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0年  /  第二期

第二期

  • (特 载)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纪要
  • 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纪要

     

    为了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以下简称“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交流2009年的工作情况,通报2010年的工作安排,20104812日,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部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寿晓松出席会议,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田嘉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李富强主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玉宏、邱新立出席会议,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李一宁出席会议开幕式,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军、武警方志机构的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朱佳木在讲话中,首先分析了第四次工作会议召开一年多来全国地方志系统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他强调,地方志系统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仍然是继续狠抓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关于建设成为什么样的方志工作机构的问题是朱佳木讲话的中心内容。他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中关于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有关规定和30年来全国地方志工作实践指出,地方志工作的主管机构是各地各级地方志办公室,全国地方志工作能否搞好,关键在于各地各级地方志办公室能否把自身建设好。面对二轮修志的形势和任务,应当特别强调加强方志办自身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和服务型的方志办。

    在谈到如何建设“四型”地方志办公室时,朱佳木要求,各地各级方志办要在本系统、本机关大力提倡学习,组织学习基本理论、各种知识和编纂业务,把提倡学习、组织学习,作为加强修志队伍建设、提高修志人员素质、保证志书质量的重要措施,把方志办切实建设成为学习型方志办。要研究和找出地方志工作中带规律性的东西,深化方志理论研究,促进方志学科建设。要积极想办法、定措施,在地方志系统营造浓厚的研究空气,把方志办切实建设成为研究型方志办。地方志的编纂方式、篇目设计、内容记述要随着地方志自身和地方志所要记述地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对待和加强二轮修志工作。创新是一切学术性工作的生命,地方志工作同样要提倡与时俱进的精神,把方志办切实建设成为创新型方志办。要做好读志用志工作,当前,开发利用志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志书数字化、网络化。同时,编简志以供一般读者使用,出简报以供领导机关参考,也是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有效形式。要充分发挥方志馆的功能,把它办成地情馆、国情馆,利用方志馆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地情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千方百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在地方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地方志的优势,显示地方志的作用,把方志办切实建设成为服务型方志办。

    在讲话最后,朱佳木要求,各地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紧各项工作的进度。同时,一定要把志书质量放在第一位,下大力气出精品佳作。

    会上,印发了指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要点;与会代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工作交流,其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武警方志工作机构的负责人作了会议发言;指导小组办公室部分处室的负责人对涉及各地的相关工作作了介绍与说明。

    通过与会代表的积极发言和认真交流,会议认为,一年多来各地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制化建设步伐加快。2009年,甘肃、新疆等省区以及淄博、南阳、邓州等市出台了地方志法规;山西、青海两省的地方志立法工作取得进展。制度化建设全面开展,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或完善了关于志书编纂工作方面的制度,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西、甘肃等省区市制定或完善了关于年鉴编纂工作方面的制度,山东省制定了关于读志用志方面的制度,河北省制定了督查报告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和表彰先进制度。

    志书编修工作进一步开展。2009年,一方面,首轮修志扫尾工作加快,吉林、贵州、甘肃等省完成了首轮修志任务,其他尚未完成的省份如河北、新疆等省区也取得了很大进展,首轮修志扫尾工作基本完成;另一方面,第二轮修志工作积极开展,天津、新疆等市区全面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江苏启动第二轮省志编修工作,第二轮省志编修工作已经开展起来的省份都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并不断有新的志书出版或进入出版阶段,其中,天津、内蒙古、吉林、山东、湖南、广西、重庆、甘肃等省市区出版了省级志书部分专志(卷)。同时,各地更加注重志书编纂质量,黑龙江、山东两省开展了“地方志书编纂质量年活动”,河南开展了“质量回头看及评奖活动”,河北、内蒙古、湖北、广西、重庆、西藏等省区加强了对修志工作的督察和指导,江苏、浙江两省狠抓了试点单位工作。另外,各地积极配合《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的编纂工作,天津、吉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市和兵团、全军开展了相关资料收集和相关内容的编纂工作,山东启动了《山东省汶川特大地震救助援建志》的编纂工作,四川、陕西、甘肃三个受灾省在做好《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配合工作的同时,还启动了本省抗震救灾志的编纂工作。

    年鉴工作明显加强。甘肃省依法把省年鉴编纂工作划归地方志工作机构,海南省、市、县三级全面启动年鉴编纂工作,江苏省实现年鉴工作县(市、区)全面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吉林、江西、四川、青海等省市增加了年鉴数量,天津、吉林、江苏、浙江、山东、陕西等省市开展了年鉴培训工作,吉林、浙江、重庆等省市举办了年鉴研讨会;吉林、江苏、山东等省开展了年鉴评奖活动。

    方志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2009年,北京、河北、江苏、安徽、湖南、广东、重庆、四川等省市召开学术研讨会,安徽省编辑了论文汇编,广东省组织了优秀论文评奖活动。

    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卓有成效。除了继续做好原来的读志用志工作外,结合2009年建国60周年宣传活动,各地积极利用地方志资源为本地的国庆庆祝活动服务,编写了不同种类的地情书,吉林、广西、甘肃等省区还拍摄了电视专题片,作为国庆的献礼;为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了《话说上海》丛书。

    信息化建设普遍开展。天津、广西、新疆等市区开通了本地地情网,北京、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福建、山东、陕西等省区市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上海启动了开发地方志电子阅读器项目。省级方志馆建设有新进展,陕西省方志馆开馆并举办成果展,江苏、江西两省方志馆竣工,山西、黑龙江、安徽、广东、广西、海南、贵州、西藏、青海等省区方志馆或者已破土动工,或者已立项,或者正在立项之中。山东省以省方志馆为基础建成省史志博物馆,走出了方志馆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子。

    旧志整理工作取得新成果。辽宁、安徽、广西、四川、陕西等省区整理出版了一批旧志,广东省完成了《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出版工作,新疆少数民族志书的翻译出版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方志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上海、江西、广东、新疆等省区市地方志办公室实现或落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山西、浙江、广东改变了机构名称,内蒙古提高了机构级别,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推动了地方志工作的开展;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等省区市加强了队伍培训工作,山东省组织了业务比赛和考试活动,安徽省组织了读书活动。天津、吉林、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进一步加强了修志援藏工作,为西藏培训了修志队伍。

    关于2010年的工作,与会代表表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法制化建设,更加重视志书质量,推动第二轮修志的进一步开展,积极开展年鉴编纂,继续抓好理论研究、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地方志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地方志队伍和机关建设等项工作,进一步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田嘉作会议总结。他指出,这次会议内容丰富,领导重视,交流认真,收获较大。他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朱佳木讲话和这次会议精神。关于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当前的工作形势,田嘉指出,这两个方面都很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依法修志取得了明显成果;第二轮修志普遍开展起来,首轮修志收尾即将全面完成;以方志馆、地情网(库)等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地方综合年鉴工作明显加强;方志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在谈到地方志事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呈现出繁荣局面时,他指出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从单纯修志到志鉴并举、志种繁多;从编修一本书到事业全面发展;从较为狭义的读志用志到初步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地方志工作内涵从较为简单到更为丰富,可概括为“法(法规)、志(方志编修)、鉴(年鉴编纂)、馆(方志馆)、网(地情网站)、库(数据库)、刊(期刊)、研(理论研究)、办(办公室建设)、会(学会)”十个字。

    关于今后的工作,田嘉指出,第四次工作会议已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地方志工作的大政方针,现在工作的关键在抓落实。他强调,朱佳木同志去年在厦门会议上提出的“六个进一步”是对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的精辟解读,在这次会议上朱佳木同志又要求建设“四型”方志工作机构,这些都为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地方志事业新发展提供了指导。田嘉还对与会代表提出的问题作了简要回答和解释。最后,田嘉对今年的具体工作作了安排,他请各地配合指导小组办公室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表彰先进工作、第二届年鉴评奖工作、国家方志馆志书年鉴征集工作、《方志·中国》文献片拍摄工作和统计工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特 载)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纪要
  • 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纪要

     

    为了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以下简称“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交流2009年的工作情况,通报2010年的工作安排,20104812日,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部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寿晓松出席会议,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田嘉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李富强主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玉宏、邱新立出席会议,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李一宁出席会议开幕式,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军、武警方志机构的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朱佳木在讲话中,首先分析了第四次工作会议召开一年多来全国地方志系统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他强调,地方志系统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仍然是继续狠抓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关于建设成为什么样的方志工作机构的问题是朱佳木讲话的中心内容。他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中关于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有关规定和30年来全国地方志工作实践指出,地方志工作的主管机构是各地各级地方志办公室,全国地方志工作能否搞好,关键在于各地各级地方志办公室能否把自身建设好。面对二轮修志的形势和任务,应当特别强调加强方志办自身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和服务型的方志办。

    在谈到如何建设“四型”地方志办公室时,朱佳木要求,各地各级方志办要在本系统、本机关大力提倡学习,组织学习基本理论、各种知识和编纂业务,把提倡学习、组织学习,作为加强修志队伍建设、提高修志人员素质、保证志书质量的重要措施,把方志办切实建设成为学习型方志办。要研究和找出地方志工作中带规律性的东西,深化方志理论研究,促进方志学科建设。要积极想办法、定措施,在地方志系统营造浓厚的研究空气,把方志办切实建设成为研究型方志办。地方志的编纂方式、篇目设计、内容记述要随着地方志自身和地方志所要记述地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对待和加强二轮修志工作。创新是一切学术性工作的生命,地方志工作同样要提倡与时俱进的精神,把方志办切实建设成为创新型方志办。要做好读志用志工作,当前,开发利用志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志书数字化、网络化。同时,编简志以供一般读者使用,出简报以供领导机关参考,也是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有效形式。要充分发挥方志馆的功能,把它办成地情馆、国情馆,利用方志馆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地情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千方百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在地方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地方志的优势,显示地方志的作用,把方志办切实建设成为服务型方志办。

    在讲话最后,朱佳木要求,各地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紧各项工作的进度。同时,一定要把志书质量放在第一位,下大力气出精品佳作。

    会上,印发了指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要点;与会代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工作交流,其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武警方志工作机构的负责人作了会议发言;指导小组办公室部分处室的负责人对涉及各地的相关工作作了介绍与说明。

    通过与会代表的积极发言和认真交流,会议认为,一年多来各地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制化建设步伐加快。2009年,甘肃、新疆等省区以及淄博、南阳、邓州等市出台了地方志法规;山西、青海两省的地方志立法工作取得进展。制度化建设全面开展,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或完善了关于志书编纂工作方面的制度,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西、甘肃等省区市制定或完善了关于年鉴编纂工作方面的制度,山东省制定了关于读志用志方面的制度,河北省制定了督查报告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和表彰先进制度。

    志书编修工作进一步开展。2009年,一方面,首轮修志扫尾工作加快,吉林、贵州、甘肃等省完成了首轮修志任务,其他尚未完成的省份如河北、新疆等省区也取得了很大进展,首轮修志扫尾工作基本完成;另一方面,第二轮修志工作积极开展,天津、新疆等市区全面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江苏启动第二轮省志编修工作,第二轮省志编修工作已经开展起来的省份都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并不断有新的志书出版或进入出版阶段,其中,天津、内蒙古、吉林、山东、湖南、广西、重庆、甘肃等省市区出版了省级志书部分专志(卷)。同时,各地更加注重志书编纂质量,黑龙江、山东两省开展了“地方志书编纂质量年活动”,河南开展了“质量回头看及评奖活动”,河北、内蒙古、湖北、广西、重庆、西藏等省区加强了对修志工作的督察和指导,江苏、浙江两省狠抓了试点单位工作。另外,各地积极配合《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的编纂工作,天津、吉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市和兵团、全军开展了相关资料收集和相关内容的编纂工作,山东启动了《山东省汶川特大地震救助援建志》的编纂工作,四川、陕西、甘肃三个受灾省在做好《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配合工作的同时,还启动了本省抗震救灾志的编纂工作。

    年鉴工作明显加强。甘肃省依法把省年鉴编纂工作划归地方志工作机构,海南省、市、县三级全面启动年鉴编纂工作,江苏省实现年鉴工作县(市、区)全面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吉林、江西、四川、青海等省市增加了年鉴数量,天津、吉林、江苏、浙江、山东、陕西等省市开展了年鉴培训工作,吉林、浙江、重庆等省市举办了年鉴研讨会;吉林、江苏、山东等省开展了年鉴评奖活动。

    方志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2009年,北京、河北、江苏、安徽、湖南、广东、重庆、四川等省市召开学术研讨会,安徽省编辑了论文汇编,广东省组织了优秀论文评奖活动。

    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卓有成效。除了继续做好原来的读志用志工作外,结合2009年建国60周年宣传活动,各地积极利用地方志资源为本地的国庆庆祝活动服务,编写了不同种类的地情书,吉林、广西、甘肃等省区还拍摄了电视专题片,作为国庆的献礼;为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了《话说上海》丛书。

    信息化建设普遍开展。天津、广西、新疆等市区开通了本地地情网,北京、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福建、山东、陕西等省区市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上海启动了开发地方志电子阅读器项目。省级方志馆建设有新进展,陕西省方志馆开馆并举办成果展,江苏、江西两省方志馆竣工,山西、黑龙江、安徽、广东、广西、海南、贵州、西藏、青海等省区方志馆或者已破土动工,或者已立项,或者正在立项之中。山东省以省方志馆为基础建成省史志博物馆,走出了方志馆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子。

    旧志整理工作取得新成果。辽宁、安徽、广西、四川、陕西等省区整理出版了一批旧志,广东省完成了《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出版工作,新疆少数民族志书的翻译出版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方志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上海、江西、广东、新疆等省区市地方志办公室实现或落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山西、浙江、广东改变了机构名称,内蒙古提高了机构级别,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推动了地方志工作的开展;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等省区市加强了队伍培训工作,山东省组织了业务比赛和考试活动,安徽省组织了读书活动。天津、吉林、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进一步加强了修志援藏工作,为西藏培训了修志队伍。

    关于2010年的工作,与会代表表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法制化建设,更加重视志书质量,推动第二轮修志的进一步开展,积极开展年鉴编纂,继续抓好理论研究、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地方志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地方志队伍和机关建设等项工作,进一步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田嘉作会议总结。他指出,这次会议内容丰富,领导重视,交流认真,收获较大。他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朱佳木讲话和这次会议精神。关于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当前的工作形势,田嘉指出,这两个方面都很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依法修志取得了明显成果;第二轮修志普遍开展起来,首轮修志收尾即将全面完成;以方志馆、地情网(库)等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地方综合年鉴工作明显加强;方志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在谈到地方志事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呈现出繁荣局面时,他指出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从单纯修志到志鉴并举、志种繁多;从编修一本书到事业全面发展;从较为狭义的读志用志到初步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地方志工作内涵从较为简单到更为丰富,可概括为“法(法规)、志(方志编修)、鉴(年鉴编纂)、馆(方志馆)、网(地情网站)、库(数据库)、刊(期刊)、研(理论研究)、办(办公室建设)、会(学会)”十个字。

    关于今后的工作,田嘉指出,第四次工作会议已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地方志工作的大政方针,现在工作的关键在抓落实。他强调,朱佳木同志去年在厦门会议上提出的“六个进一步”是对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的精辟解读,在这次会议上朱佳木同志又要求建设“四型”方志工作机构,这些都为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地方志事业新发展提供了指导。田嘉还对与会代表提出的问题作了简要回答和解释。最后,田嘉对今年的具体工作作了安排,他请各地配合指导小组办公室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表彰先进工作、第二届年鉴评奖工作、国家方志馆志书年鉴征集工作、《方志·中国》文献片拍摄工作和统计工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