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2009年12月,内蒙古爱信达教育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乌兰巴特尔荣获“新中国百名杰出贡献印刷企业家”称号,被业界人士称之为“草原杀出的一匹‘黑马’”。
乌兰巴特尔在印刷业摸爬滚打35载,从一名拣字工一步一个脚印,如今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一家大型书刊印刷企业的掌门人。我早在70年代中期在赤峰工作时,就和他相识。乌兰巴特尔
1992年的那个春天,“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吹响了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之号角。赤峰市主管部门让他接手管理已经亏损得一塌糊涂的赤峰第二印刷厂。270多名在职职工、170多名离退休人员、280万元的亏损、700多万元的银行欠贷,这一连串数字的巨大压力使乌兰巴特尔寝食难安。他知道收拾这么一个烂摊子要比新建一个企业都难,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接过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同年5月,赤峰一印、二印合并,组建赤峰印刷集团公司,乌兰巴特尔出任党委书记、总经理。在机构合并、人员安排方面,他坚持“一碗水端平”,深得人心,使原来两个厂子的员工尽快融合在一起,新组建的集团公司运行平稳,多次受到赤峰市政府的表彰奖励。
1998年又是一个春天,产权制度改革浪潮滚滚而来。赤峰印刷集团乘势而上,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面对职工人数多、资产量小、银行欠贷负担重等重重困难,第一要安顿400来名退休职工,解决养老问题;第二对所有在职职工买断工龄,解决置换身份问题;第三重组新的企业,解决安置职工问题。当时,从赤峰印刷集团优良资产中割除一部分,缴社会保险局,解决第一个问题;除交社保局和银行的资产外,所剩土地、厂房和设备经中介组织评估,赤峰市政府通过拍卖行公开拍卖,用拍卖所得解决第二个问题。乌兰巴特尔带领在职职工参加竞买,并组建新企业,解决了第三个问题。后来,赤峰市总结国企改制工作,用9个字评价了乌兰巴特尔:有气魄、有胆量、有办法。当时,他在赤峰市成了“新闻人物”。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过去很有实力的企业都消失了,而作为长期不景气的加工企业,乌兰巴特尔的企业却活了下来。实践足以证明,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彩世”诞生了。乌兰巴特尔没有辜负员工的信任和坚守,不断着力于资本金、股权结构、市场定位、经营管理的完善与创新,转制的第二年入股员工有了分红,收入明显增加,成为赤峰市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典范,也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骨干印刷企业中唯一一个不留后患、彻底转制的企业。目前,“彩世”保持着5万令纸的年生产能力和年产6万本精装书的能力,印刷服务范围覆盖到全自治区12个盟市。
乌兰巴特尔在印刷业的骄人成绩和管理能力,已经引人注目。也许这个原因,2004年,内蒙古爱信达教育印务公司开始筹建,物色总经理时,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乌兰巴特尔成为首选。正在此时,我在呼市见到他。相隔几年见面,明显感觉出他身上多年历练的几许沧桑和稳重。他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愿意将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和自己全部精力奉献给被自治区各方寄予厚望的印刷旗舰企业的发展。“爱信达,是一个全新的企业,是一个更大的更具挑战性的舞台。在这里更能充分展示我的知识和能力,当然也更有成就感。”乌兰巴特尔接过这个极具诱惑力的挑战,完成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搏。在中国,印刷业是最先被推进市场经济大潮的行业之一,因为它一直采用的就是订单式按需生产方式,由于服务半径和需求多样化限制而企业数量最多、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所以大型企业、规模化经营在这个行业比其它行业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和管理压力。
爱信达能走到今天,首先是有一个乌兰巴特尔参与制订并亲励亲为的战略目标,所以他带领的是一支知道球门在哪儿的球队在团结拼搏。这个分为五步走的发展战略至今仍在执行,虽然内容和细节有些调整,正如我看到的那样,这个清晰的战略目标和企业定位在指引爱信达坚定前行。
乌兰巴特尔总结自己在印刷行业多年的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为爱信达量身打造了一套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及计件工资标准和绩效工资制度等全面完善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激励机制。公司于2006年1月开始全面推行并有效开展了6S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安全、卫生、效率、品质、成本管理。从2006年6月启动了质量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
这些战略、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正在形成爱信达的核心竞争力。乌兰巴特尔经常讲,浮躁是企业经营的大忌,建设百年老店不是一场短跑比赛,而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要想胜出,比拼的不仅是速度,更是素质、耐力与意志力。需要平淡管理—就是以农夫的心态,既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不拔苗助长,又全心投人,致远耕耘。他始终以执著、韧性、专注的品格,将个人能力、智慧与人格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以一个创业者的坚韧与毅力,耐心和宽容,得到了员工的尊敬和客户的信赖,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如何减少我们自身探索、尝试和试验的时间,如何把国内、外的普遍的管理的理论结合我们企业管理的实际,结合我们企业的背景,结合我们的印刷行业,结合我们人员的素质,结合我们人员的特点,结合我们企业所处的成长的阶段来探索出最适合我们自己的一种管理模式。而越是我们自己探索的就越有创新性,越有创新性就是越是适合我们的,而越是适合我们的才是最好的!不断地解决好如何使企业拥有做大的基础和最终的核心的竞争力。这就是乌兰巴特尔对现代印刷企业的理解与认识。
乌兰巴特尔经过多年历练显示出的大将风度、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及卓越的经营管理才能在爱信达得到了充分展示。保持从容与淡定、沉着与自信的精神状态,想办法保持住学习能力是他这些年来仍然可以工作在企业领导一线上最主要的基础。
按照技术起点高、自动化程度高、设备配置高和安全生产条件高的建设目标和创造一流企业、一流服务的经营目标,爱信达能以今天这样的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就像一座纪念碑,是对乌兰巴特尔和他的团队奋力拼搏的最好见证!草原之鹰的又一次腾飞,在一个新的高度上留下了它的飞行轨迹。
面对成就和荣誉,乌兰巴特尔显得很平静。他说:“我非常崇尚骆驼的耐力,它会载着我们赢在结果。”
人物档案:乌兰巴特尔,1957年出生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硕士研究生毕业,蒙古族,中共党员,1986年11月,出任赤峰第一印刷厂厂长;1992年1月,兼任赤峰第二印刷厂厂长;1992年5月,出任赤峰印刷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2000年1月,出任赤峰彩世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12月,出任内蒙古爱信达教育印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作者:内蒙古日报社)
2009年12月,内蒙古爱信达教育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乌兰巴特尔荣获“新中国百名杰出贡献印刷企业家”称号,被业界人士称之为“草原杀出的一匹‘黑马’”。
乌兰巴特尔在印刷业摸爬滚打35载,从一名拣字工一步一个脚印,如今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一家大型书刊印刷企业的掌门人。我早在70年代中期在赤峰工作时,就和他相识。乌兰巴特尔
1992年的那个春天,“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吹响了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之号角。赤峰市主管部门让他接手管理已经亏损得一塌糊涂的赤峰第二印刷厂。270多名在职职工、170多名离退休人员、280万元的亏损、700多万元的银行欠贷,这一连串数字的巨大压力使乌兰巴特尔寝食难安。他知道收拾这么一个烂摊子要比新建一个企业都难,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接过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同年5月,赤峰一印、二印合并,组建赤峰印刷集团公司,乌兰巴特尔出任党委书记、总经理。在机构合并、人员安排方面,他坚持“一碗水端平”,深得人心,使原来两个厂子的员工尽快融合在一起,新组建的集团公司运行平稳,多次受到赤峰市政府的表彰奖励。
1998年又是一个春天,产权制度改革浪潮滚滚而来。赤峰印刷集团乘势而上,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面对职工人数多、资产量小、银行欠贷负担重等重重困难,第一要安顿400来名退休职工,解决养老问题;第二对所有在职职工买断工龄,解决置换身份问题;第三重组新的企业,解决安置职工问题。当时,从赤峰印刷集团优良资产中割除一部分,缴社会保险局,解决第一个问题;除交社保局和银行的资产外,所剩土地、厂房和设备经中介组织评估,赤峰市政府通过拍卖行公开拍卖,用拍卖所得解决第二个问题。乌兰巴特尔带领在职职工参加竞买,并组建新企业,解决了第三个问题。后来,赤峰市总结国企改制工作,用9个字评价了乌兰巴特尔:有气魄、有胆量、有办法。当时,他在赤峰市成了“新闻人物”。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过去很有实力的企业都消失了,而作为长期不景气的加工企业,乌兰巴特尔的企业却活了下来。实践足以证明,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彩世”诞生了。乌兰巴特尔没有辜负员工的信任和坚守,不断着力于资本金、股权结构、市场定位、经营管理的完善与创新,转制的第二年入股员工有了分红,收入明显增加,成为赤峰市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典范,也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骨干印刷企业中唯一一个不留后患、彻底转制的企业。目前,“彩世”保持着5万令纸的年生产能力和年产6万本精装书的能力,印刷服务范围覆盖到全自治区12个盟市。
乌兰巴特尔在印刷业的骄人成绩和管理能力,已经引人注目。也许这个原因,2004年,内蒙古爱信达教育印务公司开始筹建,物色总经理时,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乌兰巴特尔成为首选。正在此时,我在呼市见到他。相隔几年见面,明显感觉出他身上多年历练的几许沧桑和稳重。他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愿意将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和自己全部精力奉献给被自治区各方寄予厚望的印刷旗舰企业的发展。“爱信达,是一个全新的企业,是一个更大的更具挑战性的舞台。在这里更能充分展示我的知识和能力,当然也更有成就感。”乌兰巴特尔接过这个极具诱惑力的挑战,完成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搏。在中国,印刷业是最先被推进市场经济大潮的行业之一,因为它一直采用的就是订单式按需生产方式,由于服务半径和需求多样化限制而企业数量最多、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所以大型企业、规模化经营在这个行业比其它行业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和管理压力。
爱信达能走到今天,首先是有一个乌兰巴特尔参与制订并亲励亲为的战略目标,所以他带领的是一支知道球门在哪儿的球队在团结拼搏。这个分为五步走的发展战略至今仍在执行,虽然内容和细节有些调整,正如我看到的那样,这个清晰的战略目标和企业定位在指引爱信达坚定前行。
乌兰巴特尔总结自己在印刷行业多年的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为爱信达量身打造了一套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及计件工资标准和绩效工资制度等全面完善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激励机制。公司于2006年1月开始全面推行并有效开展了6S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安全、卫生、效率、品质、成本管理。从2006年6月启动了质量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
这些战略、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正在形成爱信达的核心竞争力。乌兰巴特尔经常讲,浮躁是企业经营的大忌,建设百年老店不是一场短跑比赛,而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要想胜出,比拼的不仅是速度,更是素质、耐力与意志力。需要平淡管理—就是以农夫的心态,既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不拔苗助长,又全心投人,致远耕耘。他始终以执著、韧性、专注的品格,将个人能力、智慧与人格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以一个创业者的坚韧与毅力,耐心和宽容,得到了员工的尊敬和客户的信赖,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如何减少我们自身探索、尝试和试验的时间,如何把国内、外的普遍的管理的理论结合我们企业管理的实际,结合我们企业的背景,结合我们的印刷行业,结合我们人员的素质,结合我们人员的特点,结合我们企业所处的成长的阶段来探索出最适合我们自己的一种管理模式。而越是我们自己探索的就越有创新性,越有创新性就是越是适合我们的,而越是适合我们的才是最好的!不断地解决好如何使企业拥有做大的基础和最终的核心的竞争力。这就是乌兰巴特尔对现代印刷企业的理解与认识。
乌兰巴特尔经过多年历练显示出的大将风度、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及卓越的经营管理才能在爱信达得到了充分展示。保持从容与淡定、沉着与自信的精神状态,想办法保持住学习能力是他这些年来仍然可以工作在企业领导一线上最主要的基础。
按照技术起点高、自动化程度高、设备配置高和安全生产条件高的建设目标和创造一流企业、一流服务的经营目标,爱信达能以今天这样的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就像一座纪念碑,是对乌兰巴特尔和他的团队奋力拼搏的最好见证!草原之鹰的又一次腾飞,在一个新的高度上留下了它的飞行轨迹。
面对成就和荣誉,乌兰巴特尔显得很平静。他说:“我非常崇尚骆驼的耐力,它会载着我们赢在结果。”
人物档案:乌兰巴特尔,1957年出生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硕士研究生毕业,蒙古族,中共党员,1986年11月,出任赤峰第一印刷厂厂长;1992年1月,兼任赤峰第二印刷厂厂长;1992年5月,出任赤峰印刷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2000年1月,出任赤峰彩世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12月,出任内蒙古爱信达教育印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作者:内蒙古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