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7日下午,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方志大讲堂”第十一讲在国家方志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讲座由中国地方志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潘捷军主讲,讲座题目为《从“史‘志’”到“方‘志’”》。中指办期刊处处长程方勇博士主持讲座并点评。
潘捷军授课
在讲座中,潘捷军首先谈了史与志的关系,接着从方志体例和内容的肇始讲起,认为《史记》中的“书”和《汉书》中的“志”对方志的发展意义重大,两者树立的“纵述”“横陈”的基本范例对后世方志总体框架的确立具有重要的开创价值和引导意义。《史记》《汉书》之后,以两宋方志的定型为分界点,史与志经历了从“合二为一”到“一分为二”的转变,方志的体例、内容、编纂原则日渐明晰,志书与史书有了明显的区别。到了清代,章学诚首倡方志之学,主张“志为史体”的同时亦强调“严名分”。新时期对于史志关系的探索与发展,一方面注重遵循传统,另一方面,修志实践的不断深入又在客观上助推了史志关系研究的深化和发展。随着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中指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颁行,为两者关系作了准确的定性。
程方勇主持并点评
程方勇在点评中认为潘捷军的讲座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完整系统全面地勾勒了史“志”和方“志”的变化轨迹。他在讲座中既分析了志体的缘起发展,又结合了新时期修志实践,对今天的地方志工作实践和管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讲座内容充实、理论扎实,体现了潘捷军严谨的学术作风,使人听后获益匪浅。
中指办、国家方志馆、方志出版社80余人参加讲座。
(黄冠潼、赵楚摄影)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科研处 彭川)
2017年4月7日下午,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方志大讲堂”第十一讲在国家方志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讲座由中国地方志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潘捷军主讲,讲座题目为《从“史‘志’”到“方‘志’”》。中指办期刊处处长程方勇博士主持讲座并点评。
潘捷军授课
在讲座中,潘捷军首先谈了史与志的关系,接着从方志体例和内容的肇始讲起,认为《史记》中的“书”和《汉书》中的“志”对方志的发展意义重大,两者树立的“纵述”“横陈”的基本范例对后世方志总体框架的确立具有重要的开创价值和引导意义。《史记》《汉书》之后,以两宋方志的定型为分界点,史与志经历了从“合二为一”到“一分为二”的转变,方志的体例、内容、编纂原则日渐明晰,志书与史书有了明显的区别。到了清代,章学诚首倡方志之学,主张“志为史体”的同时亦强调“严名分”。新时期对于史志关系的探索与发展,一方面注重遵循传统,另一方面,修志实践的不断深入又在客观上助推了史志关系研究的深化和发展。随着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中指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颁行,为两者关系作了准确的定性。
程方勇主持并点评
程方勇在点评中认为潘捷军的讲座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完整系统全面地勾勒了史“志”和方“志”的变化轨迹。他在讲座中既分析了志体的缘起发展,又结合了新时期修志实践,对今天的地方志工作实践和管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讲座内容充实、理论扎实,体现了潘捷军严谨的学术作风,使人听后获益匪浅。
中指办、国家方志馆、方志出版社80余人参加讲座。
(黄冠潼、赵楚摄影)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科研处 彭川)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