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方志编纂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叫做“不越境而书”,就是要求志书编纂者只书写本境以内(本行政区域以内)的地、事、人、物,包括地理、建置、田赋、桥梁、津渡、市集、学校、衙署、城池、兵事、职官、选举、人物、风俗、艺文、灾异等项内容。在古代交通闭塞、生产力落后、经济和社会发展迟缓的情况下,志书编纂“不越境而书”的规定执行起来并不困难,因而代代相继,被作为一条重要的编纂原则延续下来。
世易时移。中国在一百多年以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掀开了一页又一页历史的新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二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超常规发展,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加入世贸组织,急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从沿海沿边到内陆城乡,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形成了全面大开放的格局,即使山区小县也时时要与境外、国外进行经济社会交流,本境与境外与国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是越来越多了。在此种时代背景下开修的二轮新编志书,如果再僵化地坚持“不越境而书”的原则,就太不合时宜了。因为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不越境而书”,不仅割断了许多事物的本质联系,破坏了志书记事的完整性,而且将大大削弱新编志书的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
二轮志书编纂要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修志工作者的思想就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真正做到“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认清时代特征,把握社会发展脉络,洞悉历史曲折变化,谱写一地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篇章。修志工作者只要放眼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势,站在改革开放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二轮志书编纂,就一定要摒弃“不越境而书”的旧志书编纂原则,把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写进二轮志书的《凡例》中,堂堂正正地成为二轮志书编纂的一项通则。在二轮志书中有哪些方面的内容要做“越境而书”,因每个县市的地情不同,在制定《凡例》时自会有所不同。有的县市可能有5个方面的内容要做“越境而书”,有的县市可能有15个方面的内容要做“越境而书”。对“越境而书”的内容采用什么形式写,写到什么程度,如何掌握详略,都需要在修志实践中进行探索,逐步完善起来。
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是新方志编纂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它的认识来源于笔者十八年的修志实践,来源于对首轮志书编纂经验的总结,来源于二轮志书编修以来的多方面探索和思考。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邓小平同志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新编地方志工作的基本指针。二轮修新编志书要科学地全面地反映地情,成为一地改革开放的实录,不冲破传统的“不越境而书”的束缚不行。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是对时代特点和地方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的结果,是二轮修志书在编纂实践中冲破思想僵化,冲破迷信,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生动体现。把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写进《凡例》之中,堂堂正正地作为二轮志书编纂的一项通则,贯彻到志书编纂的实践中去,将极大地拓展修志工作者的思路,使他们以更宽广的马克思主义眼光看待地情,看清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将使二轮志书编纂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使记述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更加深刻地反映一地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将使二轮志书在资政、教育、存史和文化积累等诸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对于二轮志书编纂的重大意义,今天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因为它是志书编纂的新的实践,犹如一条航船冲破坚冰,驶入新的航道。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修志工作者,应该为这条航船挂一面风帆,使它乘风破浪,疾速前进,直达光辉的彼岸。
为了与全国修志同仁交流信息,互相启迪,共同探讨,笔者愿把二轮修《辛集市志》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的几个重要方面披露在下面,聊供修志同仁参考。
第一,市政府驻境外国外的派出机构。改革开放以来,辛集市政府先后在深圳、北京、天津设了办事处,从事招商引资和商业信息服务,作为本市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本市皮革制品,特别是皮装对俄罗斯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市政府在莫斯科设了办事处,以维护辛集市皮革商人在国外的权益,并从事商业信息服务,协调对外贸易。
第二,辛集籍人到境外国外办企业。由于辛集市为中国皮毛皮革业的发祥地,皮毛皮革业具有传统优势和产业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辛集籍人到晋州市、宁晋县、无极县、肃宁县等地开办皮革厂、皮件厂、皮装厂。有些辛集籍人还到埃及、阿联酋、南非、以色列、俄罗斯、捷克、罗马尼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开办皮革厂、皮件厂或皮装厂。是河北省最早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市县之一。
第三,辛集籍人到境外国外经商。辛集是全国最大的真皮服装加工中心,销售皮装的辛集籍商人分布在全国300多个大中小城市。有些辛集籍商人还到国外去销售皮装。据2004年统计,销售皮装的辛集籍商人分布在西欧、东亚、西亚、非洲的54个国家和地区。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销售皮装的辛集籍商人达100多户。这些商人联合起来租下了莫斯科营业面积最大的“燕莎”商场,年批发零售皮装达200多万件。
第四,辛集市帮助贫困县搞扶贫开发。辛集市作为河北省先进县市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口帮扶国家贫困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每年都派专职干部到贫困县工作,帮技术、帮资金、帮物资,千方百计提高贫困县的“造血功能”,逐步脱贫致富。此外还多次帮助井陉、赞皇两个贫困县进行项目建设,给予资金和物力支援。
第五,到境外国外搞援助。多年来,辛集市都轮流派干部到西藏阿里地区工作。还曾派医生、药师参加援外医疗队,赴刚果(金)、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辛集市第一医院药师韩世亮,因制药成绩突出,受到坦桑尼亚总统的亲切接见和表彰。辛集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刘瑞珍,因儿科技术精湛,服务热忱,受到刚果(金)政府表彰。
第六,积极参加西部大开发。2003年辛集化工集团分别到贵州省天柱县和重庆市投资办厂,建立新的钡盐生产基地,使产品接近原料产地,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既发展了辛集化工集团,又促进了西部贫困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第七,知名品牌在境外国外的市场占有率。辛集市是中国鸭梨的原产地之一,所产“天华”牌鸭梨,因其果型俊秀、品质优良、科技含量高、富含营养、甜脆爽口而驰名中外,产品畅销西欧、北美和东南亚国家,占全国鸭梨出口量的80%。是直接销往美国的高档绿色果品。
第八,辛集籍在境外国外的著名人物和留学生。近现代以来,由于辛集市中小学教育发达,很早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培育出许多著名人物,他们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政财文军各条战线。二轮志书应当下功夫收集这些著名人物的资料,以期反映一地在志书下限时的人物全貌。辛集籍的著名人物在国外也有重要影响。辛集籍人耿旭是世界著名农学家,现任美国加州农学院院长,1986年被聘为辛集市政府顾问、河北省政府顾问,多年来为辛集市和河北省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当代,在国外的辛集籍留学生有数百人之多,仅在美国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就有100多人。将这些在国外的辛集籍学生载入二轮修志书,显示了辛集市人才济济、群星灿烂的地方特色。
第九,与国内有关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辛集市先后与浙江省海宁市、黑龙江省伊春市、河北省武安市、丰南市等城市结为友好市,经常互通信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交流经验,千方百计谋求发展,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二轮修志书写好友好城市之间的交往,特别在许多方面的横向对比,不但扩大了新志书的记述范围,而且具有极强的时代特色和资政作用。
第十、赴境外招商。改革开放以来,辛集市政府多次组团赴境外招商。曾多次在上海、天津、北京、石家庄、廊坊、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烟台、青岛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资金,引进了项目,促进了本市经济的发展。
第十一、接受境外国外援助。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辛集市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行贷款,在地处黑龙港流域的几个乡镇搞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和农业综合开发,把原来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几十万亩农田,改造成了稳产高产田。香港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出资为河北辛集中学、辛集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第四中学、第五中学各建了一座教学楼,为改善办学条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辛集市农民工赴境外打工、联合收割机夏收跨区作业、利用境外原材料、引进境外先进技术人才、先进技术装备、发展现代物流业等方面,也必须要“越境而书”才能作完整的记述。
总之,二轮修志书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是势所必然,是不能不做的一件重大编纂任务。我们不能从过去的修志理论中找到如何做好“越境而书”的现成答案,唯一的办法是结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结合我国的新国情,结合各地的新地情,通过二轮修志书的编纂实践来不断地加以回答。在这一方面,每个修志工作者只要振奋起大无畏的创新精神,都是可以作出贡献的。笔者愿与全国修志同仁共勉。
摘自《内蒙古史志》2005年第4期
在旧方志编纂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叫做“不越境而书”,就是要求志书编纂者只书写本境以内(本行政区域以内)的地、事、人、物,包括地理、建置、田赋、桥梁、津渡、市集、学校、衙署、城池、兵事、职官、选举、人物、风俗、艺文、灾异等项内容。在古代交通闭塞、生产力落后、经济和社会发展迟缓的情况下,志书编纂“不越境而书”的规定执行起来并不困难,因而代代相继,被作为一条重要的编纂原则延续下来。
世易时移。中国在一百多年以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掀开了一页又一页历史的新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二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超常规发展,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加入世贸组织,急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从沿海沿边到内陆城乡,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形成了全面大开放的格局,即使山区小县也时时要与境外、国外进行经济社会交流,本境与境外与国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是越来越多了。在此种时代背景下开修的二轮新编志书,如果再僵化地坚持“不越境而书”的原则,就太不合时宜了。因为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不越境而书”,不仅割断了许多事物的本质联系,破坏了志书记事的完整性,而且将大大削弱新编志书的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
二轮志书编纂要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修志工作者的思想就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真正做到“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认清时代特征,把握社会发展脉络,洞悉历史曲折变化,谱写一地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篇章。修志工作者只要放眼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势,站在改革开放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二轮志书编纂,就一定要摒弃“不越境而书”的旧志书编纂原则,把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写进二轮志书的《凡例》中,堂堂正正地成为二轮志书编纂的一项通则。在二轮志书中有哪些方面的内容要做“越境而书”,因每个县市的地情不同,在制定《凡例》时自会有所不同。有的县市可能有5个方面的内容要做“越境而书”,有的县市可能有15个方面的内容要做“越境而书”。对“越境而书”的内容采用什么形式写,写到什么程度,如何掌握详略,都需要在修志实践中进行探索,逐步完善起来。
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是新方志编纂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它的认识来源于笔者十八年的修志实践,来源于对首轮志书编纂经验的总结,来源于二轮志书编修以来的多方面探索和思考。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邓小平同志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新编地方志工作的基本指针。二轮修新编志书要科学地全面地反映地情,成为一地改革开放的实录,不冲破传统的“不越境而书”的束缚不行。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是对时代特点和地方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的结果,是二轮修志书在编纂实践中冲破思想僵化,冲破迷信,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生动体现。把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写进《凡例》之中,堂堂正正地作为二轮志书编纂的一项通则,贯彻到志书编纂的实践中去,将极大地拓展修志工作者的思路,使他们以更宽广的马克思主义眼光看待地情,看清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将使二轮志书编纂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使记述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更加深刻地反映一地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将使二轮志书在资政、教育、存史和文化积累等诸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对于二轮志书编纂的重大意义,今天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因为它是志书编纂的新的实践,犹如一条航船冲破坚冰,驶入新的航道。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修志工作者,应该为这条航船挂一面风帆,使它乘风破浪,疾速前进,直达光辉的彼岸。
为了与全国修志同仁交流信息,互相启迪,共同探讨,笔者愿把二轮修《辛集市志》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的几个重要方面披露在下面,聊供修志同仁参考。
第一,市政府驻境外国外的派出机构。改革开放以来,辛集市政府先后在深圳、北京、天津设了办事处,从事招商引资和商业信息服务,作为本市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本市皮革制品,特别是皮装对俄罗斯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市政府在莫斯科设了办事处,以维护辛集市皮革商人在国外的权益,并从事商业信息服务,协调对外贸易。
第二,辛集籍人到境外国外办企业。由于辛集市为中国皮毛皮革业的发祥地,皮毛皮革业具有传统优势和产业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辛集籍人到晋州市、宁晋县、无极县、肃宁县等地开办皮革厂、皮件厂、皮装厂。有些辛集籍人还到埃及、阿联酋、南非、以色列、俄罗斯、捷克、罗马尼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开办皮革厂、皮件厂或皮装厂。是河北省最早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市县之一。
第三,辛集籍人到境外国外经商。辛集是全国最大的真皮服装加工中心,销售皮装的辛集籍商人分布在全国300多个大中小城市。有些辛集籍商人还到国外去销售皮装。据2004年统计,销售皮装的辛集籍商人分布在西欧、东亚、西亚、非洲的54个国家和地区。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销售皮装的辛集籍商人达100多户。这些商人联合起来租下了莫斯科营业面积最大的“燕莎”商场,年批发零售皮装达200多万件。
第四,辛集市帮助贫困县搞扶贫开发。辛集市作为河北省先进县市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口帮扶国家贫困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每年都派专职干部到贫困县工作,帮技术、帮资金、帮物资,千方百计提高贫困县的“造血功能”,逐步脱贫致富。此外还多次帮助井陉、赞皇两个贫困县进行项目建设,给予资金和物力支援。
第五,到境外国外搞援助。多年来,辛集市都轮流派干部到西藏阿里地区工作。还曾派医生、药师参加援外医疗队,赴刚果(金)、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辛集市第一医院药师韩世亮,因制药成绩突出,受到坦桑尼亚总统的亲切接见和表彰。辛集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刘瑞珍,因儿科技术精湛,服务热忱,受到刚果(金)政府表彰。
第六,积极参加西部大开发。2003年辛集化工集团分别到贵州省天柱县和重庆市投资办厂,建立新的钡盐生产基地,使产品接近原料产地,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既发展了辛集化工集团,又促进了西部贫困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第七,知名品牌在境外国外的市场占有率。辛集市是中国鸭梨的原产地之一,所产“天华”牌鸭梨,因其果型俊秀、品质优良、科技含量高、富含营养、甜脆爽口而驰名中外,产品畅销西欧、北美和东南亚国家,占全国鸭梨出口量的80%。是直接销往美国的高档绿色果品。
第八,辛集籍在境外国外的著名人物和留学生。近现代以来,由于辛集市中小学教育发达,很早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培育出许多著名人物,他们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政财文军各条战线。二轮志书应当下功夫收集这些著名人物的资料,以期反映一地在志书下限时的人物全貌。辛集籍的著名人物在国外也有重要影响。辛集籍人耿旭是世界著名农学家,现任美国加州农学院院长,1986年被聘为辛集市政府顾问、河北省政府顾问,多年来为辛集市和河北省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当代,在国外的辛集籍留学生有数百人之多,仅在美国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就有100多人。将这些在国外的辛集籍学生载入二轮修志书,显示了辛集市人才济济、群星灿烂的地方特色。
第九,与国内有关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辛集市先后与浙江省海宁市、黑龙江省伊春市、河北省武安市、丰南市等城市结为友好市,经常互通信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交流经验,千方百计谋求发展,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二轮修志书写好友好城市之间的交往,特别在许多方面的横向对比,不但扩大了新志书的记述范围,而且具有极强的时代特色和资政作用。
第十、赴境外招商。改革开放以来,辛集市政府多次组团赴境外招商。曾多次在上海、天津、北京、石家庄、廊坊、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烟台、青岛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资金,引进了项目,促进了本市经济的发展。
第十一、接受境外国外援助。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辛集市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行贷款,在地处黑龙港流域的几个乡镇搞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和农业综合开发,把原来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几十万亩农田,改造成了稳产高产田。香港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出资为河北辛集中学、辛集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第四中学、第五中学各建了一座教学楼,为改善办学条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辛集市农民工赴境外打工、联合收割机夏收跨区作业、利用境外原材料、引进境外先进技术人才、先进技术装备、发展现代物流业等方面,也必须要“越境而书”才能作完整的记述。
总之,二轮修志书对本境与境外与国外相连的内容做“越境而书”是势所必然,是不能不做的一件重大编纂任务。我们不能从过去的修志理论中找到如何做好“越境而书”的现成答案,唯一的办法是结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结合我国的新国情,结合各地的新地情,通过二轮修志书的编纂实践来不断地加以回答。在这一方面,每个修志工作者只要振奋起大无畏的创新精神,都是可以作出贡献的。笔者愿与全国修志同仁共勉。
摘自《内蒙古史志》2005年第4期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