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州故城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白塔村西南,始建于辽太祖神册五年(920年),历经宋辽、元代,长达四百五十余年。丰州城也称为“天德军城”,属上等州城。丰州城平面呈长方形,长约1100米,宽约1000米,东、南、西三面辟有城门,并加筑瓮城,城墙为夯土筑成,残高2~10米,有马面、角楼等遗迹。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丰州故城城墙遗迹
在故城的西北角上有一座辽代古塔,名“万部华严经塔”,是辽代丰州城遗留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建筑物,因塔身涂了白垩土,通体洁白,故俗称“白塔”。当晴空万里,阳光从塔尖洒下时,便出现了著名的呼和浩特八景之一——“白塔耸光”。
丰州故城万部华严经塔(白塔)
白塔高56米,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造型洒脱秀逸,塔檐采取“叠涩出檐式”,层层回收,菩萨护窗,天王护门;每层转角和第七层椽下系风铃,风吹铃响,是古城千余年来绵延不绝的绕梁之音。
白塔菩萨像浮雕
白塔龙纹柱
白塔天王头像
“初极狭,才通人”,是白塔入口的真实写照,白塔第一层非常低矮,成年人需猫着腰通过,沿着塔内楼梯螺旋而上,楼层渐高,视线也逐渐开阔。
金大定二年(1162年),曾重修丰州白塔。塔内一层回廊原镶嵌九块金代石碑,现存六块。从碑刻文字可以了解当时丰州的城市布局,城内分布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坊,还有牛市巷、麻市巷、染巷等行业街区。碑文还记载了以汉族姓氏命名的李家户、薛家村等村庄,也有以女真语官衔来命名的村落,如乃刺庄、掴剌乙里堇村等,以及西通使族、移室族等部落名称。
白塔内金时期石碑(一)
白塔内金时期石碑(二)
塔内回廊中有数百条历代游人墨书题记,题记除了数量众多的汉文,还有契丹文、蒙古文以及八思巴文、古叙利亚文、古波斯文等。塔内还曾出土元代初期的“中统元宝交钞”,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这些不仅反映出当时丰州城及其周边地区民族互嵌、语言辐辏、互鉴融通的景象,同时生动地刻画出城内各行业分工明确、有专业集市,成为丰州地区多民族融合、多样文明交汇、商贸往来频繁的珍贵历史实证。
白塔内回廊题记(一)
白塔内回廊题记(二)
元初,名臣刘秉忠途径丰州,留下《过丰州二首》,诗中写道:“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骈阗尘不断,吟鞭斜袅过丰州。”诗中首先提到的就是丰州的标志——“寺中塔”,即白塔。《清圣祖实录》载,康熙三十五年 (1697年) ,康熙亲征噶尔丹,曾“驻跸白塔”,并于次日“自白塔往归化城”。
丰州故城博物馆
一座白塔,连着一座古城。千余年的穿梭,仿佛刹那间,星月斗转,草木更迭。驿站成了村落,村落成了城,城延伸出一条条商路,路上有悲伤、有喜悦、有数不尽的世道沧桑,汇聚成一首首流传久远、韵味悠长的诗歌。
丰州故城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白塔村西南,始建于辽太祖神册五年(920年),历经宋辽、元代,长达四百五十余年。丰州城也称为“天德军城”,属上等州城。丰州城平面呈长方形,长约1100米,宽约1000米,东、南、西三面辟有城门,并加筑瓮城,城墙为夯土筑成,残高2~10米,有马面、角楼等遗迹。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丰州故城城墙遗迹
在故城的西北角上有一座辽代古塔,名“万部华严经塔”,是辽代丰州城遗留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建筑物,因塔身涂了白垩土,通体洁白,故俗称“白塔”。当晴空万里,阳光从塔尖洒下时,便出现了著名的呼和浩特八景之一——“白塔耸光”。
丰州故城万部华严经塔(白塔)
白塔高56米,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造型洒脱秀逸,塔檐采取“叠涩出檐式”,层层回收,菩萨护窗,天王护门;每层转角和第七层椽下系风铃,风吹铃响,是古城千余年来绵延不绝的绕梁之音。
白塔菩萨像浮雕
白塔龙纹柱
白塔天王头像
“初极狭,才通人”,是白塔入口的真实写照,白塔第一层非常低矮,成年人需猫着腰通过,沿着塔内楼梯螺旋而上,楼层渐高,视线也逐渐开阔。
金大定二年(1162年),曾重修丰州白塔。塔内一层回廊原镶嵌九块金代石碑,现存六块。从碑刻文字可以了解当时丰州的城市布局,城内分布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坊,还有牛市巷、麻市巷、染巷等行业街区。碑文还记载了以汉族姓氏命名的李家户、薛家村等村庄,也有以女真语官衔来命名的村落,如乃刺庄、掴剌乙里堇村等,以及西通使族、移室族等部落名称。
白塔内金时期石碑(一)
白塔内金时期石碑(二)
塔内回廊中有数百条历代游人墨书题记,题记除了数量众多的汉文,还有契丹文、蒙古文以及八思巴文、古叙利亚文、古波斯文等。塔内还曾出土元代初期的“中统元宝交钞”,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这些不仅反映出当时丰州城及其周边地区民族互嵌、语言辐辏、互鉴融通的景象,同时生动地刻画出城内各行业分工明确、有专业集市,成为丰州地区多民族融合、多样文明交汇、商贸往来频繁的珍贵历史实证。
白塔内回廊题记(一)
白塔内回廊题记(二)
元初,名臣刘秉忠途径丰州,留下《过丰州二首》,诗中写道:“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骈阗尘不断,吟鞭斜袅过丰州。”诗中首先提到的就是丰州的标志——“寺中塔”,即白塔。《清圣祖实录》载,康熙三十五年 (1697年) ,康熙亲征噶尔丹,曾“驻跸白塔”,并于次日“自白塔往归化城”。
丰州故城博物馆
一座白塔,连着一座古城。千余年的穿梭,仿佛刹那间,星月斗转,草木更迭。驿站成了村落,村落成了城,城延伸出一条条商路,路上有悲伤、有喜悦、有数不尽的世道沧桑,汇聚成一首首流传久远、韵味悠长的诗歌。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