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夫纪念馆
乌兰夫纪念馆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乌兰夫公园内(原呼和浩特市植物园),于1992年建成开馆。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纪念馆总面积380亩,园内种植的物种类达422种。设有松柏园、丁香园、蔷薇园、月季园,水生植物观赏区、百花园等六大专类园区。其中纪念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整个建筑由主馆、纪念广场、塑像平台、升旗台、碑亭、牌楼6个部分组成。整体建筑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化建筑技术融为一体,在松柏绿荫的环绕下,形成了以人文景观为内涵,园林绿色为载体,相互衬托的旅游胜地。2006年,为纪念乌兰夫诞辰100周年,对乌兰夫纪念馆进行修茸。重新布展后的乌兰夫纪念馆展出面积为1500余平方米,由原来的8个展厅增加到9个展室。序厅正面为高3米的乌兰夫同志汉白玉座像,座基为黑色大理石,正面写着:“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概括了乌兰夫光辉的一生,背景为红色大理石。东西两侧汉白玉墙壁和大理石地面上刻有蒙古民族团结吉祥图案。以乌兰夫参加反帝爱国运动、武装斗争,领导经济建设和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为主要内容,以写实的手法刻画出乌兰夫在65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民族解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为各族人民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光辉形象。
整体陈列采取了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和先进的布展材料,整个陈列翔实系统、突出重点、顾及一般,力求以重点感人,以一般铺垫。既以乌兰夫的生平事迹为主体,又体现内蒙古老一代领导群体的业绩,使乌兰夫的形象光辉丰满,又使一代革命者跃然画面。整个展览共展出文物160件、文献资料58件、照片305张,内容与形式珠联璧合。
现在,乌兰夫同志纪念馆正以优越的历史地位、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受到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身份游客的广泛爱戴和普遍关注,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重要的政治、文化窗口。1995年以来,乌兰夫纪念馆先后被呼市、自治区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旅游游景区,2005年,被中宣部等部委命名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2004年11月,被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推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乌兰夫纪念馆
乌兰夫纪念馆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乌兰夫公园内(原呼和浩特市植物园),于1992年建成开馆。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纪念馆总面积380亩,园内种植的物种类达422种。设有松柏园、丁香园、蔷薇园、月季园,水生植物观赏区、百花园等六大专类园区。其中纪念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整个建筑由主馆、纪念广场、塑像平台、升旗台、碑亭、牌楼6个部分组成。整体建筑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化建筑技术融为一体,在松柏绿荫的环绕下,形成了以人文景观为内涵,园林绿色为载体,相互衬托的旅游胜地。2006年,为纪念乌兰夫诞辰100周年,对乌兰夫纪念馆进行修茸。重新布展后的乌兰夫纪念馆展出面积为1500余平方米,由原来的8个展厅增加到9个展室。序厅正面为高3米的乌兰夫同志汉白玉座像,座基为黑色大理石,正面写着:“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概括了乌兰夫光辉的一生,背景为红色大理石。东西两侧汉白玉墙壁和大理石地面上刻有蒙古民族团结吉祥图案。以乌兰夫参加反帝爱国运动、武装斗争,领导经济建设和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为主要内容,以写实的手法刻画出乌兰夫在65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民族解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为各族人民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光辉形象。
整体陈列采取了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和先进的布展材料,整个陈列翔实系统、突出重点、顾及一般,力求以重点感人,以一般铺垫。既以乌兰夫的生平事迹为主体,又体现内蒙古老一代领导群体的业绩,使乌兰夫的形象光辉丰满,又使一代革命者跃然画面。整个展览共展出文物160件、文献资料58件、照片305张,内容与形式珠联璧合。
现在,乌兰夫同志纪念馆正以优越的历史地位、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受到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身份游客的广泛爱戴和普遍关注,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重要的政治、文化窗口。1995年以来,乌兰夫纪念馆先后被呼市、自治区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旅游游景区,2005年,被中宣部等部委命名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2004年11月,被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推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