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3月
1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警察局长塔米姆说,阿联酋今后将禁止拥有双重国籍的以色列人入境,无论其使用哪国护照。
1日~5日 第六届中美洲艾滋病大会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举行。会上有关艾滋病防治经验、保障艾滋病感染者权益,特别是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等议题,再次引起人们对艾滋病疫情的关注。
2日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朝双方代表团在开城工业园区就园区通行、通关、通信的“三通”问题举行工作接触,双方就解决“三通”问题的方向达成共识,但没有取得具体成果。
3日 乌克兰议会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任总统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提出地对总理季莫申科领导的内阁的不信任案。这为地区党在议会主导组建新的执政联盟扫清了道路。
□ 为期5天的2010年印度民用航空展览会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德拉巴开幕,共有190家民航企业参展,其中包括100多家国际企业。印度民用航空展览会是印度规模最大的民航展。
4日 据朝鲜党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亚太和平委员会发言人在平壤发表谈话宣布,朝鲜将不顾韩方的反对,在3月恢复开城地区旅游,4月恢复金刚山旅游。
7日 伊拉克国民议会选举于当地时间7时至17时举行。此次选举是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后伊拉克举行的第二次大选,被认为是2011年底美军全面撤出伊拉克之前对伊拉克局势的一次重要考验。
□ 据朝鲜党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部发言人当天授权发表声明说,朝鲜将进一步加强自卫性的核遏制力以应对美韩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8日 泰国总理阿披实宣布取消
□ 以“政治、宗教及文化冲突与交流中的新闻报道”为主题的东亚地区媒体研讨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开幕。来自东盟10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新闻工作者在为期3天的会议上就文化冲突与共存,战争、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袭击报道,以及亚太地区记者培训合作等问题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研讨。
9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总检察院对涉嫌在迪拜参与刺杀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派别“卡桑旅”高级指挥官马哈茂德·马巴胡赫的16名嫌疑犯发出国际通缉令。加之此前已经发布的通缉令,迪拜刺杀事件的涉案嫌犯已达27人。
10日 缅甸官方报纸刊登新出台的《政党注册法》全文。新法规定,不参加大选的政党不能继续合法存在。
11日 泰国总理阿披实主持国内安全行动指挥部会议,讨论从11日开始实施国内安全法之后的具体安全措施,同时任命总理秘书长戈沙·沙帕瓦苏为首席谈判代表,负责与“红衫军”核心成员沟通以确保集会和平有序。
□ 乌克兰议会投票通过了由执政联盟对乌地区党领导人之一阿扎罗夫担任政府总理的提名,并批准了政府内阁组成人员名单。随后,阿扎罗夫及其内阁成员在乌议会宣誓就职。
12日 以色列军方发表声明说,出于安全原因,以国防部长巴拉克已下令关闭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出入通道48小时。
□ 就1972年日美达成的财政密约问题,日本财务省公布了调查结果。当时基于日美政府财政部门经谈判达成的协议,日本政府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以零利息存入了约5300万美元。财务省称“存在密约或广义上的密约”。1972年日本政府向美国支付了3.2亿美元,用于购买美方资产。
13日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电话交谈时指出,现在可以谈论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草案提交两国领导人签署的具体日期了。两国领导人就俄美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最后阶段的起草工作交换了意见,对双方就条约草案基本条款达成高度一致表示满意。
15日 由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和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等亚洲13个经济团体负责人参加的首届“亚洲工商峰会”在日本首都东京召开。与会的亚洲工商界人士就亚洲经济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作用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等经济课题展开讨论,寻求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与提升经济增长动力的方法。
17日 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在国会众院外务委员会上表示,为了确保日本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不排除允许美军携带核武器入境的可能。
18日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开始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访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与俄方就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最后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磋商。
□ 在结束对津巴布韦为期3天的访问之际,南非总统祖马在津首都哈拉雷表示,津主要政党已经同意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去年11月达成的决议精神,决心采取“一揽子措施”以弥合联合政府内部的分歧。
20日 尼泊尔前首相、尼泊尔大会党主席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伊拉腊在加德满都病逝。
21日 在长达近11个小时的辩论和投票之后,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最终版本的医改法案。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讲话,称法案的通过不是任何一个政党的胜利,而是所有美国人民的胜利。
22日 据朝鲜党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有关部门在确认相关资料后,当天宣布起诉此前非法入境的一名美国公民。报道称,这名美国公民名为艾贾龙·马利·戈梅斯,男性,
23日 为期两天的第六届亚洲天然气伙伴峰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闭幕,此次峰会汇集了来自世界11个天然气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的约400名政府及企业代表。会议期间,印度与世界主要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卡塔尔达成了新的供气协议。
24日 据共同社报道,美国军工巨头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在东京首次向日本媒体公开展示了无人侦查机“全球鹰”的实物同尺寸模型。
25日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出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最新录音带,录音内容主要是发出对美国的威胁。拉登在录音中称,如果美国方面处死“9·11”恐怖袭击事件策划者哈立德·穆罕默德,就意味着落入“基地”组织手中的美国人被“判处了死刑”,“基地”组织将“毫不犹豫地用处死美国人的方式”来进行报复。
□ 为期两天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拯救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成为此次峰会无法绕开的焦点议题。
26日 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执行警备任务时船尾发生爆炸并沉没。
□ 伊拉克独立高等选举委员会当天晚上宣布了国民议会选举全部计票结果,由前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世俗阵营“伊拉克名单”在未来325席的新议会中赢得91席,马利基阵营“法治国家联盟”赢得89席。由什叶派宗教人士领导的“伊拉克全国联盟”获得71席,“库尔德联盟”则赢得43席。伊拉克总理马利基晚在伊独立高等选举委员会公布国民议会选举全部计票结果后说,他领导的阵营对此不予承认,而且认为这绝不是“最终结果”。
□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电话通话中最终敲定了美俄之间新的核裁军条约,这一新条约将替代已于去年底到期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28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突访阿富汗,在首都喀布尔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举行会谈。这是奥巴马任美国总统后首次访问阿富汗。
29日 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官方网站发布的最新消息称,莫斯科时间7时57分(北京时间11时57分),在卢比扬卡地铁站,54号电动地铁列车2号车厢发生爆炸;8时36分,在文化公园地铁站,45号电动地铁列车第三节车厢发生爆炸。在两起爆炸案中,共有38人死亡,72名伤员住院治疗,其中5人伤势非常严重。
□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与美国已就对美方核乏燃料再加工达成了协议,这标志着两国2008年签署的核合作协议取得关键进展。在此协议下,印度将能够对从美国进口的核乏燃料进行再加工。
□ 北冰洋沿岸五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丹麦和挪威)外长会议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全球气候变暖形势下如何对北冰洋地区进行有效管理等问题。
30日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施总能量达7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束流对撞,首次对撞取得成功。这是迄今最高能量的质子束流对撞试验。本次试验用于模拟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最初状态。
□ 丰田汽车新成立的质量管理中心“全球质量特别委员会”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的丰田总部召开首次会议。会议旨在吸取丰田汽车大规模召回的教训,通过全球共享质量信息来提高产品质量,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会见到访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并于当晚在白宫为萨科齐夫妇举行家庭晚宴。这是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首次以此种方式款待外国领导人。
31日 韩国统一部发言人千海成就重启金刚山和开城旅游问题发表声明称,韩国敦促朝鲜通过政府间对话解决这一问题。千海成说,韩方始终向朝鲜敞开对话的大门,随时愿与朝方进行会谈。
□ 西欧联盟宣布正式解散,2011年6月前终止一切活动。
4月
1日 印度新型国产隐形驱逐舰“金奈”号在孟买马扎冈造船厂正式下水。
2日 俄罗斯总理普京第一次正式访问委内瑞拉。双方签订了31项合作协议,涉及文化、教育、农业、贸易、工业和食品多个领域。
5日 美国东部时间6时21分(北京时间18时21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此行将为国际空间站送去近8吨科研设备和给养。这是美国航天飞机今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按计划,美国年内还将发射3次航天飞机,此后现役3架航天飞机将全部退役。
6日 英国首相布朗宣布,英国新一届大选将于
7日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纳伦市、塔拉斯市等地发生大规模骚乱。吉卫生部宣布,骚乱事件已导致40人死亡,400多人受伤。
□ 泰国总理阿披实宣布在曼谷及其周边地区实行紧急状态法,以使混乱的局面恢复正常。
8日 斯里兰卡举行内战结束后的首次议会选举,约有1400多万选民参加投票。斯官方统计显示,此次议会选举投票率约为40%,低于今年1月份总统选举时的投票率。
□ 蒙古人民革命党(人革党)在召开的代表会议上,选举蒙古国总理苏赫巴特尔·巴特包勒德为人革党新任党主席。
8日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简称国际航协)理事长乔瓦尼·比西尼亚尼在北京出席该机构北亚区办公室乔迁庆典时表示,去年底以来,全球航空业状况有所好转,不过全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预计今年全球航空业将亏损28亿美元。但是亚太区一枝独秀,预计将盈利9亿美元。
9日 为期两天的第十六届东盟峰会在越南首都河内国家会议中心闭幕,本届峰会的主题为“从愿景到行动,迈向东盟共同体”。峰会通过了《第十六届东盟峰会主席声明》、《东盟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以及《东盟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等文件。
10日 原定参加卡廷事件70周年庆祝活动的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乘坐的图—154专机于当地时间10时50分,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市“北方”军用机场附近降落时坠毁,包括总统夫妇在内的88名乘客和8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根据波方在空难发生后提供的乘客名单,除总统夫妇外,同机的还有波兰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国家银行行长、国家档案馆馆长、总统办公厅主任、总统国家安全局局长在内的多名在职高官。
11日 欧元区16个成员国财长、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举行视频会议,加紧敲定救援希腊方案的技术细节,同意在必要情况下第一年拿出300亿欧元资金支持希腊。
12日 为期3天的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在德国波恩结束。本轮谈判为期3天,约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2010年气候谈判的工作计划,就未来谈判的基础和今年年底墨西哥坎昆会议前增加两次会议达成共识。
12日~13日,由埃及投资部举办的第三届东南非共同市场投资论坛在埃及红海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举行。东南非共同市场19个成员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的代表和商业界人士约400人出席了论坛会议。
13日 由波兰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家议会行特别联席会议,哀悼总统专机失事事件中的罹难者。代行总统职权的波兰众议长科莫罗夫斯基和波兰参议长博鲁塞维奇共同主持哀悼仪式,包括波兰总理图斯克在内的所有内阁成员和波兰前总统瓦文萨、克瓦希涅夫斯基和欧洲议会议长布泽克出席了特别联席会议。
15日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在贾拉拉巴德机场乘飞机离吉,前往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市。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发言人奥马罗夫当天证实,巴基耶夫乘坐的飞机已在哈萨克斯坦塔拉兹机场降落。
□ 据冰岛媒体报道,冰岛第五大冰川———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附近一座火山14日喷发后形成大量烟尘,严重影响欧洲地区的空中交通,世界各地飞往欧洲的航线被暂时停飞。
□ 韩国完成对“天安”号警戒舰舰尾部分的打捞工作。当地时间13时14分,打捞组成功将舰尾转移至驳船上。
□ “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巴西总统卢拉、印度总理辛格出席。巴西总统卢拉主持会议。与会领导人重点就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气候变化、“金砖四国”对话与合作等问题交换看法。
17日 朝鲜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军事评论员文章称,不久前发生的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件与朝鲜无关。这是朝鲜首次就“天安”号事件表态。
18日 第九届亚欧财长会议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闭幕,与会代表就全球以及亚洲和欧洲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形势交换了意见。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全球经济复苏大约75%是来自亚洲的中国、印度、越南、印尼等国。亚洲是目前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
□ 东京都杉并区区长山田宏等在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成立以地方政府首长或前首长为主的“日本创新党”。山田任党首,原横滨市长中田宏任代表干事,原山形县知事斋藤弘任政策委员长。
19日 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正式签署了巴宪法第十八修正案。这意味着,之前总统的诸多权力正式转移给了总理和议会,并将给予地方政府更多自治权力。巴总理吉拉尼和前总理谢里夫都参加了当天的签署仪式。
20日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0年世界发展指标》报告说,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影响,全球新增6400万极度贫困人口,世界减贫任务仍然严峻。
□ 泰国民间政治团体反独裁民主联盟“红衫军”宣布,取消赴曼谷金融中心区游行的计划,并称他们遭到数千名士兵的阻挠。
□ 格鲁吉亚外长瓦沙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格鲁吉亚准备在日内瓦举行的谈判中签署不在南高加索使用武力的协议,但他强调仅与俄罗斯签署,不会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签署。
□ 据俄新网报道,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透露,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目前身处明斯克,白俄罗斯“相关部门”负责将他转移。同日,吉尔吉斯斯坦临时政府领导人奥通巴耶娃晚谴责白俄罗斯收留被罢黜的吉尔吉斯前总统巴基耶夫,警告称如果白俄罗斯不引渡巴基耶夫回国,吉尔吉斯将上诉至国际刑警组织。
21日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处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1人失踪。
□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吉隆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9岁。
22日 北约外长会议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开幕。针对最近在北约内部出现的一些分歧,会议一开始就强调成员国要保持团结,应对新挑战。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会议开幕致辞中表示,希望正在讨论的北约新战略构想能充分体现北约的团结理念。
23日 日本前厚生劳动大臣舛添要一等6各国会参议员在东京举行记者会,宣布成立“改革新党”,其成员是舛添要一、渡边秀央、荒井广幸、山内俊夫、矢野哲郎和小池正胜。
□ 据英国媒体报道,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内多个什叶派清真寺及居住区遭到汽车炸弹和路边炸弹袭击,造成至少56人死亡、112人受伤。这是伊拉克最近发生的最严重的一起爆炸袭击事件。
□ 韩国联合打捞队成功将沉没的“天安”号警戒舰舰首打捞出水。
25日 韩国负责调查“天安”号警戒舰沉没原因的联合调查团团长尹德龙在国防部举行的记者会上公布了调查最新进展,认为“天安”号沉没原因可能是“非接触性爆炸”,调查团将尽全力在短时间内查明具体原因。同日,韩国总理郑云灿在首尔宣布,自当日起为在“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故中遇难的官兵举行为期5天的海军葬。
□ 在华盛顿举行的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在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世行投票权问题上“迈出历史性一步”。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仅次于美日的世行第三大股东国。
26日 伊拉克一家法院作出裁决,取消了52名参加今年3月7日伊拉克全国议会选举的候选人资格,其中包括6名当选者。这一裁决将有可能改变选举结果。
27日 鉴于不断恶化的安全形势,驻阿富汗的联合国机构宣布,已暂停该机构在阿南部城市坎大哈的工作,并撤出了那里的部分外国职员。
□ 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以及俄罗斯国家杜马均通过了俄罗斯黑海舰队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驻扎期限至少延长到2042年的协议。
28日 应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要求,俄国家档案馆公开了一份关于二战时期“卡廷森林事件”的秘密档案。
□ 波兰总理图斯克在华沙公布了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专机坠毁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图斯克说,根据初步的调查结果,已经可以基本排除爆炸、技术故障导致飞机坠毁的可能性,但最终的坠机原因仍然需要进一步调查。
28日~29日 以“建设一个绿色与幸福的南亚”为主题的第十六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简称南盟)首脑会议在不丹首都廷布举行。会议发表了《廷布宣言》,签署了《关于气候变化的廷布声明》、《南盟环境合作公约》、《南盟服务贸易协定》等一系列文件。会议同时宣布,第十七届南盟首脑会议将于2011年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举行。
30日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黄浦江畔的世博园区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实际参展,创造了世博会159年历史之最,世界在中国上海实现空前大团聚。
□ 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调查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事件,此前一天,奥巴马表示,美政府将利用包括军方力量在内的一切现有资源来处理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29日,原油污染带已蔓延近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党委政策研究室)
3月
1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警察局长塔米姆说,阿联酋今后将禁止拥有双重国籍的以色列人入境,无论其使用哪国护照。
1日~5日 第六届中美洲艾滋病大会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举行。会上有关艾滋病防治经验、保障艾滋病感染者权益,特别是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等议题,再次引起人们对艾滋病疫情的关注。
2日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朝双方代表团在开城工业园区就园区通行、通关、通信的“三通”问题举行工作接触,双方就解决“三通”问题的方向达成共识,但没有取得具体成果。
3日 乌克兰议会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任总统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提出地对总理季莫申科领导的内阁的不信任案。这为地区党在议会主导组建新的执政联盟扫清了道路。
□ 为期5天的2010年印度民用航空展览会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德拉巴开幕,共有190家民航企业参展,其中包括100多家国际企业。印度民用航空展览会是印度规模最大的民航展。
4日 据朝鲜党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亚太和平委员会发言人在平壤发表谈话宣布,朝鲜将不顾韩方的反对,在3月恢复开城地区旅游,4月恢复金刚山旅游。
7日 伊拉克国民议会选举于当地时间7时至17时举行。此次选举是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后伊拉克举行的第二次大选,被认为是2011年底美军全面撤出伊拉克之前对伊拉克局势的一次重要考验。
□ 据朝鲜党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部发言人当天授权发表声明说,朝鲜将进一步加强自卫性的核遏制力以应对美韩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8日 泰国总理阿披实宣布取消
□ 以“政治、宗教及文化冲突与交流中的新闻报道”为主题的东亚地区媒体研讨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开幕。来自东盟10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新闻工作者在为期3天的会议上就文化冲突与共存,战争、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袭击报道,以及亚太地区记者培训合作等问题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研讨。
9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总检察院对涉嫌在迪拜参与刺杀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派别“卡桑旅”高级指挥官马哈茂德·马巴胡赫的16名嫌疑犯发出国际通缉令。加之此前已经发布的通缉令,迪拜刺杀事件的涉案嫌犯已达27人。
10日 缅甸官方报纸刊登新出台的《政党注册法》全文。新法规定,不参加大选的政党不能继续合法存在。
11日 泰国总理阿披实主持国内安全行动指挥部会议,讨论从11日开始实施国内安全法之后的具体安全措施,同时任命总理秘书长戈沙·沙帕瓦苏为首席谈判代表,负责与“红衫军”核心成员沟通以确保集会和平有序。
□ 乌克兰议会投票通过了由执政联盟对乌地区党领导人之一阿扎罗夫担任政府总理的提名,并批准了政府内阁组成人员名单。随后,阿扎罗夫及其内阁成员在乌议会宣誓就职。
12日 以色列军方发表声明说,出于安全原因,以国防部长巴拉克已下令关闭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出入通道48小时。
□ 就1972年日美达成的财政密约问题,日本财务省公布了调查结果。当时基于日美政府财政部门经谈判达成的协议,日本政府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以零利息存入了约5300万美元。财务省称“存在密约或广义上的密约”。1972年日本政府向美国支付了3.2亿美元,用于购买美方资产。
13日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电话交谈时指出,现在可以谈论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草案提交两国领导人签署的具体日期了。两国领导人就俄美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最后阶段的起草工作交换了意见,对双方就条约草案基本条款达成高度一致表示满意。
15日 由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和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等亚洲13个经济团体负责人参加的首届“亚洲工商峰会”在日本首都东京召开。与会的亚洲工商界人士就亚洲经济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作用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等经济课题展开讨论,寻求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与提升经济增长动力的方法。
17日 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在国会众院外务委员会上表示,为了确保日本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不排除允许美军携带核武器入境的可能。
18日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开始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访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与俄方就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最后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磋商。
□ 在结束对津巴布韦为期3天的访问之际,南非总统祖马在津首都哈拉雷表示,津主要政党已经同意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去年11月达成的决议精神,决心采取“一揽子措施”以弥合联合政府内部的分歧。
20日 尼泊尔前首相、尼泊尔大会党主席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伊拉腊在加德满都病逝。
21日 在长达近11个小时的辩论和投票之后,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最终版本的医改法案。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讲话,称法案的通过不是任何一个政党的胜利,而是所有美国人民的胜利。
22日 据朝鲜党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有关部门在确认相关资料后,当天宣布起诉此前非法入境的一名美国公民。报道称,这名美国公民名为艾贾龙·马利·戈梅斯,男性,
23日 为期两天的第六届亚洲天然气伙伴峰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闭幕,此次峰会汇集了来自世界11个天然气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的约400名政府及企业代表。会议期间,印度与世界主要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卡塔尔达成了新的供气协议。
24日 据共同社报道,美国军工巨头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在东京首次向日本媒体公开展示了无人侦查机“全球鹰”的实物同尺寸模型。
25日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出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最新录音带,录音内容主要是发出对美国的威胁。拉登在录音中称,如果美国方面处死“9·11”恐怖袭击事件策划者哈立德·穆罕默德,就意味着落入“基地”组织手中的美国人被“判处了死刑”,“基地”组织将“毫不犹豫地用处死美国人的方式”来进行报复。
□ 为期两天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拯救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成为此次峰会无法绕开的焦点议题。
26日 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执行警备任务时船尾发生爆炸并沉没。
□ 伊拉克独立高等选举委员会当天晚上宣布了国民议会选举全部计票结果,由前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世俗阵营“伊拉克名单”在未来325席的新议会中赢得91席,马利基阵营“法治国家联盟”赢得89席。由什叶派宗教人士领导的“伊拉克全国联盟”获得71席,“库尔德联盟”则赢得43席。伊拉克总理马利基晚在伊独立高等选举委员会公布国民议会选举全部计票结果后说,他领导的阵营对此不予承认,而且认为这绝不是“最终结果”。
□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电话通话中最终敲定了美俄之间新的核裁军条约,这一新条约将替代已于去年底到期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28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突访阿富汗,在首都喀布尔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举行会谈。这是奥巴马任美国总统后首次访问阿富汗。
29日 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官方网站发布的最新消息称,莫斯科时间7时57分(北京时间11时57分),在卢比扬卡地铁站,54号电动地铁列车2号车厢发生爆炸;8时36分,在文化公园地铁站,45号电动地铁列车第三节车厢发生爆炸。在两起爆炸案中,共有38人死亡,72名伤员住院治疗,其中5人伤势非常严重。
□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与美国已就对美方核乏燃料再加工达成了协议,这标志着两国2008年签署的核合作协议取得关键进展。在此协议下,印度将能够对从美国进口的核乏燃料进行再加工。
□ 北冰洋沿岸五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丹麦和挪威)外长会议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全球气候变暖形势下如何对北冰洋地区进行有效管理等问题。
30日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施总能量达7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束流对撞,首次对撞取得成功。这是迄今最高能量的质子束流对撞试验。本次试验用于模拟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最初状态。
□ 丰田汽车新成立的质量管理中心“全球质量特别委员会”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的丰田总部召开首次会议。会议旨在吸取丰田汽车大规模召回的教训,通过全球共享质量信息来提高产品质量,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会见到访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并于当晚在白宫为萨科齐夫妇举行家庭晚宴。这是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首次以此种方式款待外国领导人。
31日 韩国统一部发言人千海成就重启金刚山和开城旅游问题发表声明称,韩国敦促朝鲜通过政府间对话解决这一问题。千海成说,韩方始终向朝鲜敞开对话的大门,随时愿与朝方进行会谈。
□ 西欧联盟宣布正式解散,2011年6月前终止一切活动。
4月
1日 印度新型国产隐形驱逐舰“金奈”号在孟买马扎冈造船厂正式下水。
2日 俄罗斯总理普京第一次正式访问委内瑞拉。双方签订了31项合作协议,涉及文化、教育、农业、贸易、工业和食品多个领域。
5日 美国东部时间6时21分(北京时间18时21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此行将为国际空间站送去近8吨科研设备和给养。这是美国航天飞机今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按计划,美国年内还将发射3次航天飞机,此后现役3架航天飞机将全部退役。
6日 英国首相布朗宣布,英国新一届大选将于
7日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纳伦市、塔拉斯市等地发生大规模骚乱。吉卫生部宣布,骚乱事件已导致40人死亡,400多人受伤。
□ 泰国总理阿披实宣布在曼谷及其周边地区实行紧急状态法,以使混乱的局面恢复正常。
8日 斯里兰卡举行内战结束后的首次议会选举,约有1400多万选民参加投票。斯官方统计显示,此次议会选举投票率约为40%,低于今年1月份总统选举时的投票率。
□ 蒙古人民革命党(人革党)在召开的代表会议上,选举蒙古国总理苏赫巴特尔·巴特包勒德为人革党新任党主席。
8日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简称国际航协)理事长乔瓦尼·比西尼亚尼在北京出席该机构北亚区办公室乔迁庆典时表示,去年底以来,全球航空业状况有所好转,不过全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预计今年全球航空业将亏损28亿美元。但是亚太区一枝独秀,预计将盈利9亿美元。
9日 为期两天的第十六届东盟峰会在越南首都河内国家会议中心闭幕,本届峰会的主题为“从愿景到行动,迈向东盟共同体”。峰会通过了《第十六届东盟峰会主席声明》、《东盟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以及《东盟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等文件。
10日 原定参加卡廷事件70周年庆祝活动的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乘坐的图—154专机于当地时间10时50分,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市“北方”军用机场附近降落时坠毁,包括总统夫妇在内的88名乘客和8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根据波方在空难发生后提供的乘客名单,除总统夫妇外,同机的还有波兰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国家银行行长、国家档案馆馆长、总统办公厅主任、总统国家安全局局长在内的多名在职高官。
11日 欧元区16个成员国财长、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举行视频会议,加紧敲定救援希腊方案的技术细节,同意在必要情况下第一年拿出300亿欧元资金支持希腊。
12日 为期3天的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在德国波恩结束。本轮谈判为期3天,约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2010年气候谈判的工作计划,就未来谈判的基础和今年年底墨西哥坎昆会议前增加两次会议达成共识。
12日~13日,由埃及投资部举办的第三届东南非共同市场投资论坛在埃及红海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举行。东南非共同市场19个成员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的代表和商业界人士约400人出席了论坛会议。
13日 由波兰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家议会行特别联席会议,哀悼总统专机失事事件中的罹难者。代行总统职权的波兰众议长科莫罗夫斯基和波兰参议长博鲁塞维奇共同主持哀悼仪式,包括波兰总理图斯克在内的所有内阁成员和波兰前总统瓦文萨、克瓦希涅夫斯基和欧洲议会议长布泽克出席了特别联席会议。
15日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在贾拉拉巴德机场乘飞机离吉,前往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市。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发言人奥马罗夫当天证实,巴基耶夫乘坐的飞机已在哈萨克斯坦塔拉兹机场降落。
□ 据冰岛媒体报道,冰岛第五大冰川———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附近一座火山14日喷发后形成大量烟尘,严重影响欧洲地区的空中交通,世界各地飞往欧洲的航线被暂时停飞。
□ 韩国完成对“天安”号警戒舰舰尾部分的打捞工作。当地时间13时14分,打捞组成功将舰尾转移至驳船上。
□ “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巴西总统卢拉、印度总理辛格出席。巴西总统卢拉主持会议。与会领导人重点就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气候变化、“金砖四国”对话与合作等问题交换看法。
17日 朝鲜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军事评论员文章称,不久前发生的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件与朝鲜无关。这是朝鲜首次就“天安”号事件表态。
18日 第九届亚欧财长会议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闭幕,与会代表就全球以及亚洲和欧洲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形势交换了意见。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全球经济复苏大约75%是来自亚洲的中国、印度、越南、印尼等国。亚洲是目前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
□ 东京都杉并区区长山田宏等在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成立以地方政府首长或前首长为主的“日本创新党”。山田任党首,原横滨市长中田宏任代表干事,原山形县知事斋藤弘任政策委员长。
19日 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正式签署了巴宪法第十八修正案。这意味着,之前总统的诸多权力正式转移给了总理和议会,并将给予地方政府更多自治权力。巴总理吉拉尼和前总理谢里夫都参加了当天的签署仪式。
20日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0年世界发展指标》报告说,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影响,全球新增6400万极度贫困人口,世界减贫任务仍然严峻。
□ 泰国民间政治团体反独裁民主联盟“红衫军”宣布,取消赴曼谷金融中心区游行的计划,并称他们遭到数千名士兵的阻挠。
□ 格鲁吉亚外长瓦沙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格鲁吉亚准备在日内瓦举行的谈判中签署不在南高加索使用武力的协议,但他强调仅与俄罗斯签署,不会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签署。
□ 据俄新网报道,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透露,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目前身处明斯克,白俄罗斯“相关部门”负责将他转移。同日,吉尔吉斯斯坦临时政府领导人奥通巴耶娃晚谴责白俄罗斯收留被罢黜的吉尔吉斯前总统巴基耶夫,警告称如果白俄罗斯不引渡巴基耶夫回国,吉尔吉斯将上诉至国际刑警组织。
21日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处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1人失踪。
□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吉隆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9岁。
22日 北约外长会议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开幕。针对最近在北约内部出现的一些分歧,会议一开始就强调成员国要保持团结,应对新挑战。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会议开幕致辞中表示,希望正在讨论的北约新战略构想能充分体现北约的团结理念。
23日 日本前厚生劳动大臣舛添要一等6各国会参议员在东京举行记者会,宣布成立“改革新党”,其成员是舛添要一、渡边秀央、荒井广幸、山内俊夫、矢野哲郎和小池正胜。
□ 据英国媒体报道,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内多个什叶派清真寺及居住区遭到汽车炸弹和路边炸弹袭击,造成至少56人死亡、112人受伤。这是伊拉克最近发生的最严重的一起爆炸袭击事件。
□ 韩国联合打捞队成功将沉没的“天安”号警戒舰舰首打捞出水。
25日 韩国负责调查“天安”号警戒舰沉没原因的联合调查团团长尹德龙在国防部举行的记者会上公布了调查最新进展,认为“天安”号沉没原因可能是“非接触性爆炸”,调查团将尽全力在短时间内查明具体原因。同日,韩国总理郑云灿在首尔宣布,自当日起为在“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故中遇难的官兵举行为期5天的海军葬。
□ 在华盛顿举行的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在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世行投票权问题上“迈出历史性一步”。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仅次于美日的世行第三大股东国。
26日 伊拉克一家法院作出裁决,取消了52名参加今年3月7日伊拉克全国议会选举的候选人资格,其中包括6名当选者。这一裁决将有可能改变选举结果。
27日 鉴于不断恶化的安全形势,驻阿富汗的联合国机构宣布,已暂停该机构在阿南部城市坎大哈的工作,并撤出了那里的部分外国职员。
□ 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以及俄罗斯国家杜马均通过了俄罗斯黑海舰队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驻扎期限至少延长到2042年的协议。
28日 应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要求,俄国家档案馆公开了一份关于二战时期“卡廷森林事件”的秘密档案。
□ 波兰总理图斯克在华沙公布了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专机坠毁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图斯克说,根据初步的调查结果,已经可以基本排除爆炸、技术故障导致飞机坠毁的可能性,但最终的坠机原因仍然需要进一步调查。
28日~29日 以“建设一个绿色与幸福的南亚”为主题的第十六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简称南盟)首脑会议在不丹首都廷布举行。会议发表了《廷布宣言》,签署了《关于气候变化的廷布声明》、《南盟环境合作公约》、《南盟服务贸易协定》等一系列文件。会议同时宣布,第十七届南盟首脑会议将于2011年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举行。
30日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黄浦江畔的世博园区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实际参展,创造了世博会159年历史之最,世界在中国上海实现空前大团聚。
□ 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调查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事件,此前一天,奥巴马表示,美政府将利用包括军方力量在内的一切现有资源来处理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29日,原油污染带已蔓延近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党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