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5年  /  第五期
  • (读志用志)读一点地方史志书籍
  • 上个世纪初他生于浑善达克沙地;他曾留学日本和蒙古;抗战胜利之时他曾任察哈尔盟临时革命政府盟长;五十年代他曾面对毛主席朗诵自己的诗作并与主席拥抱;他担任过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作家协会主席,并曾同茅盾、周扬、巴金、冰心等一起赴苏联参加亚非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文革”之前他已出版30部文学著作;他的雕像2003年在锡林浩特市锡林广场落成……

    他是谁?他就是被誉为蒙古族大文豪、蒙古族新文学奠基人的纳·赛音朝克图。笔者坦言,甭说在内蒙古的其他地方,就连纳·赛音朝克图家乡所在的锡盟人中,除却少数业内人士外,知晓者也是寥寥无几。这绝非笔者妄断。君不见,在锡林广场组合壁雕面前,那些青少年观瞻者们,有多少人能准确讲出浮雕中表述的草原历史和人物呢?即便我们在职干部中,又有多少人知道蒙古民族第一代共产党人诞生在哪里?历史上的“独贵龙运动”是怎么回事?1947年党领导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我区牧区为什么要实行“三不两利”政策?这些并不久远的事情尚不清楚,何论康熙“多伦会盟”等诸多重要历史的由来……

    何以至此?笔者以为是我们对纳·赛音朝克图等前贤乃至内蒙古草原历史文化的认识不到位;而认识的欠缺,又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我们对地方历史知识学习掌握的不够。

    当前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着眼点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学习掌握党史和地方近现代史,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邓小平同志指出:“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当前,大批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承担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但是他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曲折中发展的历史,对党的丰富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作风缺乏了解知体验。而解决这类问题,除了加强理论修养和实践锻炼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从而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更好地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我区党史地方志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各级地方志书先后问世,规模宏大的全区第一轮修志工程即将告竣。这些史志书刊在我区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它们不仅是各级领导丰富文化内涵,把握发展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正确决策的必修课,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家乡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同时可以为宣传内蒙古、对外招商引资提供咨询服务。

    修志为用。诚然,当前各地方、各部门的工作都很忙。我们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千万莫忘了那句话:开卷有益,磨刀不误砍柴功。

     

    (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读志用志)读一点地方史志书籍
  • 上个世纪初他生于浑善达克沙地;他曾留学日本和蒙古;抗战胜利之时他曾任察哈尔盟临时革命政府盟长;五十年代他曾面对毛主席朗诵自己的诗作并与主席拥抱;他担任过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作家协会主席,并曾同茅盾、周扬、巴金、冰心等一起赴苏联参加亚非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文革”之前他已出版30部文学著作;他的雕像2003年在锡林浩特市锡林广场落成……

    他是谁?他就是被誉为蒙古族大文豪、蒙古族新文学奠基人的纳·赛音朝克图。笔者坦言,甭说在内蒙古的其他地方,就连纳·赛音朝克图家乡所在的锡盟人中,除却少数业内人士外,知晓者也是寥寥无几。这绝非笔者妄断。君不见,在锡林广场组合壁雕面前,那些青少年观瞻者们,有多少人能准确讲出浮雕中表述的草原历史和人物呢?即便我们在职干部中,又有多少人知道蒙古民族第一代共产党人诞生在哪里?历史上的“独贵龙运动”是怎么回事?1947年党领导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我区牧区为什么要实行“三不两利”政策?这些并不久远的事情尚不清楚,何论康熙“多伦会盟”等诸多重要历史的由来……

    何以至此?笔者以为是我们对纳·赛音朝克图等前贤乃至内蒙古草原历史文化的认识不到位;而认识的欠缺,又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我们对地方历史知识学习掌握的不够。

    当前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着眼点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学习掌握党史和地方近现代史,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邓小平同志指出:“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当前,大批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承担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但是他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曲折中发展的历史,对党的丰富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作风缺乏了解知体验。而解决这类问题,除了加强理论修养和实践锻炼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从而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更好地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我区党史地方志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各级地方志书先后问世,规模宏大的全区第一轮修志工程即将告竣。这些史志书刊在我区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它们不仅是各级领导丰富文化内涵,把握发展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正确决策的必修课,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家乡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同时可以为宣传内蒙古、对外招商引资提供咨询服务。

    修志为用。诚然,当前各地方、各部门的工作都很忙。我们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千万莫忘了那句话:开卷有益,磨刀不误砍柴功。

     

    (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