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改革开放之后蓬勃兴起的非公眼有制经济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续志应给予特别关注,进行翔实、系统的记述。首届修志中尚没有对非公有制经济记述的范例。那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受到时代制约,遭受各非政治运动的冲击,在社会销售额中仅占3~5%,直止1997年也仅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尚没有真正成为一种气候,这是经济发展形势使然。续志编写中应正视和重新认识这个问题,这是时代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拟就进行探讨。
一
续志之所以要重视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记述是由于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蓬勃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各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特色,这是容置疑的客观现实。中共十四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五大更加明确指出:将非公有制经济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同时明确个私经济经营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其他所有制经济享受同等劳动待遇。各级地方政府还制定一系列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其迅速发展,繁荣了市场,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也增加了地方税收入,弥补了公有制经济的不足,更好地助于调控宏观市场,正确引导生产、消费和疏通。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繁荣。过去,一个城镇只有寥寥的几家国营或集体的百货、食杂、农资、五交化等商店,品种不全、商品奇缺。如今,八仙过海,各是神通,各种经济成分同时参与市场竞争,而且外商企业也雄厚资金抢占滩头。不仅有零售店、批发店,批零兼营店,还有连锁店、超市、总经销、酒行、摩托行等星罗棋布的转卖市场,异彩纷厂呈、欣欣向荣。以清流县为例,至2002年9日,非公有制经济比上年增加13%;从业人员比上年增加12%;个私经济税收占县财政收入的46.5%,充分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劳动就业开一条新途径。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导致一批职工下岗,失业人数庞大,成为社会突出问题。1998~2002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600万人,再加以农村劳力的大量转移进入城市,形成就业的新压力,是一个很沉重的包袱。完全依靠国家解决这些人的就业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无论国家的才力物力都无法承受。发展非公制经济为失业下岗人员开辟了一条就业的新途径,将他们吸引到二、三产业。据资料称:1990~2001年全国个私经济发展组织的就业人员总量达3000万人,既解决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又方便了群众,是一种现实的必然选择。有些国有企业职工早想拥有一个自我发展的新天地,而非公有制的经济舞台就是促进使他们演出盛武雄壮的喜剧。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吸纳失业人员的载体很符合我国实情,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具特色的经济模式。
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国有、集体企业在改革大潮和市场竞争中,有的顺应形势,勇于开拓创新,重新焕发生命的新活力。但一些企业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企业老化、体制不顺,管理粗放而破产关闭,经过优胜劣汰,出现了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的新格局。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参与竞争,各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产品品质更为丰富多彩,质量上乘,由于个体经营者没有铁饭碗可捧,劳动和经营好坏,直接与本身经济利益挂钩,因而激发了积极性。国家又竭力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涌现了租、控股、承包等多种形式,极大地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缤纷竞彩。
二
非公有制经济门类广泛、商品众多、覆盖面广,几乎涉及人们生产、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有许多新崛起的行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勃然兴起,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辉煌显赫的国营、集体一统天下的局面。记述这些改革带来的变化,无疑是时代赋予续志的使命,其记述内容笔者仅陈一己之见。
1、记述非公有制经济形成的沿革,展示其发展的曲折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开放市场,并制定一系列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其蓬勃发展,彰明因果。
2、记述市场、网点。市场形成有诸多因素。当今遍布农村城镇的集贸市场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天地,不仅有国营、集体、外贸企业的 和竞争,而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的竞争更是激烈,因此应记述多姿多彩的市场交易以及市场网点建设和参与组织的各类展销活动,展示市场的繁荣。
3、记述商品购进、销售。这是非公有制经济兴起、发展的前提。记述商品购进,可以反映市场的商贸活动。而后分门别类记述商品销售数量和总额,还应记述乡村、城市的销售对象,反映人民的消费和生活水平。
4、记述非公有制经济类型和特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一,即使是同一地区,也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或条件不同而迥眼异,无论行业或产业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记述各类型的经济特点,如以产品划分,有海产、水果、纺织等各种类型。又有以交易市场划分,如边贸市场、农村市场、批发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再如以地域划分,如山区、沿海、集镇、城市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鼓励和支持非公眼有制经济的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向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无疑是对推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瞩目成就。记述其类型和特点,有助于反映经济的总体运行变化。
鉴于此,续志应单独设篇作为一个亮点予以记述。从宏观上展示非公制经济的发展脉络,不宜分散记述,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时代特色。
摘自《内蒙古史志》2003年第2期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改革开放之后蓬勃兴起的非公眼有制经济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续志应给予特别关注,进行翔实、系统的记述。首届修志中尚没有对非公有制经济记述的范例。那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受到时代制约,遭受各非政治运动的冲击,在社会销售额中仅占3~5%,直止1997年也仅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尚没有真正成为一种气候,这是经济发展形势使然。续志编写中应正视和重新认识这个问题,这是时代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拟就进行探讨。
一
续志之所以要重视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记述是由于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蓬勃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各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特色,这是容置疑的客观现实。中共十四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五大更加明确指出:将非公有制经济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同时明确个私经济经营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其他所有制经济享受同等劳动待遇。各级地方政府还制定一系列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其迅速发展,繁荣了市场,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也增加了地方税收入,弥补了公有制经济的不足,更好地助于调控宏观市场,正确引导生产、消费和疏通。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繁荣。过去,一个城镇只有寥寥的几家国营或集体的百货、食杂、农资、五交化等商店,品种不全、商品奇缺。如今,八仙过海,各是神通,各种经济成分同时参与市场竞争,而且外商企业也雄厚资金抢占滩头。不仅有零售店、批发店,批零兼营店,还有连锁店、超市、总经销、酒行、摩托行等星罗棋布的转卖市场,异彩纷厂呈、欣欣向荣。以清流县为例,至2002年9日,非公有制经济比上年增加13%;从业人员比上年增加12%;个私经济税收占县财政收入的46.5%,充分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劳动就业开一条新途径。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导致一批职工下岗,失业人数庞大,成为社会突出问题。1998~2002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600万人,再加以农村劳力的大量转移进入城市,形成就业的新压力,是一个很沉重的包袱。完全依靠国家解决这些人的就业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无论国家的才力物力都无法承受。发展非公制经济为失业下岗人员开辟了一条就业的新途径,将他们吸引到二、三产业。据资料称:1990~2001年全国个私经济发展组织的就业人员总量达3000万人,既解决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又方便了群众,是一种现实的必然选择。有些国有企业职工早想拥有一个自我发展的新天地,而非公有制的经济舞台就是促进使他们演出盛武雄壮的喜剧。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吸纳失业人员的载体很符合我国实情,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具特色的经济模式。
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国有、集体企业在改革大潮和市场竞争中,有的顺应形势,勇于开拓创新,重新焕发生命的新活力。但一些企业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企业老化、体制不顺,管理粗放而破产关闭,经过优胜劣汰,出现了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的新格局。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参与竞争,各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产品品质更为丰富多彩,质量上乘,由于个体经营者没有铁饭碗可捧,劳动和经营好坏,直接与本身经济利益挂钩,因而激发了积极性。国家又竭力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涌现了租、控股、承包等多种形式,极大地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缤纷竞彩。
二
非公有制经济门类广泛、商品众多、覆盖面广,几乎涉及人们生产、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有许多新崛起的行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勃然兴起,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辉煌显赫的国营、集体一统天下的局面。记述这些改革带来的变化,无疑是时代赋予续志的使命,其记述内容笔者仅陈一己之见。
1、记述非公有制经济形成的沿革,展示其发展的曲折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开放市场,并制定一系列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其蓬勃发展,彰明因果。
2、记述市场、网点。市场形成有诸多因素。当今遍布农村城镇的集贸市场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天地,不仅有国营、集体、外贸企业的 和竞争,而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的竞争更是激烈,因此应记述多姿多彩的市场交易以及市场网点建设和参与组织的各类展销活动,展示市场的繁荣。
3、记述商品购进、销售。这是非公有制经济兴起、发展的前提。记述商品购进,可以反映市场的商贸活动。而后分门别类记述商品销售数量和总额,还应记述乡村、城市的销售对象,反映人民的消费和生活水平。
4、记述非公有制经济类型和特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一,即使是同一地区,也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或条件不同而迥眼异,无论行业或产业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记述各类型的经济特点,如以产品划分,有海产、水果、纺织等各种类型。又有以交易市场划分,如边贸市场、农村市场、批发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再如以地域划分,如山区、沿海、集镇、城市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鼓励和支持非公眼有制经济的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向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无疑是对推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瞩目成就。记述其类型和特点,有助于反映经济的总体运行变化。
鉴于此,续志应单独设篇作为一个亮点予以记述。从宏观上展示非公制经济的发展脉络,不宜分散记述,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时代特色。
摘自《内蒙古史志》2003年第2期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