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克什克腾旗是旅游资源比较富集的地方,中共克旗委、克旗人民政府就此制定了“生态立旗、旅游活旗”的发展战略。今天看来,把克旗的旅游资源利用定位于生态旅游是落实这一发展战略的一个根本性措施和关键性环节。本文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出发,以便同克旗旅游现状作出比较,从而推衍出定位于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谨求教于关注克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朋友们。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初步界定
“生态旅游”一词较早是加拿大和墨西哥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综合加拿大、墨西哥、美国、澳大利亚学者的见解,生态旅游基本的内涵是:(1)旅游对象的基础——自然区域相对没有干扰;(2)旅游者具有环保意识,不会导致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下降,在生态上做到可持续保护和可持续旅游;(3)体现了当地环境特色和古今文化特色,以供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4)长期发展规划上对当地居民参与,对自然旅游区持续保护和管理有直接贡献;(5)管理目的上,为保护区筹资、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
目前,我国学者对此的基本共识是:(1)生态旅游要贯穿生态学思想,指导其有序发展,使其能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增强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保护和可持续旅游的旅游体系形式;(2)旅游对象能以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和民风民俗给旅游者提供亲近、认识自然、体验古朴文化、享受自然、野生风光的需求;(3)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实现旅游发展中生态、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包括使旅游者受到生态知识、身心健康、环境保护教育。
综合中外学者的见解和共识,我们可以对生态旅游作出初步界定:
1、生态旅游对象是相对原始的,基本没有干扰的原生态的,民风民俗较独特的,能提供亲近、认识、欣赏自然、体验古朴文化的自然区域。
2、生态旅游的资源利用要以不导致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下降为前提,从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和可持续旅游。
3、生态旅游的开展要能对当地居民就业、自然保护区保护,公众(包括旅游者)环境教育做出直接贡献,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
我们再进一步简约归纳出生态旅游的基本标准和功能:三个标准是:(1)旅游对象原生态;(2)旅游利用无破坏性;(3)旅游开发属地居民参与程度高。四个功能是:(1)观赏功能;(2)保护功能;(3)扶贫功能;(4)环境教育功能。
如果我们以“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标准功能为前提来衡量克旗的旅游现状,会感到实行基本的资源定位利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克旗旅游业现状同生态旅游的基本比较
为了进一步阐明克旗旅游业定位于生态旅游的准确性,我们通过生态旅游内在要求同克旗旅游业现状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弄清问题的本质所在。
1、为何有别于自然保护区的旅游?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保护区从结构上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一般也不允许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缓冲区内只许进行科学考察研究活动,实验区内才可以进行旅游活动。克旗有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克旗旅游资源的最主要部分。达里湖保护区是鸟类保护区,湖岸核心区建有永久性旅游设施,湖内有游轮供游客在湖中任意游荡,而观鸟台设置严重不足,每年十数万人次的游客涌入和车流量的不断增加,严重干扰了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南岸原曼陀山庄的建设和现在的南岸开发,更给鸟类繁殖带来灾难性后果。巴彦敖包是珍稀树种保护区,在这里游客每到,必去核心区,度假村甚至就在核心区边缘,生活垃圾不能进行回收处理,只能简单埋放,旅游黄金季节夜晚篝火不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土壤被侵蚀,水源润力下降,酸碱度失衡。周围还有大量家畜活动,时刻潜伏着物种侵入、引发火灾等危险。要知道这可是世界仅存,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活化石,其脆弱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说,旅游资源利用定位于生态旅游是十分必要的。
2、为何有别于目前的自然观光旅游?
克旗目前的旅游还基本停在自然观光上,还不能说达到了生态旅游的高度。
从目的地条件要求上看,自然观光、生态旅游都较高,自然观光追求环境优美奇特,交通便捷,食宿舒适,服务周到。生态旅游侧重生态环境的高品位和敏感性人文内涵。如克旗“植物大熊猫”,世界独一无二;高原天鹅湖;女真、蒙元文化遗存,都是难得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利用上,自然观光追求的方便舒适,在生态旅游中就不能被突出考虑,而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和谐性、整体统一性。一般不宜大兴土木,像达里湖北岸、南岸的旅游设施建设和开发不仅违法,更觉刺眼、不协调。
从旅游动机看,自然观光主要是体验感受自然风光的魅力。看云杉的优美形态,感达里湖的开阔,闻草原空气的新鲜,睹大青山、阿斯哈图冰臼、冰石林的奇异。生态旅游还应给游客提供进一步的文化需求,懂得沙地云杉的珍稀,冰臼、冰石林的地质学术价值,还必须让游客只留下脚印,仅带走照片,必须自觉保护环境。
从旅游受益主体看,自然观光受益者主要是景区开发商和经营者,且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生态旅游应是当地居民,且是多方面的,生态优先,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收。游客受益也高过前者,能真的“返璞归真”,在参与保护自然景观、动植物前提下享受自然,精神得到升华。
3、为何有别于大众传统旅游?
从旅游需求环节上看,大众传统旅游一般是食、宿、行、看、娱、购,其中心环节是看、娱,旅游服务以此来设置其服务标准,餐饮、旅馆、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玩乐、购物等需求的满足程度是最关注的;生态旅游是食、宿、行、体、教、爱,体验自然美,得到环境“教育”,“热爱”旅游地,提供献“爱”机会是生态旅游的精华和主题。所以,生态旅游区一般选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这也是克旗应定位生态旅游的基础。
从利用效果上看,大众旅游对环境是消极的,负面影响很难避免;而生态旅游是积极的,要求对自然环境原生态给以持续保护,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共同分享受益。
从旅游媒介上看,大众旅游媒介以获取利润为中心;生态旅游以保护生态为目的,通过旅游来促进对环境原生态的持续保护,旅游策划者和导游必须能给游客以启迪、教育、生态知识、自然美感方面的享受。
区分开不同的旅游类型,弄清楚生态旅游的特点,为理解克旗旅游资源为何应定位于生态旅游就打下了基础,也为进一步认识定位于生态旅游的意义和确定利用原则准备了条件。
三、生态旅游的定位意义和利用原则
通过对旅游类型的比较分析,已经阐明了根据克旗旅游资源的特点,定位于生态旅游的基础。这个定位是着眼于克旗地缘特点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是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的,当然其实践意义将远大于此。
第一,从地缘区位上看,克旗处在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边缘,风沙干旱威胁严重,加之海拔、纬度偏高,年无霜期短,降雨量少,自然环境具有明显高原脆弱性的特征。不论是农区,还是牧区,其意义绝不仅是旅游资源利用的单一问题。开展旅游只能是科学地积极利用,不能忽视任何负面影响。一旦破坏,将无法恢复。如达里湖作为自然保护区,它是多种鸟类繁殖迁徙地。作为湿地系统,它的生态意义更为重大,它直接调剂着全旗西北部的气候和降雨量,一旦这个系统破坏,势必加剧全旗草原的沙化和草地的退化,将无法挽救。而生态旅游利用主要应该是发挥其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保护筹集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加强保护,决不应是让少数人致富,甚至是破坏性利用而致富。这是定位生态旅游的现实意义所在。
第二、从旅游资源利用的目标上看,定位生态旅游的目标首先是满足资源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带动旅游业、社区居民生活、环境治理的发展。不能把市场操作手段当作普适原则,又同满足资源需要对立起来。所谓旅游开发,定位生态旅游就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的统一和最大化,从而主动积累资金,达到保护的目的。即让旅游者、资源利用者、所有者都能认识到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从而进行合理、科学利用,达到持续、永续保护。这是定位于生态旅游的指导意义所在。
第三、从旅游资源利用规划上看,只有把资源科学、准确的定位利用,才能达到宏观上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步发展的目标。“农牧为本,以牧为主,生态立旗,旅游活旗,科教兴旗,工贸强旗”战略,应是一个有机整体,“旅游活旗”不能独立操作,更不能同“生态立旗”对立,这就必须发展旅游业时,统筹进行全旗域战略规划,给旅游资源利用以科学定位是进行合理利用、统筹规划的前提,这是定位于生态旅游的应用意义所在。
明确了旅游资源利用的定位意义,以此来指导实践操作,我们就能拟定其利用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以强化工作的方向性、针对性,逐步达到初始的利用目的。
1、始终坚持保护性利用与持续性利用相统一的原则。
我们定位于生态旅游,是说资源必须得到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首先是满足保护和发展的目标,旅游发展必须同当地社区发展、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不能把自然保护区、世界、国家地质、森林公园当作纯粹商业旅游产品加以包装开发,不顾后果地推向市场。生态旅游本身就是在生态危机、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背景下的教育模式。首先应该发挥其教育功能,唤醒珍惜自然,热爱家园的环境意识。如巴彦敖包沙地云杉的核心区应进行高度封闭,扩大缓冲区,减少人类活动,保护那里的原始小气候和水源、土壤,它太珍贵了,世界仅有那么一小片。
2、始终坚持原生性和容控性利用的原则。
在克旗这样的地缘条件下,生态旅游的资源只能是原生性的,不要说我们无力建造生态园区,我们能建的别处肯定比我们建得好。这就要求我们的资源利用,把人为对环境的干扰减少到最低程度,每一步人为建设都必须用生态学原理给以指证。防止物种侵害,防止改变其生态结构或环境退化,防止破坏生物多样性,从而防止破坏资源原生性。这样,同时就必须坚持容控性利用原则。一是从规划入手,确定出生态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必须将旅游可能带来的生态冲击控制在环境容量以内,从根本上控制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压力。二是旅游所得必须保证一定比例反哺旅游资源。三是吸纳当地居民参与,以改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提高控制能力。四是制定功能区利用标准,核心区、缓冲区严禁设置旅游休闲设施,减少或杜绝娱乐活动,增加不同功能区的宣传教育警示标识,培养旅游秩序文明。
3、始终坚持文化性同教育性领先的利用原则。
克旗的重要旅游景区都有极为独特的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云杉林、地质公园、草原(包括达里湖)元文化原貌的文化意韵都很丰富,挖掘其文化底蕴,对旅游者、经营者加强教育,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资源,更能增强资源的含金量,增加吸引力,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创建旅游品牌。
把克旗的旅游业纳入生态旅游的轨道,事关克旗旅游发展战略——打造旅游名旗战略的具体落实,也关系克旗经济的长远发展,更关系着克旗未来子孙后代在什么环境下生存和能否享有应得的福祉,让我们统一认识,并为此做出应有的努力。
(作者: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党校)
克什克腾旗是旅游资源比较富集的地方,中共克旗委、克旗人民政府就此制定了“生态立旗、旅游活旗”的发展战略。今天看来,把克旗的旅游资源利用定位于生态旅游是落实这一发展战略的一个根本性措施和关键性环节。本文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出发,以便同克旗旅游现状作出比较,从而推衍出定位于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谨求教于关注克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朋友们。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初步界定
“生态旅游”一词较早是加拿大和墨西哥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综合加拿大、墨西哥、美国、澳大利亚学者的见解,生态旅游基本的内涵是:(1)旅游对象的基础——自然区域相对没有干扰;(2)旅游者具有环保意识,不会导致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下降,在生态上做到可持续保护和可持续旅游;(3)体现了当地环境特色和古今文化特色,以供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4)长期发展规划上对当地居民参与,对自然旅游区持续保护和管理有直接贡献;(5)管理目的上,为保护区筹资、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
目前,我国学者对此的基本共识是:(1)生态旅游要贯穿生态学思想,指导其有序发展,使其能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增强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保护和可持续旅游的旅游体系形式;(2)旅游对象能以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和民风民俗给旅游者提供亲近、认识自然、体验古朴文化、享受自然、野生风光的需求;(3)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实现旅游发展中生态、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包括使旅游者受到生态知识、身心健康、环境保护教育。
综合中外学者的见解和共识,我们可以对生态旅游作出初步界定:
1、生态旅游对象是相对原始的,基本没有干扰的原生态的,民风民俗较独特的,能提供亲近、认识、欣赏自然、体验古朴文化的自然区域。
2、生态旅游的资源利用要以不导致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下降为前提,从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和可持续旅游。
3、生态旅游的开展要能对当地居民就业、自然保护区保护,公众(包括旅游者)环境教育做出直接贡献,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
我们再进一步简约归纳出生态旅游的基本标准和功能:三个标准是:(1)旅游对象原生态;(2)旅游利用无破坏性;(3)旅游开发属地居民参与程度高。四个功能是:(1)观赏功能;(2)保护功能;(3)扶贫功能;(4)环境教育功能。
如果我们以“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标准功能为前提来衡量克旗的旅游现状,会感到实行基本的资源定位利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克旗旅游业现状同生态旅游的基本比较
为了进一步阐明克旗旅游业定位于生态旅游的准确性,我们通过生态旅游内在要求同克旗旅游业现状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弄清问题的本质所在。
1、为何有别于自然保护区的旅游?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保护区从结构上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一般也不允许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缓冲区内只许进行科学考察研究活动,实验区内才可以进行旅游活动。克旗有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克旗旅游资源的最主要部分。达里湖保护区是鸟类保护区,湖岸核心区建有永久性旅游设施,湖内有游轮供游客在湖中任意游荡,而观鸟台设置严重不足,每年十数万人次的游客涌入和车流量的不断增加,严重干扰了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南岸原曼陀山庄的建设和现在的南岸开发,更给鸟类繁殖带来灾难性后果。巴彦敖包是珍稀树种保护区,在这里游客每到,必去核心区,度假村甚至就在核心区边缘,生活垃圾不能进行回收处理,只能简单埋放,旅游黄金季节夜晚篝火不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土壤被侵蚀,水源润力下降,酸碱度失衡。周围还有大量家畜活动,时刻潜伏着物种侵入、引发火灾等危险。要知道这可是世界仅存,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活化石,其脆弱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说,旅游资源利用定位于生态旅游是十分必要的。
2、为何有别于目前的自然观光旅游?
克旗目前的旅游还基本停在自然观光上,还不能说达到了生态旅游的高度。
从目的地条件要求上看,自然观光、生态旅游都较高,自然观光追求环境优美奇特,交通便捷,食宿舒适,服务周到。生态旅游侧重生态环境的高品位和敏感性人文内涵。如克旗“植物大熊猫”,世界独一无二;高原天鹅湖;女真、蒙元文化遗存,都是难得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利用上,自然观光追求的方便舒适,在生态旅游中就不能被突出考虑,而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和谐性、整体统一性。一般不宜大兴土木,像达里湖北岸、南岸的旅游设施建设和开发不仅违法,更觉刺眼、不协调。
从旅游动机看,自然观光主要是体验感受自然风光的魅力。看云杉的优美形态,感达里湖的开阔,闻草原空气的新鲜,睹大青山、阿斯哈图冰臼、冰石林的奇异。生态旅游还应给游客提供进一步的文化需求,懂得沙地云杉的珍稀,冰臼、冰石林的地质学术价值,还必须让游客只留下脚印,仅带走照片,必须自觉保护环境。
从旅游受益主体看,自然观光受益者主要是景区开发商和经营者,且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生态旅游应是当地居民,且是多方面的,生态优先,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收。游客受益也高过前者,能真的“返璞归真”,在参与保护自然景观、动植物前提下享受自然,精神得到升华。
3、为何有别于大众传统旅游?
从旅游需求环节上看,大众传统旅游一般是食、宿、行、看、娱、购,其中心环节是看、娱,旅游服务以此来设置其服务标准,餐饮、旅馆、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玩乐、购物等需求的满足程度是最关注的;生态旅游是食、宿、行、体、教、爱,体验自然美,得到环境“教育”,“热爱”旅游地,提供献“爱”机会是生态旅游的精华和主题。所以,生态旅游区一般选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这也是克旗应定位生态旅游的基础。
从利用效果上看,大众旅游对环境是消极的,负面影响很难避免;而生态旅游是积极的,要求对自然环境原生态给以持续保护,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共同分享受益。
从旅游媒介上看,大众旅游媒介以获取利润为中心;生态旅游以保护生态为目的,通过旅游来促进对环境原生态的持续保护,旅游策划者和导游必须能给游客以启迪、教育、生态知识、自然美感方面的享受。
区分开不同的旅游类型,弄清楚生态旅游的特点,为理解克旗旅游资源为何应定位于生态旅游就打下了基础,也为进一步认识定位于生态旅游的意义和确定利用原则准备了条件。
三、生态旅游的定位意义和利用原则
通过对旅游类型的比较分析,已经阐明了根据克旗旅游资源的特点,定位于生态旅游的基础。这个定位是着眼于克旗地缘特点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是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的,当然其实践意义将远大于此。
第一,从地缘区位上看,克旗处在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边缘,风沙干旱威胁严重,加之海拔、纬度偏高,年无霜期短,降雨量少,自然环境具有明显高原脆弱性的特征。不论是农区,还是牧区,其意义绝不仅是旅游资源利用的单一问题。开展旅游只能是科学地积极利用,不能忽视任何负面影响。一旦破坏,将无法恢复。如达里湖作为自然保护区,它是多种鸟类繁殖迁徙地。作为湿地系统,它的生态意义更为重大,它直接调剂着全旗西北部的气候和降雨量,一旦这个系统破坏,势必加剧全旗草原的沙化和草地的退化,将无法挽救。而生态旅游利用主要应该是发挥其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保护筹集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加强保护,决不应是让少数人致富,甚至是破坏性利用而致富。这是定位生态旅游的现实意义所在。
第二、从旅游资源利用的目标上看,定位生态旅游的目标首先是满足资源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带动旅游业、社区居民生活、环境治理的发展。不能把市场操作手段当作普适原则,又同满足资源需要对立起来。所谓旅游开发,定位生态旅游就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的统一和最大化,从而主动积累资金,达到保护的目的。即让旅游者、资源利用者、所有者都能认识到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从而进行合理、科学利用,达到持续、永续保护。这是定位于生态旅游的指导意义所在。
第三、从旅游资源利用规划上看,只有把资源科学、准确的定位利用,才能达到宏观上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步发展的目标。“农牧为本,以牧为主,生态立旗,旅游活旗,科教兴旗,工贸强旗”战略,应是一个有机整体,“旅游活旗”不能独立操作,更不能同“生态立旗”对立,这就必须发展旅游业时,统筹进行全旗域战略规划,给旅游资源利用以科学定位是进行合理利用、统筹规划的前提,这是定位于生态旅游的应用意义所在。
明确了旅游资源利用的定位意义,以此来指导实践操作,我们就能拟定其利用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以强化工作的方向性、针对性,逐步达到初始的利用目的。
1、始终坚持保护性利用与持续性利用相统一的原则。
我们定位于生态旅游,是说资源必须得到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首先是满足保护和发展的目标,旅游发展必须同当地社区发展、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不能把自然保护区、世界、国家地质、森林公园当作纯粹商业旅游产品加以包装开发,不顾后果地推向市场。生态旅游本身就是在生态危机、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背景下的教育模式。首先应该发挥其教育功能,唤醒珍惜自然,热爱家园的环境意识。如巴彦敖包沙地云杉的核心区应进行高度封闭,扩大缓冲区,减少人类活动,保护那里的原始小气候和水源、土壤,它太珍贵了,世界仅有那么一小片。
2、始终坚持原生性和容控性利用的原则。
在克旗这样的地缘条件下,生态旅游的资源只能是原生性的,不要说我们无力建造生态园区,我们能建的别处肯定比我们建得好。这就要求我们的资源利用,把人为对环境的干扰减少到最低程度,每一步人为建设都必须用生态学原理给以指证。防止物种侵害,防止改变其生态结构或环境退化,防止破坏生物多样性,从而防止破坏资源原生性。这样,同时就必须坚持容控性利用原则。一是从规划入手,确定出生态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必须将旅游可能带来的生态冲击控制在环境容量以内,从根本上控制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压力。二是旅游所得必须保证一定比例反哺旅游资源。三是吸纳当地居民参与,以改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提高控制能力。四是制定功能区利用标准,核心区、缓冲区严禁设置旅游休闲设施,减少或杜绝娱乐活动,增加不同功能区的宣传教育警示标识,培养旅游秩序文明。
3、始终坚持文化性同教育性领先的利用原则。
克旗的重要旅游景区都有极为独特的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云杉林、地质公园、草原(包括达里湖)元文化原貌的文化意韵都很丰富,挖掘其文化底蕴,对旅游者、经营者加强教育,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资源,更能增强资源的含金量,增加吸引力,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创建旅游品牌。
把克旗的旅游业纳入生态旅游的轨道,事关克旗旅游发展战略——打造旅游名旗战略的具体落实,也关系克旗经济的长远发展,更关系着克旗未来子孙后代在什么环境下生存和能否享有应得的福祉,让我们统一认识,并为此做出应有的努力。
(作者: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