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2年  /  第四期
  • (史海钩沉)被毛主席赞为『中国抗战的先声』的绥远抗战
  • 19367月至11月,日本侵略军多次向绥远省(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的红格尔图、兴和等地发动攻势,妄图占领绥远全境。时任绥远省主席的傅作义将军率部奋起抵抗,取得了两次保卫红格尔图的胜利。其后,傅作义将军又乘胜采取军事奇袭行动,于19361124一举收复了被日寇占领的绥北战略要地——百灵庙。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绥远抗战。

    绥远抗战,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史上不算大的战役,但却在全国激起巨大的波澜,因为绥远抗战打破了“九·一八”事变数年来,中国军队节节败退的局面,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收复了失地的抗战,大大地振奋了不愿当亡国奴的中华民族的士气。所以当绥远抗战的胜利消息传出后,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群情激奋,并很快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空前轰轰烈烈的“支援绥远抗日运动”,海外华侨在陈嘉庚的带领下也在国外响应援绥运动。援绥运动民众参加人数之多,涉及社会阶层之广,在全国影响之大,为抗日战争历史上少见。从全国各地及海外赶来绥远的慰问团体络绎不绝,慰问函电、捐款捐物数不胜数。

    著名记者范长江翔实地报道了绥远抗战,称赞道:绥远抗战,“揭开了民族光荣历史的新页。”北平学联发起“万件皮衣运动”支援抗日将士。清华、燕京两所大学的梅贻琦教授和朱自清教授亲自率团来绥慰问,上海的黄炎培、林康候等社会名流和文艺界的陈波儿、崔嵬、吕骥等近四十人的文艺团体也来绥慰问。陈波儿等演员在归绥“九·一八”纪念堂(日军侵入归绥后将其炸毁,现址是呼和浩特工人文化宫)为军民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等进步剧目。音乐家吕骥还为35军谱写了《军歌》,教唱了《义勇军进行曲》等救亡歌曲。

    最令傅作义将军感动的是,1936年夏,在第一次红格尔图保卫战之后,中共中央、毛主席派南汉宸同志秘密来绥送给傅作义一封毛主席的亲笔信,信中对傅将军的抗战精神表示支持和肯定。傅将军还和南汉宸数次亲切会谈,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政策使傅将军深受启发。后来傅将军还和毛主席秘密派来绥远的彭雪峰将军协商过抗日事宜。百灵庙战役胜利后,毛主席亲自致电傅将军,电文中称赞说:“绥远抗战胜利,为全国抗战的先声。”毛主席还派南汉宸携款慰问和赠送锦旗,锦旗绣有“为国御侮”四个大字。

    1936121,中共中央还向全国发表了《中共中央及中国苏维埃党中央政府关于绥远抗战通电》。通电对南京国民党政府提出了四项要求:“(一)调集大军增援晋绥前线,动员全中国海陆空军准备全国性的抗战。(二)停止进攻红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三)开放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实行言论、集会、结社的民主权利,立即释放政治犯及上海各爱国领袖。(四)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或国防会议,商讨救国大计。”通电中还有“若再因循延误,坐视傅作义将军等局部抗战而不救,而仍旧专心致力于压迫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与进攻抗日红军,则其结果不但将给民族国家以不能补救的损失,而南京当局亦将自绝于国人。”和“加强抗日力量,援助现在绥远坚决斗争着的英雄将士”等语。

    由于当时国共合作尚未成立,迫于国民党的压力,傅将军害怕被蒋介石扣上“通共”的帽子,所以就未将和中共的来往和毛主席的信件公之于众。但中国共产党的劝勉和支持,对傅将军的决心抗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者:呼和浩特日报社)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被毛主席赞为『中国抗战的先声』的绥远抗战
  • 19367月至11月,日本侵略军多次向绥远省(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的红格尔图、兴和等地发动攻势,妄图占领绥远全境。时任绥远省主席的傅作义将军率部奋起抵抗,取得了两次保卫红格尔图的胜利。其后,傅作义将军又乘胜采取军事奇袭行动,于19361124一举收复了被日寇占领的绥北战略要地——百灵庙。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绥远抗战。

    绥远抗战,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史上不算大的战役,但却在全国激起巨大的波澜,因为绥远抗战打破了“九·一八”事变数年来,中国军队节节败退的局面,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收复了失地的抗战,大大地振奋了不愿当亡国奴的中华民族的士气。所以当绥远抗战的胜利消息传出后,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群情激奋,并很快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空前轰轰烈烈的“支援绥远抗日运动”,海外华侨在陈嘉庚的带领下也在国外响应援绥运动。援绥运动民众参加人数之多,涉及社会阶层之广,在全国影响之大,为抗日战争历史上少见。从全国各地及海外赶来绥远的慰问团体络绎不绝,慰问函电、捐款捐物数不胜数。

    著名记者范长江翔实地报道了绥远抗战,称赞道:绥远抗战,“揭开了民族光荣历史的新页。”北平学联发起“万件皮衣运动”支援抗日将士。清华、燕京两所大学的梅贻琦教授和朱自清教授亲自率团来绥慰问,上海的黄炎培、林康候等社会名流和文艺界的陈波儿、崔嵬、吕骥等近四十人的文艺团体也来绥慰问。陈波儿等演员在归绥“九·一八”纪念堂(日军侵入归绥后将其炸毁,现址是呼和浩特工人文化宫)为军民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等进步剧目。音乐家吕骥还为35军谱写了《军歌》,教唱了《义勇军进行曲》等救亡歌曲。

    最令傅作义将军感动的是,1936年夏,在第一次红格尔图保卫战之后,中共中央、毛主席派南汉宸同志秘密来绥送给傅作义一封毛主席的亲笔信,信中对傅将军的抗战精神表示支持和肯定。傅将军还和南汉宸数次亲切会谈,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政策使傅将军深受启发。后来傅将军还和毛主席秘密派来绥远的彭雪峰将军协商过抗日事宜。百灵庙战役胜利后,毛主席亲自致电傅将军,电文中称赞说:“绥远抗战胜利,为全国抗战的先声。”毛主席还派南汉宸携款慰问和赠送锦旗,锦旗绣有“为国御侮”四个大字。

    1936121,中共中央还向全国发表了《中共中央及中国苏维埃党中央政府关于绥远抗战通电》。通电对南京国民党政府提出了四项要求:“(一)调集大军增援晋绥前线,动员全中国海陆空军准备全国性的抗战。(二)停止进攻红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三)开放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实行言论、集会、结社的民主权利,立即释放政治犯及上海各爱国领袖。(四)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或国防会议,商讨救国大计。”通电中还有“若再因循延误,坐视傅作义将军等局部抗战而不救,而仍旧专心致力于压迫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与进攻抗日红军,则其结果不但将给民族国家以不能补救的损失,而南京当局亦将自绝于国人。”和“加强抗日力量,援助现在绥远坚决斗争着的英雄将士”等语。

    由于当时国共合作尚未成立,迫于国民党的压力,傅将军害怕被蒋介石扣上“通共”的帽子,所以就未将和中共的来往和毛主席的信件公之于众。但中国共产党的劝勉和支持,对傅将军的决心抗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者:呼和浩特日报社)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