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旧志整理
地方志书是资料性的地情著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由于历史原因,其旧志整理工作主要就是相关的资料工作。
1982年9月9日,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及总编室(后改称办公室)成立后,即建立资料室,配备资料管理人员。随后,有关人员先后分别赴北京、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区搜集、购买有关地方志类图书和资料,资料室管理员及时将所搜集的图书和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共分为旧志、新志、历史、工具、年鉴、参考、文学等七大类,并按照图书管理的必要程序进行登记、上架工作。至1986年,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室共存有图书资料约三千册,古籍线装书二百多函。1987年后,资料室通过定购、交换等形式增加了一些图书、资料和刊物。但各修志部门的查阅资料需求与资料室图书资料的拥有量不相适应的现象逐步显现。1995年之后,资料室工作再次引起有关领导重视,专门拨出经费,派人赴有关各省市区查阅、搜集、购买图书资料,使资料室图书拥有量大幅度增加。至1999年末,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室共有图书资料约一万余册,古籍线装书四百多函。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室建立之时即开始接待区内修志界查阅资料人员,年均接待十余个部门、百余人次。随着修志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方志界和史学界联系的不断加强,查阅资料的部门和人员不断增加,尤其是1995年后,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室先后为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有关领导提供资料服务,并接待国家有关部委、兄弟省市区各部门、区内各盟市、各委办厅局、各大专院校及区内外各行各业前来查阅资料人员,总计约二百余个部门三千余人次。在为查阅资料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资料室还编写出《修志文萃》(上、下册),三十万字左右,方便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的编纂。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在不断加强资料管理工作的同时,对新进书刊及时登记造册,对旧报刊及时装订成册,科学管理;随时为领导提供所需资料、信息,充分发挥自治区政府资料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的功能与作用。
2002年,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室更名为方志室,方志室藏书全部换用密集柜存放,保证了藏书的永久性。方志室藏书面积60平方米,现藏图书八千余册。
至2005年,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共搜集、整理了从清代到民国时期(包括日伪政权)今内蒙古地区相关旧志书三百余册,初步建成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较大的志书资料中心。其中,相关旧志书有:《绥远通志稿》(100卷)、《归绥县志》、《绥远旗志》、《归化城厅志》、《归绥识略》、《归绥道志》、《绥远全志》、《公主府志》、《土默特志》、《和林格尔县志草》、《清水河厅志》、《云中郡志》、《古丰识略》、《察哈尔省通志》、《包头市志》、《萨拉齐县志》、《五原厅志》、《临河县志》、《河套志》、《丰镇县志》、《林西县志》、《科尔沁右翼后旗旗志》等。
自治区各盟市地方志办公室成立时间不一致,资料室建立时间和情况各有不同。
二、旧志编纂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旧志编纂工作主要是对相关的地方史料进行汇编,经过不懈的努力,共计编辑各类史料汇编三十余种。
20世纪80年代,修志工作开展初期,各地区、各部门为配合修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史料的汇编工作。截至2005年,各地区、各部门编辑的史料汇编达三十余种,数千万字。其中主要包括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9辑10册、《内蒙古旧志整理》1辑,总计约三百多万字;呼和浩特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呼和浩特史料》10辑;包头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包头史料荟要》14辑;乌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乌海地方志资料》3辑;巴彦淖尔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巴彦淖尔史料》8辑;鄂尔多斯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伊克昭盟史志文稿》5辑;土默特左旗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土默特史料》22辑;土默特右旗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土默特右旗史料荟要》6辑;固阳县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固阳史料荟要》8辑;包头市东河区、昆都仑区、青山区、石拐区、郊区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东河史料》8辑、《昆都仑史料荟要》3辑、《青山史料荟要》4辑、《石拐史料荟要》2辑、《郊区史料荟要》4辑;乌拉特前旗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乌拉特前旗史料》2辑;乌拉特中旗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乌拉特中旗史料》4辑;杭锦后旗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杭锦后旗文史资料》16期;磴口县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磴口县史料》3辑;临河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临河史料》2辑;包头钢铁公司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包钢史料汇编》6辑。
一、旧志整理
地方志书是资料性的地情著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由于历史原因,其旧志整理工作主要就是相关的资料工作。
1982年9月9日,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及总编室(后改称办公室)成立后,即建立资料室,配备资料管理人员。随后,有关人员先后分别赴北京、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区搜集、购买有关地方志类图书和资料,资料室管理员及时将所搜集的图书和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共分为旧志、新志、历史、工具、年鉴、参考、文学等七大类,并按照图书管理的必要程序进行登记、上架工作。至1986年,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室共存有图书资料约三千册,古籍线装书二百多函。1987年后,资料室通过定购、交换等形式增加了一些图书、资料和刊物。但各修志部门的查阅资料需求与资料室图书资料的拥有量不相适应的现象逐步显现。1995年之后,资料室工作再次引起有关领导重视,专门拨出经费,派人赴有关各省市区查阅、搜集、购买图书资料,使资料室图书拥有量大幅度增加。至1999年末,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室共有图书资料约一万余册,古籍线装书四百多函。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室建立之时即开始接待区内修志界查阅资料人员,年均接待十余个部门、百余人次。随着修志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方志界和史学界联系的不断加强,查阅资料的部门和人员不断增加,尤其是1995年后,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室先后为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有关领导提供资料服务,并接待国家有关部委、兄弟省市区各部门、区内各盟市、各委办厅局、各大专院校及区内外各行各业前来查阅资料人员,总计约二百余个部门三千余人次。在为查阅资料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资料室还编写出《修志文萃》(上、下册),三十万字左右,方便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的编纂。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在不断加强资料管理工作的同时,对新进书刊及时登记造册,对旧报刊及时装订成册,科学管理;随时为领导提供所需资料、信息,充分发挥自治区政府资料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的功能与作用。
2002年,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室更名为方志室,方志室藏书全部换用密集柜存放,保证了藏书的永久性。方志室藏书面积60平方米,现藏图书八千余册。
至2005年,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共搜集、整理了从清代到民国时期(包括日伪政权)今内蒙古地区相关旧志书三百余册,初步建成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较大的志书资料中心。其中,相关旧志书有:《绥远通志稿》(100卷)、《归绥县志》、《绥远旗志》、《归化城厅志》、《归绥识略》、《归绥道志》、《绥远全志》、《公主府志》、《土默特志》、《和林格尔县志草》、《清水河厅志》、《云中郡志》、《古丰识略》、《察哈尔省通志》、《包头市志》、《萨拉齐县志》、《五原厅志》、《临河县志》、《河套志》、《丰镇县志》、《林西县志》、《科尔沁右翼后旗旗志》等。
自治区各盟市地方志办公室成立时间不一致,资料室建立时间和情况各有不同。
二、旧志编纂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旧志编纂工作主要是对相关的地方史料进行汇编,经过不懈的努力,共计编辑各类史料汇编三十余种。
20世纪80年代,修志工作开展初期,各地区、各部门为配合修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史料的汇编工作。截至2005年,各地区、各部门编辑的史料汇编达三十余种,数千万字。其中主要包括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9辑10册、《内蒙古旧志整理》1辑,总计约三百多万字;呼和浩特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呼和浩特史料》10辑;包头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包头史料荟要》14辑;乌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乌海地方志资料》3辑;巴彦淖尔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巴彦淖尔史料》8辑;鄂尔多斯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伊克昭盟史志文稿》5辑;土默特左旗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土默特史料》22辑;土默特右旗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土默特右旗史料荟要》6辑;固阳县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固阳史料荟要》8辑;包头市东河区、昆都仑区、青山区、石拐区、郊区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东河史料》8辑、《昆都仑史料荟要》3辑、《青山史料荟要》4辑、《石拐史料荟要》2辑、《郊区史料荟要》4辑;乌拉特前旗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乌拉特前旗史料》2辑;乌拉特中旗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乌拉特中旗史料》4辑;杭锦后旗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杭锦后旗文史资料》16期;磴口县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磴口县史料》3辑;临河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临河史料》2辑;包头钢铁公司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包钢史料汇编》6辑。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