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北疆大地上的一座座古城遗址,千百年间珍藏了草原丝路形成、发展的重要证据,也见证了各个民族在这里交流、交往、融合,休戚与共、共创繁华的光辉历程——
根据额济纳黑城遗址出土的文书,考古学家解读了一张“马二请柬”,简洁的语言,还原一所元朝时期以渤海馒头为特色的饭店招揽食客的诚意。
黑城遗址出土 马二请柬
鲜卑游牧部落从嘎仙洞出发,沿着草原丝绸之路走来,先都盛乐,后入平城、洛阳。位于呼和浩特市盛乐新区的土城子古城遗址,出土的鹦鹉提梁壶在千里之外的河北定州也出土了一模一样的一只,进一步确证了这里是民族文化交往融合的驿站。
呼伦贝尔嘎仙洞
土城子遗址出土 鹦鹉提梁壶
在赤峰的辽墓葬壁画中,罕见地出现了三个碧绿色、长圆形的大西瓜,引发我们探究史实记载,进而勾勒出一种水果千里迢迢从西而来,最终扎根在东部、摆上餐桌的路径。
敖汉旗辽墓出土 壁画
在元上都文化遗址公园,我们凭借清晰的古城轮廓、散落的琉璃瓦片、硕大精美的汉白玉柱础,可以遥想马可波罗笔下那座“房舍皆涂金、工巧之极、技术之佳”的国际都市。
元上都遗址出土 汉白玉柱础
敖伦苏木古城,这座意为“众多庙宇”的遗址,发现了很多“景教”墓石,讲述了一种西方宗教沿草原丝绸之路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事实;
敖伦苏木古城出土 景教墓石
丰州故城,被一座千年白塔清晰标记。这里出土的一张纸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实物,而这张纸币,正是马可波罗游记中,认为元代东方之国强大的明证。
丰州故城白塔
元代纸币
集宁路古城出土 瓷器
集宁路古城出土的青花瓷显示出草原丝绸之路多元审美融合,文化交融的盛况。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曾经的草原丝绸之路古道上,流通过皮毛、种子、丝绸,也流通过珠宝、金属和茶叶,以这些为载体,造就了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共同繁荣,也彰显了中华文明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
中欧班列
“汽笛声声,车轮滚滚”。新时代的草原丝绸之路,告别驼铃古道,取而代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大地上密布的立体式现代化交通网络,她恰如一条飞扬的绿色飘带,输送丰富物资,也连接深情厚谊,让欧亚大洲紧密相连。在“一带一路”的擘画下,2013年,第一条中欧班列线路“苏州--满洲里--欧洲”班列首发。截至2023年11月,从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已突破 3000 列。内蒙古开放发展的地缘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助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凝聚了磅礴力量!
自古以来,贯通蒙古高原的草原丝绸之路就是我国沟通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欧洲的商贸大通道。国家把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她将持续促进中华大地各民族间的交往发展繁荣,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内蒙古打造成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散落在北疆大地上的一座座古城遗址,千百年间珍藏了草原丝路形成、发展的重要证据,也见证了各个民族在这里交流、交往、融合,休戚与共、共创繁华的光辉历程——
根据额济纳黑城遗址出土的文书,考古学家解读了一张“马二请柬”,简洁的语言,还原一所元朝时期以渤海馒头为特色的饭店招揽食客的诚意。
黑城遗址出土 马二请柬
鲜卑游牧部落从嘎仙洞出发,沿着草原丝绸之路走来,先都盛乐,后入平城、洛阳。位于呼和浩特市盛乐新区的土城子古城遗址,出土的鹦鹉提梁壶在千里之外的河北定州也出土了一模一样的一只,进一步确证了这里是民族文化交往融合的驿站。
呼伦贝尔嘎仙洞
土城子遗址出土 鹦鹉提梁壶
在赤峰的辽墓葬壁画中,罕见地出现了三个碧绿色、长圆形的大西瓜,引发我们探究史实记载,进而勾勒出一种水果千里迢迢从西而来,最终扎根在东部、摆上餐桌的路径。
敖汉旗辽墓出土 壁画
在元上都文化遗址公园,我们凭借清晰的古城轮廓、散落的琉璃瓦片、硕大精美的汉白玉柱础,可以遥想马可波罗笔下那座“房舍皆涂金、工巧之极、技术之佳”的国际都市。
元上都遗址出土 汉白玉柱础
敖伦苏木古城,这座意为“众多庙宇”的遗址,发现了很多“景教”墓石,讲述了一种西方宗教沿草原丝绸之路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事实;
敖伦苏木古城出土 景教墓石
丰州故城,被一座千年白塔清晰标记。这里出土的一张纸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实物,而这张纸币,正是马可波罗游记中,认为元代东方之国强大的明证。
丰州故城白塔
元代纸币
集宁路古城出土 瓷器
集宁路古城出土的青花瓷显示出草原丝绸之路多元审美融合,文化交融的盛况。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曾经的草原丝绸之路古道上,流通过皮毛、种子、丝绸,也流通过珠宝、金属和茶叶,以这些为载体,造就了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共同繁荣,也彰显了中华文明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
中欧班列
“汽笛声声,车轮滚滚”。新时代的草原丝绸之路,告别驼铃古道,取而代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大地上密布的立体式现代化交通网络,她恰如一条飞扬的绿色飘带,输送丰富物资,也连接深情厚谊,让欧亚大洲紧密相连。在“一带一路”的擘画下,2013年,第一条中欧班列线路“苏州--满洲里--欧洲”班列首发。截至2023年11月,从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已突破 3000 列。内蒙古开放发展的地缘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助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凝聚了磅礴力量!
自古以来,贯通蒙古高原的草原丝绸之路就是我国沟通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欧洲的商贸大通道。国家把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她将持续促进中华大地各民族间的交往发展繁荣,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内蒙古打造成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