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科全书条目
百科全书是以条目为单元,汇集阐述人类各种门类或某一门类较完备知识的工具书。条目,是百科全书中由条头和对条头的阐述两部分组成的整体。有学者将百科全书条目定义为“便于读者快速寻检和容易阅读的一个完整知识主题的系统概述”[1]。百科全书中的条目由条头和释文两部分构成。条头是百科全书的条目中被阐述地对象,释文是对条头所做的全部说明。条目是百科全书的基本结构单位,有相对的独立件,有自己明确的主题与具体内容,是全书结构中最低的一个层次。
百科全书条目的编纂方法有大条目主义、小条目主义两种。
大条目主义,指在条目设置和释文编写上着重选择大学科、大主题作为专条,对之进行详尽无遗、面面俱到的诠释,并以这种条目作为全书的骨干,侧重于百科全书介绍知识的系统性及其教育作用。对于大学科、大主题中包含的小学科、小主题,通常不再设置专条,而在索引中注明可在哪一页上的大条目中查到。古代和中世纪的百科全书大都采取大条目主义。近代百科全书采取大条目主义的,一般认为始自18世纪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后为《不列颠百科全书》所继承和发展,而以《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九版(1875—1889)最为典型。
小条目主义,指在条目设置和释文编写上着重选择小主题或外延较小的概念作为专条,对之进行“就事论事”式的诠释,并以这种条目作为全书的骨干,侧重于百科全书介绍知识的简明性及其检索作用。这种编法的特点是专条的数量较多,每条的平均字数较少。近代百科全书采取小条目主义的,一般认为始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布洛克豪斯社交辞典》。欧洲、美国和日本的现代百科全书,大都具有小条目主义的倾向。《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二版采取大条目主义,第三版改用小条目主义。《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五版的详编采取大条目主义,该编共19卷,选收条目4207条,平均每条近12000字;简编采取小条目主义,该编共10卷,选收条目10万余条,平均每条250~300字。[2]
二、年鉴条目
条目定义是年鉴编纂的基本问题。年鉴条目的定义,关系到对年鉴条目特性、作用、类型的划分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对年鉴条目选题原则、标准、编写方法的认识。目前为地方综合年鉴条目专门作出定义的论述不多,多为泛指性年鉴条目定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条目是按内容分列的细目,在形式上接近辞书的词条。在条目化了的年鉴中,条目就是年鉴的细胞和基本单元,是反映年鉴绝大部分实际内容的。[3]
年鉴条目是年度内某一领域或学科中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独立主题的完整信息资料或知识的载体。[4]
年鉴条目是记载年度客观事实的资料主题。[5]
年鉴条目是以年度事实和资料为主题记载客观事物的独立信息单元。[6]
年鉴条目是年度客观事实及相关情况、资料的集合体,是条目化年鉴主体内容的基本寻检单元和相对独立的信息主题。[7]
以上五种观点均是泛指性的年鉴条目定义,代表年鉴界关于年鉴条目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第五种定义的表述,是目前年鉴界大体可以接受的条目定义。这一定义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表明条目在着重记述年度客观事实的同时还可以记述相关情况和资料,通过丰富定义的内涵提高它的适应性;二是明确定义的外延;三是更有利于说明条目的件质和特点。[8]综合年鉴界对条目的不同论述,结合《地方志工作条例》对地方综合年鉴的规定,地方综合年鉴条目可定义为:年度信息资料的基本单元。
一、百科全书条目
百科全书是以条目为单元,汇集阐述人类各种门类或某一门类较完备知识的工具书。条目,是百科全书中由条头和对条头的阐述两部分组成的整体。有学者将百科全书条目定义为“便于读者快速寻检和容易阅读的一个完整知识主题的系统概述”[1]。百科全书中的条目由条头和释文两部分构成。条头是百科全书的条目中被阐述地对象,释文是对条头所做的全部说明。条目是百科全书的基本结构单位,有相对的独立件,有自己明确的主题与具体内容,是全书结构中最低的一个层次。
百科全书条目的编纂方法有大条目主义、小条目主义两种。
大条目主义,指在条目设置和释文编写上着重选择大学科、大主题作为专条,对之进行详尽无遗、面面俱到的诠释,并以这种条目作为全书的骨干,侧重于百科全书介绍知识的系统性及其教育作用。对于大学科、大主题中包含的小学科、小主题,通常不再设置专条,而在索引中注明可在哪一页上的大条目中查到。古代和中世纪的百科全书大都采取大条目主义。近代百科全书采取大条目主义的,一般认为始自18世纪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后为《不列颠百科全书》所继承和发展,而以《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九版(1875—1889)最为典型。
小条目主义,指在条目设置和释文编写上着重选择小主题或外延较小的概念作为专条,对之进行“就事论事”式的诠释,并以这种条目作为全书的骨干,侧重于百科全书介绍知识的简明性及其检索作用。这种编法的特点是专条的数量较多,每条的平均字数较少。近代百科全书采取小条目主义的,一般认为始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布洛克豪斯社交辞典》。欧洲、美国和日本的现代百科全书,大都具有小条目主义的倾向。《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二版采取大条目主义,第三版改用小条目主义。《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五版的详编采取大条目主义,该编共19卷,选收条目4207条,平均每条近12000字;简编采取小条目主义,该编共10卷,选收条目10万余条,平均每条250~300字。[2]
二、年鉴条目
条目定义是年鉴编纂的基本问题。年鉴条目的定义,关系到对年鉴条目特性、作用、类型的划分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对年鉴条目选题原则、标准、编写方法的认识。目前为地方综合年鉴条目专门作出定义的论述不多,多为泛指性年鉴条目定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条目是按内容分列的细目,在形式上接近辞书的词条。在条目化了的年鉴中,条目就是年鉴的细胞和基本单元,是反映年鉴绝大部分实际内容的。[3]
年鉴条目是年度内某一领域或学科中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独立主题的完整信息资料或知识的载体。[4]
年鉴条目是记载年度客观事实的资料主题。[5]
年鉴条目是以年度事实和资料为主题记载客观事物的独立信息单元。[6]
年鉴条目是年度客观事实及相关情况、资料的集合体,是条目化年鉴主体内容的基本寻检单元和相对独立的信息主题。[7]
以上五种观点均是泛指性的年鉴条目定义,代表年鉴界关于年鉴条目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第五种定义的表述,是目前年鉴界大体可以接受的条目定义。这一定义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表明条目在着重记述年度客观事实的同时还可以记述相关情况和资料,通过丰富定义的内涵提高它的适应性;二是明确定义的外延;三是更有利于说明条目的件质和特点。[8]综合年鉴界对条目的不同论述,结合《地方志工作条例》对地方综合年鉴的规定,地方综合年鉴条目可定义为:年度信息资料的基本单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