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5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特载)关于全国全区修志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
  •     玺

    (200575)

     

        受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的委托,下面,我就全国全区修志工作进展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通报。

        一、全国修志工作总体情况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全国各地修志工作蓬勃开展,形成了盛世修志的大好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轮志书编纂工作已接近尾声

        目前,全国已出版三级志书4764部,完成规划数5478部的82%。其中,省级志书完成78%,市级志书完成77%,县级志书完成91%;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湖北、黑龙江6个省全部完成第一轮三级志书的出版任务,山西、辽宁、上海、江苏、福建、湖南、广西、云南、青海完成90%以上,其它大部分省市区完成80%以上,还有相当数量的志书正在审定出版过程中。就是说,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已基本接近尾声。除三级志书外,各地还编纂出版了两万余种部门志、行业志、专业志、村镇志、社情书和700余种年鉴。可以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丰硕的社会科学成果,也是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

        ()续志工作已陆续启动

        随着第一轮修志工作的基本完成,许多省市区已经启动了第二轮修志工作。截至2004年底,已有天津、河北、吉林、河南、青海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发文部署了第二轮修志工作。一些行业、部门,如科技部、水利部、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等也发文部署了第二轮修志任务。目前,全国已出版续志89部。 

        ()修志机构和队伍基本稳定

        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地市级、县级都成立了地方志机构,修志机构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形成。全国专职修志人员已发展到2万人,加上兼职修志人员,全国方志队伍已达10万人。在专职修志人员中,据22个省市区的统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有1114人,不少中青年同志已经成为修志工作的中坚力量,很多人还走上了各级修志机构的领导岗位。现阶段,全国方志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百科全书式的专家,受到地方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尊敬。

        ()方志馆、省情地情库及网络建设进度加快

        建设方志馆、地情库及网络,是开发利用志书资源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已建成和正在筹建或建设中的方志馆有14个,分别是北京、天津、河北、吉林、上海、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省情地情库有10个,分别是河北、沈阳、上海、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西、四川。地方志网络有9个,分别是天津、沈阳、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广西、四川、贵州。

        二、我区修志工作基本情况

        ()机构和队伍状况

        我区修志工作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走过20年的风雨历程。2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由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广大修志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修志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全区上下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编委会实施”的修志工作新格局,三级修志机构基本建立。据37个委办厅局、12个盟市、59个旗县(市、区)的统计,我区共有三级修志机构99个,专兼职修志人员458名。其中,专职修志人员270名,兼职修志人员188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76名,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61名,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42名。由此可见,在机构改革中,我区三级修志机构及工作人员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从而保持了修志工作的持续性,并培养和锻炼了一支素质较高的专兼职修志队伍。

         ()第一轮志书编纂情况

        我区第一轮修志规划出版三级志书188(调整后的数),目前已出版124部,完成计划的63%。其中,自治区专业志规划75部,已出版27部,完成计划的36%;盟市志12部,今年年底全部完成;旗县志101部,已出版86部,完成计划的85%,预计今明两年内可全部完成。

        ()续志工作情况

        2003年初,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正式部署了全区第二轮修志工作,要求已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的地区和部门、志书下限满10年的可以开始续志工作。目前,在完成第一轮志书编写任务的单位中,自治区交通厅、科技厅、农牧业厅、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军区、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以及部分旗县等21个单位开始了续志工作,并已出版《武川县志》、《鄂伦春自治旗志》两部续志,其余部分正在编纂之中。

        ()年鉴编纂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自治区各委办厅局的积极配合下,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共编辑出版了1998-20046卷《内蒙古年鉴》,并出版了年鉴电子版;2005卷,目前正在紧张编纂过程中。《内蒙古年鉴》的编纂出版,丰富了我区历史文化宝库,及时、有效地发挥了“资政、教育、存史”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出版了《乌海年鉴》、《巴彦淖尔年鉴》、《包头年鉴》、《锡林郭勒年鉴》、《赤峰年鉴》、《通辽年鉴》、《宁城年鉴》、《松山区年鉴》、《红山年鉴》、《乌拉特中旗年鉴》、《临河年鉴》、《准格尔年鉴》等地区综合性年鉴。总体上看,我区年鉴编纂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信息网络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地方志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数据库开发、办公自动化建设方面取得较大突破。首先,实现了与政府办公厅局域网的联接,并在局域网上建立地方志网页,实现资源共享和无纸化办公,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其次,建立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情网”网站,设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情”、“内蒙古大事记”、“内蒙古年鉴”、“地方志刊物”、“方志资料”、“重要会议”、“组织机构”、“志鉴动态”8个栏目,开发建立了《内蒙古年鉴》、《政府志》等9个数据库,为社会各界了解内蒙古发挥了重要的窗口作用,为领导和决策机构读志用志提供了方便。这期间,乌海市档案史志局还建立了全区第一家盟市网站。

        客观地看,我区第一轮修志工作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工作进展不平衡,编修进度不一,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特别是区直机关修志工作进展缓慢,还有48部志书尚未完成,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29(倒数第三),严重影响了第一轮修志工作的总体形势,成为修志工作中的主要困难。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对独立而稳定的修志机构及专职修志人员少,这是影响自治区志编纂工作的重要因素。

        二是自治区部分厅局对修志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修志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工作进展缓慢。

        三是经费不足,没有列入预算,志书编纂出版困难。

        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去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厅局修志工作进行了督查,大部分单位比较重视,开始行动起来,但进度还是比较慢,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奋进直追。总之,我区第一轮修志工作任重而道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同志及修志工作者一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连辑副主席讲话精神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字[2005]169号文件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编纂进度,为圆满完成我区第一轮修志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特载)关于全国全区修志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
  •     玺

    (200575)

     

        受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的委托,下面,我就全国全区修志工作进展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通报。

        一、全国修志工作总体情况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全国各地修志工作蓬勃开展,形成了盛世修志的大好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轮志书编纂工作已接近尾声

        目前,全国已出版三级志书4764部,完成规划数5478部的82%。其中,省级志书完成78%,市级志书完成77%,县级志书完成91%;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湖北、黑龙江6个省全部完成第一轮三级志书的出版任务,山西、辽宁、上海、江苏、福建、湖南、广西、云南、青海完成90%以上,其它大部分省市区完成80%以上,还有相当数量的志书正在审定出版过程中。就是说,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已基本接近尾声。除三级志书外,各地还编纂出版了两万余种部门志、行业志、专业志、村镇志、社情书和700余种年鉴。可以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丰硕的社会科学成果,也是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

        ()续志工作已陆续启动

        随着第一轮修志工作的基本完成,许多省市区已经启动了第二轮修志工作。截至2004年底,已有天津、河北、吉林、河南、青海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发文部署了第二轮修志工作。一些行业、部门,如科技部、水利部、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等也发文部署了第二轮修志任务。目前,全国已出版续志89部。 

        ()修志机构和队伍基本稳定

        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地市级、县级都成立了地方志机构,修志机构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形成。全国专职修志人员已发展到2万人,加上兼职修志人员,全国方志队伍已达10万人。在专职修志人员中,据22个省市区的统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有1114人,不少中青年同志已经成为修志工作的中坚力量,很多人还走上了各级修志机构的领导岗位。现阶段,全国方志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百科全书式的专家,受到地方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尊敬。

        ()方志馆、省情地情库及网络建设进度加快

        建设方志馆、地情库及网络,是开发利用志书资源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已建成和正在筹建或建设中的方志馆有14个,分别是北京、天津、河北、吉林、上海、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省情地情库有10个,分别是河北、沈阳、上海、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西、四川。地方志网络有9个,分别是天津、沈阳、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广西、四川、贵州。

        二、我区修志工作基本情况

        ()机构和队伍状况

        我区修志工作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走过20年的风雨历程。2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由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广大修志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修志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全区上下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编委会实施”的修志工作新格局,三级修志机构基本建立。据37个委办厅局、12个盟市、59个旗县(市、区)的统计,我区共有三级修志机构99个,专兼职修志人员458名。其中,专职修志人员270名,兼职修志人员188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76名,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61名,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42名。由此可见,在机构改革中,我区三级修志机构及工作人员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从而保持了修志工作的持续性,并培养和锻炼了一支素质较高的专兼职修志队伍。

         ()第一轮志书编纂情况

        我区第一轮修志规划出版三级志书188(调整后的数),目前已出版124部,完成计划的63%。其中,自治区专业志规划75部,已出版27部,完成计划的36%;盟市志12部,今年年底全部完成;旗县志101部,已出版86部,完成计划的85%,预计今明两年内可全部完成。

        ()续志工作情况

        2003年初,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正式部署了全区第二轮修志工作,要求已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的地区和部门、志书下限满10年的可以开始续志工作。目前,在完成第一轮志书编写任务的单位中,自治区交通厅、科技厅、农牧业厅、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军区、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以及部分旗县等21个单位开始了续志工作,并已出版《武川县志》、《鄂伦春自治旗志》两部续志,其余部分正在编纂之中。

        ()年鉴编纂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自治区各委办厅局的积极配合下,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共编辑出版了1998-20046卷《内蒙古年鉴》,并出版了年鉴电子版;2005卷,目前正在紧张编纂过程中。《内蒙古年鉴》的编纂出版,丰富了我区历史文化宝库,及时、有效地发挥了“资政、教育、存史”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出版了《乌海年鉴》、《巴彦淖尔年鉴》、《包头年鉴》、《锡林郭勒年鉴》、《赤峰年鉴》、《通辽年鉴》、《宁城年鉴》、《松山区年鉴》、《红山年鉴》、《乌拉特中旗年鉴》、《临河年鉴》、《准格尔年鉴》等地区综合性年鉴。总体上看,我区年鉴编纂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信息网络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地方志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数据库开发、办公自动化建设方面取得较大突破。首先,实现了与政府办公厅局域网的联接,并在局域网上建立地方志网页,实现资源共享和无纸化办公,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其次,建立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情网”网站,设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情”、“内蒙古大事记”、“内蒙古年鉴”、“地方志刊物”、“方志资料”、“重要会议”、“组织机构”、“志鉴动态”8个栏目,开发建立了《内蒙古年鉴》、《政府志》等9个数据库,为社会各界了解内蒙古发挥了重要的窗口作用,为领导和决策机构读志用志提供了方便。这期间,乌海市档案史志局还建立了全区第一家盟市网站。

        客观地看,我区第一轮修志工作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工作进展不平衡,编修进度不一,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特别是区直机关修志工作进展缓慢,还有48部志书尚未完成,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29(倒数第三),严重影响了第一轮修志工作的总体形势,成为修志工作中的主要困难。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对独立而稳定的修志机构及专职修志人员少,这是影响自治区志编纂工作的重要因素。

        二是自治区部分厅局对修志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修志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工作进展缓慢。

        三是经费不足,没有列入预算,志书编纂出版困难。

        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去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厅局修志工作进行了督查,大部分单位比较重视,开始行动起来,但进度还是比较慢,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奋进直追。总之,我区第一轮修志工作任重而道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同志及修志工作者一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连辑副主席讲话精神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字[2005]169号文件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编纂进度,为圆满完成我区第一轮修志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