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涌现着大批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如璀灿的星群亮丽着古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空。他们以无比的智慧才华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不断推动历史发展、前进的前程,创造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树不朽的功勋。他们的精神和业绩深刻影响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成为国人学习的楷模,世代承传、绵延不绝,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推动当今正在进行的我国四化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首届修志,各地名人都纳入地方志书的人物卷,惟山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不仅设立人物志,还另设《诸子名家志》,专门记述1840年前山东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历史人物,诸如孔子、孟子、庄子等28人。这是山东省的首创,其他省市尚没有涉及。第二轮修志启动之后,福建省才着手组织编纂在全国颇有影响的诸如郑成功,朱熹专志,目前正在编写之中。继之,福州市方志委借助冰心文学馆丰富的馆藏资料,也在编纂我国文学大师的冰心专志,(该志由笔者编写)。设立人物专志,记述一地之名人,引起史志部门很大关注,意见纷呈,各抒己见,反对罢、赞同罢,各地都在尝试着进行,而且大有伸张之势。
编写名人专志是一项很有远见卓识、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建设工程,为名人的记述空间拓开一条新路,充实新编地方志书的内容,正如梁滨久先生所说:“对于反映我国古代文化,挖掘、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树立地方人文形象,提高地方的知名度”。由于历史人物在民间有广泛影响,为人民群众所推崇景仰,如孔子、关公等,许多地方设祠建庙当作神来供养祭奠,成为一地之人文景观,而且在民间戏剧、歌谣、故事中广为流传,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对他们的崇拜。但是对他们杰出的贡献只是一鳞半爪的了解,无从窥其全貌。名人专志便可弥补这个缺陷,丰富名人的材料,使古老的文化得以继承、发展和创新,等于是抢救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虽然历史名人,在各个时代都留下许多零散的传记或研究文章,毕竟和名人专志不同,无法与名人专志相提并论,无法代替名人专志,这是因为:1、名人专志客观完整地记述名人一生的足迹,记述要素齐全,收集的信息系统完整。2、记述的广泛性,涵盖面广,无论大事要事都有存储单元,即所谓不缺项。3、富于时代性。对名人正本清源,还历史的本来面目,释去不实之词。
志书是种类繁多的宠大家族,如有一统志、地方志、专业志、杂志等,囊括了万事万物,只要有条件,无论何种事物都可入志,如《中国文物志》、《中国植物志》、《孔子故里志》等。各类志书,无论隶属那一类,都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纵如是,名人专志的设置是必须,而且可能的。这不仅符合志书编纂发展规律,也是对历史文化重新的挖掘和积累,继承和弘扬,对名人的研究奠定坚实的资料基础。
如何确定和界定名人,依笔者之见是否从如下方面着手:1、为国家为人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如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统一民族大业中所作出的贡献,朱熹对于倡导闽学文化的贡献,不仅在福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2、在某个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如我国医学鼻祖李时珍,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鲁迅等。3、各行业的杰出人物,如医学界的林巧稚、教育学家叶圣陶等。4、其他方面的杰出人物。对名人志的编写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1、材料取舍。材料的真实是编好名人专志的重要基础。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如何取舍,笔者在编写《冰心志》中是这样进行。(1)、总揽全局,对名人生平、业绩应全面认识、正确理解,总体把握。(2)、对名人的活动及业绩分门别类、详细立目,掌握其各门类的特点、状况。(3)、对各类资料重新校定,尤其对或褒或贬的不实之词,实事求是地运用志书的指导思想进行客观、公正的取舍,不能凭感情用事。(4),确定材料的存史价值,凡没有存史价值的资料一律删除。(5)、注意典型材料的收集。(6)、对所有入志资料都必须严格核准。
2、记述内容。客观、真实地记述名人一生的历史足迹,而真实是至为重要的,倘若材料不真实,便失去志书存史价值和权威性。如《冰心志》设:综述、家世生平、文学创作、作品影响、教书育人、社会活动、冰心研究、冰心与故乡、冰心与朋友以及身后哀茶,附有重要作品选辑、相片、全书约40万字,冠以《冰心志》书名。
3、突破越境而书的界限。不能“越境而书”是地方志编纂的重要原则,但名人专志必须突破这个界限。凡名人,无论那一地的名人,其社会活动范围都是超越一地之地域,甚而越出国界。如冰心的活动,不仅在家乡、在国内有着广泛影响,她又是一位社会括动家,多次出访各国,直至80高龄还出访日本,对她业绩的记述不仅是越境,而是越国。不记述她跨越地域的活动,诸如出访、教学、讲课,就无从反映她一生的全貌。至于该如何越,哪件事该越,越到何种程度,必须根据实际,不能作任何界定,必须随着名人活动的足迹而辅射,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4、对名人问题的记述。名人不是绝对的完人。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也就在此。名人一样有不足和缺陷,但记述名人的不足与缺陷,应持慎重,不能以个人情感去评判。既不能把名人神化,也不能隐盖名人的瑕疵,这不仅是志书存史功能的要求,也是对名人和历史负责。记述的目的是给后人以警诫和启迪。毛泽东如此伟大的人物都走下了神坛,更何况其他人?
5、编写形式。名人志不一定由名人祖籍地编写,有利于走出狭隘的地方专利主义的小天地,而不受地方政府的制约。如冰心志不是由冰心祖籍地的长乐市编写,而是由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福州市政府组织。倘若从地方角度来讲,名人志由名人祖籍地编写,那就无论如何也编写不出一部较为成功的名人专志。
6、加强对名人专志的宣传。历史名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孕蕴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远广泛的影响,甚至成为人物化的神。如文天样、戚继光、关云长等,对传承中华民族之精神有着重要作用。他们长期根植在人们心头,活跃在人民心间。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有他们的精神鼓舞。弘扬、继承他们的爱国精神,宣扬他们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要。人们需要从历史渊源中,汲取我们民族精神的光辉,从而鼓舞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饱满热情,高举他们的爱国旗帜。地方史志部门由于占有资料优势,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向新闻媒体写文章宣传,编写名人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举措。
山东省志开创了名人专志编写的先河,为志书的发展创新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而第二轮修志必将有更多的名人专志在那条河流竟放异彩,创造新的奇迹。它的价值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比拟,不可衡量的。它将彪炳于中国方志文化的史册,闪烁着璀灿的光辉。
摘自《内蒙古史志》2005年第2期
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涌现着大批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如璀灿的星群亮丽着古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空。他们以无比的智慧才华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不断推动历史发展、前进的前程,创造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树不朽的功勋。他们的精神和业绩深刻影响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成为国人学习的楷模,世代承传、绵延不绝,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推动当今正在进行的我国四化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首届修志,各地名人都纳入地方志书的人物卷,惟山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不仅设立人物志,还另设《诸子名家志》,专门记述1840年前山东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历史人物,诸如孔子、孟子、庄子等28人。这是山东省的首创,其他省市尚没有涉及。第二轮修志启动之后,福建省才着手组织编纂在全国颇有影响的诸如郑成功,朱熹专志,目前正在编写之中。继之,福州市方志委借助冰心文学馆丰富的馆藏资料,也在编纂我国文学大师的冰心专志,(该志由笔者编写)。设立人物专志,记述一地之名人,引起史志部门很大关注,意见纷呈,各抒己见,反对罢、赞同罢,各地都在尝试着进行,而且大有伸张之势。
编写名人专志是一项很有远见卓识、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建设工程,为名人的记述空间拓开一条新路,充实新编地方志书的内容,正如梁滨久先生所说:“对于反映我国古代文化,挖掘、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树立地方人文形象,提高地方的知名度”。由于历史人物在民间有广泛影响,为人民群众所推崇景仰,如孔子、关公等,许多地方设祠建庙当作神来供养祭奠,成为一地之人文景观,而且在民间戏剧、歌谣、故事中广为流传,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对他们的崇拜。但是对他们杰出的贡献只是一鳞半爪的了解,无从窥其全貌。名人专志便可弥补这个缺陷,丰富名人的材料,使古老的文化得以继承、发展和创新,等于是抢救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虽然历史名人,在各个时代都留下许多零散的传记或研究文章,毕竟和名人专志不同,无法与名人专志相提并论,无法代替名人专志,这是因为:1、名人专志客观完整地记述名人一生的足迹,记述要素齐全,收集的信息系统完整。2、记述的广泛性,涵盖面广,无论大事要事都有存储单元,即所谓不缺项。3、富于时代性。对名人正本清源,还历史的本来面目,释去不实之词。
志书是种类繁多的宠大家族,如有一统志、地方志、专业志、杂志等,囊括了万事万物,只要有条件,无论何种事物都可入志,如《中国文物志》、《中国植物志》、《孔子故里志》等。各类志书,无论隶属那一类,都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纵如是,名人专志的设置是必须,而且可能的。这不仅符合志书编纂发展规律,也是对历史文化重新的挖掘和积累,继承和弘扬,对名人的研究奠定坚实的资料基础。
如何确定和界定名人,依笔者之见是否从如下方面着手:1、为国家为人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如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统一民族大业中所作出的贡献,朱熹对于倡导闽学文化的贡献,不仅在福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2、在某个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如我国医学鼻祖李时珍,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鲁迅等。3、各行业的杰出人物,如医学界的林巧稚、教育学家叶圣陶等。4、其他方面的杰出人物。对名人志的编写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1、材料取舍。材料的真实是编好名人专志的重要基础。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如何取舍,笔者在编写《冰心志》中是这样进行。(1)、总揽全局,对名人生平、业绩应全面认识、正确理解,总体把握。(2)、对名人的活动及业绩分门别类、详细立目,掌握其各门类的特点、状况。(3)、对各类资料重新校定,尤其对或褒或贬的不实之词,实事求是地运用志书的指导思想进行客观、公正的取舍,不能凭感情用事。(4),确定材料的存史价值,凡没有存史价值的资料一律删除。(5)、注意典型材料的收集。(6)、对所有入志资料都必须严格核准。
2、记述内容。客观、真实地记述名人一生的历史足迹,而真实是至为重要的,倘若材料不真实,便失去志书存史价值和权威性。如《冰心志》设:综述、家世生平、文学创作、作品影响、教书育人、社会活动、冰心研究、冰心与故乡、冰心与朋友以及身后哀茶,附有重要作品选辑、相片、全书约40万字,冠以《冰心志》书名。
3、突破越境而书的界限。不能“越境而书”是地方志编纂的重要原则,但名人专志必须突破这个界限。凡名人,无论那一地的名人,其社会活动范围都是超越一地之地域,甚而越出国界。如冰心的活动,不仅在家乡、在国内有着广泛影响,她又是一位社会括动家,多次出访各国,直至80高龄还出访日本,对她业绩的记述不仅是越境,而是越国。不记述她跨越地域的活动,诸如出访、教学、讲课,就无从反映她一生的全貌。至于该如何越,哪件事该越,越到何种程度,必须根据实际,不能作任何界定,必须随着名人活动的足迹而辅射,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4、对名人问题的记述。名人不是绝对的完人。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也就在此。名人一样有不足和缺陷,但记述名人的不足与缺陷,应持慎重,不能以个人情感去评判。既不能把名人神化,也不能隐盖名人的瑕疵,这不仅是志书存史功能的要求,也是对名人和历史负责。记述的目的是给后人以警诫和启迪。毛泽东如此伟大的人物都走下了神坛,更何况其他人?
5、编写形式。名人志不一定由名人祖籍地编写,有利于走出狭隘的地方专利主义的小天地,而不受地方政府的制约。如冰心志不是由冰心祖籍地的长乐市编写,而是由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福州市政府组织。倘若从地方角度来讲,名人志由名人祖籍地编写,那就无论如何也编写不出一部较为成功的名人专志。
6、加强对名人专志的宣传。历史名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孕蕴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远广泛的影响,甚至成为人物化的神。如文天样、戚继光、关云长等,对传承中华民族之精神有着重要作用。他们长期根植在人们心头,活跃在人民心间。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有他们的精神鼓舞。弘扬、继承他们的爱国精神,宣扬他们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要。人们需要从历史渊源中,汲取我们民族精神的光辉,从而鼓舞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饱满热情,高举他们的爱国旗帜。地方史志部门由于占有资料优势,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向新闻媒体写文章宣传,编写名人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举措。
山东省志开创了名人专志编写的先河,为志书的发展创新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而第二轮修志必将有更多的名人专志在那条河流竟放异彩,创造新的奇迹。它的价值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比拟,不可衡量的。它将彪炳于中国方志文化的史册,闪烁着璀灿的光辉。
摘自《内蒙古史志》2005年第2期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