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年鉴条目从不同角度来划分,可以有不同的类型。明确条目类型的构成要素、特点和撰写要求,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有利于规范条目的撰写,提高条目编纂质量。
一、条目的分类
(一)综合性条目和单一性条目
这是年鉴界普遍认可的条目分类,在这两大类中又可分为若干子类。这是以条目辑录的基本资料所涉及的范围来划分的,也称概述性条目和典型性条目。这样划分,一是分类标准体现了条目的本质属性,界限清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二是符合一次划分的逻辑规则,两类条目各具特定的内涵,外延并不相互包容;三是可以利用条目的归类进一步复分。
(二)动态性条目和稳定性条目
以条目设置及资料内容的变化程度来划分,又称为新颖性条目和常规性条目,或重点条目和一般条目。动态性条目强调新颖性、动态性、待色性,条目主题每年都重新设立,其标题、内容是新的。单一性条目就属于这一类条目的范围,其资料内容注重收录年度内的大事要闻。稳定性条目是指每年都设立的一批主题不变、内容逐年更新或变化较少的条目,强调资料内容的连续性,如地方、部门、行业的概况,以及某些经常性专项管理、专项业务条目等。
(三)外向性条目和内向性条目
以条目包含的内容价值和信息指向来划分,主要应用于对条目的信息价值评价上。外向性条目,指以社会读者为对象,以使用为目的,以广泛的社会需求为基础的条目,如记述某事业机构的结构、规模、服务功能,某行业经济发展趋势,某企业发展水平、产品特征等需公之于众的信息的条目。内向性条目主要指行政事务性信息过多的条目,如记述单位、部门的内部工作布置、决策、实施步骤、手段、做法、效果、成绩等内视信息的条目,有浓厚的行政色彩。[1]
(四)小条目、中条目、大条目
以条目的篇幅大小划分。大、中、小条目的结构比例关系,与地方综合年鉴的编辑方针密切相关。在百科全书编纂中,一直有大、小条目主义之争,年鉴的编纂亦有类似情况。小条目主义以日本《朝日年鉴》为代表,突出年鉴的资料性工具书性质,方便查阅。大条目主义以英国的《惠特克年鉴》为代表,旨在提供翔实的资料。中国的地方综合年鉴一般以中小条目为主、大条目为辅,大条目多使用在综合性条目上。大、中、小条目的字数多少并没有划定严格确切的界线,有的年鉴将300字以下定为小条目,300~500字为中条目,500~800字为大条目,800字以上为特大条目;也有的年鉴将300字以下定为小条目,300~1000字为中条目,1000字以上为大条目。
地方综合年鉴条目从不同角度来划分,可以有不同的类型。明确条目类型的构成要素、特点和撰写要求,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有利于规范条目的撰写,提高条目编纂质量。
一、条目的分类
(一)综合性条目和单一性条目
这是年鉴界普遍认可的条目分类,在这两大类中又可分为若干子类。这是以条目辑录的基本资料所涉及的范围来划分的,也称概述性条目和典型性条目。这样划分,一是分类标准体现了条目的本质属性,界限清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二是符合一次划分的逻辑规则,两类条目各具特定的内涵,外延并不相互包容;三是可以利用条目的归类进一步复分。
(二)动态性条目和稳定性条目
以条目设置及资料内容的变化程度来划分,又称为新颖性条目和常规性条目,或重点条目和一般条目。动态性条目强调新颖性、动态性、待色性,条目主题每年都重新设立,其标题、内容是新的。单一性条目就属于这一类条目的范围,其资料内容注重收录年度内的大事要闻。稳定性条目是指每年都设立的一批主题不变、内容逐年更新或变化较少的条目,强调资料内容的连续性,如地方、部门、行业的概况,以及某些经常性专项管理、专项业务条目等。
(三)外向性条目和内向性条目
以条目包含的内容价值和信息指向来划分,主要应用于对条目的信息价值评价上。外向性条目,指以社会读者为对象,以使用为目的,以广泛的社会需求为基础的条目,如记述某事业机构的结构、规模、服务功能,某行业经济发展趋势,某企业发展水平、产品特征等需公之于众的信息的条目。内向性条目主要指行政事务性信息过多的条目,如记述单位、部门的内部工作布置、决策、实施步骤、手段、做法、效果、成绩等内视信息的条目,有浓厚的行政色彩。[1]
(四)小条目、中条目、大条目
以条目的篇幅大小划分。大、中、小条目的结构比例关系,与地方综合年鉴的编辑方针密切相关。在百科全书编纂中,一直有大、小条目主义之争,年鉴的编纂亦有类似情况。小条目主义以日本《朝日年鉴》为代表,突出年鉴的资料性工具书性质,方便查阅。大条目主义以英国的《惠特克年鉴》为代表,旨在提供翔实的资料。中国的地方综合年鉴一般以中小条目为主、大条目为辅,大条目多使用在综合性条目上。大、中、小条目的字数多少并没有划定严格确切的界线,有的年鉴将300字以下定为小条目,300~500字为中条目,500~800字为大条目,800字以上为特大条目;也有的年鉴将300字以下定为小条目,300~1000字为中条目,1000字以上为大条目。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