送审、修改和终审工作。启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历史·第二卷》编写工作。启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口述史征编工作;给中央党史研究室报送了《内蒙古改革开放实录》文稿7篇。出版了《内蒙古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亡与财产损失》A卷本,约560千字。出版图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革命遗址通览》、大青山抗日老战士回忆录《青山记忆》等16部。编辑出版《郑天翔日记》、《郑天翔书信集》。编辑发行《内蒙古党史》期刊12期。共计2100多万字。
配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拍摄全国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内蒙古篇的工作。会同内蒙古党史学会、内蒙古党校、内蒙古社科联联合举办“内蒙古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理论研讨会”,收到论文200余篇,会后精选优秀论文公开结集出版。会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举办自治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座谈会”。配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完成了《内蒙古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资料的编辑整理工作,主要包括:照片(或画像)、500字的抗战事迹,用于媒体宣传。会同新华网内蒙古频道、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政协文史委员会和民政厅等单位联合组织在新华网内蒙古频道开设《红色草原》专题报道网页。在武川县、土右旗有重要纪念意义和教育作用场地,布置《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斗争史》展览。组织开展“放映月”活动。在全区12个盟市、102个旗县市区,为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免费放映电影,宣传内蒙古抗战时期主要事件和英雄人物。共放映1400多场。在《法制日报》开辟专栏,全年共50个版面,刊载党史故事和文章,特别是要宣传内蒙古抗战时期的主要故事和英雄人物。会同内蒙古社科联和内蒙古日报社,利用报纸和网络组织“抗战知识答题竞赛”。会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团委、内蒙古展览馆共同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图片高校巡回展。会同自治区网信办、北京市委网信办完成了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乡行·亮丽内蒙古”征集、宣传活动。会同自治区网信办完成了国家网信办、中央党史研究室布置的人民网、党史网“缅怀革命先烈、寻找抗战记忆”内蒙古行活动。应内蒙古电视台、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邀约开展党史宣讲活动12次。推进党史“六进”活动。为机关、企业、军队、学校等单位赠送党史图书4万多册,党史类影视作品光盘1000多套。.组织开展了“内蒙古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第二批)”评选活动。
二、2016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2016党史研究室工作以党史研究为中心,以党史资料征集和党史宣传教育为重点,以机构、队伍、经费为保障,全面推进自治区党史工作;深化社会主义时期包括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党史研究;丰富党史工作内容,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党史作品,努力提高党史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党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上来。组织编写出版内蒙古党史基本著作,逐步编纂出版编年史、专门史等其他党史著作。
(一)2016年的党史研究室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重点征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史资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征集内容包括以文字为主的文件、文章、日记、笔记、回忆录、统计资料、口述资料以及图片、音像和有历史价值的实物资料。
全面开展口述史征编工作,完成《内蒙古口述史史料丛书》第一辑、第二辑的编写工作,准备在年底前出版。完成《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历史·第一卷》的终审工作,于2016年前半年出版印刷。启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口述史征编工作;组织自治区高校、党校和文化部门党史专业人才参与党史课题研究,在2015年36项课题结项的基础上,选取优秀成果公开出版课题研究专辑。对2016年约40多项的党史课题进行立项和管理工作。做好对《中共在内蒙古民族宗教政策与实践》专项课题组的督促和管理。出版《内蒙古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亡与财产损失》B卷本,约80万字。出版图书《内蒙古革命、建设、改革史画册》、《内蒙古抗日战争纪念画册》、《乌兰夫诞辰110年纪念文集》、《乌兰夫文献史料集》、《内蒙古抗战史》、《绥南革命斗争史》、记载日寇侵略内蒙古的罪行《血证》、《内蒙古工业学大庆实录》、《郑天翔日记》、《郑天翔书信集》等16部。编辑发行《内蒙古党史》期刊12期。共计2800多万字。
召开全区党史系统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党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任务。举办全区党史业务培训班,拟培训专业人员100名。配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拍摄全国党员教育系列片,该系列片共10集,反映自治区各级党委抓党建工作的历程、经验,涉及12个盟市。
拟会同内蒙古党史学会联合开展“内蒙古纪念乌兰夫诞辰110周年”征文活动,根据论文征集数量,适时召开理论研讨会。会后精选优秀论文公开结集出版。拟在自治区党委安排下,会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举办自治区“纪念乌兰夫诞辰110周年座谈会”。配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完成《内蒙古民主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资料的编辑整理工作,主要包括:照片(或画像)、500字的事迹,用于媒体宣传。
拟会同新华网内蒙古频道、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政协文史委员会等单位联合组织开设《改革开放中内蒙古》专题报道网页。该网页主要介绍和宣传内蒙古地区的改革开放史,下设多个栏目。在武川县、土右旗有重要纪念意义和教育作用的场地,布置《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斗争史》展览,并通过验收,推进使用。拟组织开展“放映月”活动。在全区12个盟市、102个旗县市区,为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免费放映电影,宣传内蒙古革命时期主要事件和英雄人物。约放映1400场。
有计划地拍摄党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积极参与对红色旅游工作的指导,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挖掘和保护工作;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建设;举办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庆祝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扩大党史宣传效果。有计划做好党史读物的出版发行工作。
(二)2016年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控制数1694.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36.1万元,含在职人员工资287.4万元、离退休人员工资71.7万元,日常公用经费42.5万元,住房公积金34.5万元;基本支出专项业务费1101万元,含办公费24万元、印刷费550万元、邮电费5万元、取暖费5万元、差旅费110万元、维修费10万元、会议费30万元、公务用车维护费10万、劳务费250万元、培训费25万元、其他交通费用15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23万元。
(三)2016年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1、总体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支出预算的编制按照自治区财政厅的要求,根据财政部2016年政府收支科目规定,分类安排情况是:
------安排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94.1万元。主要用于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必需的专项经费。其中在职人员经费393.6万元;公用经费1300.5万元。
-------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7万元。主要是离退休人员经费。
--------安排住房保障支出34.5万元。主要是住房公积金缴交。
2016年党史研究室本级部门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安排财政拨款预算收入1694.10万元,支出预算1694.10万元。其中在职人员工资福利支出393.6万元;社会保障离退休支出71.70万元;住房公积金缴交支出34.5万元。基本公用经费1300.50万元。
2、政府采购计划
2016年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计划安排政府采购项目总计535万元,其中印刷服务490万元,培训服务20万元,一般会议服务15万元,车辆维修和保养、保险服务、加油服务10万元。
3、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根据相关要求,三公经费预算安排16.5万元,其中公务用车维护费10万元,公务接待费6.5万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