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会址外貌
“五一”大会旧址,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五一北路东侧,南与兴安盟中级人民法院毗邻,北与乌兰浩特市人民武装部相连,东侧为居民住宅。总建筑面积708.5平方米,占地2334.15平方米,保护范围2526.09平方米。会址平面呈长方形,为一座青砖二层起脊建筑。
“五一”大会旧址始建于1935年,为伪满陆军兴安军官学校小礼堂。1946年4月至1948年11月间,先后为东蒙古军政干部学校、内蒙古军政大学第一院礼堂;1948年至1952年间,为内蒙古党校礼堂;1952年至1968年间,为乌兰浩特市第三中学礼堂;1968年至1986年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乌兰浩特某部仓库。
1947年4月23日至30日,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议在这座小礼堂隆重举行,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的39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以乌兰夫(即云泽,如下同)为主席、哈丰阿为副主席,特木尔巴根、奎璧、阿思根等19人为委员的内蒙古自治政府和以博彦满都为议长、吉雅泰为副议长,特古斯朝克图、义德嘎苏荣、拉玛扎布等9人为驻会议员的内蒙古第一届临时参议会。5月1日,大会宣告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史称“五一”大会。
1986年,为迎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成立40周年庆典,对“五一”大会旧址进行修缮后,以《兴安革命历史展》为主题进行布展,并对外开放。2007年,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成立60周年之际,重新对“五一”大会旧址进行内外装修,并力求按照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议会场原貌进行布展。
“五一”大会旧址布展分为门厅和正厅两部分。
门厅东墙为乌兰夫等内蒙古自治政府委员的大幅彩色油画像,其下方为用蒙、汉、俄、外蒙古四种文字镌刻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简介石刻;门厅北侧墙展板为《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议致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电》;南侧墙展板为《毛泽东、朱德给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的贺电》。
正厅入口对面靠东墙设有主席台,主席台上摆放一张报告桌,报告桌旁塑有乌兰夫立姿蜡像;主席台东墙上并挂着内蒙古自治政府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旗,其下从北到南依次悬挂着乔巴山、斯大林、毛泽东、乌兰夫四位领袖像;主席台报告桌南侧设有投票箱;主席台上方中央挂有一条用蒙古文书写的“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议”横幅。
正厅地面中央摆放着代表们就座的长条桌凳;两侧墙壁上挂满友邻解放区党组织和民主政府赠送来的贺彰、贺幅;两侧墙脚下摆放着8个文物展柜,展柜里陈列着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人的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及一些珍贵的文献资料;靠近入口处和出口处两侧墙上各设有一块展板:北侧展板为《内蒙古自治政府组织机构》及《内蒙古自治政府委员和内蒙古临时参议会议长、副议长简历》;南侧展板为《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议程序》和《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议代表名单》。
1986年,“五一”大会旧址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一会址外貌
“五一”大会旧址,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五一北路东侧,南与兴安盟中级人民法院毗邻,北与乌兰浩特市人民武装部相连,东侧为居民住宅。总建筑面积708.5平方米,占地2334.15平方米,保护范围2526.09平方米。会址平面呈长方形,为一座青砖二层起脊建筑。
“五一”大会旧址始建于1935年,为伪满陆军兴安军官学校小礼堂。1946年4月至1948年11月间,先后为东蒙古军政干部学校、内蒙古军政大学第一院礼堂;1948年至1952年间,为内蒙古党校礼堂;1952年至1968年间,为乌兰浩特市第三中学礼堂;1968年至1986年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乌兰浩特某部仓库。
1947年4月23日至30日,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议在这座小礼堂隆重举行,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的39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以乌兰夫(即云泽,如下同)为主席、哈丰阿为副主席,特木尔巴根、奎璧、阿思根等19人为委员的内蒙古自治政府和以博彦满都为议长、吉雅泰为副议长,特古斯朝克图、义德嘎苏荣、拉玛扎布等9人为驻会议员的内蒙古第一届临时参议会。5月1日,大会宣告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史称“五一”大会。
1986年,为迎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成立40周年庆典,对“五一”大会旧址进行修缮后,以《兴安革命历史展》为主题进行布展,并对外开放。2007年,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成立60周年之际,重新对“五一”大会旧址进行内外装修,并力求按照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议会场原貌进行布展。
“五一”大会旧址布展分为门厅和正厅两部分。
门厅东墙为乌兰夫等内蒙古自治政府委员的大幅彩色油画像,其下方为用蒙、汉、俄、外蒙古四种文字镌刻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简介石刻;门厅北侧墙展板为《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议致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电》;南侧墙展板为《毛泽东、朱德给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的贺电》。
正厅入口对面靠东墙设有主席台,主席台上摆放一张报告桌,报告桌旁塑有乌兰夫立姿蜡像;主席台东墙上并挂着内蒙古自治政府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旗,其下从北到南依次悬挂着乔巴山、斯大林、毛泽东、乌兰夫四位领袖像;主席台报告桌南侧设有投票箱;主席台上方中央挂有一条用蒙古文书写的“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议”横幅。
正厅地面中央摆放着代表们就座的长条桌凳;两侧墙壁上挂满友邻解放区党组织和民主政府赠送来的贺彰、贺幅;两侧墙脚下摆放着8个文物展柜,展柜里陈列着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人的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及一些珍贵的文献资料;靠近入口处和出口处两侧墙上各设有一块展板:北侧展板为《内蒙古自治政府组织机构》及《内蒙古自治政府委员和内蒙古临时参议会议长、副议长简历》;南侧展板为《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议程序》和《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议代表名单》。
1986年,“五一”大会旧址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