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6年  /  第五期

第五期

  • (经济论坛)出口退税政策对自治区外贸出口的影响
  • 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先后在1994年、1999年和2003年三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从200411日起,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建立党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拖欠的退税款由党中央财政从2004年起采取全额贴息的办法加以解决,又于2005年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将超基数部分党中央与地方分担的比例从7525调整为92575

        这些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表明了国家对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出口,并通过政策调控来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达到宏观调控经济的目标。这一政策的实施,对鼓励企业出口创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过去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退税款未能及时拨付,甚至个别企业的退税款几年都难以到位,大量地占用了企业的营运资金。下面从自治区对外贸易出口及退税情况进行分析:

      一、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区外贸出口的积极影响

      (一)在地方政府积极鼓励、重点企业大力推动下,自治区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出口产品的种类集中在羊绒、杂粮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多属微利产品,在这部分出口企业的利润中,出口退税占有一定比例。多年以来,在地方政府积极鼓励、重点企业大力推动下,自治区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002年——2005年,自治区贸易累计出口535200万美元,实际退税423693万元人民币,从外经贸部门得来情况,截至2005年上半年,历年积累下来的欠出口企业退税指标,已全部清退完毕。

     

    12002年——2005年出口及退税情况表(万美元,万元)

     

    年度

    种类

    2002

    2003

    2004

    2005

    出口额

    77385

    115958

    167199

    174658

    退税额

    98030

    101670

    62844

    161149

     

      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先后在1994年、1999年和2003年三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从200411日起,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建立党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拖欠的退税款由党中央财政从2004年起采取全额贴息的办法加以解决,又于2005年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将超基数部分党中央与地方分担的比例从7525调整为92575

        这些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表明了国家对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出口,并通过政策调控来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达到宏观调控经济的目标。这一政策的实施,对鼓励企业出口创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过去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退税款未能及时拨付,甚至个别企业的退税款几年都难以到位,大量地占用了企业的营运资金。下面从自治区对外贸易出口及退税情况进行分析:

      一、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区外贸出口的积极影响

      (一)在地方政府积极鼓励、重点企业大力推动下,自治区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出口产品的种类集中在羊绒、杂粮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多属微利产品,在这部分出口企业的利润中,出口退税占有一定比例。多年以来,在地方政府积极鼓励、重点企业大力推动下,自治区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002年——2005年,自治区贸易累计出口535200万美元,实际退税423693万元人民币,从外经贸部门得来情况,截至2005年上半年,历年积累下来的欠出口企业退税指标,已全部清退完毕。

        (二)有效缓解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有利于增强企业出口后劲

        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现行政策规定新发生的退税款不再拖欠,历年的拖欠税款也得以清还,解决了长期遗留的欠退税问题。特别是专营外贸企业,由于历年拖欠的巨额税款得以清还,财务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有利的支持了我区外贸出口企业的发展,同时,在当前宏观经济调整、银行银根趋紧的大环境下,出口退税资金的及时到位,极大地缓解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企业负债大幅下降,银行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余额大幅下降。

        (三)有利于加快外贸结构调整,优化贸易方式与出口商品结构

        出口退税政策及地方扶持外贸出口政策大大调动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促使外贸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一是有利于鼓励出口企业充分利用优惠政策,扩大出口规模,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二是有利于企业出口的增长,特别是生产型企业可通过税收免、抵、退和地方扶持政策发展自营出口业务;外贸公司通过与生产企业合作,挖掘内部潜力、成本核算等方式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三是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使出口企业的贷款减少,降低了企业的利息支出,财务成本大幅下降。四是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促使出口商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品牌化方向发展。五是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抵御出口退税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等带来的风险。从2004年开始,自治区政府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引进了如汉鼎光电、合谦电子等几家大型外商投资项目,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进料对口贸易,加快了我区加工贸易的出口(见表二)。

     

    表二    2002年——2005年全区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情况表

     

           年度

     

    贸易方式

    2002年度

    2003年度

    2004年度

    2005年度

    出口额

    占比

    出口额

    占比

    出口额

    占比

    出口额

    占比

    一般贸易

    59501

    73.9%

    98307

    84.8%

    130080

    77.8%

    128488

    73.5%

    加工类贸易

    13090

    16.9%

    16298

    14%

    23757

    14.2%

    36455

    20.8%

     

        二、出口退税新政策实施的不利影响

        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将直接导致企业出口成本提高、利润下降,减弱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区的出口商品多属传统型原材料产品出口,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属劳动密集型产品,且羊绒纺织业多为小型作坊式生产,集团式、品牌型企业数量少,规模较小、利润本来就低,退税率调整对这些企业的影响较大。

        (一)出口退税率的调低或取消,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

         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1个百分点。随着出口退税率的调整,特别是一些资源性的产品,还要反征资源性出口关税。200511日起,国家取消了对电解铝、硅铁等产品8%的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并加增5%的出口税,近期,国家又对耗能高的电解铝企业两次上调电价,使冶炼吨铝成本上涨380元以上,上涨18.9%。电价成本的增加加上改退税为征税,使得内蒙古电解铝、硅铁行业实际出口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甚至面临亏损的局面。

        为缓解各种政策改革带来的冲击,部分出口企业通过采取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来弥补政策调整的影响。但由于价格攀高,竞争力减弱,使企业出口出现下滑趋势。这一问题,对自营出口业务、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小型企业影响较大。再有羊绒纺织业是受退税率降低、配额受限、汇率上调影响较大的行业,在一般贸易中占比较高,由于产品结构的问题,我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主要体现为价格竞争,因此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利润较低、对价格敏感。自2005年初开始,因取消纺织品配额而产生的纺织品摩擦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区羊绒制品的出口,虽经多方协商,这一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加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出口退税已经成为很多纺织品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一旦退税率进一步降低,这些小型企业的贸易出口将更加难以发展。从外汇局统计数据反映,我区外贸出口在上半年增长30.9%的情况下,至3季度末比去年同期出口减少了5000万美元。虽然4季度有所提高,但年底出口增幅为17.1%,同全国30%的增幅来讲低了近13个百分点。

        (二)出口退税新政策增加了地方财政压力

        出口退税调整加重了地方的财政压力。由于2004年新退税政策要求地方财政负担出口退税款超基数部分的25%,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压力,形成新的延迟退税。出口退税新政策对地方财政的压力,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方政府支持外贸出口的积极性。据统计,在2004年全国实际退税2196亿元中,地方负担了115亿元。各地负担的超基数出口退税约占地方增值税分成收入增量的30%,因此造成负担过重的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我区地方财税相对较弱,负担将更加重。许多外贸企业为了规避这种风险,纷纷改自营出口方式为代理出口方式,让生产企业去退税,把地方延迟退税的风险转移到供货企业去,这样,出口多出一道中间环节,使企业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

        (三)退税政策对新企业的制约

        按照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规定,新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两年内在退税单证审核时必须提供交叉稽核信息方可办理退税手续,同时,要在出口后三个月内核销完毕,携出口收汇核销单退税联进行退税申报。且生产型企业一年内出口200万美元以内的只能进行免、抵操作,不能退税。退税时间提前及退税滞后将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企业为了退税款及时到位,只能采取代理出口的方式。但依托代理公司走代理出口的退税程序,又将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四)边境小额贸易无法正常实现退税

        我区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与蒙古、俄罗斯接壤,加上季节性口岸,全区共有18个口岸。边境贸易作为一种特殊地对外贸易形式,属于相邻两国边境地区之间、居民之间的经贸往来,方式灵活、交易分散。而现行退税制度要求企业办理退税手续,大部分从事边贸出口的企业因收取人民币、携带毗邻国家货币现钞入境以及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因而无法实现正常退税,未能从退税政策上给予边贸企业应有的支持。

        (五)汇率调整与退税政策的并行带给出口企业更大的负担

        汇率与税率是影响出口企业运营的两个重要杠杆,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汇率的变动很大程度地关系到出口企业的收益。2005721日,我国开始实施新的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升值2%。企业出口将面临换汇成本增加和退税收益下降的双重压力。

        三、政策建议

        (一)加强内部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增加企业利润。

        企业应积极拓展市场,多抓客户,通过降低出口商品的生产流通费用、中间环节费用等基本措施增加利润。如内蒙古鄂尔多斯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对于由于退税率调整而增加的成本,通过协商,由出口企业及进口商共同承担,并且通过提高价格、降低出口成本、增加出口量来尽量减少损失。

        (二)大力支持加工贸易发展,进一步优化开放型经济主体结构,增强对外贸易发展后劲。

        加工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抵御出口退税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等带来的风险。退税政策的调整使国产料件相对于进口料件的优势减弱,加工贸易企业也更倾向于使用进口料件,加工贸易出口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提升很快。企业因此规避了因出口退税率下调而增加的成本负担,既保证了出口,又可大大减轻地方财政压力,是实现政、企双赢的有效方式。

        (三)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快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招商引资一定要立足我区现有产业的基础和资源优势,重点围绕乳业、电子信息、电力、生物制药、冶金化工、纺织服装等支柱和优势产业,并依托与之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链来进行。从2004年开始,自治区政府加大力度招商引资,今年上半年,全区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125项,引进国内到位资金375.7亿元,比上年增长68.6%。与外商签约项目83个,合同利用外资6.03亿美元,实际到位3.24亿美元,同比增长40.6%

        (四)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出口空间。

        优化产品结构,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积极实施“科技兴贸”,大力发展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减少资源性产品出口,加强技术更新,生产和出口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提高出口价格,尽可能地拓展出口利润空间。要在努力引进外资的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充分利用当前企业境外投资政策宽松的有利时机,在观念上引导、政策上支持、行动上鼓励境内企业“走出去”,努力培养自己的跨国公司,提高跨国经营能力,规避贸易壁垒,扩大外贸出口,开辟利用国外资源的新途径。

    (作者:中行阿拉善盟分行   内蒙古外汇管理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经济论坛)出口退税政策对自治区外贸出口的影响
  • 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先后在1994年、1999年和2003年三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从200411日起,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建立党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拖欠的退税款由党中央财政从2004年起采取全额贴息的办法加以解决,又于2005年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将超基数部分党中央与地方分担的比例从7525调整为92575

        这些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表明了国家对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出口,并通过政策调控来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达到宏观调控经济的目标。这一政策的实施,对鼓励企业出口创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过去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退税款未能及时拨付,甚至个别企业的退税款几年都难以到位,大量地占用了企业的营运资金。下面从自治区对外贸易出口及退税情况进行分析:

      一、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区外贸出口的积极影响

      (一)在地方政府积极鼓励、重点企业大力推动下,自治区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出口产品的种类集中在羊绒、杂粮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多属微利产品,在这部分出口企业的利润中,出口退税占有一定比例。多年以来,在地方政府积极鼓励、重点企业大力推动下,自治区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002年——2005年,自治区贸易累计出口535200万美元,实际退税423693万元人民币,从外经贸部门得来情况,截至2005年上半年,历年积累下来的欠出口企业退税指标,已全部清退完毕。

     

    12002年——2005年出口及退税情况表(万美元,万元)

     

    年度

    种类

    2002

    2003

    2004

    2005

    出口额

    77385

    115958

    167199

    174658

    退税额

    98030

    101670

    62844

    161149

     

      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先后在1994年、1999年和2003年三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从200411日起,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建立党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拖欠的退税款由党中央财政从2004年起采取全额贴息的办法加以解决,又于2005年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将超基数部分党中央与地方分担的比例从7525调整为92575

        这些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表明了国家对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出口,并通过政策调控来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达到宏观调控经济的目标。这一政策的实施,对鼓励企业出口创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过去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退税款未能及时拨付,甚至个别企业的退税款几年都难以到位,大量地占用了企业的营运资金。下面从自治区对外贸易出口及退税情况进行分析:

      一、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区外贸出口的积极影响

      (一)在地方政府积极鼓励、重点企业大力推动下,自治区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出口产品的种类集中在羊绒、杂粮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多属微利产品,在这部分出口企业的利润中,出口退税占有一定比例。多年以来,在地方政府积极鼓励、重点企业大力推动下,自治区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002年——2005年,自治区贸易累计出口535200万美元,实际退税423693万元人民币,从外经贸部门得来情况,截至2005年上半年,历年积累下来的欠出口企业退税指标,已全部清退完毕。

        (二)有效缓解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有利于增强企业出口后劲

        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现行政策规定新发生的退税款不再拖欠,历年的拖欠税款也得以清还,解决了长期遗留的欠退税问题。特别是专营外贸企业,由于历年拖欠的巨额税款得以清还,财务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有利的支持了我区外贸出口企业的发展,同时,在当前宏观经济调整、银行银根趋紧的大环境下,出口退税资金的及时到位,极大地缓解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企业负债大幅下降,银行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余额大幅下降。

        (三)有利于加快外贸结构调整,优化贸易方式与出口商品结构

        出口退税政策及地方扶持外贸出口政策大大调动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促使外贸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一是有利于鼓励出口企业充分利用优惠政策,扩大出口规模,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二是有利于企业出口的增长,特别是生产型企业可通过税收免、抵、退和地方扶持政策发展自营出口业务;外贸公司通过与生产企业合作,挖掘内部潜力、成本核算等方式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三是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使出口企业的贷款减少,降低了企业的利息支出,财务成本大幅下降。四是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促使出口商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品牌化方向发展。五是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抵御出口退税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等带来的风险。从2004年开始,自治区政府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引进了如汉鼎光电、合谦电子等几家大型外商投资项目,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进料对口贸易,加快了我区加工贸易的出口(见表二)。

     

    表二    2002年——2005年全区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情况表

     

           年度

     

    贸易方式

    2002年度

    2003年度

    2004年度

    2005年度

    出口额

    占比

    出口额

    占比

    出口额

    占比

    出口额

    占比

    一般贸易

    59501

    73.9%

    98307

    84.8%

    130080

    77.8%

    128488

    73.5%

    加工类贸易

    13090

    16.9%

    16298

    14%

    23757

    14.2%

    36455

    20.8%

     

        二、出口退税新政策实施的不利影响

        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将直接导致企业出口成本提高、利润下降,减弱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区的出口商品多属传统型原材料产品出口,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属劳动密集型产品,且羊绒纺织业多为小型作坊式生产,集团式、品牌型企业数量少,规模较小、利润本来就低,退税率调整对这些企业的影响较大。

        (一)出口退税率的调低或取消,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

         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1个百分点。随着出口退税率的调整,特别是一些资源性的产品,还要反征资源性出口关税。200511日起,国家取消了对电解铝、硅铁等产品8%的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并加增5%的出口税,近期,国家又对耗能高的电解铝企业两次上调电价,使冶炼吨铝成本上涨380元以上,上涨18.9%。电价成本的增加加上改退税为征税,使得内蒙古电解铝、硅铁行业实际出口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甚至面临亏损的局面。

        为缓解各种政策改革带来的冲击,部分出口企业通过采取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来弥补政策调整的影响。但由于价格攀高,竞争力减弱,使企业出口出现下滑趋势。这一问题,对自营出口业务、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小型企业影响较大。再有羊绒纺织业是受退税率降低、配额受限、汇率上调影响较大的行业,在一般贸易中占比较高,由于产品结构的问题,我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主要体现为价格竞争,因此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利润较低、对价格敏感。自2005年初开始,因取消纺织品配额而产生的纺织品摩擦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区羊绒制品的出口,虽经多方协商,这一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加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出口退税已经成为很多纺织品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一旦退税率进一步降低,这些小型企业的贸易出口将更加难以发展。从外汇局统计数据反映,我区外贸出口在上半年增长30.9%的情况下,至3季度末比去年同期出口减少了5000万美元。虽然4季度有所提高,但年底出口增幅为17.1%,同全国30%的增幅来讲低了近13个百分点。

        (二)出口退税新政策增加了地方财政压力

        出口退税调整加重了地方的财政压力。由于2004年新退税政策要求地方财政负担出口退税款超基数部分的25%,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压力,形成新的延迟退税。出口退税新政策对地方财政的压力,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方政府支持外贸出口的积极性。据统计,在2004年全国实际退税2196亿元中,地方负担了115亿元。各地负担的超基数出口退税约占地方增值税分成收入增量的30%,因此造成负担过重的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我区地方财税相对较弱,负担将更加重。许多外贸企业为了规避这种风险,纷纷改自营出口方式为代理出口方式,让生产企业去退税,把地方延迟退税的风险转移到供货企业去,这样,出口多出一道中间环节,使企业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

        (三)退税政策对新企业的制约

        按照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规定,新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两年内在退税单证审核时必须提供交叉稽核信息方可办理退税手续,同时,要在出口后三个月内核销完毕,携出口收汇核销单退税联进行退税申报。且生产型企业一年内出口200万美元以内的只能进行免、抵操作,不能退税。退税时间提前及退税滞后将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企业为了退税款及时到位,只能采取代理出口的方式。但依托代理公司走代理出口的退税程序,又将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四)边境小额贸易无法正常实现退税

        我区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与蒙古、俄罗斯接壤,加上季节性口岸,全区共有18个口岸。边境贸易作为一种特殊地对外贸易形式,属于相邻两国边境地区之间、居民之间的经贸往来,方式灵活、交易分散。而现行退税制度要求企业办理退税手续,大部分从事边贸出口的企业因收取人民币、携带毗邻国家货币现钞入境以及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因而无法实现正常退税,未能从退税政策上给予边贸企业应有的支持。

        (五)汇率调整与退税政策的并行带给出口企业更大的负担

        汇率与税率是影响出口企业运营的两个重要杠杆,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汇率的变动很大程度地关系到出口企业的收益。2005721日,我国开始实施新的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升值2%。企业出口将面临换汇成本增加和退税收益下降的双重压力。

        三、政策建议

        (一)加强内部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增加企业利润。

        企业应积极拓展市场,多抓客户,通过降低出口商品的生产流通费用、中间环节费用等基本措施增加利润。如内蒙古鄂尔多斯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对于由于退税率调整而增加的成本,通过协商,由出口企业及进口商共同承担,并且通过提高价格、降低出口成本、增加出口量来尽量减少损失。

        (二)大力支持加工贸易发展,进一步优化开放型经济主体结构,增强对外贸易发展后劲。

        加工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抵御出口退税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等带来的风险。退税政策的调整使国产料件相对于进口料件的优势减弱,加工贸易企业也更倾向于使用进口料件,加工贸易出口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提升很快。企业因此规避了因出口退税率下调而增加的成本负担,既保证了出口,又可大大减轻地方财政压力,是实现政、企双赢的有效方式。

        (三)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快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招商引资一定要立足我区现有产业的基础和资源优势,重点围绕乳业、电子信息、电力、生物制药、冶金化工、纺织服装等支柱和优势产业,并依托与之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链来进行。从2004年开始,自治区政府加大力度招商引资,今年上半年,全区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125项,引进国内到位资金375.7亿元,比上年增长68.6%。与外商签约项目83个,合同利用外资6.03亿美元,实际到位3.24亿美元,同比增长40.6%

        (四)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出口空间。

        优化产品结构,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积极实施“科技兴贸”,大力发展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减少资源性产品出口,加强技术更新,生产和出口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提高出口价格,尽可能地拓展出口利润空间。要在努力引进外资的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充分利用当前企业境外投资政策宽松的有利时机,在观念上引导、政策上支持、行动上鼓励境内企业“走出去”,努力培养自己的跨国公司,提高跨国经营能力,规避贸易壁垒,扩大外贸出口,开辟利用国外资源的新途径。

    (作者:中行阿拉善盟分行   内蒙古外汇管理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