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下午,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主办的“方志大讲堂”第十七讲在国家方志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润珍主讲,讲座题目为“《一统志》纂修传统与《中华一统志》纂修”。中指办科研处调研员、博士生导师张英聘主持讲座并点评。
牛润珍授课
牛润珍从方志的发展史及《一统志》的纂修传统谈起,系统梳理了历代全国总志、地记、图经的发展过程及各自特点,特别指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一统志《大元大一统志》的编修背景及其开拓意义,介绍了三部清代一统志编修制度、机构、人员的设置和民国时期纂修一统志的构想。谈到未来编修《中华一统志》的构想,牛润珍从编纂体例、内容设置、体裁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中华一统志》的纂修关系到每一个中华儿女,对于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民族复兴、传承中华文脉、构建方志文化自信具有独特意义,是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张英聘主持并点评
张英聘在点评中认为,此次讲座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一统志编修的优良传统;二是阐明了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实现文化复兴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三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讲授一统志发展脉络为今后一统志编修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方志工作者应当提高站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作出贡献。(武斌摄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科研处彭川)
2018年4月13日下午,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主办的“方志大讲堂”第十七讲在国家方志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润珍主讲,讲座题目为“《一统志》纂修传统与《中华一统志》纂修”。中指办科研处调研员、博士生导师张英聘主持讲座并点评。
牛润珍授课
牛润珍从方志的发展史及《一统志》的纂修传统谈起,系统梳理了历代全国总志、地记、图经的发展过程及各自特点,特别指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一统志《大元大一统志》的编修背景及其开拓意义,介绍了三部清代一统志编修制度、机构、人员的设置和民国时期纂修一统志的构想。谈到未来编修《中华一统志》的构想,牛润珍从编纂体例、内容设置、体裁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中华一统志》的纂修关系到每一个中华儿女,对于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民族复兴、传承中华文脉、构建方志文化自信具有独特意义,是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张英聘主持并点评
张英聘在点评中认为,此次讲座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一统志编修的优良传统;二是阐明了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实现文化复兴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三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讲授一统志发展脉络为今后一统志编修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方志工作者应当提高站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作出贡献。(武斌摄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科研处彭川)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