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州伊州地志》唐张大庆编。成书于唐光启元年(885年)。英国人斯坦因获于敦煌鸣沙石室,后藏于大英博物馆。前人定名为《沙州地志》;日本学者羽田亨在其所撰《唐光启元年写本沙州伊州地志残卷考》中,题名为《沙州伊州地志》。共存85行,首部残缺,1~27行记沙州寿昌县地域,28~83行记伊州地域,84~85行为写著题记。沙州部分残缺,伊州部分完整。该图经反映了沙州、伊州的地域、沿革、城镇、交通、烽燧,及河流、湖泊、物产等自然环境和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不见其他文献记载的重要内容。1921年收入《西域考古图记》第4卷图版中。
《诸道山河地名要略》唐韦澳撰,在宋代佚失。清末于甘肃敦煌发现,存第2卷残本。本卷存206行,记载了河东道晋、太原、代、云、朔、岚、蔚、潞8个州府,每州府下详记州府名称、等第、建置沿革、郡望、地名、山川、民俗、物产等情况。
《寿昌县地境》五代后晋天福九年(944年)修。清末于甘肃敦煌石窟中发现,为敦煌县高级小学校长祁居温所收藏。完整无缺。此书记载了寿昌县的山脉、湖泊、古迹,以及唐鄯善镇附近城池沿革等。其体例沿唐代图经之旧。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
《沙州伊州地志》唐张大庆编。成书于唐光启元年(885年)。英国人斯坦因获于敦煌鸣沙石室,后藏于大英博物馆。前人定名为《沙州地志》;日本学者羽田亨在其所撰《唐光启元年写本沙州伊州地志残卷考》中,题名为《沙州伊州地志》。共存85行,首部残缺,1~27行记沙州寿昌县地域,28~83行记伊州地域,84~85行为写著题记。沙州部分残缺,伊州部分完整。该图经反映了沙州、伊州的地域、沿革、城镇、交通、烽燧,及河流、湖泊、物产等自然环境和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不见其他文献记载的重要内容。1921年收入《西域考古图记》第4卷图版中。
《诸道山河地名要略》唐韦澳撰,在宋代佚失。清末于甘肃敦煌发现,存第2卷残本。本卷存206行,记载了河东道晋、太原、代、云、朔、岚、蔚、潞8个州府,每州府下详记州府名称、等第、建置沿革、郡望、地名、山川、民俗、物产等情况。
《寿昌县地境》五代后晋天福九年(944年)修。清末于甘肃敦煌石窟中发现,为敦煌县高级小学校长祁居温所收藏。完整无缺。此书记载了寿昌县的山脉、湖泊、古迹,以及唐鄯善镇附近城池沿革等。其体例沿唐代图经之旧。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