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遗址从西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设起,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由于该城干旱的自然气候条件,遗址的地上、地下保存了大量较完整的西夏、元代文物。
黑城遗址出土的鎏金释迦摩尼铜像
黑城遗址出土的永昌等处行枢密院断事官府印
额济纳旗出土汉简20世纪初,俄国军人科兹洛夫在黑城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西夏文献,挖掘盗掠运送出境。黑城遗址发现的西夏文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敦煌遗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
西夏文献
黑城文献包括多种语文,除了为数最为丰富的汉文与西夏文文献外,尚有一定数量的藏文、回鹘文、突厥文、波斯文、叙利亚文、蒙古文文献,说明黑水城地区在古代曾经与外界有过频繁的文化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地在沟通周边民族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俄藏西夏文献出版物俄藏黑城遗址出土的西夏文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记载:“他国使来者,监军司、驿馆小监当指挥,人马口粮当于近便官谷物、钱物中分拨予之,好好侍奉。”说明西夏时期连监军司都有接待和护送来往使者和商旅的职责,另在该《律令》中西夏对使者来往与出使他国贸易的规定,可以说是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如:“大食(阿拉伯)、西州国(高昌回鹘)等买卖者,骑驮载时死亡,及所卖物甚多,驮不足,说需守护时,当告局分处,按前文所载法比较,当买多少,不归时此方所需粮食当允许卖,起行则所需粮食多少当取,不允许超额运走……”这些内容一方面反映了西夏对丝路贸易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当时丝路贸易的繁荣。
西夏文辞书《文海》收有“块根菜”一词,并解释说:“此者蔓菁类也,草上出也。” 蔓菁原产于阿拉伯国家。同时在黑城出土的骨勒茂才所著《番汉合时掌中珠》是汉文与西夏文对照的唯一工具书,书中也收录了不少外来物品,其中就有盛产于阿拉伯的乳香、沉香、珊瑚、琉璃、琥珀、玛瑙等。
通过这些文献可以佐证,黑城是草原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方面的集散地,它把周边的先进文化集中到这里,充分吸收其营养;利用丝绸之路要道的便利,再把集中到这里的文化传播到其它地区。另外,黑城在经济交流方面还是一个“中转站”,周边地区的商旅携带着贸易货物,或在这里交易,然后返回;亦或是在这里停宿,然后继续他们的行程。这些都充分说明,黑城对于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有着重要的作用。
散落在黑城遗址的瓷片
黑城复原沙盘
从三面环水的绿洲到荒漠孤城,今天的黑城已化作草原丝绸之路上文明诞生、延续的象征符号,向世人展示它曾经的昌盛与荣耀。弱水钟情,胡杨壮美,远眺古城雄姿,吟咏起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
额济纳旗沙漠景观
胡杨林风景区
额济纳旗生态公园近年来,额济纳旗大力实施森林草原修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同时,额济纳旗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立体综合交通网络飞速发展,昔日的沙漠小城已成为四通八达的国际旅游胜地。当悠远的驼铃声穿越历史的星空,大漠孤烟,幻化成一条条蜿蜒的铁轨和划破天际的航线,古老的丝绸之路再一次熠熠生辉!
黑城遗址从西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设起,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由于该城干旱的自然气候条件,遗址的地上、地下保存了大量较完整的西夏、元代文物。
黑城遗址出土的鎏金释迦摩尼铜像
黑城遗址出土的永昌等处行枢密院断事官府印
额济纳旗出土汉简20世纪初,俄国军人科兹洛夫在黑城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西夏文献,挖掘盗掠运送出境。黑城遗址发现的西夏文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敦煌遗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
西夏文献
黑城文献包括多种语文,除了为数最为丰富的汉文与西夏文文献外,尚有一定数量的藏文、回鹘文、突厥文、波斯文、叙利亚文、蒙古文文献,说明黑水城地区在古代曾经与外界有过频繁的文化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地在沟通周边民族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俄藏西夏文献出版物俄藏黑城遗址出土的西夏文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记载:“他国使来者,监军司、驿馆小监当指挥,人马口粮当于近便官谷物、钱物中分拨予之,好好侍奉。”说明西夏时期连监军司都有接待和护送来往使者和商旅的职责,另在该《律令》中西夏对使者来往与出使他国贸易的规定,可以说是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如:“大食(阿拉伯)、西州国(高昌回鹘)等买卖者,骑驮载时死亡,及所卖物甚多,驮不足,说需守护时,当告局分处,按前文所载法比较,当买多少,不归时此方所需粮食当允许卖,起行则所需粮食多少当取,不允许超额运走……”这些内容一方面反映了西夏对丝路贸易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当时丝路贸易的繁荣。
西夏文辞书《文海》收有“块根菜”一词,并解释说:“此者蔓菁类也,草上出也。” 蔓菁原产于阿拉伯国家。同时在黑城出土的骨勒茂才所著《番汉合时掌中珠》是汉文与西夏文对照的唯一工具书,书中也收录了不少外来物品,其中就有盛产于阿拉伯的乳香、沉香、珊瑚、琉璃、琥珀、玛瑙等。
通过这些文献可以佐证,黑城是草原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方面的集散地,它把周边的先进文化集中到这里,充分吸收其营养;利用丝绸之路要道的便利,再把集中到这里的文化传播到其它地区。另外,黑城在经济交流方面还是一个“中转站”,周边地区的商旅携带着贸易货物,或在这里交易,然后返回;亦或是在这里停宿,然后继续他们的行程。这些都充分说明,黑城对于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有着重要的作用。
散落在黑城遗址的瓷片
黑城复原沙盘
从三面环水的绿洲到荒漠孤城,今天的黑城已化作草原丝绸之路上文明诞生、延续的象征符号,向世人展示它曾经的昌盛与荣耀。弱水钟情,胡杨壮美,远眺古城雄姿,吟咏起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
额济纳旗沙漠景观
胡杨林风景区
额济纳旗生态公园近年来,额济纳旗大力实施森林草原修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同时,额济纳旗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立体综合交通网络飞速发展,昔日的沙漠小城已成为四通八达的国际旅游胜地。当悠远的驼铃声穿越历史的星空,大漠孤烟,幻化成一条条蜿蜒的铁轨和划破天际的航线,古老的丝绸之路再一次熠熠生辉!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