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通辽方言词语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它是世世代代生息在这里的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一 名词
(一)亲属称谓
老丈人:岳父。
丈母娘:岳母。
大(小)舅子:妻兄(弟)。
大(小)姨子:妻姐(妹)。
大伯子:丈夫之兄。
小叔子:丈夫之弟。
大(小)姑子:丈夫之姐(妹)。
连桥:连襟。
老:妻子(特指年纪较长的)。
姑爷子:女婿。
(二)时间名词
前儿个:前天。
昨儿个:昨天。
今儿个:今天。
明儿个:明天。
后儿个:后天。
头年:去年。
前晌:上午。
后晌儿:下午。
后晌(轻声):晚上。
年五更(jing):除夕夜。
(三)动物名称
黄皮子:黄鼬。
马蛇子:蜥蜴。
牛:公牛。
乳牛:母牛。
儿马:公马,特指种马。
跑卵子:读[p‘au55lan55tsi),公猪,特指种猪。
克郎:未喂肥的半大猪。
儿:阉过的母猪。
儿:阉过的公猪。
老劁儿:生过猪崽后被阉割的母猪。
子:公羊。
牙狗:公狗。
狼猫:公猫。
乳猫:母猫。
瞎地羊:鼹鼠。
张三儿:狼。
:狼。
家贼:麻雀。
夜毛子:猫头鹰。
长虫:蛇。
狗蹦子:跳蚤。
拉拉蛄:蝼蛄。
量天尺:尺蠖。
花大姐:瓢虫。
刀棱:螳螂。
蚂螂:蜻蜒。
撒达虫:一种红翅的蚂蚱。
山叫驴:一种会鸣叫的蚂蚱。
黑瞎子:熊。
地蚕:蛴螬。
老鹞子:雀鹰。
老抱子:孵小鸡的母鸡。
秋半打子:至深秋尚未长满羽毛的雏鸡。
末末渣儿:最小的猪崽。
(四)其他名词
波罗盖儿:膝盖,又称格棱瓣儿。
奔儿喽:额头。
页灵盖儿:额头。
孤扬:突起的骨头。
咂儿:乳房。
妈妈儿:乳房。
疙瘩:地点,位置。
浮头儿:液体或许多放在一起的物质的表面。
瓜葛儿:关可,联系。
外地:厨房,又称“外屋地”。
哈拉子:涎水。
胰子:肥皂或香皂。
牙花子:牙龈。
手闷子:一种四指连在一起的棉手套。
片子(音[p‘iA51t?揶‘i]):用硬纸板或纸做成的一种玩具。
熊色[?拶ai214]:(不好的)表情、模样。
跟着:刚才。
前失:跟头。
要饭花子:乞丐。
老疙瘩:排行最小的男性。
吹吧:膀胱。
大拇哥:拇指。
哈拉巴(重读):髋骨。
笆篱子:监狱。
靰鞡把:轳。
二 动词
耍勺:故意干不合情理的事。
得(去声)瑟:出风头,卖弄显示自己。
捏铁:无话可说,无计可施。
口扁:贬低,嘲讽。
糊篓:很多人紧紧围着。
腾(去声):不抓紧,挨时间。
插(上声):办事未按预定的时间地点,未达到预期目的。
咔嚓(轻声):薄薄地削去表层。
硌应:讨厌。
拉(阳平)嘎:联系,商量。
白乎:说。又特指不着边际地说或说假话。
转[t?拶uai214]:咬文嚼字,卖弄辞藻。
计个:①拌嘴。②督促。(贬)
稀罕:喜爱。
泡秤:多指用磅秤称。
排(上声):盘膝而坐。又泛指坐。(贬)
耍熊:自知理亏而故意胡闹。
蛄让(轻声):蠕动。
销:打。
土喀拉:土块。
真格的:实际的行动。
布勒子:小兵,被领导的人。
高脚子:高跷。
拉[1A35]子:①事故、祸事。②铁匣子。
香油(轻声):好处。
团(上声)话:隐语。
后语儿:后边。
半儿喇儿:半个。
半儿喇儿架儿:(事情的)一半。
合勒话儿:模棱的话语。又称“呼噜语儿”。
尜尜儿:食物烤焦的部分。
掉价儿:失身份。
淘登:寻集。
拿放:要挟。
咋乎:故意大声地显示。
拿(阴平)摸:估计,考虑。
瞎了:①糟蹋、浪费。②可惜。
机灵:一哆嗦。
蝎虎:①吓唬。②厉害、非常吝啬、吝惜。
崩瓷儿:裂纹儿。
造:吃
攮:吃。(贬)
堆碎:瘫软。
填乎:①白白送给。②成全(人)。
哨:①吹牛。②讽刺。
嘎(去声):超过去。
胡扯六拉:不着边际地说。
星应:有噪音。
稍(去声)听:打听。
离哈(阳平)儿:粘在一起的多层物之间离开。
打伙:鳏夫与寡妇的结合。
懵登:昏头昏脑。
包窟儿:补偿。
吧(去声)喳:践踏。
喳(去声)吧:蹒跚学步。
呲嗒:用尖刻的话训斥。
很(阳平)嗒:训斥。
攮丧(轻声):用难听的话训斥使对方感到窝火。
调理(轻声):设下圈套使人上当。
嘎(阴平):赌。
科碜:使暴露缺点、弱点。
瓦(去声)拢: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活动、联系。
三 形容词
嘎(上声)咕:①奸猾。②吝啬。
咕(去声)咚:心眼儿坏。
寸:凑巧。
麻溜:利落,迅速。
隔路:特殊。又作“隔色”、“隔眼”。(贬)
老鼻子:很多。
压茬:有能力服众。
一块玉儿:整个的、整体的。
科碜:羞,不好看。
狼虎:吃相不好,大口吞咽。
洁在:经心使用,不使弄脏弄坏。
老赶:愚昧,未见过世面,不了解新事物。
大头:被哄骗而吃亏。
欠儿登:过分显示自己的主动或会做事。又作“欠儿”。
早巴力儿:早着呢,还需很长时间。
道儿去:会说话,会做事。(贬)
邪乎:严重,厉害。
毛楞:不稳重,莽撞。
茄条(轻声):挖苦讽刺。
拉松:退却、认输。
念秧儿:故意以自言自语的形式把某事说给某人听。
许会儿:理会、注意。
贼(阴平):特别注意观察。
虑连:念叨;打算、筹划。
许外:见外。
拉(去声)察:到处走。(贬)
拉(去声)巴:叉开(腿)。
沾包儿:为惹下的事负责。
漏兜:事情败漏。
撩势:故意招惹。
卖呆儿:看热闹,旁观。
不糠:不错、很好。
保裉:有把握。
馕(阴平):软、差。
溜(去声)乎:得心应手,熟练。
含乎:疏忽、大意。
扬棒(轻声):高傲、得意。
牢绑(轻声):结实。
混(阳平)和:气氛融洽,和谐。
浮(阴平)溜儿:满及容器上沿。
眼蓝:眼红。
合炉儿:两事物易吸附或混合在一起。
对桩儿:相配,合适。
一边儿:同样。(只作定语)
沙楞:(干活)麻利。
死稀:不灵活、不开通,无办事能力。
拉(阳平)察:泼辣。
尿性:厉害,有能力。
侃快:爽快、痛快。
如(阴平)作(轻声):舒服。
唆(阳平):好招惹是非。
烦人巴拉:很烦人。
吵吵巴伙:喧囔、吵。
傻了巴叽:很傻。
虎了巴叽:心眼儿不足。又作“虎了巴登”、“二虎巴叽”。
稀拉光汤:很稀。
粘达糊吃:反复纠缠人(贬)。
突噜反账:事情办得不利落,反反复复。
挠头咕拽(阴平):形容头不梳脸不洗的样子。
场达二意:漫不经心。又作“杭达二意”。
扬风扎帽:不稳重,多说多动。
歪斜拉:不讲正理。
得搂儿:惬意,舒服,适合。
粉的噜的:粉色的。
四 副词
贼:很、相当、极。
星崩儿:偶尔地。
丁把儿:总是,不停地。又作“老丁儿”、“绑丁儿”、“丁架儿”。
花茬儿:经常;偶尔。
乍崩儿:初始。又作“乍巴楞儿”。
打爽儿:竟然,却。
左六儿:反正。
一马(去声):全部,都。
诚是:很;确实。
坐地:肯定;立时。
五 量词
挠(阴平)儿:小把儿。
咕碌儿:小段儿。又作“咕就儿”。
此外,在通辽汉语方言词中,有一些外民族的借词。
如:
突噜:爽约、未达到预期目的。
喇忽:疏忽。
黄拉巴叽:黄色的。(贬)
白不呲拉:白色的。(贬)
黑拉巴黢:黑色的。(贬)
黑巴出溜:黑色的。(贬)
黑拉光叽:黑色的。(贬)
红呲拉鲜:红色的。(贬)
紫拉豪青:紫色的。(贬)
甜拉巴梭:甜。(贬)
秧腔的:人体弱或有病时打不起精神。
面的荒的:有些面熟。
木个张的:发木。引申为不自然、尴尬。
辣的豪(阴平)的:辣。(贬)
辣的乎儿的:辣。
鬼目哈呲眼儿:奸狡。
嘎巴溜丢脆:干脆、爽快。
勾嘎不舍:十分吝啬。
统齐:一共。
西了:极了。(只作补语,表示好的程度)。
五马长枪:风风火火地,张牙舞爪地。
立个亮儿:立即。
简直杆儿:简直。
贼的拉地:非常。
蔫巴登儿地:悄悄地。
罕巴间儿地:出于好奇地。
好么样儿地:出乎意料地。
扎咕:诊治。
勒(阴平)特(轻声):邋遢。
以上词语源于满语。
乌勒摸:发酵的酸奶表层的凝固状的油脂。
压巴杆儿:步行。
苏木:乡。
嘎查:村。
大把儿:车把式。
(摘自《通辽
通辽方言词语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它是世世代代生息在这里的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一 名词
(一)亲属称谓
老丈人:岳父。
丈母娘:岳母。
大(小)舅子:妻兄(弟)。
大(小)姨子:妻姐(妹)。
大伯子:丈夫之兄。
小叔子:丈夫之弟。
大(小)姑子:丈夫之姐(妹)。
连桥:连襟。
老:妻子(特指年纪较长的)。
姑爷子:女婿。
(二)时间名词
前儿个:前天。
昨儿个:昨天。
今儿个:今天。
明儿个:明天。
后儿个:后天。
头年:去年。
前晌:上午。
后晌儿:下午。
后晌(轻声):晚上。
年五更(jing):除夕夜。
(三)动物名称
黄皮子:黄鼬。
马蛇子:蜥蜴。
牛:公牛。
乳牛:母牛。
儿马:公马,特指种马。
跑卵子:读[p‘au55lan55tsi),公猪,特指种猪。
克郎:未喂肥的半大猪。
儿:阉过的母猪。
儿:阉过的公猪。
老劁儿:生过猪崽后被阉割的母猪。
子:公羊。
牙狗:公狗。
狼猫:公猫。
乳猫:母猫。
瞎地羊:鼹鼠。
张三儿:狼。
:狼。
家贼:麻雀。
夜毛子:猫头鹰。
长虫:蛇。
狗蹦子:跳蚤。
拉拉蛄:蝼蛄。
量天尺:尺蠖。
花大姐:瓢虫。
刀棱:螳螂。
蚂螂:蜻蜒。
撒达虫:一种红翅的蚂蚱。
山叫驴:一种会鸣叫的蚂蚱。
黑瞎子:熊。
地蚕:蛴螬。
老鹞子:雀鹰。
老抱子:孵小鸡的母鸡。
秋半打子:至深秋尚未长满羽毛的雏鸡。
末末渣儿:最小的猪崽。
(四)其他名词
波罗盖儿:膝盖,又称格棱瓣儿。
奔儿喽:额头。
页灵盖儿:额头。
孤扬:突起的骨头。
咂儿:乳房。
妈妈儿:乳房。
疙瘩:地点,位置。
浮头儿:液体或许多放在一起的物质的表面。
瓜葛儿:关可,联系。
外地:厨房,又称“外屋地”。
哈拉子:涎水。
胰子:肥皂或香皂。
牙花子:牙龈。
手闷子:一种四指连在一起的棉手套。
片子(音[p‘iA51t?揶‘i]):用硬纸板或纸做成的一种玩具。
熊色[?拶ai214]:(不好的)表情、模样。
跟着:刚才。
前失:跟头。
要饭花子:乞丐。
老疙瘩:排行最小的男性。
吹吧:膀胱。
大拇哥:拇指。
哈拉巴(重读):髋骨。
笆篱子:监狱。
靰鞡把:轳。
二 动词
耍勺:故意干不合情理的事。
得(去声)瑟:出风头,卖弄显示自己。
捏铁:无话可说,无计可施。
口扁:贬低,嘲讽。
糊篓:很多人紧紧围着。
腾(去声):不抓紧,挨时间。
插(上声):办事未按预定的时间地点,未达到预期目的。
咔嚓(轻声):薄薄地削去表层。
硌应:讨厌。
拉(阳平)嘎:联系,商量。
白乎:说。又特指不着边际地说或说假话。
转[t?拶uai214]:咬文嚼字,卖弄辞藻。
计个:①拌嘴。②督促。(贬)
稀罕:喜爱。
泡秤:多指用磅秤称。
排(上声):盘膝而坐。又泛指坐。(贬)
耍熊:自知理亏而故意胡闹。
蛄让(轻声):蠕动。
销:打。
土喀拉:土块。
真格的:实际的行动。
布勒子:小兵,被领导的人。
高脚子:高跷。
拉[1A35]子:①事故、祸事。②铁匣子。
香油(轻声):好处。
团(上声)话:隐语。
后语儿:后边。
半儿喇儿:半个。
半儿喇儿架儿:(事情的)一半。
合勒话儿:模棱的话语。又称“呼噜语儿”。
尜尜儿:食物烤焦的部分。
掉价儿:失身份。
淘登:寻集。
拿放:要挟。
咋乎:故意大声地显示。
拿(阴平)摸:估计,考虑。
瞎了:①糟蹋、浪费。②可惜。
机灵:一哆嗦。
蝎虎:①吓唬。②厉害、非常吝啬、吝惜。
崩瓷儿:裂纹儿。
造:吃
攮:吃。(贬)
堆碎:瘫软。
填乎:①白白送给。②成全(人)。
哨:①吹牛。②讽刺。
嘎(去声):超过去。
胡扯六拉:不着边际地说。
星应:有噪音。
稍(去声)听:打听。
离哈(阳平)儿:粘在一起的多层物之间离开。
打伙:鳏夫与寡妇的结合。
懵登:昏头昏脑。
包窟儿:补偿。
吧(去声)喳:践踏。
喳(去声)吧:蹒跚学步。
呲嗒:用尖刻的话训斥。
很(阳平)嗒:训斥。
攮丧(轻声):用难听的话训斥使对方感到窝火。
调理(轻声):设下圈套使人上当。
嘎(阴平):赌。
科碜:使暴露缺点、弱点。
瓦(去声)拢: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活动、联系。
三 形容词
嘎(上声)咕:①奸猾。②吝啬。
咕(去声)咚:心眼儿坏。
寸:凑巧。
麻溜:利落,迅速。
隔路:特殊。又作“隔色”、“隔眼”。(贬)
老鼻子:很多。
压茬:有能力服众。
一块玉儿:整个的、整体的。
科碜:羞,不好看。
狼虎:吃相不好,大口吞咽。
洁在:经心使用,不使弄脏弄坏。
老赶:愚昧,未见过世面,不了解新事物。
大头:被哄骗而吃亏。
欠儿登:过分显示自己的主动或会做事。又作“欠儿”。
早巴力儿:早着呢,还需很长时间。
道儿去:会说话,会做事。(贬)
邪乎:严重,厉害。
毛楞:不稳重,莽撞。
茄条(轻声):挖苦讽刺。
拉松:退却、认输。
念秧儿:故意以自言自语的形式把某事说给某人听。
许会儿:理会、注意。
贼(阴平):特别注意观察。
虑连:念叨;打算、筹划。
许外:见外。
拉(去声)察:到处走。(贬)
拉(去声)巴:叉开(腿)。
沾包儿:为惹下的事负责。
漏兜:事情败漏。
撩势:故意招惹。
卖呆儿:看热闹,旁观。
不糠:不错、很好。
保裉:有把握。
馕(阴平):软、差。
溜(去声)乎:得心应手,熟练。
含乎:疏忽、大意。
扬棒(轻声):高傲、得意。
牢绑(轻声):结实。
混(阳平)和:气氛融洽,和谐。
浮(阴平)溜儿:满及容器上沿。
眼蓝:眼红。
合炉儿:两事物易吸附或混合在一起。
对桩儿:相配,合适。
一边儿:同样。(只作定语)
沙楞:(干活)麻利。
死稀:不灵活、不开通,无办事能力。
拉(阳平)察:泼辣。
尿性:厉害,有能力。
侃快:爽快、痛快。
如(阴平)作(轻声):舒服。
唆(阳平):好招惹是非。
烦人巴拉:很烦人。
吵吵巴伙:喧囔、吵。
傻了巴叽:很傻。
虎了巴叽:心眼儿不足。又作“虎了巴登”、“二虎巴叽”。
稀拉光汤:很稀。
粘达糊吃:反复纠缠人(贬)。
突噜反账:事情办得不利落,反反复复。
挠头咕拽(阴平):形容头不梳脸不洗的样子。
场达二意:漫不经心。又作“杭达二意”。
扬风扎帽:不稳重,多说多动。
歪斜拉:不讲正理。
得搂儿:惬意,舒服,适合。
粉的噜的:粉色的。
四 副词
贼:很、相当、极。
星崩儿:偶尔地。
丁把儿:总是,不停地。又作“老丁儿”、“绑丁儿”、“丁架儿”。
花茬儿:经常;偶尔。
乍崩儿:初始。又作“乍巴楞儿”。
打爽儿:竟然,却。
左六儿:反正。
一马(去声):全部,都。
诚是:很;确实。
坐地:肯定;立时。
五 量词
挠(阴平)儿:小把儿。
咕碌儿:小段儿。又作“咕就儿”。
此外,在通辽汉语方言词中,有一些外民族的借词。
如:
突噜:爽约、未达到预期目的。
喇忽:疏忽。
黄拉巴叽:黄色的。(贬)
白不呲拉:白色的。(贬)
黑拉巴黢:黑色的。(贬)
黑巴出溜:黑色的。(贬)
黑拉光叽:黑色的。(贬)
红呲拉鲜:红色的。(贬)
紫拉豪青:紫色的。(贬)
甜拉巴梭:甜。(贬)
秧腔的:人体弱或有病时打不起精神。
面的荒的:有些面熟。
木个张的:发木。引申为不自然、尴尬。
辣的豪(阴平)的:辣。(贬)
辣的乎儿的:辣。
鬼目哈呲眼儿:奸狡。
嘎巴溜丢脆:干脆、爽快。
勾嘎不舍:十分吝啬。
统齐:一共。
西了:极了。(只作补语,表示好的程度)。
五马长枪:风风火火地,张牙舞爪地。
立个亮儿:立即。
简直杆儿:简直。
贼的拉地:非常。
蔫巴登儿地:悄悄地。
罕巴间儿地:出于好奇地。
好么样儿地:出乎意料地。
扎咕:诊治。
勒(阴平)特(轻声):邋遢。
以上词语源于满语。
乌勒摸:发酵的酸奶表层的凝固状的油脂。
压巴杆儿:步行。
苏木:乡。
嘎查:村。
大把儿:车把式。
(摘自《通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