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5年  /  第三期
  • (特载)在《包头市志》(稿)评审会上得讲话
  •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2005610日)

     

    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同志们:

    在全区上下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掀起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热潮的大好形势下,《包头市志》卷一、卷二评审会于今天召开了。这不仅是包头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全区修志工作中的一件喜事。在此,我代表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向为《包头市志》编写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编纂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应邀参加这次评审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及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分管地方志工作时间不长,又是第一次参加盟市级志书评审会,就地方志业务而言,目前还在学习和熟悉的阶段。在这里,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我区编修地方志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我区地方志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公开出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专业志27部,完成规划的30%左右;盟市志即将完成规划任务;旗县(市区)志87部,完成规划的86%。可以说,全区修志工作形势喜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修志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这些志书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自治区的文化宝库,在领导决策、经济建设、对外交流、科学研究、区情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自治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包头市志》是自治区地方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包头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市志史办全体编纂人员的默默耕耘、辛勤努力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今天将要评审的志稿是《包头市志》的几个重要部分,主要记述了包头市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情况,突出反映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包头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体现了时代特征、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可以说,该志稿观点正确、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详略得当、文字精练,是一部基础较好的志稿。它的编纂完成,标志着我区盟市志第一轮修志任务的全面完成,必将对包头乃至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提高对修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代代相传,绵延不断。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就阐明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志书是国情书、地情书。正所谓“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摸清、摸准我们的国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江泽民同志曾高度概括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方向。地方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宝贵资源。

    实践证明,新编地方志确实是一项符合社会需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业。它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完全可以从一个方面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正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一项认识过去,服务现在,开创未来的意义重大的事业”。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编地方志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世致用功能,决定了它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而是一定要做好的事情。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修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做实做好,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确保《包头市志》的编修质量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志书是严谨、朴实、科学的资料性著述,所编修的志书是否有用,其作用是大是小,能否经得起历史检验,归根到底取决于志书本身的质量。因此,志书只有成为精品佳志,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要保证志书质量,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强志稿评审这一重要环节。今天将要评审的志稿,虽是《包头市志》的一部分,但记述的内容非常多,专业性很强,文字量也比较大,可以说,修改评审这样一部书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召开这次评审会,就是要集中各位专家学者的智慧,群策群力,改好志稿,确保质量,以彪炳后世。希望与会的各位领导、评委、专家学者和编辑同志本着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精神,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志稿的篇目、体例、结构、资料、史实、行文、表格、标点符号等各个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同时希望包头市志史办编纂人员认真听取评审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精心组织修改,努力完善志稿,为《包头市志》的最后出版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确保高质量地完成编修工作,我特别强调以下五点:

    一是把好政治关。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加以记述,正确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现实社会服务。这方面涉及的问题很多,如历次政治运动、 “文革”、民族、宗教、外事、涉密,等等,记述这些内容,务必与党中央的结论、提法、口径保持一致,特别要从包头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记述军工企业、经济情报、科技信息等内容时,必须经过机要和专业部门的审核。

    二是把好史实关。主要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准确反映历史和当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有价值的文化史料,使志书可信、可用、可读。

    三是把好文风关。要坚持严谨、朴实、简洁、流畅的文风,做到增一字则繁,少一字则残。主编或常务副主编一定要统稿,确保志书文风的统一和流畅。

    四是科学设立篇目。要从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的实际出发,结合包头地区的实际情况分类编写,做到有纲有目、结构合理。

    五是树立精品意识。要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在继承前人修志经验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将其编纂成为一部佳志、名志,使之能够充分发挥其资政、借鉴作用,成为流芳百世的佳作。

    四、对下一步修志工作提几点要求

    200312月召开的全区地方志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主任连辑对第一轮修志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要求盟市、旗县在2005年年底以前完成,区直机关在2007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前完成。针对部分盟市、旗县和区直单位修志工作不得力的情况,今年4月,连辑副主席在自治区《人物志》编纂会议上再次强调,未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的盟市、旗县和区直单位必须在2007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前完成任务。据了解,目前包头市除市志外,还有昆区、青山区、东河区和石拐区没有完成任务,有的区尚未成立相关机构。因此,包头市的修志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修志工作“一纳入”和“五到位”的要求,即把修志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条件到位。有机构和人员的,要加快工作进度,全力以赴,按时完成任务;没有机构和人员的,要及时组织班子,创造条件,尽快启动工作,做到不拖全市、全区的后腿。

    二是健全和稳定修志机构。要按照连辑副主席提出的“牌子不能摘、队伍不能散、经费不能断、修志工作不能停”的要求,稳定机构,健全队伍,为修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及时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前一轮修志任务的完成之日,就是下一轮修志的启动之时。我区第二轮修志工作是在2003年年底正式部署的,目前部分盟市已经全面启动。包头市作为我区的经济大市,要在全力以赴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的同时,尽早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争取走在全区前列。

    最后,预祝评审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特载)在《包头市志》(稿)评审会上得讲话
  •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2005610日)

     

    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同志们:

    在全区上下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掀起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热潮的大好形势下,《包头市志》卷一、卷二评审会于今天召开了。这不仅是包头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全区修志工作中的一件喜事。在此,我代表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向为《包头市志》编写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编纂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应邀参加这次评审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及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分管地方志工作时间不长,又是第一次参加盟市级志书评审会,就地方志业务而言,目前还在学习和熟悉的阶段。在这里,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我区编修地方志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我区地方志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公开出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专业志27部,完成规划的30%左右;盟市志即将完成规划任务;旗县(市区)志87部,完成规划的86%。可以说,全区修志工作形势喜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修志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这些志书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自治区的文化宝库,在领导决策、经济建设、对外交流、科学研究、区情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自治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包头市志》是自治区地方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包头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市志史办全体编纂人员的默默耕耘、辛勤努力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今天将要评审的志稿是《包头市志》的几个重要部分,主要记述了包头市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情况,突出反映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包头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体现了时代特征、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可以说,该志稿观点正确、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详略得当、文字精练,是一部基础较好的志稿。它的编纂完成,标志着我区盟市志第一轮修志任务的全面完成,必将对包头乃至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提高对修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代代相传,绵延不断。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就阐明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志书是国情书、地情书。正所谓“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摸清、摸准我们的国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江泽民同志曾高度概括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方向。地方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宝贵资源。

    实践证明,新编地方志确实是一项符合社会需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业。它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完全可以从一个方面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正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一项认识过去,服务现在,开创未来的意义重大的事业”。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编地方志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世致用功能,决定了它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而是一定要做好的事情。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修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做实做好,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确保《包头市志》的编修质量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志书是严谨、朴实、科学的资料性著述,所编修的志书是否有用,其作用是大是小,能否经得起历史检验,归根到底取决于志书本身的质量。因此,志书只有成为精品佳志,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要保证志书质量,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强志稿评审这一重要环节。今天将要评审的志稿,虽是《包头市志》的一部分,但记述的内容非常多,专业性很强,文字量也比较大,可以说,修改评审这样一部书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召开这次评审会,就是要集中各位专家学者的智慧,群策群力,改好志稿,确保质量,以彪炳后世。希望与会的各位领导、评委、专家学者和编辑同志本着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精神,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志稿的篇目、体例、结构、资料、史实、行文、表格、标点符号等各个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同时希望包头市志史办编纂人员认真听取评审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精心组织修改,努力完善志稿,为《包头市志》的最后出版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确保高质量地完成编修工作,我特别强调以下五点:

    一是把好政治关。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加以记述,正确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现实社会服务。这方面涉及的问题很多,如历次政治运动、 “文革”、民族、宗教、外事、涉密,等等,记述这些内容,务必与党中央的结论、提法、口径保持一致,特别要从包头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记述军工企业、经济情报、科技信息等内容时,必须经过机要和专业部门的审核。

    二是把好史实关。主要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准确反映历史和当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有价值的文化史料,使志书可信、可用、可读。

    三是把好文风关。要坚持严谨、朴实、简洁、流畅的文风,做到增一字则繁,少一字则残。主编或常务副主编一定要统稿,确保志书文风的统一和流畅。

    四是科学设立篇目。要从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的实际出发,结合包头地区的实际情况分类编写,做到有纲有目、结构合理。

    五是树立精品意识。要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在继承前人修志经验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将其编纂成为一部佳志、名志,使之能够充分发挥其资政、借鉴作用,成为流芳百世的佳作。

    四、对下一步修志工作提几点要求

    200312月召开的全区地方志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主任连辑对第一轮修志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要求盟市、旗县在2005年年底以前完成,区直机关在2007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前完成。针对部分盟市、旗县和区直单位修志工作不得力的情况,今年4月,连辑副主席在自治区《人物志》编纂会议上再次强调,未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的盟市、旗县和区直单位必须在2007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前完成任务。据了解,目前包头市除市志外,还有昆区、青山区、东河区和石拐区没有完成任务,有的区尚未成立相关机构。因此,包头市的修志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修志工作“一纳入”和“五到位”的要求,即把修志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条件到位。有机构和人员的,要加快工作进度,全力以赴,按时完成任务;没有机构和人员的,要及时组织班子,创造条件,尽快启动工作,做到不拖全市、全区的后腿。

    二是健全和稳定修志机构。要按照连辑副主席提出的“牌子不能摘、队伍不能散、经费不能断、修志工作不能停”的要求,稳定机构,健全队伍,为修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及时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前一轮修志任务的完成之日,就是下一轮修志的启动之时。我区第二轮修志工作是在2003年年底正式部署的,目前部分盟市已经全面启动。包头市作为我区的经济大市,要在全力以赴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的同时,尽早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争取走在全区前列。

    最后,预祝评审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