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摘 要:本文就如何实现交通史志编撰内容、体例、专题以及资料搜集等方面的创新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交通史志;内容创新;体例创新;专题创新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修志的重要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史志工作不但要记录历史,还要做好调查研究,为经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当好参谋和助手;不但要总结成果,还要积极参与到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去。内蒙古交通系统自2001年开展新一轮修志工作以来,全区12个盟市中有11个盟市的交通系统先后完成了志书的编纂、评审工作,旗县区有20个单位已经完成续志资料编纂工作,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交通厅负责的志书和交通史的编纂也在紧张地进行中。到目前为止,全区交通系统共完成志书的编纂、评审约600万字。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志书要突出时代、地区、民族和行业特点,就必须注重创新,创新包括内容、体例、专题以及资料搜集等多个方面的创新。如何实现交通史志工作的创新性,是摆在各级交通编史修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交通史志工作的编撰经历,提出一些创新性的体会,供同行参考。
一、内容的创新
交通专业志是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反映交通行业特色的重要篇章。为此,我们在篇目中将体现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公路交通建设作为重点记述。“八五”、“九五”、“十五”期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当地交通发展史上完成投资最多、发展规模最大、取得成绩最显著的亮点,也是对全区经济社会贡献最突出的时期。为此,包头市交通局史志办在《年鉴》和《续志》中,从公路交通专业方面重笔反映公路交通行业的优势和特点,展示公路交通建设事业日新月异发展的新面貌,真实地记录了为公路交通建设事业拼搏奉献的建设者们伟大的创业精神。
在设置篇目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要突出时代特点,就必须从时代变化中寻求篇目设计的创新。续志与第一轮修志记述的是不同的两个时代的历史,续志所记述的是1991~2005年这个时期的史实,记述这15年改革开放进程中公路交通建设事业取得的快速发展是我们第二代修志者的首要任务。为此,要把体现改革作为时代的主旋律,在续志的篇目里,包头市交通局、赤峰市交通局、锡盟交通局单列“改革”篇,将交通系统机构改革、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公路运输体制改革、公路建设投资的体制改革、养护费、车辆购置附加费征收的体制改革等七个部分作为“改革”篇中的“重头戏”进行记述,并在大事记中将改革开放的大事、要事作为主要内容加以记载,高度肯定和弘扬了改革开放是公路交通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动力。这样做,可以从宏观上反映交通系统改革开放的主要过程、主要政策措施、主要成果,有利于突出时代特点,以及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与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促进的规律等。
二、体例的创新
体例是志书的基本要素,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和志书基本体例的基础上,如何实现体例的创新和发展,我们重点研究和做了下面一些事情:
(1)重点内容的表述在编排上不拘泥于横排竖写的传统体例,在题材及表述方面适当集中以突出中心和重点。如在体制改革、高速公路建设等方面。
(2)对于涉及到较多领域和部门的问题,适当保持集中。如运输市场管理、科学技术进步等。
(3)在大纲的编写方面,注意体例和创新的有机统一,注意突出不同地区和各盟市的特色内容。
三、专题的创新
在资料整理上,我们在编纂过程中,感到一些在当时具有很大影响的,如对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些人物或事件,在正文里难以完全、详尽地表述出来,需要专门列篇章突出一下,就把这些难以突出的人物或事件放到了“专题”里,以专题的形式分别进行表述。
如《鄂尔多斯市公路交通志》记述的专题是原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同志题词 “大漠奇迹”的杭锦旗穿沙公路。横穿中国第六大、世界第九大沙漠—库布齐沙漠的穿沙公路,是“九五”期间杭锦旗公路建设最为辉煌的成就之一,也是人类使沙漠变通途的成功例证之一,表现了杭锦旗人民在恶劣自然环境下,不屈不挠,挑战自然,改变落后面貌的精神,党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都报道过,有很高的知名度。穿沙公路的建成,打通了锡尼镇到独贵塔拉镇在对外交通方面制约杭锦旗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杭锦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穿沙公路成功地连接了东西走向的109国道和110国道,使鄂尔多斯市西部地区的公路步入现代网络化的轨道。
又如《赤峰市交通志》记述的:市场化运作、多元化融资、是保证公路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动力的专题,从一个侧面反映赤峰市交通局在解放思想,即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断突破前人,与时俱进;把握政策,不只是停留在对政策实施方面的相关措施及走向上。只有思想大解放,真正把握政策,才能抓住机遇,才能谋求实现交通事业大发展。
这些内容如果仅在正文里进行描述,势必影响篇章节的结构布局和轻重比例,整体上也不好安排,所以必须列专题加以详细表述。这样做,一方面不受篇章节结构的限制和篇幅的限制,另一方面独立成篇,可以充分展开,详细表述,突出重点。
四、资料搜集的创新
资料搜集是完成高质量志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自治区交通厅为搜集资料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各盟市交通局按照资料搜集的范围和要求进行资料搜集,注意搜集资料的方法,首先从档案部门索取资料。这是我们搜集资料的主体,仔细查阅“八五”、“九五”、“十五”期间的相关文件、会议纪要、领导讲话、工作总结等,获取最系统、最可靠、最完善的资料。其次,厅史志办和专家多次深入基层单位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与基层编纂人员一起研究解决资料搜集中遇到的困难,指导他们按专题要求将搜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使资料搜集比较完整而且达到了系统化。
五、编撰人员的创新
千古兴业,关键在人。交通修志事业和交通其他事业一样,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创新性人才。为了保证交通志书的质量,使交通史志事业永续不断,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修志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修志人员素质。一是配备既熟悉交通工作又熟悉、热爱编史修志事业的主编和编辑。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交通修志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素养,特别要注意培养具有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的新一代交通史志人才,使交通史志事业后续有人。三是加强业务技能和现代科学知识培训,使广大修志人员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特别是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知识。四是加强交流学习。各盟市间开展相互的交流学习,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组织赴交通续志工作开展好的省市区学习取经。五是切实关心修志人员的政治待遇、工作待遇、生活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致志于修志工作。
(作者:内蒙古交通厅史志办公室)
摘 要:本文就如何实现交通史志编撰内容、体例、专题以及资料搜集等方面的创新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交通史志;内容创新;体例创新;专题创新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修志的重要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史志工作不但要记录历史,还要做好调查研究,为经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当好参谋和助手;不但要总结成果,还要积极参与到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去。内蒙古交通系统自2001年开展新一轮修志工作以来,全区12个盟市中有11个盟市的交通系统先后完成了志书的编纂、评审工作,旗县区有20个单位已经完成续志资料编纂工作,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交通厅负责的志书和交通史的编纂也在紧张地进行中。到目前为止,全区交通系统共完成志书的编纂、评审约600万字。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志书要突出时代、地区、民族和行业特点,就必须注重创新,创新包括内容、体例、专题以及资料搜集等多个方面的创新。如何实现交通史志工作的创新性,是摆在各级交通编史修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交通史志工作的编撰经历,提出一些创新性的体会,供同行参考。
一、内容的创新
交通专业志是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反映交通行业特色的重要篇章。为此,我们在篇目中将体现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公路交通建设作为重点记述。“八五”、“九五”、“十五”期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当地交通发展史上完成投资最多、发展规模最大、取得成绩最显著的亮点,也是对全区经济社会贡献最突出的时期。为此,包头市交通局史志办在《年鉴》和《续志》中,从公路交通专业方面重笔反映公路交通行业的优势和特点,展示公路交通建设事业日新月异发展的新面貌,真实地记录了为公路交通建设事业拼搏奉献的建设者们伟大的创业精神。
在设置篇目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要突出时代特点,就必须从时代变化中寻求篇目设计的创新。续志与第一轮修志记述的是不同的两个时代的历史,续志所记述的是1991~2005年这个时期的史实,记述这15年改革开放进程中公路交通建设事业取得的快速发展是我们第二代修志者的首要任务。为此,要把体现改革作为时代的主旋律,在续志的篇目里,包头市交通局、赤峰市交通局、锡盟交通局单列“改革”篇,将交通系统机构改革、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公路运输体制改革、公路建设投资的体制改革、养护费、车辆购置附加费征收的体制改革等七个部分作为“改革”篇中的“重头戏”进行记述,并在大事记中将改革开放的大事、要事作为主要内容加以记载,高度肯定和弘扬了改革开放是公路交通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动力。这样做,可以从宏观上反映交通系统改革开放的主要过程、主要政策措施、主要成果,有利于突出时代特点,以及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与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促进的规律等。
二、体例的创新
体例是志书的基本要素,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和志书基本体例的基础上,如何实现体例的创新和发展,我们重点研究和做了下面一些事情:
(1)重点内容的表述在编排上不拘泥于横排竖写的传统体例,在题材及表述方面适当集中以突出中心和重点。如在体制改革、高速公路建设等方面。
(2)对于涉及到较多领域和部门的问题,适当保持集中。如运输市场管理、科学技术进步等。
(3)在大纲的编写方面,注意体例和创新的有机统一,注意突出不同地区和各盟市的特色内容。
三、专题的创新
在资料整理上,我们在编纂过程中,感到一些在当时具有很大影响的,如对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些人物或事件,在正文里难以完全、详尽地表述出来,需要专门列篇章突出一下,就把这些难以突出的人物或事件放到了“专题”里,以专题的形式分别进行表述。
如《鄂尔多斯市公路交通志》记述的专题是原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同志题词 “大漠奇迹”的杭锦旗穿沙公路。横穿中国第六大、世界第九大沙漠—库布齐沙漠的穿沙公路,是“九五”期间杭锦旗公路建设最为辉煌的成就之一,也是人类使沙漠变通途的成功例证之一,表现了杭锦旗人民在恶劣自然环境下,不屈不挠,挑战自然,改变落后面貌的精神,党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都报道过,有很高的知名度。穿沙公路的建成,打通了锡尼镇到独贵塔拉镇在对外交通方面制约杭锦旗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杭锦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穿沙公路成功地连接了东西走向的109国道和110国道,使鄂尔多斯市西部地区的公路步入现代网络化的轨道。
又如《赤峰市交通志》记述的:市场化运作、多元化融资、是保证公路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动力的专题,从一个侧面反映赤峰市交通局在解放思想,即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断突破前人,与时俱进;把握政策,不只是停留在对政策实施方面的相关措施及走向上。只有思想大解放,真正把握政策,才能抓住机遇,才能谋求实现交通事业大发展。
这些内容如果仅在正文里进行描述,势必影响篇章节的结构布局和轻重比例,整体上也不好安排,所以必须列专题加以详细表述。这样做,一方面不受篇章节结构的限制和篇幅的限制,另一方面独立成篇,可以充分展开,详细表述,突出重点。
四、资料搜集的创新
资料搜集是完成高质量志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自治区交通厅为搜集资料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各盟市交通局按照资料搜集的范围和要求进行资料搜集,注意搜集资料的方法,首先从档案部门索取资料。这是我们搜集资料的主体,仔细查阅“八五”、“九五”、“十五”期间的相关文件、会议纪要、领导讲话、工作总结等,获取最系统、最可靠、最完善的资料。其次,厅史志办和专家多次深入基层单位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与基层编纂人员一起研究解决资料搜集中遇到的困难,指导他们按专题要求将搜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使资料搜集比较完整而且达到了系统化。
五、编撰人员的创新
千古兴业,关键在人。交通修志事业和交通其他事业一样,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创新性人才。为了保证交通志书的质量,使交通史志事业永续不断,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修志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修志人员素质。一是配备既熟悉交通工作又熟悉、热爱编史修志事业的主编和编辑。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交通修志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素养,特别要注意培养具有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的新一代交通史志人才,使交通史志事业后续有人。三是加强业务技能和现代科学知识培训,使广大修志人员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特别是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知识。四是加强交流学习。各盟市间开展相互的交流学习,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组织赴交通续志工作开展好的省市区学习取经。五是切实关心修志人员的政治待遇、工作待遇、生活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致志于修志工作。
(作者:内蒙古交通厅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