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9年  /  第五期
  • (史海钩沉)阿拉善旗和平解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阿拉善和平解放60周年
  •     阿拉善和硕特旗(以下简称阿拉善旗或阿旗)设置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为不设盟的特别旗,直属清廷理藩院管辖,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晋封阿拉善旗札萨克为和硕亲王。辖区位于内蒙古西部,包括今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磴口县(磴口1926年设县治)和额济纳旗的拐子、古日乃两湖地区。民国时期仍保留清代的世袭制,直隶于党中央行政院,受蒙藏委员会节制。末代札萨克和硕亲王为达理札雅。

      1949923,阿拉善和硕特旗札萨克达理札雅、协理兼阿旗保安总队总队长罗巴图孟柯代表阿旗通电毛泽东主席和人民解放军彭德怀副总司令员,表示脱离广州国民党反动政府,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至此,阿旗和平解放,阿拉善旗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

      阿拉善旗的和平解放,是在国民党政府土崩瓦解、宁夏解放的当日和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形势下实现的。阿旗的和平解放,使阿旗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战火的损失和破坏,同时也给阿旗旧政府军政人员指出了一条新生之路。历史证明,和平解放之路无疑是唯一正确的历史抉择,这与达理札雅、罗巴图孟柯等为核心的阿旗上层人士所起的特殊作用是分不开的,他们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9·23”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西北局和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政府针对阿旗错综复杂的局面,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参照“绥远方式”,采取“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对阿旗起义人员坚持团结的政策,耐心教育改造。经过长期艰苦的工作,终使阿旗封建王公政权、旧军队和社会制度实现变革,即“绥远方式”的两化———地区实现解放化、部队实现解放军化。

    一、和平解放

      1949423,南京解放,人民解放军已向全国进军。西北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安后开始向甘肃、青海、宁夏进军。面对日益明朗的形势,以达理札雅为首的阿旗上层人士也考虑着阿拉善旗与个人的前途命运问题。826,兰州解放,达理札雅派阿旗驻兰州办事处负责人朱子馨为代表,随同兰州各界人士欢迎人民解放军,并表明阿旗要求和平解放的意愿。919,绥远和平起义。同日,宁夏中卫的马鸿宾率国民党八十一军起义,宁夏解放在即,坚定了达理札雅走和平解放之路的决心。

      920,在阿旗搞“蒙古自治”的德穆楚克栋鲁普(以下简称德王)见大势已去,率其追随者离开定远营(巴彦浩特),逃往阿旗北部,与驻防宁夏陶乐县的李守信原国民党骑兵新一旅等部一千余人在阿旗北部的图克木会合,沦为土匪。马鸿逵派驻定远营的工兵营士兵得知宁夏即将解放的消息后,军心涣散,失去控制,于922溃散。至此,阻碍阿旗和平解放的两大障碍解除了。

      922,达理札雅召开阿旗上层人士参加的紧急会议,商讨时局并作出和平起义的决断。23日,以阿拉善特别旗札萨克达理札雅、协理罗巴图孟柯暨全旗仕官率全旗人民的名义向毛主席发致敬电,宣布脱离广州国民党反动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923,达理札雅、罗巴图孟柯派阿旗保安总队副总队长罗曹格图盖立勒、张光耀、司乌图那笋赴银川,与人民解放军联系和平起义事宜。罗曹格图盖立勒等到银川后同银川各界名流赴黄河仁存渡口欢迎人民解放军,将致敬电呈给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926,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 ***等兵团首长接见罗曹格图盖立勒等。杨得志司令员讲解了共产党和解放军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表示共产党愿与蒙、汉、回各民族共同努力,建设新宁夏。并指出,蒙民现有的武装,只要听从人民解放军的命令,即不收缴,协助人民解放军收容马鸿逵部散兵游勇,收缴武器,维持好当地的社会治安,人民解放军将迅速派人员前往协助。

      923,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六十三军一八八师五六四团一营从中卫度过黄河,经石空沿贺兰山进入阿拉善旗。部队到达腰坝后,得知阿旗已宣布起义,团长徐成功赴定远营与达理札雅会谈。徐成功团长对达理札雅和阿旗毅然与国民党断绝一切来往,站在人民方面表示欢迎,并明确表示只要王府官员肯为人民服务,可继续供职;保安总队只要听从人民解放军的命令,枪支弹药可以不缴,但必须维护社会治安,攻剿散兵、土匪,只要做到这些,解放军即不进入定远营。达理札雅当即表示:“一切照办”。经过两次谈判,927,达理札雅派人将国民党驻定远营军事、情报人员及收缴马鸿逵工兵营的武器送交人民解放军。930,人民解放军撤离阿旗。

      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远营举行庆祝活动,达理札雅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竭诚拥护。102,达理札雅以札萨克名义发出政府训令,向全旗牧区发布阿旗脱离广州国民党政府、服从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走和平解放之路的消息。要求各边官、卡长严守岗位,维护地方秩序,告知牧民安心生产,勿相惊扰。103,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复电达理札雅,对其率部起义表示嘉勉。电报称:“来电敬悉。对阿拉善旗脱离广州国民党反动政府,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甚表欣愉,望努力维护阿拉善旗秩序,共同建立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新中国新宁夏”。

      以1949923发出通电起义日期为标志,阿拉善旗实现和平解放,“9·23”载入历史史册。

    二、组建民族区域自治的人民政府

      协商组建区域自治人民政府。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要使党的各项政策在阿旗得以贯彻实施,实现我党与达理札雅为首的阿旗上层人士团结合作共事,必须建立中共党组织和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组织。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政府在与达理札雅反复协商的基础上,于半年后组建了领导机构。

      1949920,德王出走定远营,其所拼凑的所谓“蒙古自治政府”瓦解。德王于19494月到阿旗搞所谓的“蒙古自治”,并于8月成立所谓的“蒙古自治政府”。在德王离开定远营第二天,定远营又出现一个所谓的“西蒙古自治政府”的组织。101,一篇以达理札雅为 “西蒙自治政府”代理主席名义的报告写给彭德怀副总司令员并转呈毛泽东主席,要求承认所谓的“西蒙自治政府”。1011,达理札雅与白海风、何兆麟等赴银川会见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 ***等首长,报告阿旗起义经过和地方治安情况。会谈中,提出要求承认“西蒙自治政府”。杨得志司令员指出,“西蒙自治政府”并不存在,我们不能承认;乌兰夫领导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包括整个内蒙古;我们只承认达理札雅先生为首的阿拉善旗政府。此后,“西蒙自治政府”均未得到答复,只能自生自灭。

      杨得志司令员在会见达理札雅时曾表示,对阿旗和平起义全盘接收;行政机构暂不变,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逐步实行民主建政;军队建制暂不变,军警一律不缴械,继续维持地方治安;保护人民的财产、牲畜不受侵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原有军政人员一律留用;达理札雅继续主持阿旗的军政事务。

      19491122,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电邀达理札雅去银川商讨阿旗人民政府组建和阿旗工作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意见:阿拉善旗为蒙古族聚居地区,应实行区域自治,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的自治区,旗人民政府应有共产党人参加,旗人民政府应实施《共同纲领》。

      鉴于阿拉善旗是蒙古族聚居的游牧地区,社会历史及现状比较特殊,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和省人民政府对阿旗采取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参照“绥远方式”,对军政人员原封不动,在一段时间以后,再按照《共同纲领》和人民解放军的制度改造旧政权与旧军队。1211,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派云祥生等6人组成的工作组到阿旗,主要任务是了解情况,帮助组建自治政务委员会、整顿部队、训练干部等工作。

      1950325,宁夏军区副司令员曹又参和曹动之到阿旗。31日,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共阿拉善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阿旗工委),由宁夏军区副参谋长曹动之任工委书记,云祥生任副书记;宣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政府批准成立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人民政府,达理札雅任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罗巴图孟柯、云祥生、陈爱尔德尼巴图任副主席。此后,经宁夏军区批准,对阿旗骑兵保安总队进行整顿和改组,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阿拉善旗人民保安总队,撤销原区防司令部的建制,在人民保安总队建立政治工作制度,由曹动之同志兼任保安总队政治委员,罗巴图孟柯任总队长。

            中共阿拉善旗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新的人民政府和军事领导机关的建立,标志着阿拉善旗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妥善处理“头道湖风波”,促进阿旗团结稳定。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阿旗并非一帆风顺。1950513,阿旗厢根达来、豪依尔呼都格两个巴格约有70名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个别人煽动下,假借达理札雅主席密谕,以“团结起来的群众”名义武装聚集在头道湖庙,以反对收编新一旅参加旗保安总队和反对协理专权等为借口,阻留政府工作人员、学生、现役军人,武装要挟阿拉善旗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共阿拉善旗工委及时分析了情况,认为事态严重,如不及时妥善解决,将会使矛盾激化,有被特务、土匪利用的危险。阿旗工委与政府商议后,派人员带着达理札雅主席的亲笔信,前往头道湖劝解武装群众“勿信谣言,克日解散,对为首者,只要痛改前非,绝不追究,倘再蛊惑人民,本府决不宽贷”。6月初,阿旗工委副书记云祥生与旗政府委员白海风等前往头道湖,本着“诚恳接受人民意见,维护政策法令,推行教育人民,和平解决事件”的正确方针,倾听群众意见,解释误会,讲解政策。经过耐心的劝解工作,武装聚集的群众于66全部解散,并向旗政府递交十二条书面意见。69,在曹又参副司令员指导下,阿拉善旗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政府委员(扩大)特别会议,分析事件的性质并总结了教训,政府有关领导人作自我批评。曹又参指出,头道湖事件有两种性质,一种是进步的,一种是反动的。所谓进步,就是人民敢于向政府和政府负责人提意见,确实包含一部分真正的民意;所谓反动,就是包括一部分个人阴谋,夹嫌仇恨来打击政府负责人,武装聚众,抗拒政府命令,这些现象是反动的。曹副司令员和阿旗工委本着坚持团结进步、稳定局势、和平解决矛盾的方针,从阿旗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团结的大局出发,妥善的平息了风波,促进了阿旗的团结与稳定,也是阿旗工委成立后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统战政策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三、剿匪肃特安定社会秩序

      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李匪部流窜至阿旗北部,烧杀奸掠;郭拴子土匪勾结隐藏在定远营的特务及反动分子制造谣言,蛊惑人心。两者严重威胁着新组建的人民政权,刚刚解放的阿旗对敌斗争复杂而尖锐,局势较为严峻。因此,剿匪肃特是阿旗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和顺利完成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

      争取德王、李守信残部投诚。19494月,德王等人来到定远营,乘国民政府无暇顾及西北地区问题,又搞起所谓的“蒙古自治”活动。194985,德王在定远营组织召开“蒙古自治人民代表大会”,拼凑成立“蒙古自治政府”。1949920,宁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德王带部分追随者逃往阿旗北部地区。驻防宁夏陶乐的李守信部原国民党骑兵新一旅及锡、察盟零散蒙古军队塔拉巴等部,共一千余人,窜入阿旗北部图克木庙一带,与德王会合。

      阿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王、李守信拒绝投诚,在阿旗北部地区烧杀奸掠。掠夺宰杀牧民的骆驼五千多峰、羊一千多只、马二百多匹、牛一百多头,使二百余户牧民破产,逼迫110户牧民带着七千多头牲畜逃往到蒙古人民共和国,致使阿旗西北部七百里成了无人地带,给阿、额两旗造成了极大地灾难,牧民称他们为“德、李匪部”。194910月间,阿旗北部防卡队长段塔拉腾岱组织民防队,对德、李匪部的烧杀抢掠行为进行了英勇的抗击。西北野战军总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主要领导人彭德怀、杨得志、乌兰夫、潘自力等对争取德王、李守信投诚极为关注,派宁夏军区副司令员曹又参到阿旗领导对德王、李守信的劝降工作。德王、李守信等少数反动头目坚持其反动立场,拒绝投诚,逃往蒙古人民共和国,后被引渡回国。其残部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委、阿旗的劝解工作,在党的政策感召下,由陶布新、孙明海、吉尔格朗等带领下,共计940人,于19504月中旬向阿旗政府缴械投诚。阿旗拟定安置德、李投诚人员的“七条办法”,对投诚人员进行妥善安置。

      稳妥解决德、李匪部投诚,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活动的一个重大胜利,使阿旗北部局势得以稳定,人民走向安居乐业。

      定远营保卫战与曹动之书记血染贺兰山。郭拴子,名郭永胜,宁夏回族自治区惠农县人,惯匪。宁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率部投诚,因拒绝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造,于195035,率40余人叛逃贺兰山为匪。阿旗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隐藏在定远营的国民党特务和少数反动分子与郭拴子匪徒勾结,企图破坏和阻止阿旗的改革与建设。郭拴子匪徒杀害中共阿旗工委书记曹动之和袭击定远营,集中反映了阿旗解放初期复杂而尖锐地对敌斗争形势。

      郭拴子叛逃上贺兰山为匪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军区即采取武力追剿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办法,力争尽快剿灭,并电告阿旗注意防范。阿旗积极配合解放军的清剿行动,并派人进山进行劝降工作,郭拴子拒绝投诚。19507月中旬,定远营谣言四起,匪特分子公然扬言要攻打定远营,袭击阿旗工委和贸易公司、盐务分局等省属单位。阿旗工委及时了解匪情动态,并与阿旗起义上层人士进行沟通。正在银川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党代表会议的阿旗工委书记曹动之得知情况后,赶回定远营,于724召开工委扩大会议,分析阿旗形势,研究匪徒袭击定远营的自卫防范措施。726,曹动之返回银川继续参加省委会议。729,阿旗工委得知郭拴子匪徒在贺兰山下的哈拉乌集结的情况,即电告宁夏回族自治区委。731日凌晨二时,匪首谢占奎带领60多名匪徒袭击定远营城外的贸易公司、盐务局等省属单位。省属单位干警有组织地对匪徒进行阻击,经十多小时的英勇抗击,击毙匪徒两名,土匪企图未能得逞,于31日上午退回贺兰山中。战斗中,我干警3人负伤,盐警唐连民因伤势过重光荣牺牲。

      730日下午,阿旗工委书记曹动之离开银川返回定远营,当晚住宿在贺兰山苏峪口。次日凌晨动身,翻越贺兰山途经樊家营子时,遭到匪徒的设伏袭击,曹动之和警卫员张永祥、杨万山三人奋力抗击,终因地形不利,寡不敌众,三人光荣牺牲,血染贺兰山,为阿拉善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曹动之书记牺牲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军区决心彻底剿灭郭拴子匪徒,加强了剿匪兵力。1950829,解放军六十五军一九五师五八三团一部进驻阿旗贺兰山水磨沟剿匪,阿旗保安队驻防哈拉乌沟口,配合解放军剿匪。106,解放军在贺兰山大喜峰口生擒郭拴子;1023,杀害曹动之书记的匪徒孟巴图被旗保安队捕获。后,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法院审判,郭拴子、谢占奎、孟巴图等匪首及罪大恶极分子分别在银川、定远营被正法。

      此事件后,党和政府对国民党特务、反动叛乱分子和阿旗保安总队通匪分子进行了清除。剿匪肃特斗争的胜利完成,使阿旗社会秩序逐步稳定,群众生产和生活恢复正常,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同时,在这场斗争中,党和政府也付出了血的、沉重的代价,阿拉善旗的和平、团结和稳定来之不易。

    四、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硕果

      剿匪肃特任务完成后,阿旗社会秩序逐步稳定,群众生活得以安宁。中共阿旗工委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政府关于阿旗工作的指示,坚决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结合阿旗实际,采取“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对起义军政人员实行“一包袱包起来”的政策,团结使用,从思想上逐步改造。在恢复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和各项条件日益成熟的基础上,与达理札雅等上层人士民主协商,逐步改造和改革旧政权、旧军队、旧制度。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直至1958年前后,相继实现阿旗地方解放化和军队解放军化的历史任务。

            (一)贯彻落实“三不两利”政策,恢复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阿旗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沿袭封建世袭特权制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阿旗工委从阿旗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牧区的“三不两利”(不斗、不分、不划阶级和牧工、牧主两利)政策,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牧区,发展贸易,开展医疗防疫,扶助贫苦群众发展生产。经过长期艰苦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产得到恢复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为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国营经贸,兴办牧区供销合作社,开展物资交流。解放初期,阿旗贸易由私营商业控制,进行垄断经营。1950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国营贸易公司在定远营成立贸易公司,开展牧区物资交流,平抑物价。1952年,开展供销合作事业。至1956年,全旗6个苏木建立基层供销社,社员发展到1.7万人,占牧区人口的41.6%,入社股金达23.85万元。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社经营比重共占市场比重的78.2%,占据主导地位。国营、合作商业贯彻党的价格政策,公平交易,等价交换,大大提高畜产品价格,工业品和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缩小,限制私营商业的高价盘剥,牧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组织医疗队,防治疫病,为牧民解除痛苦。由于社会原因,阿旗疫病蔓延。解放初,西北军政委员会鉴于少数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于1950年组织民族医疗防疫队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医疗防疫工作。1950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民族医疗防疫队70多人到阿旗开展医疗防疫工作。从1951年到1960年,国家投入大量的医疗技术人员和药品,经过10年的医疗防疫工作,阿旗牧区疫病得到有效控制,为广大牧民群众解除疫病之苦。医疗防疫工作的开展,促进了牧区的人畜两旺。

      贯彻落实“三不两利”政策,扶助贫苦牧民发展生产。畜牧业是阿旗牧民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从阿旗实际出发,参照内蒙古东部区的经验,在阿旗实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和牧工、牧主两利”政策,扶助贫苦牧民发展生产,保护和发展包括牧主经济在内的畜牧业经济。主要措施:一是组织牧民运盐、挖苁蓉搞副业,增加牧民和雇工的收入;二是发放羊只贷款,购买适龄繁殖母羊,贷给无畜少畜的贫苦牧民帮助他们发展畜牧业生产,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逐步改善生活。1954年至1956年,共发放羊只贷款72万多元,购买羊2万多只,为1110户(约占总牧业户的19%2127名贫苦牧民发展畜牧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之后,又相继实施牧场公有自由放牧、废除赋税等封建特权制度。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废除土地私有制,解放生产力,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至1956年,牲畜头数由1949年的约32.7万头(只)发展到1956年的94万头(只),增加了近1.9倍,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二)封建王公政权的改造与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

      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阿旗还沿袭着清代的王公世袭制的特权。鉴于阿旗特殊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关系,为保持阿旗的稳定,对旧政权的改造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直到1958年,苏木政府和苏木党委的建立、牧业合作化的实现才基本完成。

      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建立。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政府与达理札雅商讨阿旗人民政府组建问题,提出阿旗是蒙古族聚居地区,按《共同纲领》规定,应实行区域自治,旗人民政府应有共产党人参加。经过多次协商,1950331,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达理札雅任人民政府主席,罗巴图孟柯、中共阿旗工委副书记云祥生、陈爱尔德尼巴图任副主席。在旗人民政府政务委员会13名委员中,只有工委书记曹动之一人参加,体现了共产党领导的、以《共同纲领》为基础的、以的、民族区域自治的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政府机构,在推进阿旗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的召开与封建等级制度的废除。1951111,阿旗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召开,178名代表中,包括各行各业和各界人士。代表条件规定:赞成《共同纲领》,年满18岁之公民,除患精神病和被剥夺公民权利者外,不分民族、阶级、性别、宗教信仰,均可当选人民代表。会议通过民主选举选出由李健(阿旗工委书记)为主席,金允诚(达理札雅夫人)、何兆麟、陈那笋巴图、周生祥(回族)为副主席的33人组成的协商委员会。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召开,是阿旗各族各界人民参加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开端。其特殊意义在于,第一、他宣告阿旗封建等级制度的消亡;第二、他宣告阿旗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共同享有参加政治生活的权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与封建札萨克世袭制度的废除。19533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政府鉴于阿旗情况较为复杂,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经中共中央西北局同意,阿旗未进行基层巴格普选工作,只召开巴格人民代表大会议,协商推选出席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旗长、副旗长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但仍采取统一战线政权的形式,对达理札雅继续坚持团结的方针,除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州)人民政府主席外,仍然兼任阿旗旗长。19544612日,阿旗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达理札雅为旗长,标志着封建札萨克世袭制度的废除。1956年,基层巴格普遍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新的巴格人民政府。1958年,在阿旗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达理札雅自愿不再兼任阿旗旗长,大会选举段巴图尔为旗长,封建王公政权的改造基本完成。

      巴格组织的改选与基层苏木政权的民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阿旗基层组织为36个巴格。解放初期,对巴格基层组织未予变动,只通过举办巴格达木尔短期培训班,对他们进行思想和政策教育,提高觉悟。1952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36个巴格为乡一级政权机构,在巴格之上设6个苏木,为旗政府派出机构。1953年后,苏木工委相继建立,一批从内蒙古调来的干部充实到苏木工委,加强了苏木工委的领导力量。1956年,在阿旗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各巴格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巴格达、副巴格达和巴格人民委员会,巴格基层政权的民主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阶段。1957年,根据精简机构、充实基层,进一步促进基层政权民主化,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经与民族上层人士协商同意后,撤销6个苏木,将36个巴格合并为20个苏木,以苏木为乡一级基层政权组织。

      起义人员的团结教育改造使用与本地蒙古族青年干部的培养。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起义的旧人员采取“一包袱包起来”的政策,原封不动,改造使用。1950年,彭德怀对阿旗工作指示中,强调阿旗要团结各阶层,搞好统战工作,要很好培养民族进步青年干部,这样才能把阿旗工作彻底搞好。中共中央西北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对起义的上层人士坚持团结的政策,政治上给他们安排很高的地位,生活上也给予必要的照顾。达理札雅除担任阿旗、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州)人民政府主席外,还担任宁夏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其夫人金允诚女士,除担任阿旗、蒙古自治区(州)妇联主任外,还安排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副主任。罗巴图孟柯、陈爱尔德尼巴图安排为旗人民政府副主席,其他上层人士均安排在政府部门任职。科长以下干部主要采取在职学习或送到省干校学习的办法,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绝大部分都妥善安排使用。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成立巴彦淖尔盟后,达理札雅除担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巴彦淖尔盟盟长外,还继续兼任阿旗旗长。

      中共中央西北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特别注意对阿旗蒙古族青年干部的培养,先后从民族青年干部和学生中选派50多人分别送到西北民族学院、党中央民族学院、党中央团校、西北团校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少同志担任领导职务,为阿旗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军队解放军化的实现

      阿拉善旗保安总队起义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和宁夏军区采取全盘接收原封不动的政策,仍令保安总队维持阿旗社会治安。l950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宁夏军区批准将阿旗保安总队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阿拉善旗人民保安总队,仍编5个中队,任命罗巴图孟柯为总队长,不再设立区防司令部。同时在保安总队建立政治工作制度,由阿旗工委书记曹动之兼任政治委员,后由李健书记兼任政治委员。起义部队中的反动分子、通匪分子在郭拴子匪部被剿灭后被清除,部队逐步得到巩固。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调查研究,根据原保安总队的性质和特点,宁夏军区和阿旗工委认为,对阿旗保安总队的改造不能按一般国民党部队对待,要将保安总队的改造工作当成地方工作和群众工作来做,把保安总队办成教育广大牧民的学校。宁夏军区明确指示,阿旗保安总队工作归阿旗工委领导,也归宁夏军区领导;政治工作主要是对部队进行中国革命、人民军队本质和民族政策的教育;团结稳定上层,搞好下层,重点放在班、排,举办班、排、中队干部轮训班,自上而下地开展民主教育,提高政治觉悟。经过与总队长协商同意后,在保安总队建立军政委员会,重大事务都经军政委员会讨论决定,改变了以往凡事总队长一人说了算的体制。同时,在部队官兵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民主,使官兵的政治觉悟逐步提高;废除军阀作风,改变旧军队打骂制度,开展官爱兵、兵尊官的运动,干部学习新的带兵方法,改善官兵关系;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纪律教育,违犯群众纪律的现象减少了,军民关系得到改善;实行经济民主,改善部队生活;加强文化娱乐活动,活跃部队文化生活;开展生产运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经过两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制度在起义部队中有效地建立和开展起来,保安总队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

      19523月,阿旗保安总队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阿拉善旗公安大队,设党委,隶属宁夏军区领导。公安大队大队长罗瑞光,政治委员由阿旗工委书记李健兼任,大队下辖4个中队,编制650人。供给按国家规定完全由政府财政解决,部队待遇得到显著改善。

      195312月,宁夏军区党委根据国家关于精减的精神,决定对阿拉善旗公安大队进行精减整编。在征求达理札雅的意见后,采取耐心说服和稳进的工作方针,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采取去留两便的方式,对离开部队人员进行妥善的安置。至19544月,阿拉善旗公安大队人数在第一次整编后的684人的基础上减至400人,使阿旗每年服兵役的人数由解放初的4%降至1%左右,减少了财政开支,减轻了牧民的负担,得到士兵和牧民的拥护。

            (四)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与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专区级自治区的建立。阿旗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回族自治区根据阿旗为蒙古族聚居地区的特点,按照《共同纲领》中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19503月,成立阿拉善旗自治区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鉴于磴口县在1926年设县前曾属阿旗一部分,历史上阿旗与宁夏为此多次引起纷争,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阿旗上层人士提出恢复原阿旗行政区划问题,有将磴口县划归阿旗管辖的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委高度重视此问题。1951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委提出建立专区级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问题。1953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关于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的初步意见》列入议事日程。后经协商和西北局指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可先以阿旗、磴口县两地组成。19531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民族委员会提出《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计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由阿拉善旗、磴口县两个旗县组成,筹备委员由29人组成,其中阿旗21人,磴口县8人。1130122,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巴彦浩特召开。1954216,经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工委成立,李健任工委书记。1954419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巴彦浩特召开,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达理札雅当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蒙古自治区的建立,是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结果,既尊重历史,又照顾现实,增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主改革和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19493月召开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时,毛泽东主席就指出,要为恢复内蒙古历史地域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东西蒙统一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1954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建制撤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划归甘肃省,改称甘肃省蒙古自治区。195511月,甘肃省蒙古自治区改称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1955121923日,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第一届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将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旗合并后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议案提交上级。19561215,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副主席王逸伦带工作组到兰州,与甘肃省负责人协商后,提出自治州和额济纳旗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交接方案,上报党中央。195643,国务院正式批准将甘肃省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旗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报请国务院批准,撤销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与额济纳旗合并组建巴彦淖尔盟,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并将巴彦浩特镇改设为巴彦浩特市(县级),为巴彦淖尔盟领导机关驻地。195661,在巴彦浩特举行庆祝大会,正式宣布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巴彦淖尔盟和巴彦浩特市成立。

     

               (作者:内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档案史志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阿拉善旗和平解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阿拉善和平解放60周年
  •     阿拉善和硕特旗(以下简称阿拉善旗或阿旗)设置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为不设盟的特别旗,直属清廷理藩院管辖,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晋封阿拉善旗札萨克为和硕亲王。辖区位于内蒙古西部,包括今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磴口县(磴口1926年设县治)和额济纳旗的拐子、古日乃两湖地区。民国时期仍保留清代的世袭制,直隶于党中央行政院,受蒙藏委员会节制。末代札萨克和硕亲王为达理札雅。

      1949923,阿拉善和硕特旗札萨克达理札雅、协理兼阿旗保安总队总队长罗巴图孟柯代表阿旗通电毛泽东主席和人民解放军彭德怀副总司令员,表示脱离广州国民党反动政府,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至此,阿旗和平解放,阿拉善旗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

      阿拉善旗的和平解放,是在国民党政府土崩瓦解、宁夏解放的当日和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形势下实现的。阿旗的和平解放,使阿旗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战火的损失和破坏,同时也给阿旗旧政府军政人员指出了一条新生之路。历史证明,和平解放之路无疑是唯一正确的历史抉择,这与达理札雅、罗巴图孟柯等为核心的阿旗上层人士所起的特殊作用是分不开的,他们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9·23”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西北局和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政府针对阿旗错综复杂的局面,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参照“绥远方式”,采取“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对阿旗起义人员坚持团结的政策,耐心教育改造。经过长期艰苦的工作,终使阿旗封建王公政权、旧军队和社会制度实现变革,即“绥远方式”的两化———地区实现解放化、部队实现解放军化。

    一、和平解放

      1949423,南京解放,人民解放军已向全国进军。西北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安后开始向甘肃、青海、宁夏进军。面对日益明朗的形势,以达理札雅为首的阿旗上层人士也考虑着阿拉善旗与个人的前途命运问题。826,兰州解放,达理札雅派阿旗驻兰州办事处负责人朱子馨为代表,随同兰州各界人士欢迎人民解放军,并表明阿旗要求和平解放的意愿。919,绥远和平起义。同日,宁夏中卫的马鸿宾率国民党八十一军起义,宁夏解放在即,坚定了达理札雅走和平解放之路的决心。

      920,在阿旗搞“蒙古自治”的德穆楚克栋鲁普(以下简称德王)见大势已去,率其追随者离开定远营(巴彦浩特),逃往阿旗北部,与驻防宁夏陶乐县的李守信原国民党骑兵新一旅等部一千余人在阿旗北部的图克木会合,沦为土匪。马鸿逵派驻定远营的工兵营士兵得知宁夏即将解放的消息后,军心涣散,失去控制,于922溃散。至此,阻碍阿旗和平解放的两大障碍解除了。

      922,达理札雅召开阿旗上层人士参加的紧急会议,商讨时局并作出和平起义的决断。23日,以阿拉善特别旗札萨克达理札雅、协理罗巴图孟柯暨全旗仕官率全旗人民的名义向毛主席发致敬电,宣布脱离广州国民党反动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923,达理札雅、罗巴图孟柯派阿旗保安总队副总队长罗曹格图盖立勒、张光耀、司乌图那笋赴银川,与人民解放军联系和平起义事宜。罗曹格图盖立勒等到银川后同银川各界名流赴黄河仁存渡口欢迎人民解放军,将致敬电呈给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926,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 ***等兵团首长接见罗曹格图盖立勒等。杨得志司令员讲解了共产党和解放军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表示共产党愿与蒙、汉、回各民族共同努力,建设新宁夏。并指出,蒙民现有的武装,只要听从人民解放军的命令,即不收缴,协助人民解放军收容马鸿逵部散兵游勇,收缴武器,维持好当地的社会治安,人民解放军将迅速派人员前往协助。

      923,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六十三军一八八师五六四团一营从中卫度过黄河,经石空沿贺兰山进入阿拉善旗。部队到达腰坝后,得知阿旗已宣布起义,团长徐成功赴定远营与达理札雅会谈。徐成功团长对达理札雅和阿旗毅然与国民党断绝一切来往,站在人民方面表示欢迎,并明确表示只要王府官员肯为人民服务,可继续供职;保安总队只要听从人民解放军的命令,枪支弹药可以不缴,但必须维护社会治安,攻剿散兵、土匪,只要做到这些,解放军即不进入定远营。达理札雅当即表示:“一切照办”。经过两次谈判,927,达理札雅派人将国民党驻定远营军事、情报人员及收缴马鸿逵工兵营的武器送交人民解放军。930,人民解放军撤离阿旗。

      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远营举行庆祝活动,达理札雅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竭诚拥护。102,达理札雅以札萨克名义发出政府训令,向全旗牧区发布阿旗脱离广州国民党政府、服从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走和平解放之路的消息。要求各边官、卡长严守岗位,维护地方秩序,告知牧民安心生产,勿相惊扰。103,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复电达理札雅,对其率部起义表示嘉勉。电报称:“来电敬悉。对阿拉善旗脱离广州国民党反动政府,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甚表欣愉,望努力维护阿拉善旗秩序,共同建立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新中国新宁夏”。

      以1949923发出通电起义日期为标志,阿拉善旗实现和平解放,“9·23”载入历史史册。

    二、组建民族区域自治的人民政府

      协商组建区域自治人民政府。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要使党的各项政策在阿旗得以贯彻实施,实现我党与达理札雅为首的阿旗上层人士团结合作共事,必须建立中共党组织和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组织。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政府在与达理札雅反复协商的基础上,于半年后组建了领导机构。

      1949920,德王出走定远营,其所拼凑的所谓“蒙古自治政府”瓦解。德王于19494月到阿旗搞所谓的“蒙古自治”,并于8月成立所谓的“蒙古自治政府”。在德王离开定远营第二天,定远营又出现一个所谓的“西蒙古自治政府”的组织。101,一篇以达理札雅为 “西蒙自治政府”代理主席名义的报告写给彭德怀副总司令员并转呈毛泽东主席,要求承认所谓的“西蒙自治政府”。1011,达理札雅与白海风、何兆麟等赴银川会见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 ***等首长,报告阿旗起义经过和地方治安情况。会谈中,提出要求承认“西蒙自治政府”。杨得志司令员指出,“西蒙自治政府”并不存在,我们不能承认;乌兰夫领导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包括整个内蒙古;我们只承认达理札雅先生为首的阿拉善旗政府。此后,“西蒙自治政府”均未得到答复,只能自生自灭。

      杨得志司令员在会见达理札雅时曾表示,对阿旗和平起义全盘接收;行政机构暂不变,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逐步实行民主建政;军队建制暂不变,军警一律不缴械,继续维持地方治安;保护人民的财产、牲畜不受侵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原有军政人员一律留用;达理札雅继续主持阿旗的军政事务。

      19491122,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电邀达理札雅去银川商讨阿旗人民政府组建和阿旗工作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意见:阿拉善旗为蒙古族聚居地区,应实行区域自治,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的自治区,旗人民政府应有共产党人参加,旗人民政府应实施《共同纲领》。

      鉴于阿拉善旗是蒙古族聚居的游牧地区,社会历史及现状比较特殊,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和省人民政府对阿旗采取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参照“绥远方式”,对军政人员原封不动,在一段时间以后,再按照《共同纲领》和人民解放军的制度改造旧政权与旧军队。1211,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派云祥生等6人组成的工作组到阿旗,主要任务是了解情况,帮助组建自治政务委员会、整顿部队、训练干部等工作。

      1950325,宁夏军区副司令员曹又参和曹动之到阿旗。31日,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共阿拉善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阿旗工委),由宁夏军区副参谋长曹动之任工委书记,云祥生任副书记;宣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政府批准成立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人民政府,达理札雅任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罗巴图孟柯、云祥生、陈爱尔德尼巴图任副主席。此后,经宁夏军区批准,对阿旗骑兵保安总队进行整顿和改组,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阿拉善旗人民保安总队,撤销原区防司令部的建制,在人民保安总队建立政治工作制度,由曹动之同志兼任保安总队政治委员,罗巴图孟柯任总队长。

            中共阿拉善旗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新的人民政府和军事领导机关的建立,标志着阿拉善旗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妥善处理“头道湖风波”,促进阿旗团结稳定。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阿旗并非一帆风顺。1950513,阿旗厢根达来、豪依尔呼都格两个巴格约有70名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个别人煽动下,假借达理札雅主席密谕,以“团结起来的群众”名义武装聚集在头道湖庙,以反对收编新一旅参加旗保安总队和反对协理专权等为借口,阻留政府工作人员、学生、现役军人,武装要挟阿拉善旗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共阿拉善旗工委及时分析了情况,认为事态严重,如不及时妥善解决,将会使矛盾激化,有被特务、土匪利用的危险。阿旗工委与政府商议后,派人员带着达理札雅主席的亲笔信,前往头道湖劝解武装群众“勿信谣言,克日解散,对为首者,只要痛改前非,绝不追究,倘再蛊惑人民,本府决不宽贷”。6月初,阿旗工委副书记云祥生与旗政府委员白海风等前往头道湖,本着“诚恳接受人民意见,维护政策法令,推行教育人民,和平解决事件”的正确方针,倾听群众意见,解释误会,讲解政策。经过耐心的劝解工作,武装聚集的群众于66全部解散,并向旗政府递交十二条书面意见。69,在曹又参副司令员指导下,阿拉善旗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政府委员(扩大)特别会议,分析事件的性质并总结了教训,政府有关领导人作自我批评。曹又参指出,头道湖事件有两种性质,一种是进步的,一种是反动的。所谓进步,就是人民敢于向政府和政府负责人提意见,确实包含一部分真正的民意;所谓反动,就是包括一部分个人阴谋,夹嫌仇恨来打击政府负责人,武装聚众,抗拒政府命令,这些现象是反动的。曹副司令员和阿旗工委本着坚持团结进步、稳定局势、和平解决矛盾的方针,从阿旗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团结的大局出发,妥善的平息了风波,促进了阿旗的团结与稳定,也是阿旗工委成立后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统战政策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三、剿匪肃特安定社会秩序

      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李匪部流窜至阿旗北部,烧杀奸掠;郭拴子土匪勾结隐藏在定远营的特务及反动分子制造谣言,蛊惑人心。两者严重威胁着新组建的人民政权,刚刚解放的阿旗对敌斗争复杂而尖锐,局势较为严峻。因此,剿匪肃特是阿旗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和顺利完成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

      争取德王、李守信残部投诚。19494月,德王等人来到定远营,乘国民政府无暇顾及西北地区问题,又搞起所谓的“蒙古自治”活动。194985,德王在定远营组织召开“蒙古自治人民代表大会”,拼凑成立“蒙古自治政府”。1949920,宁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德王带部分追随者逃往阿旗北部地区。驻防宁夏陶乐的李守信部原国民党骑兵新一旅及锡、察盟零散蒙古军队塔拉巴等部,共一千余人,窜入阿旗北部图克木庙一带,与德王会合。

      阿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王、李守信拒绝投诚,在阿旗北部地区烧杀奸掠。掠夺宰杀牧民的骆驼五千多峰、羊一千多只、马二百多匹、牛一百多头,使二百余户牧民破产,逼迫110户牧民带着七千多头牲畜逃往到蒙古人民共和国,致使阿旗西北部七百里成了无人地带,给阿、额两旗造成了极大地灾难,牧民称他们为“德、李匪部”。194910月间,阿旗北部防卡队长段塔拉腾岱组织民防队,对德、李匪部的烧杀抢掠行为进行了英勇的抗击。西北野战军总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主要领导人彭德怀、杨得志、乌兰夫、潘自力等对争取德王、李守信投诚极为关注,派宁夏军区副司令员曹又参到阿旗领导对德王、李守信的劝降工作。德王、李守信等少数反动头目坚持其反动立场,拒绝投诚,逃往蒙古人民共和国,后被引渡回国。其残部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委、阿旗的劝解工作,在党的政策感召下,由陶布新、孙明海、吉尔格朗等带领下,共计940人,于19504月中旬向阿旗政府缴械投诚。阿旗拟定安置德、李投诚人员的“七条办法”,对投诚人员进行妥善安置。

      稳妥解决德、李匪部投诚,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活动的一个重大胜利,使阿旗北部局势得以稳定,人民走向安居乐业。

      定远营保卫战与曹动之书记血染贺兰山。郭拴子,名郭永胜,宁夏回族自治区惠农县人,惯匪。宁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率部投诚,因拒绝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造,于195035,率40余人叛逃贺兰山为匪。阿旗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隐藏在定远营的国民党特务和少数反动分子与郭拴子匪徒勾结,企图破坏和阻止阿旗的改革与建设。郭拴子匪徒杀害中共阿旗工委书记曹动之和袭击定远营,集中反映了阿旗解放初期复杂而尖锐地对敌斗争形势。

      郭拴子叛逃上贺兰山为匪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军区即采取武力追剿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办法,力争尽快剿灭,并电告阿旗注意防范。阿旗积极配合解放军的清剿行动,并派人进山进行劝降工作,郭拴子拒绝投诚。19507月中旬,定远营谣言四起,匪特分子公然扬言要攻打定远营,袭击阿旗工委和贸易公司、盐务分局等省属单位。阿旗工委及时了解匪情动态,并与阿旗起义上层人士进行沟通。正在银川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党代表会议的阿旗工委书记曹动之得知情况后,赶回定远营,于724召开工委扩大会议,分析阿旗形势,研究匪徒袭击定远营的自卫防范措施。726,曹动之返回银川继续参加省委会议。729,阿旗工委得知郭拴子匪徒在贺兰山下的哈拉乌集结的情况,即电告宁夏回族自治区委。731日凌晨二时,匪首谢占奎带领60多名匪徒袭击定远营城外的贸易公司、盐务局等省属单位。省属单位干警有组织地对匪徒进行阻击,经十多小时的英勇抗击,击毙匪徒两名,土匪企图未能得逞,于31日上午退回贺兰山中。战斗中,我干警3人负伤,盐警唐连民因伤势过重光荣牺牲。

      730日下午,阿旗工委书记曹动之离开银川返回定远营,当晚住宿在贺兰山苏峪口。次日凌晨动身,翻越贺兰山途经樊家营子时,遭到匪徒的设伏袭击,曹动之和警卫员张永祥、杨万山三人奋力抗击,终因地形不利,寡不敌众,三人光荣牺牲,血染贺兰山,为阿拉善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曹动之书记牺牲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军区决心彻底剿灭郭拴子匪徒,加强了剿匪兵力。1950829,解放军六十五军一九五师五八三团一部进驻阿旗贺兰山水磨沟剿匪,阿旗保安队驻防哈拉乌沟口,配合解放军剿匪。106,解放军在贺兰山大喜峰口生擒郭拴子;1023,杀害曹动之书记的匪徒孟巴图被旗保安队捕获。后,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法院审判,郭拴子、谢占奎、孟巴图等匪首及罪大恶极分子分别在银川、定远营被正法。

      此事件后,党和政府对国民党特务、反动叛乱分子和阿旗保安总队通匪分子进行了清除。剿匪肃特斗争的胜利完成,使阿旗社会秩序逐步稳定,群众生产和生活恢复正常,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同时,在这场斗争中,党和政府也付出了血的、沉重的代价,阿拉善旗的和平、团结和稳定来之不易。

    四、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硕果

      剿匪肃特任务完成后,阿旗社会秩序逐步稳定,群众生活得以安宁。中共阿旗工委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政府关于阿旗工作的指示,坚决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结合阿旗实际,采取“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对起义军政人员实行“一包袱包起来”的政策,团结使用,从思想上逐步改造。在恢复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和各项条件日益成熟的基础上,与达理札雅等上层人士民主协商,逐步改造和改革旧政权、旧军队、旧制度。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直至1958年前后,相继实现阿旗地方解放化和军队解放军化的历史任务。

            (一)贯彻落实“三不两利”政策,恢复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阿旗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沿袭封建世袭特权制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阿旗工委从阿旗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牧区的“三不两利”(不斗、不分、不划阶级和牧工、牧主两利)政策,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牧区,发展贸易,开展医疗防疫,扶助贫苦群众发展生产。经过长期艰苦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产得到恢复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为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国营经贸,兴办牧区供销合作社,开展物资交流。解放初期,阿旗贸易由私营商业控制,进行垄断经营。1950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国营贸易公司在定远营成立贸易公司,开展牧区物资交流,平抑物价。1952年,开展供销合作事业。至1956年,全旗6个苏木建立基层供销社,社员发展到1.7万人,占牧区人口的41.6%,入社股金达23.85万元。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社经营比重共占市场比重的78.2%,占据主导地位。国营、合作商业贯彻党的价格政策,公平交易,等价交换,大大提高畜产品价格,工业品和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缩小,限制私营商业的高价盘剥,牧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组织医疗队,防治疫病,为牧民解除痛苦。由于社会原因,阿旗疫病蔓延。解放初,西北军政委员会鉴于少数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于1950年组织民族医疗防疫队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医疗防疫工作。1950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民族医疗防疫队70多人到阿旗开展医疗防疫工作。从1951年到1960年,国家投入大量的医疗技术人员和药品,经过10年的医疗防疫工作,阿旗牧区疫病得到有效控制,为广大牧民群众解除疫病之苦。医疗防疫工作的开展,促进了牧区的人畜两旺。

      贯彻落实“三不两利”政策,扶助贫苦牧民发展生产。畜牧业是阿旗牧民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从阿旗实际出发,参照内蒙古东部区的经验,在阿旗实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和牧工、牧主两利”政策,扶助贫苦牧民发展生产,保护和发展包括牧主经济在内的畜牧业经济。主要措施:一是组织牧民运盐、挖苁蓉搞副业,增加牧民和雇工的收入;二是发放羊只贷款,购买适龄繁殖母羊,贷给无畜少畜的贫苦牧民帮助他们发展畜牧业生产,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逐步改善生活。1954年至1956年,共发放羊只贷款72万多元,购买羊2万多只,为1110户(约占总牧业户的19%2127名贫苦牧民发展畜牧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之后,又相继实施牧场公有自由放牧、废除赋税等封建特权制度。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废除土地私有制,解放生产力,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至1956年,牲畜头数由1949年的约32.7万头(只)发展到1956年的94万头(只),增加了近1.9倍,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二)封建王公政权的改造与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

      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阿旗还沿袭着清代的王公世袭制的特权。鉴于阿旗特殊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关系,为保持阿旗的稳定,对旧政权的改造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直到1958年,苏木政府和苏木党委的建立、牧业合作化的实现才基本完成。

      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建立。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政府与达理札雅商讨阿旗人民政府组建问题,提出阿旗是蒙古族聚居地区,按《共同纲领》规定,应实行区域自治,旗人民政府应有共产党人参加。经过多次协商,1950331,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达理札雅任人民政府主席,罗巴图孟柯、中共阿旗工委副书记云祥生、陈爱尔德尼巴图任副主席。在旗人民政府政务委员会13名委员中,只有工委书记曹动之一人参加,体现了共产党领导的、以《共同纲领》为基础的、以的、民族区域自治的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政府机构,在推进阿旗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的召开与封建等级制度的废除。1951111,阿旗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召开,178名代表中,包括各行各业和各界人士。代表条件规定:赞成《共同纲领》,年满18岁之公民,除患精神病和被剥夺公民权利者外,不分民族、阶级、性别、宗教信仰,均可当选人民代表。会议通过民主选举选出由李健(阿旗工委书记)为主席,金允诚(达理札雅夫人)、何兆麟、陈那笋巴图、周生祥(回族)为副主席的33人组成的协商委员会。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召开,是阿旗各族各界人民参加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开端。其特殊意义在于,第一、他宣告阿旗封建等级制度的消亡;第二、他宣告阿旗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共同享有参加政治生活的权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与封建札萨克世袭制度的废除。19533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省政府鉴于阿旗情况较为复杂,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经中共中央西北局同意,阿旗未进行基层巴格普选工作,只召开巴格人民代表大会议,协商推选出席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旗长、副旗长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但仍采取统一战线政权的形式,对达理札雅继续坚持团结的方针,除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州)人民政府主席外,仍然兼任阿旗旗长。19544612日,阿旗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达理札雅为旗长,标志着封建札萨克世袭制度的废除。1956年,基层巴格普遍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新的巴格人民政府。1958年,在阿旗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达理札雅自愿不再兼任阿旗旗长,大会选举段巴图尔为旗长,封建王公政权的改造基本完成。

      巴格组织的改选与基层苏木政权的民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阿旗基层组织为36个巴格。解放初期,对巴格基层组织未予变动,只通过举办巴格达木尔短期培训班,对他们进行思想和政策教育,提高觉悟。1952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36个巴格为乡一级政权机构,在巴格之上设6个苏木,为旗政府派出机构。1953年后,苏木工委相继建立,一批从内蒙古调来的干部充实到苏木工委,加强了苏木工委的领导力量。1956年,在阿旗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各巴格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巴格达、副巴格达和巴格人民委员会,巴格基层政权的民主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阶段。1957年,根据精简机构、充实基层,进一步促进基层政权民主化,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经与民族上层人士协商同意后,撤销6个苏木,将36个巴格合并为20个苏木,以苏木为乡一级基层政权组织。

      起义人员的团结教育改造使用与本地蒙古族青年干部的培养。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起义的旧人员采取“一包袱包起来”的政策,原封不动,改造使用。1950年,彭德怀对阿旗工作指示中,强调阿旗要团结各阶层,搞好统战工作,要很好培养民族进步青年干部,这样才能把阿旗工作彻底搞好。中共中央西北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对起义的上层人士坚持团结的政策,政治上给他们安排很高的地位,生活上也给予必要的照顾。达理札雅除担任阿旗、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州)人民政府主席外,还担任宁夏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其夫人金允诚女士,除担任阿旗、蒙古自治区(州)妇联主任外,还安排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副主任。罗巴图孟柯、陈爱尔德尼巴图安排为旗人民政府副主席,其他上层人士均安排在政府部门任职。科长以下干部主要采取在职学习或送到省干校学习的办法,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绝大部分都妥善安排使用。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成立巴彦淖尔盟后,达理札雅除担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巴彦淖尔盟盟长外,还继续兼任阿旗旗长。

      中共中央西北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特别注意对阿旗蒙古族青年干部的培养,先后从民族青年干部和学生中选派50多人分别送到西北民族学院、党中央民族学院、党中央团校、西北团校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少同志担任领导职务,为阿旗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军队解放军化的实现

      阿拉善旗保安总队起义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和宁夏军区采取全盘接收原封不动的政策,仍令保安总队维持阿旗社会治安。l950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宁夏军区批准将阿旗保安总队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阿拉善旗人民保安总队,仍编5个中队,任命罗巴图孟柯为总队长,不再设立区防司令部。同时在保安总队建立政治工作制度,由阿旗工委书记曹动之兼任政治委员,后由李健书记兼任政治委员。起义部队中的反动分子、通匪分子在郭拴子匪部被剿灭后被清除,部队逐步得到巩固。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调查研究,根据原保安总队的性质和特点,宁夏军区和阿旗工委认为,对阿旗保安总队的改造不能按一般国民党部队对待,要将保安总队的改造工作当成地方工作和群众工作来做,把保安总队办成教育广大牧民的学校。宁夏军区明确指示,阿旗保安总队工作归阿旗工委领导,也归宁夏军区领导;政治工作主要是对部队进行中国革命、人民军队本质和民族政策的教育;团结稳定上层,搞好下层,重点放在班、排,举办班、排、中队干部轮训班,自上而下地开展民主教育,提高政治觉悟。经过与总队长协商同意后,在保安总队建立军政委员会,重大事务都经军政委员会讨论决定,改变了以往凡事总队长一人说了算的体制。同时,在部队官兵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民主,使官兵的政治觉悟逐步提高;废除军阀作风,改变旧军队打骂制度,开展官爱兵、兵尊官的运动,干部学习新的带兵方法,改善官兵关系;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纪律教育,违犯群众纪律的现象减少了,军民关系得到改善;实行经济民主,改善部队生活;加强文化娱乐活动,活跃部队文化生活;开展生产运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经过两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制度在起义部队中有效地建立和开展起来,保安总队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

      19523月,阿旗保安总队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阿拉善旗公安大队,设党委,隶属宁夏军区领导。公安大队大队长罗瑞光,政治委员由阿旗工委书记李健兼任,大队下辖4个中队,编制650人。供给按国家规定完全由政府财政解决,部队待遇得到显著改善。

      195312月,宁夏军区党委根据国家关于精减的精神,决定对阿拉善旗公安大队进行精减整编。在征求达理札雅的意见后,采取耐心说服和稳进的工作方针,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采取去留两便的方式,对离开部队人员进行妥善的安置。至19544月,阿拉善旗公安大队人数在第一次整编后的684人的基础上减至400人,使阿旗每年服兵役的人数由解放初的4%降至1%左右,减少了财政开支,减轻了牧民的负担,得到士兵和牧民的拥护。

            (四)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与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专区级自治区的建立。阿旗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回族自治区根据阿旗为蒙古族聚居地区的特点,按照《共同纲领》中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19503月,成立阿拉善旗自治区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鉴于磴口县在1926年设县前曾属阿旗一部分,历史上阿旗与宁夏为此多次引起纷争,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阿旗上层人士提出恢复原阿旗行政区划问题,有将磴口县划归阿旗管辖的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委高度重视此问题。1951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委提出建立专区级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问题。1953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关于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的初步意见》列入议事日程。后经协商和西北局指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可先以阿旗、磴口县两地组成。19531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民族委员会提出《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计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由阿拉善旗、磴口县两个旗县组成,筹备委员由29人组成,其中阿旗21人,磴口县8人。1130122,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巴彦浩特召开。1954216,经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工委成立,李健任工委书记。1954419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巴彦浩特召开,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达理札雅当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蒙古自治区的建立,是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结果,既尊重历史,又照顾现实,增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主改革和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19493月召开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时,毛泽东主席就指出,要为恢复内蒙古历史地域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东西蒙统一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1954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建制撤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划归甘肃省,改称甘肃省蒙古自治区。195511月,甘肃省蒙古自治区改称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1955121923日,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第一届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将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旗合并后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议案提交上级。19561215,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副主席王逸伦带工作组到兰州,与甘肃省负责人协商后,提出自治州和额济纳旗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交接方案,上报党中央。195643,国务院正式批准将甘肃省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旗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报请国务院批准,撤销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与额济纳旗合并组建巴彦淖尔盟,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并将巴彦浩特镇改设为巴彦浩特市(县级),为巴彦淖尔盟领导机关驻地。195661,在巴彦浩特举行庆祝大会,正式宣布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巴彦淖尔盟和巴彦浩特市成立。

     

               (作者:内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档案史志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