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志》(1991),刘纬毅著。新华出版社出版。12.6万字。设7章26节。全书大致分绪论、方志的源流、社会主义新方志3个部分。
绪论部分简述方志的名称、种类、性质、特征及方志功用和现存方志情况,对于方志的种类,认为按记述内容可分为综合性、专业性两大类,综合性方志可分为郡志、州志、路志、军志、省志等19种,专业性方志可分为山志、水志、方物志、风土志、寺观志等12种。对于方志的起源问题,列举了商代甲骨文说、《九丘》说、《山海经》说等17种学说,主张需明确方志的界说,认为“方”指地方,即一定地域而非全国,“志”指志书,即分门别类记其事物,二者缺一不可。还简述历代编修的22部地理总志和44部方志。
方志的源流部分设方志的初创时期(魏晋南北朝)、发展时期(隋唐五代)、完备时期(宋元)、鼎盛时期(明清)、嬗变时期(民国)与历史的反思5章,在论述各个时代修志特点的同时,还选取名志详加阐述。
社会主义新方志部分简述《山西通志·金融志》《如东县志》等9种新方志的内容和体例特点,并介绍方志学的研究状况。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
《中国地方志》(1991),刘纬毅著。新华出版社出版。12.6万字。设7章26节。全书大致分绪论、方志的源流、社会主义新方志3个部分。
绪论部分简述方志的名称、种类、性质、特征及方志功用和现存方志情况,对于方志的种类,认为按记述内容可分为综合性、专业性两大类,综合性方志可分为郡志、州志、路志、军志、省志等19种,专业性方志可分为山志、水志、方物志、风土志、寺观志等12种。对于方志的起源问题,列举了商代甲骨文说、《九丘》说、《山海经》说等17种学说,主张需明确方志的界说,认为“方”指地方,即一定地域而非全国,“志”指志书,即分门别类记其事物,二者缺一不可。还简述历代编修的22部地理总志和44部方志。
方志的源流部分设方志的初创时期(魏晋南北朝)、发展时期(隋唐五代)、完备时期(宋元)、鼎盛时期(明清)、嬗变时期(民国)与历史的反思5章,在论述各个时代修志特点的同时,还选取名志详加阐述。
社会主义新方志部分简述《山西通志·金融志》《如东县志》等9种新方志的内容和体例特点,并介绍方志学的研究状况。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