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特点与启示
冯晓春
内容提要: 通辽地区抗日斗争,是中国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特点与启示”为题,从自己认识到的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 4 个主要特点,以及 3 个重要启示的角度,分别进行阐述。论文整体结构如下:
一、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特点
1. 通辽地区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重点地区。
2. 通辽地区抗日斗争是早期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
3. 通辽地区抗日斗争受到共产国际的关注支援。
4. 通辽地区抗日斗争有苏联红军的支持援助。
二、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启示
1. 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坚持爱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爱家乡相统一。
2. 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持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
3.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为国家繁荣发展做贡献。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 70 年前,当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踏入中国的领土,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的通辽地区就陷入了战争的灾难之中。不屈的通辽人民自发地举起了抗日斗争的旗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勇敢地投入到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成为全国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一、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特点
通辽地区,原系哲里木盟所在地。通辽地区的抗日斗争除了具有全国抗日斗争的特点,体现全民族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通辽地区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重点地区。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全境迅即被日军占领,东北各族人民面临被奴役的共同命运。当时的通辽与辽宁、吉林、热河三省交界,属于科尔沁腹地,物产丰富,又有四洮铁路(四平至洮南)和打通铁路(打虎山至通辽)在这里交汇,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日本政府对此区域垂暮已久。 1927 年 7 月 25 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写给昭和天皇的 “奏折”中, 明确提出了消灭中国的计划和步骤。即:“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按照《田中奏折》的侵华计划,通辽及所在的东北地区就成为日军侵占的重点区域。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对通辽地区的侵略采取了“以蒙治蒙”的侵略策略。 1931 年9 月24 日 ,也就是“九一八”事变后第6 天,日本关东军指使日本豢养多年的蒙奸甘珠尔扎布和莫力庙活佛阿旺图布丹在科左中旗的欧里成立了“蒙古独立军”,后改编为“蒙古自治军”。“蒙古自治军”在接受日本关东军的武器装备的同时,于 1931 年 10 月 14 日,接受关东军的作战命令进攻通辽。当时,驻防通辽县城的东北军骑兵第三旅的四十团和四十一团进行了英勇的反击。日本关东军第一次进攻通辽失败。
“蒙古自治军”首次进攻通辽失败后,气急败坏的日本关东军另派松井清助担任“蒙古自治军”顾问。于 1931 年 12 月末,率日、伪军近千人由舍伯吐出发进攻通辽。辽北蒙边第一骑兵司令李海山、刘震玉奉命迎敌。经过 1932 年 1 月 1 日和 1 月 6 日的两次战斗,李海山部取得了萧河敖包战役和舍伯吐战役的胜利,日本关东军第二次进攻通辽失败。
1932 年 1 月 10 日 ,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准备,调来羽山支队及装甲军、坦克,在飞机配合下,从驻地钱家店出发疯狂进攻通辽。辽北蒙边宣抚专员行署主任高文彬率部进行了英勇抵抗,激战 3 天,双方伤亡都很大。为避免商民遭受流弹伤害及飞机轰炸,高文彬部撤出通辽,退守余粮堡,通辽陷落。之后,通辽大部分旗县也相继被日本侵略者占领。
(二)通辽地区抗日斗争是早期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通辽陷落之前,日本关东军先后三次进攻通辽,都遭到了东北军和辽北蒙边宣抚专员行署高文彬部的英勇抵抗。通辽陷落之后,通辽地区的军民继续举起抗日大旗,重新组建抗日义勇军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 1932 年是东北三省义勇军发展的全盛时期,成员总数达到三四十万人。 1932 年 5 月,辽吉黑三省民众后援会与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协商,决定把辽热两省的抗日武装改编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区,委任高文彬为第五军区司令。 6 月,高文彬改任第五军团团长,第五军团下设 6 个梯队,后增至 8 个梯队。人员总计 4 万余人,活动在辽北二十多个旗县,与日伪军作战三十余次。至此,通辽地区的抗日义勇军就成为东北地区抗日义勇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军区成立不久,热河民团谢国忱部转战到通辽一带,被编入第五军区第五梯队,谢国忱为司令员。之后,谢国忱部在攻打通辽的战斗中,名震一时。 1932 年 6 月,谢国忱部在高文彬的指挥下,与一、四梯队合攻通辽。战斗从上午 7 时打到下午 3 时,日军撤退到当时的马道尹府(现通辽市公安局大院)的日军司令部院内。当时,司令部院墙四周建有电网,电网瞬即被谢国忱组建的二百余人的大刀队砍断。然后,他们又翻过了墙头,轮起大刀砍死日军 60 多人。这次战斗持续到晚上 9 点多,后因日伪军增援部队已逼近通辽,谢国忱部根据高文彬的指令撤出通辽,战斗结束时共击毙日军 80 余人。
1932 年 8 月 30 日 ,李海山、刘震玉率领两个梯队骑兵,再次向通辽进攻。战斗打响不久,义勇军很快就占领了通辽的小街基,击毙日军大佐 1 人,士兵 30 余人。战斗持续到下午 1 点多,钱家店敌军近千人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前来增援。义勇军终因弹尽粮绝,被迫撤离。
10 月 6 日 ,开鲁后援会给李海山、刘震玉两部送来了五万发子弹,随即他们当晚又向通辽发起了第三次进攻。战斗打响后,通辽电灯厂 24 岁的工人张万中冒着枪林弹雨,用铁钳剪断护城电网,协助义勇军攻城。敌军出动坦克、装甲车占据路口,用机枪扫射,大肆反扑,激战到黎明,击毙日军 70 余人,伪军 90 余人。义勇军代价惨重,加之连日作战,战士疲惫不堪,只好退出战斗。
三次攻打通辽,沉痛打击了日伪军,使高文彬部义勇军名声大震,队伍迅速壮大。当时在沈阳一带抗战的刘海泉也率部 600 余人转战到开鲁,加入第五军区。在康平一带活动的地方武装贾明伦、刘翔阁也率部 500 余人加入第五军区。通辽地区抗日斗争成为早期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
1931 年底至 1933 年初,通辽、开鲁一带的抗日义勇军活动相当活跃,鼎盛时期达到数十股,十余万人。他们英勇抗敌,不怕牺牲,取得了累累战果。
(三)通辽地区抗日斗争受到共产国际的关注支援。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是 1919 年 3 月在莫斯科成立的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联合机构,是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心。在中华民族危亡关头,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抗日斗争给予了极大地关注和支援。 1929 年前后,共产国际先后派回一些内蒙古留苏学生,到内蒙古各旗县开展地下活动。他们在留学前后都先后加入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和苏联共产党,回国后积极宣传苏联、蒙古的革命情况,启发农牧民的革命觉悟,并为共产国际搜集情报。派回到哲里木盟的有特木尔巴根、朋斯克、包尼雅巴斯尔、乌力吉敖喜尔、乌瑞廷、马尼拉等。他们深入到农牧民群众中,或以教学、为官、经商作掩护,打入伪满政权内部,为共产国际搜集传递了很多有价值的日伪军事、政治、经济等情报,为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四)通辽地区抗日斗争有苏联红军的支持援助。 1945 年 2 月 11 日,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签订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史称“雅尔塔协定”。根据该协定, 8 月 8 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在长达四千余公里的战线上,向盘踞在中国的日本关东军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当时,进攻通辽地区的是苏联后贝加尔方面军,该方面军的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第五军的先遣支队,于 8 月 11 日下午占领鲁北镇。 8 月 16 日近卫坦克第五军侦查支队的空军伞兵率先占领通辽。路经哲里木盟境内的苏军主要进攻的目标是沈阳。 8 月 20 日,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主力从通辽出发,经甘旗卡、彰武向沈阳进攻。期间,还有苏联后贝加尔方面军第五十三集团军、第十七集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等进入哲里木盟境内。在苏军进入哲里木盟之前,日军已经逃跑,伪军溃散。因此,没有发生大的战斗,只是与反动的地方武装及土匪发生零星战斗,苏军在战斗中牺牲了一些军人。苏军正规部队纪律严明,很受当地人民的欢迎。在通辽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苏联红军在通辽成立了“稽查处”,维护社会秩序,并收缴日伪遗产。在占领鲁北镇和开鲁镇后,支持东北抗日联军建立“红军之友社”,改编由原地方富绅和伪官吏组成的维持会治安大队,成立以抗日联军战士为主的保安总队,维持当地秩序,开展清匪剿匪活动。 1945 年 11 月上旬,苏军全部从哲里木盟撤离。至 1946 年 5 月 3 日,苏军才从东北撤离完毕 ① 。
通辽地区的抗日斗争除了具有以上特点之外,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抗日力量分散不规范,没有形成统一的抗战力量;抗日的自发性大于自觉性 ,缺乏长期作战意识;抗日斗争主要依靠上层人士而不是当地群众等。这些局限性是导致通辽地区抗日斗争在面临困难或进入低潮后,没有重新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该文第一个大问题的历史事件都是参考《中国共产党通辽历史》第一卷,内新图准字( 2011 )第 208 号,第 20 页 -75 页的有关资料。
二、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启示
通辽地区抗日斗争不仅是东北抗日斗争的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辽这片热土上展开的抗日斗争,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重要的思考与启示。
(一)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坚持爱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爱家乡相统一。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① 。” 抗战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中国的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能够同仇敌忾,共御外敌。通辽地区的抗日斗争也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特点。在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的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一定要继承中华民族这一光荣传统。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坚持爱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爱家乡相统一。内蒙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内蒙古各族人民责无旁贷。上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曾被周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 50 年代末,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主动为国家分忧,从1960年起,约3000名徘徊在生死线上的孤儿先后被2000多户牧民领养。在深化改革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发扬我区的优良传统,在兼顾本地区、本民族利益的同时,服从国家和各民族的整体利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的讲话精神,实现“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希望和要求。在建设家乡的过程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贡献。
(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持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 内蒙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蒙古族最集中的地区,通辽市又是内蒙乃至全国蒙古族最多的地方。中国的抗日战争,既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分裂中国的野心,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民族团结,是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无穷力量。历史上日本就曾进行过分裂中国、谋划内蒙古独立的活动。 1911 年至 1915 年期间的两次满蒙独立运动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继“二十一条”后策划的一个阴谋。日本发起的“九一八事变”,使通辽所在的东北地区成为日本侵略的重点区域,也是日本阴谋分裂中国的重要步骤。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扶植起了伪满洲国,在“七七事变”前夕扶植起以德穆楚克为首的伪蒙古自治政府 ② 。这些历史事件,都说明了日本分裂中国的野心是蓄谋已久的。历史上日本的入侵和分裂阴谋都是在民族动荡时期发生的,清王朝的昏庸、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混战以及国民党政府实施地对外妥协专心剿共政策,都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分裂中国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持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坚持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是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尊严的根本保障,是保障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基础。所以,在国际大开放的环境下,要时刻警惕国外的一些反华势力的分裂阴谋,抵制所谓“满蒙非中国论”思想的侵蚀,坚持维护民族团结这条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提出的“守望相助”的总要求,“守好家门”,“守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疆”, “守好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为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做贡献。
(三)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为国家繁荣发展做贡献。历史上外敌入侵大多是在民族衰落时期发生的。“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抗日战争再次印证了这一历史教训,同时,抗日战争也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空前渴望。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 ③ 。”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对世界的贡献也不断增强。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任人凌辱、任人践踏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内蒙古不仅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内蒙古也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和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自治区今后的发展提出要求,“要准确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内蒙古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在发展理念上,要按照总书记“登高望远”、“三个跳出”的要求,牢固树立持续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更加坚定自觉地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路子。在发展目标上,要按照总书记“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要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④ ”同时,在自治区发展定位上,发展路径上,也都作出了重要部署。表明内蒙古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建设等各方面的思路和信心。
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战争留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却如警钟长鸣!
( 作者单位:中共通辽市委党校 )
①《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 万众一心实现民族复兴伟业》,《 人民日报 》( 2014 年09 月04 日 01 版)
②详情见《内蒙古史料 - 德穆楚克日记》
③《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 万众一心实现民族复兴伟业》,《 人民日报 》( 2014 年09 月04 日 01 版)
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内蒙古日报》 2014 年 4 月 23 日 01 版
试论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特点与启示
冯晓春
内容提要: 通辽地区抗日斗争,是中国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特点与启示”为题,从自己认识到的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 4 个主要特点,以及 3 个重要启示的角度,分别进行阐述。论文整体结构如下:
一、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特点
1. 通辽地区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重点地区。
2. 通辽地区抗日斗争是早期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
3. 通辽地区抗日斗争受到共产国际的关注支援。
4. 通辽地区抗日斗争有苏联红军的支持援助。
二、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启示
1. 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坚持爱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爱家乡相统一。
2. 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持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
3.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为国家繁荣发展做贡献。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 70 年前,当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踏入中国的领土,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的通辽地区就陷入了战争的灾难之中。不屈的通辽人民自发地举起了抗日斗争的旗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勇敢地投入到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成为全国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一、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特点
通辽地区,原系哲里木盟所在地。通辽地区的抗日斗争除了具有全国抗日斗争的特点,体现全民族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通辽地区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重点地区。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全境迅即被日军占领,东北各族人民面临被奴役的共同命运。当时的通辽与辽宁、吉林、热河三省交界,属于科尔沁腹地,物产丰富,又有四洮铁路(四平至洮南)和打通铁路(打虎山至通辽)在这里交汇,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日本政府对此区域垂暮已久。 1927 年 7 月 25 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写给昭和天皇的 “奏折”中, 明确提出了消灭中国的计划和步骤。即:“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按照《田中奏折》的侵华计划,通辽及所在的东北地区就成为日军侵占的重点区域。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对通辽地区的侵略采取了“以蒙治蒙”的侵略策略。 1931 年9 月24 日 ,也就是“九一八”事变后第6 天,日本关东军指使日本豢养多年的蒙奸甘珠尔扎布和莫力庙活佛阿旺图布丹在科左中旗的欧里成立了“蒙古独立军”,后改编为“蒙古自治军”。“蒙古自治军”在接受日本关东军的武器装备的同时,于 1931 年 10 月 14 日,接受关东军的作战命令进攻通辽。当时,驻防通辽县城的东北军骑兵第三旅的四十团和四十一团进行了英勇的反击。日本关东军第一次进攻通辽失败。
“蒙古自治军”首次进攻通辽失败后,气急败坏的日本关东军另派松井清助担任“蒙古自治军”顾问。于 1931 年 12 月末,率日、伪军近千人由舍伯吐出发进攻通辽。辽北蒙边第一骑兵司令李海山、刘震玉奉命迎敌。经过 1932 年 1 月 1 日和 1 月 6 日的两次战斗,李海山部取得了萧河敖包战役和舍伯吐战役的胜利,日本关东军第二次进攻通辽失败。
1932 年 1 月 10 日 ,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准备,调来羽山支队及装甲军、坦克,在飞机配合下,从驻地钱家店出发疯狂进攻通辽。辽北蒙边宣抚专员行署主任高文彬率部进行了英勇抵抗,激战 3 天,双方伤亡都很大。为避免商民遭受流弹伤害及飞机轰炸,高文彬部撤出通辽,退守余粮堡,通辽陷落。之后,通辽大部分旗县也相继被日本侵略者占领。
(二)通辽地区抗日斗争是早期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通辽陷落之前,日本关东军先后三次进攻通辽,都遭到了东北军和辽北蒙边宣抚专员行署高文彬部的英勇抵抗。通辽陷落之后,通辽地区的军民继续举起抗日大旗,重新组建抗日义勇军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 1932 年是东北三省义勇军发展的全盛时期,成员总数达到三四十万人。 1932 年 5 月,辽吉黑三省民众后援会与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协商,决定把辽热两省的抗日武装改编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区,委任高文彬为第五军区司令。 6 月,高文彬改任第五军团团长,第五军团下设 6 个梯队,后增至 8 个梯队。人员总计 4 万余人,活动在辽北二十多个旗县,与日伪军作战三十余次。至此,通辽地区的抗日义勇军就成为东北地区抗日义勇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军区成立不久,热河民团谢国忱部转战到通辽一带,被编入第五军区第五梯队,谢国忱为司令员。之后,谢国忱部在攻打通辽的战斗中,名震一时。 1932 年 6 月,谢国忱部在高文彬的指挥下,与一、四梯队合攻通辽。战斗从上午 7 时打到下午 3 时,日军撤退到当时的马道尹府(现通辽市公安局大院)的日军司令部院内。当时,司令部院墙四周建有电网,电网瞬即被谢国忱组建的二百余人的大刀队砍断。然后,他们又翻过了墙头,轮起大刀砍死日军 60 多人。这次战斗持续到晚上 9 点多,后因日伪军增援部队已逼近通辽,谢国忱部根据高文彬的指令撤出通辽,战斗结束时共击毙日军 80 余人。
1932 年 8 月 30 日 ,李海山、刘震玉率领两个梯队骑兵,再次向通辽进攻。战斗打响不久,义勇军很快就占领了通辽的小街基,击毙日军大佐 1 人,士兵 30 余人。战斗持续到下午 1 点多,钱家店敌军近千人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前来增援。义勇军终因弹尽粮绝,被迫撤离。
10 月 6 日 ,开鲁后援会给李海山、刘震玉两部送来了五万发子弹,随即他们当晚又向通辽发起了第三次进攻。战斗打响后,通辽电灯厂 24 岁的工人张万中冒着枪林弹雨,用铁钳剪断护城电网,协助义勇军攻城。敌军出动坦克、装甲车占据路口,用机枪扫射,大肆反扑,激战到黎明,击毙日军 70 余人,伪军 90 余人。义勇军代价惨重,加之连日作战,战士疲惫不堪,只好退出战斗。
三次攻打通辽,沉痛打击了日伪军,使高文彬部义勇军名声大震,队伍迅速壮大。当时在沈阳一带抗战的刘海泉也率部 600 余人转战到开鲁,加入第五军区。在康平一带活动的地方武装贾明伦、刘翔阁也率部 500 余人加入第五军区。通辽地区抗日斗争成为早期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
1931 年底至 1933 年初,通辽、开鲁一带的抗日义勇军活动相当活跃,鼎盛时期达到数十股,十余万人。他们英勇抗敌,不怕牺牲,取得了累累战果。
(三)通辽地区抗日斗争受到共产国际的关注支援。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是 1919 年 3 月在莫斯科成立的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联合机构,是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心。在中华民族危亡关头,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抗日斗争给予了极大地关注和支援。 1929 年前后,共产国际先后派回一些内蒙古留苏学生,到内蒙古各旗县开展地下活动。他们在留学前后都先后加入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和苏联共产党,回国后积极宣传苏联、蒙古的革命情况,启发农牧民的革命觉悟,并为共产国际搜集情报。派回到哲里木盟的有特木尔巴根、朋斯克、包尼雅巴斯尔、乌力吉敖喜尔、乌瑞廷、马尼拉等。他们深入到农牧民群众中,或以教学、为官、经商作掩护,打入伪满政权内部,为共产国际搜集传递了很多有价值的日伪军事、政治、经济等情报,为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四)通辽地区抗日斗争有苏联红军的支持援助。 1945 年 2 月 11 日,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签订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史称“雅尔塔协定”。根据该协定, 8 月 8 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在长达四千余公里的战线上,向盘踞在中国的日本关东军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当时,进攻通辽地区的是苏联后贝加尔方面军,该方面军的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第五军的先遣支队,于 8 月 11 日下午占领鲁北镇。 8 月 16 日近卫坦克第五军侦查支队的空军伞兵率先占领通辽。路经哲里木盟境内的苏军主要进攻的目标是沈阳。 8 月 20 日,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主力从通辽出发,经甘旗卡、彰武向沈阳进攻。期间,还有苏联后贝加尔方面军第五十三集团军、第十七集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等进入哲里木盟境内。在苏军进入哲里木盟之前,日军已经逃跑,伪军溃散。因此,没有发生大的战斗,只是与反动的地方武装及土匪发生零星战斗,苏军在战斗中牺牲了一些军人。苏军正规部队纪律严明,很受当地人民的欢迎。在通辽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苏联红军在通辽成立了“稽查处”,维护社会秩序,并收缴日伪遗产。在占领鲁北镇和开鲁镇后,支持东北抗日联军建立“红军之友社”,改编由原地方富绅和伪官吏组成的维持会治安大队,成立以抗日联军战士为主的保安总队,维持当地秩序,开展清匪剿匪活动。 1945 年 11 月上旬,苏军全部从哲里木盟撤离。至 1946 年 5 月 3 日,苏军才从东北撤离完毕 ① 。
通辽地区的抗日斗争除了具有以上特点之外,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抗日力量分散不规范,没有形成统一的抗战力量;抗日的自发性大于自觉性 ,缺乏长期作战意识;抗日斗争主要依靠上层人士而不是当地群众等。这些局限性是导致通辽地区抗日斗争在面临困难或进入低潮后,没有重新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该文第一个大问题的历史事件都是参考《中国共产党通辽历史》第一卷,内新图准字( 2011 )第 208 号,第 20 页 -75 页的有关资料。
二、通辽地区抗日斗争的启示
通辽地区抗日斗争不仅是东北抗日斗争的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辽这片热土上展开的抗日斗争,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重要的思考与启示。
(一)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坚持爱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爱家乡相统一。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① 。” 抗战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中国的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能够同仇敌忾,共御外敌。通辽地区的抗日斗争也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特点。在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的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一定要继承中华民族这一光荣传统。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坚持爱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爱家乡相统一。内蒙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内蒙古各族人民责无旁贷。上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曾被周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 50 年代末,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主动为国家分忧,从1960年起,约3000名徘徊在生死线上的孤儿先后被2000多户牧民领养。在深化改革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发扬我区的优良传统,在兼顾本地区、本民族利益的同时,服从国家和各民族的整体利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的讲话精神,实现“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希望和要求。在建设家乡的过程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贡献。
(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持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 内蒙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蒙古族最集中的地区,通辽市又是内蒙乃至全国蒙古族最多的地方。中国的抗日战争,既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分裂中国的野心,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民族团结,是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无穷力量。历史上日本就曾进行过分裂中国、谋划内蒙古独立的活动。 1911 年至 1915 年期间的两次满蒙独立运动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继“二十一条”后策划的一个阴谋。日本发起的“九一八事变”,使通辽所在的东北地区成为日本侵略的重点区域,也是日本阴谋分裂中国的重要步骤。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扶植起了伪满洲国,在“七七事变”前夕扶植起以德穆楚克为首的伪蒙古自治政府 ② 。这些历史事件,都说明了日本分裂中国的野心是蓄谋已久的。历史上日本的入侵和分裂阴谋都是在民族动荡时期发生的,清王朝的昏庸、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混战以及国民党政府实施地对外妥协专心剿共政策,都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分裂中国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持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坚持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是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尊严的根本保障,是保障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基础。所以,在国际大开放的环境下,要时刻警惕国外的一些反华势力的分裂阴谋,抵制所谓“满蒙非中国论”思想的侵蚀,坚持维护民族团结这条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提出的“守望相助”的总要求,“守好家门”,“守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疆”, “守好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为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做贡献。
(三)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为国家繁荣发展做贡献。历史上外敌入侵大多是在民族衰落时期发生的。“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抗日战争再次印证了这一历史教训,同时,抗日战争也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空前渴望。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 ③ 。”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对世界的贡献也不断增强。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任人凌辱、任人践踏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内蒙古不仅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内蒙古也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和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自治区今后的发展提出要求,“要准确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内蒙古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在发展理念上,要按照总书记“登高望远”、“三个跳出”的要求,牢固树立持续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更加坚定自觉地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路子。在发展目标上,要按照总书记“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要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④ ”同时,在自治区发展定位上,发展路径上,也都作出了重要部署。表明内蒙古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建设等各方面的思路和信心。
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战争留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却如警钟长鸣!
( 作者单位:中共通辽市委党校 )
①《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 万众一心实现民族复兴伟业》,《 人民日报 》( 2014 年09 月04 日 01 版)
②详情见《内蒙古史料 - 德穆楚克日记》
③《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 万众一心实现民族复兴伟业》,《 人民日报 》( 2014 年09 月04 日 01 版)
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内蒙古日报》 2014 年 4 月 23 日 01 版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