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2008年9月15~19日,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在云南省丽江市召开。此次会议是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云南省地方志办公室协办、丽江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李富强,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吴光范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云南省地方志常务副主任李一是宣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高峰给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的贺信。丽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一奔代表丽江市人民政府向大会致辞。丽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世碧出席会议。全国28家地方志期刊的主编、编辑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期刊指导处处长、《中国地方志》主编于伟平主持。
高峰副省长在贺信中说:“编纂地方志是一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资治后世的千秋大业,自古以来发挥着‘存史、资治、教化’的重要作用。编修新方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对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吴光范副主任、杨一奔副市长介绍了云南及丽江的自然、历史、人文、社会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李富强副秘书长在讲话中指出:自上一次召开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以来,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业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办刊能力不断加强。同时,地方志期刊在指导和服务第二轮修志工作中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地方志期刊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从地方志期刊服务第二轮修志工作以及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作用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地方志期刊工作的重要性;从地方志期刊在方志事业中所处地位、作用,强调了地方志期刊的定位、办刊宗旨以及在第二轮修志中期刊工作的重点。他还强调了期刊学术质量和期刊编辑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对期刊编辑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寄予厚望。
《云南史志》、《江苏地方志》、《沧桑》、《史志林》编辑部负责人分别在会议上作了主题发言。
关于内部刊物如何服务修志工作,《云南史志》编辑部主任温益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为内部出版的地方志刊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她认为,内部刊物应把对地方志编纂工作本身的研究和指导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应更多地刊登一些地方志工作和事业管理方面的文章,不必太多考虑其他学科读者的评价。地方志内部刊物由于传播地域范围较小、专业性较强,因此可以刊登一些有资料价值的文章,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拓宽视野,百花齐放,使刊物具有更大的争鸣和探讨空间。地方志内部刊物所面临的困难,需要地方志工作者积极克服。
关于地方志期刊在修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江苏地方志》主编缪小咏在发言中强调,地方志期刊应为地方志工作提供发展动力,应发挥对修志工作的指导作用,为提高地方志编纂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要承担起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重任。在刊物文章的组织和编辑上,应将理论紧密结合实际,根据修志工作的进展组织刊登相应的理论指导文章;多刊登试点单位的文章,要与试点单位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参加试点单位的业务活动,发现新情况,新做法,及时总结,通过刊物交流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和先导作用;要解放思想,组织一些有助开拓思维的文章,如介绍大型史书《清史》的编纂设计,译介专题文化丛书《中国民间文艺集成》的编写经验,介绍地方文化丛书、家谱的组织编纂和收集整理等等,跳出方志看方志。
关于地方志期刊在地域文化及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沧桑》主编高生记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地方志期刊的办刊宗旨要始终坚持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服务,地方志期刊要适应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要进一步融入到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服务中去。对地方志期刊要严格质量管理,编辑精品期刊;要弘扬史志文化,突出编研业务;要增强文化意识,拓宽研究领域;要加大发行力度,宣传修志事业;要建立作者队伍,奠定学术基础。
贵州省志办业务指导处副处长伍启林全面介绍了《史志林》办刊的经验和做法,强调地方志期刊要提高办刊水平,要总结首轮修志经验和教训,为第二轮修志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提出地方志期刊在内容上要发掘地方史料,反映历史足迹,展现民族民间文化。同时强调,地方志期刊要利用期刊园地,团结修志队伍,开拓学术空间,为广大文史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耕耘之地。
会议还邀请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厉兵,就期刊编校工作、文献著录规范等方面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业务培训。并对学员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使大家获益良多。
于伟平在会议总结讲话时强调:期刊工作是一项颇有建树性与开拓性的工作,地方志期刊是方志科研的龙头和龙尾,是修志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地方志期刊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在现有条件下,要积极发扬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实际,精心谋划,加强学科建设,使方志期刊在同类刊物中体现出行业特色和学科水平;要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办刊能力,积极推动地方志期刊品牌建设;要关注修志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刊发文章的学术深度和应用价值,在方志事业发展中有声音、有作为、有影响。她指出,这次会议是一次非常务实的会议。会议中探讨的问题,有些是老问题,也有一些是新的动向,会后仍须各地方志期刊工作者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希望今后各省(自治区)、市地方志期刊编辑部能继续支持方志期刊指导处的工作,加强联系和交流;方志期刊指导处在不断提高业务指导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服务。
2008年9月15~19日,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在云南省丽江市召开。此次会议是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云南省地方志办公室协办、丽江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李富强,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吴光范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云南省地方志常务副主任李一是宣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高峰给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的贺信。丽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一奔代表丽江市人民政府向大会致辞。丽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世碧出席会议。全国28家地方志期刊的主编、编辑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期刊指导处处长、《中国地方志》主编于伟平主持。
高峰副省长在贺信中说:“编纂地方志是一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资治后世的千秋大业,自古以来发挥着‘存史、资治、教化’的重要作用。编修新方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对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吴光范副主任、杨一奔副市长介绍了云南及丽江的自然、历史、人文、社会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李富强副秘书长在讲话中指出:自上一次召开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以来,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业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办刊能力不断加强。同时,地方志期刊在指导和服务第二轮修志工作中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地方志期刊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从地方志期刊服务第二轮修志工作以及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作用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地方志期刊工作的重要性;从地方志期刊在方志事业中所处地位、作用,强调了地方志期刊的定位、办刊宗旨以及在第二轮修志中期刊工作的重点。他还强调了期刊学术质量和期刊编辑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对期刊编辑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寄予厚望。
《云南史志》、《江苏地方志》、《沧桑》、《史志林》编辑部负责人分别在会议上作了主题发言。
关于内部刊物如何服务修志工作,《云南史志》编辑部主任温益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为内部出版的地方志刊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她认为,内部刊物应把对地方志编纂工作本身的研究和指导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应更多地刊登一些地方志工作和事业管理方面的文章,不必太多考虑其他学科读者的评价。地方志内部刊物由于传播地域范围较小、专业性较强,因此可以刊登一些有资料价值的文章,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拓宽视野,百花齐放,使刊物具有更大的争鸣和探讨空间。地方志内部刊物所面临的困难,需要地方志工作者积极克服。
关于地方志期刊在修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江苏地方志》主编缪小咏在发言中强调,地方志期刊应为地方志工作提供发展动力,应发挥对修志工作的指导作用,为提高地方志编纂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要承担起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重任。在刊物文章的组织和编辑上,应将理论紧密结合实际,根据修志工作的进展组织刊登相应的理论指导文章;多刊登试点单位的文章,要与试点单位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参加试点单位的业务活动,发现新情况,新做法,及时总结,通过刊物交流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和先导作用;要解放思想,组织一些有助开拓思维的文章,如介绍大型史书《清史》的编纂设计,译介专题文化丛书《中国民间文艺集成》的编写经验,介绍地方文化丛书、家谱的组织编纂和收集整理等等,跳出方志看方志。
关于地方志期刊在地域文化及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沧桑》主编高生记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地方志期刊的办刊宗旨要始终坚持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服务,地方志期刊要适应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要进一步融入到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服务中去。对地方志期刊要严格质量管理,编辑精品期刊;要弘扬史志文化,突出编研业务;要增强文化意识,拓宽研究领域;要加大发行力度,宣传修志事业;要建立作者队伍,奠定学术基础。
贵州省志办业务指导处副处长伍启林全面介绍了《史志林》办刊的经验和做法,强调地方志期刊要提高办刊水平,要总结首轮修志经验和教训,为第二轮修志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提出地方志期刊在内容上要发掘地方史料,反映历史足迹,展现民族民间文化。同时强调,地方志期刊要利用期刊园地,团结修志队伍,开拓学术空间,为广大文史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耕耘之地。
会议还邀请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厉兵,就期刊编校工作、文献著录规范等方面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业务培训。并对学员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使大家获益良多。
于伟平在会议总结讲话时强调:期刊工作是一项颇有建树性与开拓性的工作,地方志期刊是方志科研的龙头和龙尾,是修志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地方志期刊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在现有条件下,要积极发扬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实际,精心谋划,加强学科建设,使方志期刊在同类刊物中体现出行业特色和学科水平;要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办刊能力,积极推动地方志期刊品牌建设;要关注修志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刊发文章的学术深度和应用价值,在方志事业发展中有声音、有作为、有影响。她指出,这次会议是一次非常务实的会议。会议中探讨的问题,有些是老问题,也有一些是新的动向,会后仍须各地方志期刊工作者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希望今后各省(自治区)、市地方志期刊编辑部能继续支持方志期刊指导处的工作,加强联系和交流;方志期刊指导处在不断提高业务指导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