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9年  /  第二期
  • (珍珠滩)双梁自行车
  •  

          我很清楚地记得,有我的时候就有它。它是一辆28式双梁自行车,与其他的自行车不同,它有两道大梁和宽而厚实的货架。这样的外表给人一种感觉———它负重无比、经久耐用。的确如此,自那时至今,它一直是家里的主要交通工具。它虽说是一辆旧双梁自行车,在加固改装后却也用来十分顺手,为家里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村(赤峰市喀喇沁旗四十家子乡柳条沟村)距离学校很远,十几里的山路,还要过一条小河。所以,接送我上学就成了父亲义不容辞的责任。那时候,我总是早早地就吃完早饭,等在双梁自行车的旁边,父亲就把我抱到厚实的双梁自行车货架上。太阳还没爬上山头,父亲便载着我出发了。一会儿,便可以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隐约有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低头看去,那景色太壮观了,地上的石头、沙土都没命似的向后跑。一会儿的工夫,清澈的小河也在自己的屁股底下跑得无影无踪。放学后,我一出校门口,就能看见双梁自行车和父亲,就又被抱到厚实的货架上。回家的路是上坡,父亲只能推着双梁自行车载我。大概天下的小孩子都很天真,从来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不管父亲有多么累,我从不知道下地走走,让父亲轻松一会儿,而是坐在双梁自行车上一边问一些天真的问题,一边看着夕阳和晚霞。直到有亮亮的星星渗出夜空,我便可以被抱下双梁自行车,大喊“妈妈”了。就这样,日复一日,暑往寒来,父亲用双梁自行车把我载大了,载我走出美好的童年。

      时光荏苒,不觉间,我长高了,先是赶上了双梁自行车,后来超过了它。而父亲呢,黑发变灰了,脸上爬满岁月的皱纹。双梁自行车,也褪色了许多,轮胎换了几茬,花纹依旧模糊,唯有那车轮依然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这一切似乎得到了些许慰藉,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很有可能成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很有可能考上军校而实现自己的军官梦,也实现父亲的军官梦。在父亲几次酒醉后的低语中,我偶尔听到成为一名军官是父亲年轻时的理想。的确,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人,父亲完全可以实现他的梦,但在“文革”中他老人家的梦破碎了。尽管寡言少语的父亲对我的学业从不过问,但是我十分清楚,他把一切的梦想和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每隔两个星期,他准会骑着双梁自行车,把我所需要吃穿东西送到学校。东西很全,家里刚下来的水果、稀罕的干粮、毛衣,还有坐垫———父亲怕身体瘦弱的我着凉。父亲蹬双梁自行车离去的身影,那么亲切、慈爱,更让人有无穷的动力。是的,有一种用之不尽的气力,在我的全身涌动,不上军校枉为人!

      那天,父亲一进院就喊我的小名,高兴得像一个孩子,扶双梁自行车车把的手中有一个很大的牛皮纸信封。我知道,一定是自己的军校录取通知书。而父亲告诉我,是一所普通的地方大学。我懵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刺激哑然无语。我接过父亲手中的双梁自行车,冲出院子,咬牙使足浑身的力气骑了好远好远。我,不敢回忆父亲无言的期望,不敢回忆被双梁自行车载过的童年,更不敢面对褪了色的双梁自行车,心似油煎!天色暗下来了,我无精打采地往回走。不知何时,天空中又出现了那熟悉而又明亮的星星,远处的小河依旧水声潺潺。我再也无法抑制住五味的泪水。

      听不清楚父母规劝的话语,默默地躺下来。夜很静,有虫声唧唧的那种静。盯着窗外的天空,满脑子的军校,还有失望。猛然间,双梁自行车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厚实的车架,负重而踏实、有力而坚韧。我彻底明白了父亲经常教导我的那句话:“做人,要像双梁自行车。”我重新有了力量。复习再考!?

      父亲起来了,给双梁自行车打气,还捆着什么。饭后,我才知道,父亲执意要我去读大学。我拗不过他,跟在双梁自行车的后面,踏上了大学之路。父亲叮嘱我,声音从未如此郑重:“儿啊,读什么书都一样,只要脚踏实地向前走,就不愁没有路!”我低头听着,看脚下的沙土慢慢地后撤。路很长。此刻,我感到父亲驼背的身影,是那样的高大、伟岸,慈祥、亲切。我熟知高考的压力,更清楚复读再考的压力,而父亲正是不想让我承受这种巨大的压力。这发自心底的安慰与爱护,让我深深地感觉到父爱的温暖和厚重。但心中的梦永远涂抹不掉,父子俩共同的梦———成为一名军官。有这种爱作支撑,有这种梦作指引,一定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坐上双梁自行车的刹那,我看不清挥手的父亲,只看到那双梁自行车车轮在阳光下依然闪着耀眼的光。

      大学毕业后,我参了军,真正地成为一名军官。一年后,我第一次探家,心情格外愉悦,如活泼的鸟儿飞上了天空。班车刚转过山弯,就远远地看到那辆双梁自行车。我揉揉眼睛,仔细地望过去,我知道,父亲就在旁边。下了车,还没等我喊出“爸”,他就接过我手中的行李,“儿啊,回来了!”父亲慈祥的面容上皱纹更深了,头发全白了。我跟在双梁自行车的后面,沙土依旧向后跑,小河依旧蜿蜒流淌,可父亲和这双梁自行车……我落泪了。我情愿永远长不大,永远坐在父亲的双梁自行车上,数天上的星星,听小河水哗哗放歌。

      后来探家,几次想打车回去,总是狠不下心来,我贪婪地想:在下车的时候,有父亲接过我手中的行李,我跟在他和双梁自行车的后面,看着后退的沙土和小河……

     (作者:内蒙古军区66439部队)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珍珠滩)双梁自行车
  •  

          我很清楚地记得,有我的时候就有它。它是一辆28式双梁自行车,与其他的自行车不同,它有两道大梁和宽而厚实的货架。这样的外表给人一种感觉———它负重无比、经久耐用。的确如此,自那时至今,它一直是家里的主要交通工具。它虽说是一辆旧双梁自行车,在加固改装后却也用来十分顺手,为家里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村(赤峰市喀喇沁旗四十家子乡柳条沟村)距离学校很远,十几里的山路,还要过一条小河。所以,接送我上学就成了父亲义不容辞的责任。那时候,我总是早早地就吃完早饭,等在双梁自行车的旁边,父亲就把我抱到厚实的双梁自行车货架上。太阳还没爬上山头,父亲便载着我出发了。一会儿,便可以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隐约有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低头看去,那景色太壮观了,地上的石头、沙土都没命似的向后跑。一会儿的工夫,清澈的小河也在自己的屁股底下跑得无影无踪。放学后,我一出校门口,就能看见双梁自行车和父亲,就又被抱到厚实的货架上。回家的路是上坡,父亲只能推着双梁自行车载我。大概天下的小孩子都很天真,从来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不管父亲有多么累,我从不知道下地走走,让父亲轻松一会儿,而是坐在双梁自行车上一边问一些天真的问题,一边看着夕阳和晚霞。直到有亮亮的星星渗出夜空,我便可以被抱下双梁自行车,大喊“妈妈”了。就这样,日复一日,暑往寒来,父亲用双梁自行车把我载大了,载我走出美好的童年。

      时光荏苒,不觉间,我长高了,先是赶上了双梁自行车,后来超过了它。而父亲呢,黑发变灰了,脸上爬满岁月的皱纹。双梁自行车,也褪色了许多,轮胎换了几茬,花纹依旧模糊,唯有那车轮依然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这一切似乎得到了些许慰藉,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很有可能成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很有可能考上军校而实现自己的军官梦,也实现父亲的军官梦。在父亲几次酒醉后的低语中,我偶尔听到成为一名军官是父亲年轻时的理想。的确,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人,父亲完全可以实现他的梦,但在“文革”中他老人家的梦破碎了。尽管寡言少语的父亲对我的学业从不过问,但是我十分清楚,他把一切的梦想和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每隔两个星期,他准会骑着双梁自行车,把我所需要吃穿东西送到学校。东西很全,家里刚下来的水果、稀罕的干粮、毛衣,还有坐垫———父亲怕身体瘦弱的我着凉。父亲蹬双梁自行车离去的身影,那么亲切、慈爱,更让人有无穷的动力。是的,有一种用之不尽的气力,在我的全身涌动,不上军校枉为人!

      那天,父亲一进院就喊我的小名,高兴得像一个孩子,扶双梁自行车车把的手中有一个很大的牛皮纸信封。我知道,一定是自己的军校录取通知书。而父亲告诉我,是一所普通的地方大学。我懵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刺激哑然无语。我接过父亲手中的双梁自行车,冲出院子,咬牙使足浑身的力气骑了好远好远。我,不敢回忆父亲无言的期望,不敢回忆被双梁自行车载过的童年,更不敢面对褪了色的双梁自行车,心似油煎!天色暗下来了,我无精打采地往回走。不知何时,天空中又出现了那熟悉而又明亮的星星,远处的小河依旧水声潺潺。我再也无法抑制住五味的泪水。

      听不清楚父母规劝的话语,默默地躺下来。夜很静,有虫声唧唧的那种静。盯着窗外的天空,满脑子的军校,还有失望。猛然间,双梁自行车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厚实的车架,负重而踏实、有力而坚韧。我彻底明白了父亲经常教导我的那句话:“做人,要像双梁自行车。”我重新有了力量。复习再考!?

      父亲起来了,给双梁自行车打气,还捆着什么。饭后,我才知道,父亲执意要我去读大学。我拗不过他,跟在双梁自行车的后面,踏上了大学之路。父亲叮嘱我,声音从未如此郑重:“儿啊,读什么书都一样,只要脚踏实地向前走,就不愁没有路!”我低头听着,看脚下的沙土慢慢地后撤。路很长。此刻,我感到父亲驼背的身影,是那样的高大、伟岸,慈祥、亲切。我熟知高考的压力,更清楚复读再考的压力,而父亲正是不想让我承受这种巨大的压力。这发自心底的安慰与爱护,让我深深地感觉到父爱的温暖和厚重。但心中的梦永远涂抹不掉,父子俩共同的梦———成为一名军官。有这种爱作支撑,有这种梦作指引,一定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坐上双梁自行车的刹那,我看不清挥手的父亲,只看到那双梁自行车车轮在阳光下依然闪着耀眼的光。

      大学毕业后,我参了军,真正地成为一名军官。一年后,我第一次探家,心情格外愉悦,如活泼的鸟儿飞上了天空。班车刚转过山弯,就远远地看到那辆双梁自行车。我揉揉眼睛,仔细地望过去,我知道,父亲就在旁边。下了车,还没等我喊出“爸”,他就接过我手中的行李,“儿啊,回来了!”父亲慈祥的面容上皱纹更深了,头发全白了。我跟在双梁自行车的后面,沙土依旧向后跑,小河依旧蜿蜒流淌,可父亲和这双梁自行车……我落泪了。我情愿永远长不大,永远坐在父亲的双梁自行车上,数天上的星星,听小河水哗哗放歌。

      后来探家,几次想打车回去,总是狠不下心来,我贪婪地想:在下车的时候,有父亲接过我手中的行李,我跟在他和双梁自行车的后面,看着后退的沙土和小河……

     (作者:内蒙古军区66439部队)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