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书编纂是一项浩繁的工程,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有意识地注重一些方式方法,苦干加巧干,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尽可能多的工作,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的编纂是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由自治区林业厅负责完成的。在此之前,自治区林业厅有关同志曾多次主动与我们联系,就一些业务问题进行磋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希望我们能够在这次会议上予以必要的指导,以推动这项工作向前发展。借此机会,我想讲以下几点,如果能对《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的编纂工作有所裨益,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一、要注重正确运用志书的体例,反复推敲篇目大纲,使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1、一部志书的篇目就是全志之纲,它的修订是全志的基础性工作。为什么这样说呢?就像我们盖高楼需要设计蓝图一样,这是前期的也是必备的基础性工作,在工程实施以前,这项工作需要反复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广纳而博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缩短工期,提高效率,也才能有效地避免砖、瓦、水泥、木材、钢筋等建筑材料的不必要的浪费,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会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其积极意义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要想走捷径,就不能怕麻烦,就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而是需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好这项前期工作,从而为下一步志书的编纂、统稿奠定比较好的基础。志书编纂工作是一项浩繁的文化工程,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要遵循一些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善于借鉴别人一些好的做法,汲取别人的一些经验教训,扬长而避短,因势而利导,这样,才不会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我们也说,一部志书的篇目大纲就像是人体的骨架,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这个骨架匀称了,再补上所需的肌肉,才是一个匀称、完美的人的身体。我们需要说明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2、在基本的篇目形成之后,不能就此止步,还要不断地进行修订。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反复性、重复性,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人们是不能违反这个规律的,否则的话是要受到惩罚的。志书编纂工作具有阶段性,同时也具有这个特点,所以我们要善于把握和运用这些规律,服务于现实,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现在形成的这个《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篇目大纲,是在多方征求意见,反复推敲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在发给大家,用于指导工作,这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说这个篇目大纲就是最终的产品,而只能说是阶段性的成果。也就是说,大家可以依据这个篇目大纲提供资料,与此同时,细心揣磨其中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更趋完善,更加科学,只有具备了这个态度,我们才能搞出一部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志书,也才能更好地保证志书的质量。
二、要根据科学规范的篇目大纲去搜集资料、提供资料,突出工作的针对性。
有了比较完善、科学的篇目大纲,就需要以此为依据,去搜集资料,加工有关资料,最终使之能够达到入志的要求与水平。我们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也就是说,篇目大纲经过反复的推敲,已经比较完善、比较科学了,现在需要做的,是要根据这个篇目大纲的要求,动员各地区、各单位的力量,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努力工作,勤奋敬业,做好编纂《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工作,为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添砖加瓦。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首先,要突出工作的针对性。“修志千秋业”,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不能盲目地去搞,那样只会劳而无功,或事倍而功半,得不偿失,而是要紧紧以篇目大纲为依据,使其万变而不离其宗,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根据篇目大纲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加工资料,使之最终成为入志的最佳选择。其次,要注意突出搜集资料的广泛性。我们在搜集资料时,尽管要紧紧围绕篇目大纲来进行,但是也不能机械地运用,而是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此为依据,在这个基础上去搜集资料,所搜集的资料要有意识地广征博采,有效地把握主干与枝叶的关系,从而扩大下一步入志时的选择范围,这样才能优中选优,保证编纂工作的伸缩性。
这一点是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马虎不得,如果我们把握好了这一点,不但突出了工作的针对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地提高工作效率,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相反,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工作就会陷入盲目性,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这也是我们大家不愿看到的。因此,突出工作的针对性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个“的”就是志书的篇目大纲,而这个“矢”就是需要搜集的资料,这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会有力而有效地推动这项工作向前发展。在此基础上,有些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明确,一些内容需要哪些单位写,应该怎么写,是写多还是写少,是概括地写,还是具体地写,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而具体,只有这样,该明确的明确了,责任不仅到了单位,而且到了人,这项工作才算落到了实处,从而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要善于去伪存真,求真务实,做好资料的甄别工作,从而保证入志资料的真实性。
1、志书是科学、严谨的资料性著述。它要服务于当代,传之于后人,它的社会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其间接的经济效益也是客观的,因此,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编纂一部高水平的志书,如实地记载我们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要编纂好一部志书,就要有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秉笔直书,如实客观地反映行业与部门的发展轨迹,不为后人留下遗憾。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地做好资料的甄别工作,存真求实,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客观地、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处理到手的资料,该加工的加工,该入志的入志,该摒弃的要摒弃,要舍得割身上的肉,这样入志后的资料才是精华,才是客观的、可信的。志书是用现代汉语语体文行文的,它记述的角度是有自己的要求的。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志书行文要避免总结式、报告式的语言,要不渲染,不溢美,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一丝不苟。
2、只有保证了入志资料的真实性,才能有效保证志书内容的客观性。这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处理好了,志书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相反,处理不好了,志书的质量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修一部志,其周期是比较长的,就说十年修一志吧,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如果作为正式出版物的志书质量上有问题,或者说问题不少,那么这就是一种遗憾,或者说是一种浪费。人们常说“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既然这么多年才修一志,那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地保证其质量,不能轻易地为历史和人民留下遗憾。要想保证志书的质量,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在搜集资料的时候,牢固竖立质量关,而且要尽最大努力把好入志资料关。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要想把它做好,就需要参与这项工作的所有领导、同志们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志书质量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四、要注重入志内容的编纂,做到众手成志而如出一人,充分体现志书编纂的规范性。
俗话说:“众手成志”,这话不假,一部志书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万事通,什么事情都了解,什么事情都能上手,况且这也是不现实的。要修成一部志,需要动用方方面面的力量,集众智之长,这样才能完成任务。可是这样的话,又存在这么一个问题:提供上来的稿子参差不齐怎么办?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按照《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的编纂要求行文,尽可能保证志文的规范性。《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是整个《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的组成部分,它的编纂,包括方案、行文以及校对、出版、印刷等等,都应遵循区志的统一规定,不能各行其是,这是起码的要求,每个供稿的同志都要按照这个要求和规定来提供稿件。这样的话,就为我们全志的统一、规范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不但大家省事儿,而且会有效地提高编纂志书的工作效率,还为日后的审稿、验收、出版等工作省了不少事儿,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提供稿件以前,熟悉并学习有关的一些具体规定,从而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好局、打好底,这项工作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2、充分发挥志书主编的一枝笔作用,努力做好统稿工作,从而更好地保证全书的统一性。尽管各地区、各单位把稿子提供了上来,而且事前大家也都做了必要的规范,也都遵循了必要的规则,但是作为全书的主编仍然有必要发挥其一枝笔的重要作用,有效地把好这一关,这叫各司其职,并不矛盾。人非圣贤,哪一个人能没有错误呢?比如说,有时候注意到了这个方面,就注意不到另一个方面,这也都是难免的,因此,主编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统稿这一关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下功夫做好,能做到这样,全书才会有完整性,才会象人们常说的那样——如出一辙,就像是一枝笔写出来的一样,就不会给人以别的不好的感觉。只有这样,我们这部志书的质量才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今天大家来到这里,有一个目的是共同的,那就是如何把这部志书搞好,刚才,我们进行了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以后我们还可以继续进行交流和沟通,只要能把这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搞好,搞成精品、佳志,使它成为我们行业内的“信史”与“百科全书”,那么我们付出的所有辛劳与不懈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在座的各位领导与同志们比较熟悉林业系统的情况,你们是这方面的行家,我们呢,是搞地方志工作的业务人员,志书编纂方面的一些情况我们比较了解,希望通过这次交流与沟通,找到我们双方优势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我们的共同目的——完成一部成熟而高质量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
摘自《内蒙古史志》2005年第2期
志书编纂是一项浩繁的工程,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有意识地注重一些方式方法,苦干加巧干,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尽可能多的工作,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的编纂是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由自治区林业厅负责完成的。在此之前,自治区林业厅有关同志曾多次主动与我们联系,就一些业务问题进行磋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希望我们能够在这次会议上予以必要的指导,以推动这项工作向前发展。借此机会,我想讲以下几点,如果能对《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的编纂工作有所裨益,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一、要注重正确运用志书的体例,反复推敲篇目大纲,使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1、一部志书的篇目就是全志之纲,它的修订是全志的基础性工作。为什么这样说呢?就像我们盖高楼需要设计蓝图一样,这是前期的也是必备的基础性工作,在工程实施以前,这项工作需要反复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广纳而博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缩短工期,提高效率,也才能有效地避免砖、瓦、水泥、木材、钢筋等建筑材料的不必要的浪费,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会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其积极意义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要想走捷径,就不能怕麻烦,就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而是需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好这项前期工作,从而为下一步志书的编纂、统稿奠定比较好的基础。志书编纂工作是一项浩繁的文化工程,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要遵循一些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善于借鉴别人一些好的做法,汲取别人的一些经验教训,扬长而避短,因势而利导,这样,才不会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我们也说,一部志书的篇目大纲就像是人体的骨架,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这个骨架匀称了,再补上所需的肌肉,才是一个匀称、完美的人的身体。我们需要说明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2、在基本的篇目形成之后,不能就此止步,还要不断地进行修订。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反复性、重复性,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人们是不能违反这个规律的,否则的话是要受到惩罚的。志书编纂工作具有阶段性,同时也具有这个特点,所以我们要善于把握和运用这些规律,服务于现实,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现在形成的这个《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篇目大纲,是在多方征求意见,反复推敲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在发给大家,用于指导工作,这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说这个篇目大纲就是最终的产品,而只能说是阶段性的成果。也就是说,大家可以依据这个篇目大纲提供资料,与此同时,细心揣磨其中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更趋完善,更加科学,只有具备了这个态度,我们才能搞出一部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志书,也才能更好地保证志书的质量。
二、要根据科学规范的篇目大纲去搜集资料、提供资料,突出工作的针对性。
有了比较完善、科学的篇目大纲,就需要以此为依据,去搜集资料,加工有关资料,最终使之能够达到入志的要求与水平。我们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也就是说,篇目大纲经过反复的推敲,已经比较完善、比较科学了,现在需要做的,是要根据这个篇目大纲的要求,动员各地区、各单位的力量,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努力工作,勤奋敬业,做好编纂《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工作,为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添砖加瓦。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首先,要突出工作的针对性。“修志千秋业”,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不能盲目地去搞,那样只会劳而无功,或事倍而功半,得不偿失,而是要紧紧以篇目大纲为依据,使其万变而不离其宗,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根据篇目大纲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加工资料,使之最终成为入志的最佳选择。其次,要注意突出搜集资料的广泛性。我们在搜集资料时,尽管要紧紧围绕篇目大纲来进行,但是也不能机械地运用,而是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此为依据,在这个基础上去搜集资料,所搜集的资料要有意识地广征博采,有效地把握主干与枝叶的关系,从而扩大下一步入志时的选择范围,这样才能优中选优,保证编纂工作的伸缩性。
这一点是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马虎不得,如果我们把握好了这一点,不但突出了工作的针对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地提高工作效率,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相反,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工作就会陷入盲目性,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这也是我们大家不愿看到的。因此,突出工作的针对性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个“的”就是志书的篇目大纲,而这个“矢”就是需要搜集的资料,这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会有力而有效地推动这项工作向前发展。在此基础上,有些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明确,一些内容需要哪些单位写,应该怎么写,是写多还是写少,是概括地写,还是具体地写,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而具体,只有这样,该明确的明确了,责任不仅到了单位,而且到了人,这项工作才算落到了实处,从而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要善于去伪存真,求真务实,做好资料的甄别工作,从而保证入志资料的真实性。
1、志书是科学、严谨的资料性著述。它要服务于当代,传之于后人,它的社会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其间接的经济效益也是客观的,因此,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编纂一部高水平的志书,如实地记载我们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要编纂好一部志书,就要有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秉笔直书,如实客观地反映行业与部门的发展轨迹,不为后人留下遗憾。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地做好资料的甄别工作,存真求实,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客观地、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处理到手的资料,该加工的加工,该入志的入志,该摒弃的要摒弃,要舍得割身上的肉,这样入志后的资料才是精华,才是客观的、可信的。志书是用现代汉语语体文行文的,它记述的角度是有自己的要求的。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志书行文要避免总结式、报告式的语言,要不渲染,不溢美,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一丝不苟。
2、只有保证了入志资料的真实性,才能有效保证志书内容的客观性。这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处理好了,志书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相反,处理不好了,志书的质量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修一部志,其周期是比较长的,就说十年修一志吧,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如果作为正式出版物的志书质量上有问题,或者说问题不少,那么这就是一种遗憾,或者说是一种浪费。人们常说“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既然这么多年才修一志,那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地保证其质量,不能轻易地为历史和人民留下遗憾。要想保证志书的质量,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在搜集资料的时候,牢固竖立质量关,而且要尽最大努力把好入志资料关。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要想把它做好,就需要参与这项工作的所有领导、同志们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志书质量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四、要注重入志内容的编纂,做到众手成志而如出一人,充分体现志书编纂的规范性。
俗话说:“众手成志”,这话不假,一部志书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万事通,什么事情都了解,什么事情都能上手,况且这也是不现实的。要修成一部志,需要动用方方面面的力量,集众智之长,这样才能完成任务。可是这样的话,又存在这么一个问题:提供上来的稿子参差不齐怎么办?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按照《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的编纂要求行文,尽可能保证志文的规范性。《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是整个《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的组成部分,它的编纂,包括方案、行文以及校对、出版、印刷等等,都应遵循区志的统一规定,不能各行其是,这是起码的要求,每个供稿的同志都要按照这个要求和规定来提供稿件。这样的话,就为我们全志的统一、规范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不但大家省事儿,而且会有效地提高编纂志书的工作效率,还为日后的审稿、验收、出版等工作省了不少事儿,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提供稿件以前,熟悉并学习有关的一些具体规定,从而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好局、打好底,这项工作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2、充分发挥志书主编的一枝笔作用,努力做好统稿工作,从而更好地保证全书的统一性。尽管各地区、各单位把稿子提供了上来,而且事前大家也都做了必要的规范,也都遵循了必要的规则,但是作为全书的主编仍然有必要发挥其一枝笔的重要作用,有效地把好这一关,这叫各司其职,并不矛盾。人非圣贤,哪一个人能没有错误呢?比如说,有时候注意到了这个方面,就注意不到另一个方面,这也都是难免的,因此,主编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统稿这一关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下功夫做好,能做到这样,全书才会有完整性,才会象人们常说的那样——如出一辙,就像是一枝笔写出来的一样,就不会给人以别的不好的感觉。只有这样,我们这部志书的质量才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今天大家来到这里,有一个目的是共同的,那就是如何把这部志书搞好,刚才,我们进行了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以后我们还可以继续进行交流和沟通,只要能把这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搞好,搞成精品、佳志,使它成为我们行业内的“信史”与“百科全书”,那么我们付出的所有辛劳与不懈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在座的各位领导与同志们比较熟悉林业系统的情况,你们是这方面的行家,我们呢,是搞地方志工作的业务人员,志书编纂方面的一些情况我们比较了解,希望通过这次交流与沟通,找到我们双方优势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我们的共同目的——完成一部成熟而高质量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林业志》。
摘自《内蒙古史志》2005年第2期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