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1931.6)
李春秀,男,祖籍山西省河曲县巡集镇瓦窑村,父母逃难于塞外。他于1905年出生在内蒙古萨拉齐大代夫营子。10岁时,一边种地,一边读书,生活的磨难培养了他果敢倔犟的性格。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李春秀因多次鼓动同学们罢课,反对天主教堂外国神甫的压迫与剥削而失学。1922年,17岁的李春秀在教堂小学任教,他利用授课之便,不断向学生们传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1925年,李春秀结识了进步青年刘进仁,阅读了五卅运动的宣传品,进一步激发了反帝爱国热情。他与进步教师王汝贤在学生中发动了反对外国神甫的罢课斗争,因而被解聘。不久被临河设治局(冯玉样为收回被天主教堂霸占的土地和其它主权而成立的机构)委任为三区代表。他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迫使天主教堂交出神甫窝藏的罪犯,打击了外国神甫的嚣张气焰,为群众伸张了正义。
1927年7月,李春秀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中共临河支部成立,他负责组织兼军事工作。李春秀首先投入了与教会争夺教育权的斗争,党组织通过关系将他从三区调往临河教育局任视学。李春秀利用公开身份,一方面积极要求政府支持,一方面四处募集办学经费。从1927年到1928年,共募集银币2000余元,先后办起了临河一校、蛮会二校、乌兰淖尔三校等公立学校。在办学中,李春秀十分注意改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启蒙教育培养出一批有志青年。期间,李春秀还在群众中开展党的工作,先后发展了白英、刘昆山等人加入党组织,建立了蛮会、陕坝、大顺城等党的小组,壮大了党的力量。
1928年,绥远大旱。秋冬时节,大批难民涌入后套。李春秀受党支部派遣,离开教育局,专门从事难民工作。他深入蛮会以南的大顺城、王亮滩、陕坝等地,利用老乡等关系,以慰问方式做了广泛的组织动员工作。李春秀号召难民组织起来,到临河县政府请愿,要求救济,迫使县长下令开仓赈灾,斗争取得胜利。1929年春,饥荒甚重,为了帮助难民度过饥荒,李春秀和支部的同志们组织难民开展了夺粮斗争,他们带领数百名群众夺分了地主的粮食。李春秀又进一步发动难民群众,联名向绥远省政府请愿,要求政府向难民出售土地。经过短期的组织动员,临河、陕坝、蛮会、王亮滩、三道桥等地的群众,在请愿书上签名者达千余人。群众亲切地称李春秀为“我们穷人的贴心人”。
1929年底,李春秀按照党组织的决定改做军运工作争取建立革命武装。他先后打入王英、马仲英匪部担任排长、连长职务。1931年6月初,李春秀接到驻五原隆兴长镇的晋军黑马队一个连酝酿哗变的情报后,前往联络,经与对方联系,决定次日行动。但由于行动不够慎密,走漏了风声,第二天拂晓,李春秀的住地被敌包围,李春秀奋力还击,终因弹尽被捕。
李春秀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始终威武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6月9日上午,在被押往刑场途中,还号召沿路群众组织起来,行动起来,坚决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在刑场上,李春秀高呼“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26岁。
(1905—1931.6)
李春秀,男,祖籍山西省河曲县巡集镇瓦窑村,父母逃难于塞外。他于1905年出生在内蒙古萨拉齐大代夫营子。10岁时,一边种地,一边读书,生活的磨难培养了他果敢倔犟的性格。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李春秀因多次鼓动同学们罢课,反对天主教堂外国神甫的压迫与剥削而失学。1922年,17岁的李春秀在教堂小学任教,他利用授课之便,不断向学生们传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1925年,李春秀结识了进步青年刘进仁,阅读了五卅运动的宣传品,进一步激发了反帝爱国热情。他与进步教师王汝贤在学生中发动了反对外国神甫的罢课斗争,因而被解聘。不久被临河设治局(冯玉样为收回被天主教堂霸占的土地和其它主权而成立的机构)委任为三区代表。他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迫使天主教堂交出神甫窝藏的罪犯,打击了外国神甫的嚣张气焰,为群众伸张了正义。
1927年7月,李春秀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中共临河支部成立,他负责组织兼军事工作。李春秀首先投入了与教会争夺教育权的斗争,党组织通过关系将他从三区调往临河教育局任视学。李春秀利用公开身份,一方面积极要求政府支持,一方面四处募集办学经费。从1927年到1928年,共募集银币2000余元,先后办起了临河一校、蛮会二校、乌兰淖尔三校等公立学校。在办学中,李春秀十分注意改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启蒙教育培养出一批有志青年。期间,李春秀还在群众中开展党的工作,先后发展了白英、刘昆山等人加入党组织,建立了蛮会、陕坝、大顺城等党的小组,壮大了党的力量。
1928年,绥远大旱。秋冬时节,大批难民涌入后套。李春秀受党支部派遣,离开教育局,专门从事难民工作。他深入蛮会以南的大顺城、王亮滩、陕坝等地,利用老乡等关系,以慰问方式做了广泛的组织动员工作。李春秀号召难民组织起来,到临河县政府请愿,要求救济,迫使县长下令开仓赈灾,斗争取得胜利。1929年春,饥荒甚重,为了帮助难民度过饥荒,李春秀和支部的同志们组织难民开展了夺粮斗争,他们带领数百名群众夺分了地主的粮食。李春秀又进一步发动难民群众,联名向绥远省政府请愿,要求政府向难民出售土地。经过短期的组织动员,临河、陕坝、蛮会、王亮滩、三道桥等地的群众,在请愿书上签名者达千余人。群众亲切地称李春秀为“我们穷人的贴心人”。
1929年底,李春秀按照党组织的决定改做军运工作争取建立革命武装。他先后打入王英、马仲英匪部担任排长、连长职务。1931年6月初,李春秀接到驻五原隆兴长镇的晋军黑马队一个连酝酿哗变的情报后,前往联络,经与对方联系,决定次日行动。但由于行动不够慎密,走漏了风声,第二天拂晓,李春秀的住地被敌包围,李春秀奋力还击,终因弹尽被捕。
李春秀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始终威武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6月9日上午,在被押往刑场途中,还号召沿路群众组织起来,行动起来,坚决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在刑场上,李春秀高呼“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26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