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与多伦县之间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上,地处滦河上游上都河北岸。每当夏秋季节,上都河水蜿蜒曲折,金莲花遍野盛开,秀蔚弥望,芳草萋萋,让人神醉心驰。元代王恽的《中堂事记》中赞其城“龙岗蟠其阴,滦水迳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 ……山有木、水有鱼,盐货狼籍,畜牧蕃息”。
上都河
元上都遗址完整保存了13~14世纪上都城的整体格局和城址、关厢、铁幡竿渠与墓葬群等人工遗存要素。这样一座结构层次分明、布局有序,建造技术精湛、与地形水势充分契合的古城,成为13~14世纪时期中国北方草原城市规划的典范。元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和承德避暑山庄都深受其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高度体现出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
元上都日出
元宪宗三年(公元1251年),忽必烈南下驻帐于滦河上游的金莲川地区,建立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1256年,命刘秉忠选择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 “三年建成”,初名开平府。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的忽里台大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正式建元“中统”,开平遂成为临时都城。1263年,忽必烈下令将开平府定名上都。
元宪宗--蒙哥汗
元世祖--忽必烈
上都作为元朝的夏都,在蒙古政权从蒙古汗国发展为元朝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元朝两都制中占有特殊地位,是与大都并列的北控大漠、南屏燕蓟、连接欧亚大陆各国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上都城周长约9公里,为正方形,分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垣,其中宫城位于皇城正中偏北处,与皇城呈“回”字形。外城则是在皇城的西、北两面,由皇城的东、南两墙延伸修筑而成,全部用黄土夯筑。
元上都遗址全景航拍
元上都遗址全景航拍
上都城的宫殿雄伟壮丽,其中大安阁高耸入云,“全阁”“飞翔突起,干青霄而矗上”,令观者有“神营鬼构、洞心骇目”之叹。元朝皇帝经常在这里举行重大的朝政典礼,如皇帝登基、接见外国使者等。从大安阁遗址出土的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等建筑构件和石条地基,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宫阁辉煌、飞檐高耸的繁华景象。
大安阁三维图
元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商业发展,元上都城内的西关,是各国商人进行交易的地方。元代诗人有云,“西关轮與多似雨,东关账房乱如云”。
元上都穆清阁残存基址
元代纸币
每年都会有大批商贩从欧亚各地抵达上都,以各种奇货异宝与元人交易。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在至元十二年(1275年)来到元上都,受到忽必烈的接见,回国后口述《马可·波罗行纪》,第一次向世界介绍了上都城。书中写道:“终抵一城、名日上都,现在位大汗所建也。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皆涂金,绘有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这样的描述使当时的西方人对这座遥远而富有的城市心驰神往,将元上都称作Xanadu(世外桃源),欧洲天文学家用它命名土星的第六颗卫星,名为“土六卫”。
元上都遗址出土汉白玉雕花碑座
元上都,是动人心魄的梦幻之都,是浩如烟海的文明之城,是草原商路上的活力之城。2012年6月29日,元上都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曾经在7个世纪前闻名于世的草原都城,再度得到世人的关注。
元上都遗址,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与多伦县之间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上,地处滦河上游上都河北岸。每当夏秋季节,上都河水蜿蜒曲折,金莲花遍野盛开,秀蔚弥望,芳草萋萋,让人神醉心驰。元代王恽的《中堂事记》中赞其城“龙岗蟠其阴,滦水迳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 ……山有木、水有鱼,盐货狼籍,畜牧蕃息”。
上都河
元上都遗址完整保存了13~14世纪上都城的整体格局和城址、关厢、铁幡竿渠与墓葬群等人工遗存要素。这样一座结构层次分明、布局有序,建造技术精湛、与地形水势充分契合的古城,成为13~14世纪时期中国北方草原城市规划的典范。元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和承德避暑山庄都深受其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高度体现出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
元上都日出
元宪宗三年(公元1251年),忽必烈南下驻帐于滦河上游的金莲川地区,建立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1256年,命刘秉忠选择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 “三年建成”,初名开平府。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的忽里台大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正式建元“中统”,开平遂成为临时都城。1263年,忽必烈下令将开平府定名上都。
元宪宗--蒙哥汗
元世祖--忽必烈
上都作为元朝的夏都,在蒙古政权从蒙古汗国发展为元朝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元朝两都制中占有特殊地位,是与大都并列的北控大漠、南屏燕蓟、连接欧亚大陆各国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上都城周长约9公里,为正方形,分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垣,其中宫城位于皇城正中偏北处,与皇城呈“回”字形。外城则是在皇城的西、北两面,由皇城的东、南两墙延伸修筑而成,全部用黄土夯筑。
元上都遗址全景航拍
元上都遗址全景航拍
上都城的宫殿雄伟壮丽,其中大安阁高耸入云,“全阁”“飞翔突起,干青霄而矗上”,令观者有“神营鬼构、洞心骇目”之叹。元朝皇帝经常在这里举行重大的朝政典礼,如皇帝登基、接见外国使者等。从大安阁遗址出土的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等建筑构件和石条地基,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宫阁辉煌、飞檐高耸的繁华景象。
大安阁三维图
元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商业发展,元上都城内的西关,是各国商人进行交易的地方。元代诗人有云,“西关轮與多似雨,东关账房乱如云”。
元上都穆清阁残存基址
元代纸币
每年都会有大批商贩从欧亚各地抵达上都,以各种奇货异宝与元人交易。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在至元十二年(1275年)来到元上都,受到忽必烈的接见,回国后口述《马可·波罗行纪》,第一次向世界介绍了上都城。书中写道:“终抵一城、名日上都,现在位大汗所建也。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皆涂金,绘有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这样的描述使当时的西方人对这座遥远而富有的城市心驰神往,将元上都称作Xanadu(世外桃源),欧洲天文学家用它命名土星的第六颗卫星,名为“土六卫”。
元上都遗址出土汉白玉雕花碑座
元上都,是动人心魄的梦幻之都,是浩如烟海的文明之城,是草原商路上的活力之城。2012年6月29日,元上都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曾经在7个世纪前闻名于世的草原都城,再度得到世人的关注。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