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修权,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亲历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口述回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伍修权回忆录》近期由我社修订出版。
伍修权(1908—1997)
图书简介
伍修权,1908年出生于湖北武昌贫民家庭。青少年时期,他在陈潭秋、董必武等人的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后由我党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在中国革命困难时期,他几经努力,毅然回国,投入艰苦的武装斗争。到中央苏区后,担任闽粤赣军区司令部参谋等职务。1933年,任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李德的翻译。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列席遵义会议。长征途中,参与组织抢渡金沙江、吴起镇、直罗镇等战役战斗。1936年春起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参谋长。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负责边区政府日常工作。
1936年,伍修权在陕北。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伍修权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处长,使办事处成为我党在西北地区的一处“战斗指挥所”和“革命接待站”。1941年,伍修权返回延安,担任中央军委一局局长。1945年8月,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
1938年,伍修权(右)与谢觉哉在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
抗战胜利后,伍修权赴东北工作,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东北军区司令部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参谋长等职。他参与指挥了东北战场的多次战役,特别是辽沈战役,为解放东北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期间,他还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和第一所海军学校,为我军海、空军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7年,伍修权在东北军工生产工作会议上作报告。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至1958年,伍修权先后担任外交部苏欧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南斯拉夫首任大使等职,为开创新中国外交新局面,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开拓性贡献。1958年10月至1967年4月,伍修权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并曾兼任机关党委书记。他多次随团或率领我党代表团参加外国共产党代表大会,运用灵活巧妙的工作方法和斗争艺术,为维护我党的独立和尊严、扩大我党的国际影响等倾注了大量心血。“文化大革命”中,伍修权遭到残酷迫害,被关押监护长达八年。1975年,伍修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分管情报和外事工作。
1950年,伍修权(前左一)与乔冠华(二排左一)在联合国安理会。
1980年6月,党中央决定伍修权为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审判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和特别法庭副庭长、第二审判庭审判长。他领导参加了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审判工作,胜利完成了这一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审判。
1980年11月,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法庭现场(前排右六为伍修权、右五为江华、右四为黄火青、右七为黄玉昆、右八为曾汉周)。
《伍修权回忆录》是伍修权对自己一生革命经历的回忆。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青少年时期,赴苏学习和工作,战斗在中央苏区,伟大的长征,为了抗战胜利,东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外交部八年,中联部八年,“牛棚”八年,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另附作者撰写的回忆文章八篇。2024年修订再版本书,对于我们了解革命年代的艰苦斗争和学习先辈的崇高风范有重要价值。
目录
伍修权,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亲历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口述回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伍修权回忆录》近期由我社修订出版。
伍修权(1908—1997)
图书简介
伍修权,1908年出生于湖北武昌贫民家庭。青少年时期,他在陈潭秋、董必武等人的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后由我党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在中国革命困难时期,他几经努力,毅然回国,投入艰苦的武装斗争。到中央苏区后,担任闽粤赣军区司令部参谋等职务。1933年,任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李德的翻译。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列席遵义会议。长征途中,参与组织抢渡金沙江、吴起镇、直罗镇等战役战斗。1936年春起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参谋长。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负责边区政府日常工作。
1936年,伍修权在陕北。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伍修权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处长,使办事处成为我党在西北地区的一处“战斗指挥所”和“革命接待站”。1941年,伍修权返回延安,担任中央军委一局局长。1945年8月,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
1938年,伍修权(右)与谢觉哉在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
抗战胜利后,伍修权赴东北工作,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东北军区司令部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参谋长等职。他参与指挥了东北战场的多次战役,特别是辽沈战役,为解放东北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期间,他还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和第一所海军学校,为我军海、空军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7年,伍修权在东北军工生产工作会议上作报告。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至1958年,伍修权先后担任外交部苏欧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南斯拉夫首任大使等职,为开创新中国外交新局面,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开拓性贡献。1958年10月至1967年4月,伍修权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并曾兼任机关党委书记。他多次随团或率领我党代表团参加外国共产党代表大会,运用灵活巧妙的工作方法和斗争艺术,为维护我党的独立和尊严、扩大我党的国际影响等倾注了大量心血。“文化大革命”中,伍修权遭到残酷迫害,被关押监护长达八年。1975年,伍修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分管情报和外事工作。
1950年,伍修权(前左一)与乔冠华(二排左一)在联合国安理会。
1980年6月,党中央决定伍修权为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审判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和特别法庭副庭长、第二审判庭审判长。他领导参加了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审判工作,胜利完成了这一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审判。
1980年11月,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法庭现场(前排右六为伍修权、右五为江华、右四为黄火青、右七为黄玉昆、右八为曾汉周)。
《伍修权回忆录》是伍修权对自己一生革命经历的回忆。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青少年时期,赴苏学习和工作,战斗在中央苏区,伟大的长征,为了抗战胜利,东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外交部八年,中联部八年,“牛棚”八年,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另附作者撰写的回忆文章八篇。2024年修订再版本书,对于我们了解革命年代的艰苦斗争和学习先辈的崇高风范有重要价值。
目录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