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片的表现方式
(一)集中表现
是指将图片集中在卷首或卷尾,即图片专辑。图片专辑是地方综合年鉴常见的一种图片表现方式,这种方式能集中展示一地年度内发生的大事、要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绩和建设风貌,凸显地方特色。
(二)分散表现
是指将图片随文分散编排在内文中的相应版面,即内文图片。这种图片一般和条目文字内容密切相关,是对条目文字内容的补充和延伸。
(三)集中与分散并存
是指在处理图片时,把表现年度内发生的大事、要事、特事、新事的图片集中展示,而将其他具有较高资料价值和存史价值的图片随文插入,与文字表述紧密配合,共同描述一个地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变化的全貌。随着照相技术的普及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地方综合年鉴的图片处理采用集中与分散并存的表现方式。
二、图片的剪裁
剪裁图片的目的,是为了使图片能够更好地体现编纂者的思想,突出内容主题,同时使照片更有视觉冲击力。
(一)图片构图的修正
一般来说,图片拍摄者在拍摄时已经考虑了取景构图的问题,但由于摄影者会受到时间、拍摄距离和拍摄角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难以避免有不该被摄入地对象也进入画面的情况,这样的图片就会产生主题不够突出、主体与背景比例失当等问题。因此,要根据反映的主题分析图片的构图是否合理,剪除那些与主题关联不大的部分,使画面布局更加合理、主体形象更加鲜明。
(二)图片长宽比例的调整
剪裁图片既要考虑图片的长宽比例应符合审美要求,也要考虑图片在版面上的位置以及条目文字配置的特殊需要。比如,有的版面编排需要一幅压题的狭长横幅图片,或者需要一幅竖立于版面中心位置的狭长纵幅图片,或者同时采用多幅图片,需要处理好它们相互之间的位置和大小比例关系,等等。因此,需对一些图片进行特殊规格的剪裁。图片长宽比例的调整,要以不损害图片主题思想的表达、不损失主要内容为前提。
(三)图片篇幅大小与外形的确定
图片的篇幅,一方面要考虑图片的资料价值的大小、社会效果是否突出。一般对于重大主题的图片应给予相对大的篇幅,如果图片拍摄的人物很多、图像比较复杂,也应给予足够的篇幅让读者能够看清楚。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图片的质量和图片本身的清晰度。图片的外形一般以矩形居多,因为外形为矩形的图片方便版面的整体安排,也有助于版面的美观整齐。但也有使用非规则外形的图片来活跃版面的做法,特别是一些图片专辑和宣传彩页,为了更加切合主题,经过异形的剪裁,营造出这些版面与众不同的风格与个性。
一、图片的表现方式
(一)集中表现
是指将图片集中在卷首或卷尾,即图片专辑。图片专辑是地方综合年鉴常见的一种图片表现方式,这种方式能集中展示一地年度内发生的大事、要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绩和建设风貌,凸显地方特色。
(二)分散表现
是指将图片随文分散编排在内文中的相应版面,即内文图片。这种图片一般和条目文字内容密切相关,是对条目文字内容的补充和延伸。
(三)集中与分散并存
是指在处理图片时,把表现年度内发生的大事、要事、特事、新事的图片集中展示,而将其他具有较高资料价值和存史价值的图片随文插入,与文字表述紧密配合,共同描述一个地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变化的全貌。随着照相技术的普及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地方综合年鉴的图片处理采用集中与分散并存的表现方式。
二、图片的剪裁
剪裁图片的目的,是为了使图片能够更好地体现编纂者的思想,突出内容主题,同时使照片更有视觉冲击力。
(一)图片构图的修正
一般来说,图片拍摄者在拍摄时已经考虑了取景构图的问题,但由于摄影者会受到时间、拍摄距离和拍摄角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难以避免有不该被摄入地对象也进入画面的情况,这样的图片就会产生主题不够突出、主体与背景比例失当等问题。因此,要根据反映的主题分析图片的构图是否合理,剪除那些与主题关联不大的部分,使画面布局更加合理、主体形象更加鲜明。
(二)图片长宽比例的调整
剪裁图片既要考虑图片的长宽比例应符合审美要求,也要考虑图片在版面上的位置以及条目文字配置的特殊需要。比如,有的版面编排需要一幅压题的狭长横幅图片,或者需要一幅竖立于版面中心位置的狭长纵幅图片,或者同时采用多幅图片,需要处理好它们相互之间的位置和大小比例关系,等等。因此,需对一些图片进行特殊规格的剪裁。图片长宽比例的调整,要以不损害图片主题思想的表达、不损失主要内容为前提。
(三)图片篇幅大小与外形的确定
图片的篇幅,一方面要考虑图片的资料价值的大小、社会效果是否突出。一般对于重大主题的图片应给予相对大的篇幅,如果图片拍摄的人物很多、图像比较复杂,也应给予足够的篇幅让读者能够看清楚。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图片的质量和图片本身的清晰度。图片的外形一般以矩形居多,因为外形为矩形的图片方便版面的整体安排,也有助于版面的美观整齐。但也有使用非规则外形的图片来活跃版面的做法,特别是一些图片专辑和宣传彩页,为了更加切合主题,经过异形的剪裁,营造出这些版面与众不同的风格与个性。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