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
一、年鉴性质与特征
(一)年鉴的定义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它博采众长,集辞典、手册、年表、图录、书目、索引、文摘、表谱、统计资料、指南、便览于一身,属信息密集型工具书,具有资料权威、反应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的特点。主要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年内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便于了解事物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它所收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当年的政府公报、国家重要报刊的报道和统计部门的数据。因此,年鉴有较大的总结、统计意义和比较系统的连续参考作用。通过年鉴,大则可查找近年来国际国内时事,比如国家级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可了解国家各部门各行业的进展及各学科各专业的研究动态;国家各部委主办的年鉴:《国家铁道年鉴》、《中国民族年鉴》,可查找政府颁布的重要法规文献和逐年可比的统计数据资料;还可以查找“机构简介”“企业名录”、著名人物的生平及一些实用的指南性资料等。比如省级年鉴、自治区级年鉴就可查找政府颁布的重要法规文献和逐年可比的统计数据资料,还可以查找“机构简介”“企业名录”、著名人物的生平及一些实用的指南性资料。
象《内蒙古年鉴》的人大部分每年颁布的法律条文、条例;政府部门每年党委、政府的发文情况;特载中每年的自治区统计公报。
《内蒙古年鉴》2000卷至2007卷,无论是内文还是彩页关于“企业简介”、“企业概览”,卷卷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介绍。尤其是关于企业的产品、企业所取得的成绩都配有彩色图片,起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内蒙古年鉴》对著名人物的生平进行介绍,2001卷对因公殉职的自治区原主席云布龙的生平进行了介绍,标题为“人民公仆云布龙”;2005卷对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人物呼和浩特市委原书记牛玉儒生平及事迹进行介绍:标题是模范共产党员牛玉儒同志先进事迹简介;2006 卷在纪念乌兰夫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的革命生涯进行介绍。
实用的指南性资料,《内蒙古年鉴》立足百姓、服务大众,在2004卷附录中设有“常用电话号码”如全国各地的区号,医院、车站、煤气公司的电话号码;设有“旅游热线”如各旅行社的联系方式、旅游线路及报价;设有区内主要列车时刻表;设有“呼和浩特市内公共汽车车次及线路”。2004卷、2005卷附录中设有“区内外部分网站”,包括国内大到搜狐、网易、新浪、中国科技网、中国国际人才交流网、内蒙古政府网的网站名称,小到内蒙古电力学校、内蒙古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宾悦大酒店的网站名称。
1、年鉴的性质
(1)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工具书所有特点和属性,年鉴都具备。在工具书家族中,年鉴居资料性工具书地位,与辞书性、线索性、表谱性、图录性几类类书不同。
(2)年鉴逐年编纂连续出版。在资料性工具书这一类别中,年鉴与百科全书、手册、指南等又不同,年鉴具有年度性、连续性、现实性和史册性。无论是一年一卷的《内蒙古年鉴》、《内蒙古电力年鉴》,还是两年一卷的《包头年鉴》,都必须逐年编纂连续出版。
(3)年鉴系统汇辑上一年度文献和其它信息。年鉴收录范围是以上一年度为主,反映一年内的新动态、新经验、新成果。收录内容是文献信息,既有一次文献,又有二次文献,还有三次文献。材料编排较为系统,各类资料井然有序。都是记述上一年度的事物运动、发展状况。《内蒙古年鉴》要反映上一年全区农业、工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情况、所取得的成绩和其它信息。《包头年鉴》,要反映上一年包头的农业、工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情况、所取得的成绩,还要介绍包头招商引资、人民生活等其它信息。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但由于年鉴的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系统汇辑上一年度文献和其它信息,所以区别于一般工具书。
2、年鉴的特征
(1)资料的广泛性。从取材范围看,年鉴总是把相关领域的材料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进来,并注意概括地反映这一领域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有较强的汇辑性和概括性。就《内蒙古年鉴》而言,是将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体育及盟市旗县各个领域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汇辑性和概括性编辑起来。就《内蒙古电力年鉴》而言,是将全区的电力工业领域的电力改革发展中的趋向及生产、建设、技术、管理,经济效益等新成果、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汇辑性和概括性编辑起来。
(2)编排的系统性。年鉴编纂多种方式并用:主体内容分门别类,用综合类和专题类条目结合编排,大事记按时序编排,单位、各部门概况按地序编排,内容分类、索引又按汉字笔画编排。各种资料井然有序,有较强的系统性。如《内蒙古电力年鉴》2007卷目录部类中设综述类、分述类,综述类中分别对内蒙古电力(集体)有限公司、北方联合电力有限公司、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行业协会的方方面面进行记述。但综述类中第一是列“内蒙古电力工业”的标题,而记述的内容是全区电力工业的电力生产、销售、经济技术指标,和后面的企业名称为标题的企业介绍内容与分类上都是两个概念,建议将“内蒙古电力工业”的标题改为“全区电力工业概况”,这样修改标题,我认为是更合理一些。
(3)资料的权威性。年鉴编写以事实为依据,它的资料大多来自年度总结、报刊、政府、统计情报及各种文件资料,真实可信。又因在编排中对收集的大量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加工、审核,最后以高密度的方式将各种信息、情报传递给读者。许多条目、综述、专文还由专业领域的专家撰写或审定。入鉴资料严格、翔实、可靠,使其具有权威性。如《内蒙古年鉴》2007卷特载中收录了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自治区主席在人代会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自治区统计局的“统计公报”等。
(4)记事的连续性。年鉴逐年出版,及时反映上一年度的新情况、新成就。内容年年相接,常编常新,回溯性内容所占比例极小。年鉴记事讲究科学分类、条目稳定,连续性表现在每年横断面的逐年不断的连续结合上。从文献传播的连续性和时效意义来看,年鉴较其它工具书有更大的情报价值。比如《内蒙古年鉴》政治类目中的“党政群团”,经济类目中的“农牧林水”,“科教文卫体”类目中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的内容年年相接,常编常新,连续性表现在每年横断面的逐年不断的连续结合上。即使是有大类上的调整,也只是叫法上的不同,或是细化、或是归类,但内容是不会变的。
(5)出版的年度性。年鉴的内容虽不断更新,但它的结合体系,栏目设置等则是相对稳定的。年鉴逐年出版有利于读者通过不同年代的不同记录作比较分析,从而把握事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出版的年度性是其它工具书所不具备的。
(6)使用的易检性。年鉴不是供人们从头到尾系统阅读的,而是供人们有目的翻检考查的,属于查检性图书,其目录及索引提供了查检方便。如《内蒙古年鉴》从200 卷开始设全文索引,索引本身就是目录,是利用拼音对年鉴条目进行查找、阅读。这样使《内蒙古年鉴》更加规范,更加完备,更加符合国家对省级年鉴的要求。
3、年鉴的效用
(1)从性质上看:年鉴是反映一定地域情况的大型综合性资料,具有资料性、科学性、权威性特点。年鉴是编年体的现今资料性工具书,其工具书性质决定它在体例和检索上有自己的特定要求。
(2)从功用上看:年鉴是地情的忠实载体,强调为现实社会服务,具有存史资政的作用,它的作用更贴近现实、更直接、更简便、更趋近大众化,在服务现实上讲究时效性、信息性和主动性。年鉴是在服务现实前提下存史,主要价值在现实使用上。是领导决策的好帮手。它的资政作用比志书来的更快、更及时,更贴近现实、更贴近百姓。
(3)从收辑内容上看:年鉴要求以完备、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取材广泛、全面、系统、选择有存史价值、信息价值、特色价值、客观真实的事实为记述对象,史实、数据等资料皆具权威性,且注意事物的有序性、连续性,注重以事系人。年鉴是收录某地或某行业上一年度的各种最新资料,内容要求鲜活,甚至可以刊载一定的图片和文字广告、生活指南等便民信息,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和供人使用的方便。年鉴是今天的现实,它是有动态感的。在前面我们提到2000卷至2007卷对于企业的产品、企业所取得的成绩都配有彩色图片,起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图片和文字广告相结合,使《内蒙古年鉴》的内容更加鲜活。
(4)从体裁和表现手法上看:年鉴采用记、传、图、表、录等多种体裁,以记述为主,都要求最大限度容纳资料,存真求实,秉笔直书;文风讲究严谨、朴实、简洁、通俗。年鉴在采用这些体裁时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年鉴的专文或论坛属议论之列,其条目编写是记述与说明并用、议论与预测同存。从体裁和表现手法上,年鉴采用记、传、图、表、录等多种体裁,这也是志书体裁,与志书的共同之处。
(5)从编纂出版上看:年鉴是横排门类,编排层次深厚,结构复杂,出版必须做到承上启下的连续性。年鉴一般采用分类横排的平行条目体结构,带有平面性。年鉴的类别之间、条目之间不求甚至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条目的内容讲究独立性、独特性。年鉴的连续性表现在逐年编纂连续出版上。
(6)从事业管理上看:年鉴是地方志组成部分,也是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编纂办公室实施、众手成书,具有地方性或行业性和事业性。年鉴脱离不了“众手成书”的路子。年鉴的工具书使用性,使它有可能最终走向并立足于市场,它要求高效率,从“新、特、精”,“短、平、快”出发。
二、年鉴结构及内容
年鉴结构为条目体。主要分为:部类、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年鉴的结构为条目体,一般由部类、分目和条目3个层次构成,有时视情况需要,可在分目和条目之间设立一个次分目。部类、分目(包括次分目)只起到编排框架的作用,没有多少实在内容,条目才是年鉴的最基本的单元,是年鉴内容的主体。就如同部类、分目是人的骨架,条目就是血和肉。从这一点来说,撰写年鉴稿子,就是撰写条目,使条目有血有肉。怎样编写好年鉴?制定好编写内容,分好部类,科学地设置条目、包括标题,掌握写法,交待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六个要素,一部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年鉴就会编修成功。编写年鉴和续志是一样的,也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不断发现问题,同时也有待于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问题。
年鉴的内容包括特载(其中包括专文、文献如《内蒙古年鉴》的特载,都是些领导的专文、有关文献),综述(其中包括自治区概况,地形地貌、气候、资源、人口民族)及正文(政治、经济、科教文卫体、盟市旗县)大事记、附录(也就是备考性资料)、彩页(工商企业及产品信息)检索系统筹方面内容。如果大家都掌握年鉴体例结构、语体及其它方面知识,熟能生巧,写起来才得心应手。
年鉴的结构及内容从理论上说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年鉴的体例。
年鉴没有单独体例,它跟志书体例基本相同。年鉴是通过条目体裁来表现的。条目是年鉴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表现形式,条目的编写应当能体现出年鉴总纂意图。条目内容是记载年度内的客观事实。条目划分为综合性条目、单一性条目。可细分为综述条目、概况条目、综合记事条目、单一记事条目、会议条目、机构条目、成果条目、人物条目等,他们的共性都是年度客观事实的记载。
(1)年鉴的标题。年鉴的标题所涉及到的应该是包括类目标题、分目标题和条目的标题。分目标题、条目标题是对条目记述的基本事实的高度概况与浓缩,因此,必须紧紧把握住条目内容的主线,既不能游离事实,也不能淹没事实,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标题大内容小,或题实文虚的现象。条目标题从标引方式及词语构成看有3种:①词及词组,例如介绍地区、部门基本情况的条目有“农业生产概况、轻工业概况”等;②独立的名称概念。即以独立资料或知识概念,法定的或者涵义较为稳定,通用的名称作为条目标题。常用于介绍某个地方、人物、机构团体等条目标题。例如“呼和浩特电视台、内蒙古大学”;③短语及短句,如“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等。那么,类目标题、分目标题就更要简捷、明了。类目标题只能用单词,不用词组,如“政治”、“经济”等,当然,特殊的例外:如《内蒙古年鉴》2007卷之前的“科教文卫体”、“盟市旗县(市区)”就不是单词,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组成。《内蒙古年鉴》2007卷,将“科教文卫体”进行细分成“科技”、“教育”、“文化传媒”、“卫生计划生育体育”,“盟市旗县(市区)”仍然保留。所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类目标题最好是单词,不能用词组,特殊情况的例外。
(2)年鉴的文体。条目文体是条目内容记载年度内的客观事实,编写目的在于供人们查阅和检索。因此,条目宜采用说明体和记叙体两种体裁。①说明体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所谓说明主要是运用定义、诠释、分类、分解、比较和图表等方法,介绍情况,解说事物,阐明事理。年鉴条目多以概说事物、人物、简介部门、行业和单位的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所以大量采用说明体裁;②记叙体是以叙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章体裁,所谓叙述即录实、叙事、记人、写景、状物。其特点是人们出于对事物客观反映的需要,运用各种叙述方法,实事求是地回答事物“怎么样”。年鉴条目采用记述写作有以下几种情况:记述行业业绩、记述单一事件、记述景物、记述会议或重大节庆活动、记述人物。这里的叙事和写小说里的、报告文学里的叙事、写景可是两个概念。回避议论、描写和抒情,努力榨干“水分”
(3)年鉴的语体。语体是言语交际必须遵循的体式,即要求语言的运用更好地为特定要求服务。说什么,不说什么,怎么说,怎样措辞,用什么语气都要为特定的目的、特定地对象和特定的环境条件达到和谐一致。年鉴条目采用公报语体,公报语体常见以政府机关名义发布的统计公报、环境公报、白皮书、蓝皮书等各种文献中,作为公文语体的一个分体,公报语体具有公文语体的基本特点,又有区别于其他语体的风格特征,众所周知,公文均以实用为目的。人们在阅读公文的动机当中,一般不包括什么欣赏因素。因此,公文并不追求艺术化,也不以语言生动性为主要目标,而把准确性、简明性和规格化作为公文语体的显著标志,对语言的严谨、朴实风格有更多的追求。条目采用公报语体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①年鉴作为政府年度公报的自然选择。年鉴基本是由党委主持、政府主办的体制,同政府白皮书、行政公文一样的,带有政府文献的性质,是政府机关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的基本形式和任务之一。其语体属公文语体中的公报语体;②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的特殊要求。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十分重视综合性和资料,对每个条目的记实性和资料性都有极高的要求。所以条目全部采用记实极强的说明文体和记述文体进行写作,使信息资料高度密集,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有一种准确、简明、严谨、朴实的语言与之配套。
(4)年鉴的行文规范。这是非常关键。①文体要规范,年鉴采用语体文、记述体和说明体,其他体裁是不符合要求的;②文风要规范。文风要严谨、朴实、简洁、流畅、精炼,力戒大话、空话、套话、含糊语句,以维护年鉴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严肃性。但往往就存在这些问题,比较常见的是一些交稿单位在概况中,最容易出现的是:“在上级党委政府或主管部门正确领导和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有写一大长编与年鉴不相关的理论,这在志鉴上是不允许的。在改稿过程中凡碰见这种语句的,毫不留情删掉。编修党史是允许有的。鉴志则不行,它直截了当,一是一,二是二,按照“六”要素以及条目标题要求把事件交待清楚即可,一切形容词、描述、抒情语句都不允许存在的;③文字、称谓、标点、数字、计量的用法均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文字一律按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
本文责编:姚思泰
一、年鉴性质与特征
(一)年鉴的定义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它博采众长,集辞典、手册、年表、图录、书目、索引、文摘、表谱、统计资料、指南、便览于一身,属信息密集型工具书,具有资料权威、反应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的特点。主要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年内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便于了解事物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它所收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当年的政府公报、国家重要报刊的报道和统计部门的数据。因此,年鉴有较大的总结、统计意义和比较系统的连续参考作用。通过年鉴,大则可查找近年来国际国内时事,比如国家级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可了解国家各部门各行业的进展及各学科各专业的研究动态;国家各部委主办的年鉴:《国家铁道年鉴》、《中国民族年鉴》,可查找政府颁布的重要法规文献和逐年可比的统计数据资料;还可以查找“机构简介”“企业名录”、著名人物的生平及一些实用的指南性资料等。比如省级年鉴、自治区级年鉴就可查找政府颁布的重要法规文献和逐年可比的统计数据资料,还可以查找“机构简介”“企业名录”、著名人物的生平及一些实用的指南性资料。
象《内蒙古年鉴》的人大部分每年颁布的法律条文、条例;政府部门每年党委、政府的发文情况;特载中每年的自治区统计公报。
《内蒙古年鉴》2000卷至2007卷,无论是内文还是彩页关于“企业简介”、“企业概览”,卷卷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介绍。尤其是关于企业的产品、企业所取得的成绩都配有彩色图片,起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内蒙古年鉴》对著名人物的生平进行介绍,2001卷对因公殉职的自治区原主席云布龙的生平进行了介绍,标题为“人民公仆云布龙”;2005卷对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人物呼和浩特市委原书记牛玉儒生平及事迹进行介绍:标题是模范共产党员牛玉儒同志先进事迹简介;2006 卷在纪念乌兰夫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的革命生涯进行介绍。
实用的指南性资料,《内蒙古年鉴》立足百姓、服务大众,在2004卷附录中设有“常用电话号码”如全国各地的区号,医院、车站、煤气公司的电话号码;设有“旅游热线”如各旅行社的联系方式、旅游线路及报价;设有区内主要列车时刻表;设有“呼和浩特市内公共汽车车次及线路”。2004卷、2005卷附录中设有“区内外部分网站”,包括国内大到搜狐、网易、新浪、中国科技网、中国国际人才交流网、内蒙古政府网的网站名称,小到内蒙古电力学校、内蒙古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宾悦大酒店的网站名称。
1、年鉴的性质
(1)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工具书所有特点和属性,年鉴都具备。在工具书家族中,年鉴居资料性工具书地位,与辞书性、线索性、表谱性、图录性几类类书不同。
(2)年鉴逐年编纂连续出版。在资料性工具书这一类别中,年鉴与百科全书、手册、指南等又不同,年鉴具有年度性、连续性、现实性和史册性。无论是一年一卷的《内蒙古年鉴》、《内蒙古电力年鉴》,还是两年一卷的《包头年鉴》,都必须逐年编纂连续出版。
(3)年鉴系统汇辑上一年度文献和其它信息。年鉴收录范围是以上一年度为主,反映一年内的新动态、新经验、新成果。收录内容是文献信息,既有一次文献,又有二次文献,还有三次文献。材料编排较为系统,各类资料井然有序。都是记述上一年度的事物运动、发展状况。《内蒙古年鉴》要反映上一年全区农业、工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情况、所取得的成绩和其它信息。《包头年鉴》,要反映上一年包头的农业、工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情况、所取得的成绩,还要介绍包头招商引资、人民生活等其它信息。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但由于年鉴的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系统汇辑上一年度文献和其它信息,所以区别于一般工具书。
2、年鉴的特征
(1)资料的广泛性。从取材范围看,年鉴总是把相关领域的材料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进来,并注意概括地反映这一领域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有较强的汇辑性和概括性。就《内蒙古年鉴》而言,是将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体育及盟市旗县各个领域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汇辑性和概括性编辑起来。就《内蒙古电力年鉴》而言,是将全区的电力工业领域的电力改革发展中的趋向及生产、建设、技术、管理,经济效益等新成果、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汇辑性和概括性编辑起来。
(2)编排的系统性。年鉴编纂多种方式并用:主体内容分门别类,用综合类和专题类条目结合编排,大事记按时序编排,单位、各部门概况按地序编排,内容分类、索引又按汉字笔画编排。各种资料井然有序,有较强的系统性。如《内蒙古电力年鉴》2007卷目录部类中设综述类、分述类,综述类中分别对内蒙古电力(集体)有限公司、北方联合电力有限公司、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行业协会的方方面面进行记述。但综述类中第一是列“内蒙古电力工业”的标题,而记述的内容是全区电力工业的电力生产、销售、经济技术指标,和后面的企业名称为标题的企业介绍内容与分类上都是两个概念,建议将“内蒙古电力工业”的标题改为“全区电力工业概况”,这样修改标题,我认为是更合理一些。
(3)资料的权威性。年鉴编写以事实为依据,它的资料大多来自年度总结、报刊、政府、统计情报及各种文件资料,真实可信。又因在编排中对收集的大量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加工、审核,最后以高密度的方式将各种信息、情报传递给读者。许多条目、综述、专文还由专业领域的专家撰写或审定。入鉴资料严格、翔实、可靠,使其具有权威性。如《内蒙古年鉴》2007卷特载中收录了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自治区主席在人代会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自治区统计局的“统计公报”等。
(4)记事的连续性。年鉴逐年出版,及时反映上一年度的新情况、新成就。内容年年相接,常编常新,回溯性内容所占比例极小。年鉴记事讲究科学分类、条目稳定,连续性表现在每年横断面的逐年不断的连续结合上。从文献传播的连续性和时效意义来看,年鉴较其它工具书有更大的情报价值。比如《内蒙古年鉴》政治类目中的“党政群团”,经济类目中的“农牧林水”,“科教文卫体”类目中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的内容年年相接,常编常新,连续性表现在每年横断面的逐年不断的连续结合上。即使是有大类上的调整,也只是叫法上的不同,或是细化、或是归类,但内容是不会变的。
(5)出版的年度性。年鉴的内容虽不断更新,但它的结合体系,栏目设置等则是相对稳定的。年鉴逐年出版有利于读者通过不同年代的不同记录作比较分析,从而把握事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出版的年度性是其它工具书所不具备的。
(6)使用的易检性。年鉴不是供人们从头到尾系统阅读的,而是供人们有目的翻检考查的,属于查检性图书,其目录及索引提供了查检方便。如《内蒙古年鉴》从200 卷开始设全文索引,索引本身就是目录,是利用拼音对年鉴条目进行查找、阅读。这样使《内蒙古年鉴》更加规范,更加完备,更加符合国家对省级年鉴的要求。
3、年鉴的效用
(1)从性质上看:年鉴是反映一定地域情况的大型综合性资料,具有资料性、科学性、权威性特点。年鉴是编年体的现今资料性工具书,其工具书性质决定它在体例和检索上有自己的特定要求。
(2)从功用上看:年鉴是地情的忠实载体,强调为现实社会服务,具有存史资政的作用,它的作用更贴近现实、更直接、更简便、更趋近大众化,在服务现实上讲究时效性、信息性和主动性。年鉴是在服务现实前提下存史,主要价值在现实使用上。是领导决策的好帮手。它的资政作用比志书来的更快、更及时,更贴近现实、更贴近百姓。
(3)从收辑内容上看:年鉴要求以完备、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取材广泛、全面、系统、选择有存史价值、信息价值、特色价值、客观真实的事实为记述对象,史实、数据等资料皆具权威性,且注意事物的有序性、连续性,注重以事系人。年鉴是收录某地或某行业上一年度的各种最新资料,内容要求鲜活,甚至可以刊载一定的图片和文字广告、生活指南等便民信息,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和供人使用的方便。年鉴是今天的现实,它是有动态感的。在前面我们提到2000卷至2007卷对于企业的产品、企业所取得的成绩都配有彩色图片,起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图片和文字广告相结合,使《内蒙古年鉴》的内容更加鲜活。
(4)从体裁和表现手法上看:年鉴采用记、传、图、表、录等多种体裁,以记述为主,都要求最大限度容纳资料,存真求实,秉笔直书;文风讲究严谨、朴实、简洁、通俗。年鉴在采用这些体裁时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年鉴的专文或论坛属议论之列,其条目编写是记述与说明并用、议论与预测同存。从体裁和表现手法上,年鉴采用记、传、图、表、录等多种体裁,这也是志书体裁,与志书的共同之处。
(5)从编纂出版上看:年鉴是横排门类,编排层次深厚,结构复杂,出版必须做到承上启下的连续性。年鉴一般采用分类横排的平行条目体结构,带有平面性。年鉴的类别之间、条目之间不求甚至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条目的内容讲究独立性、独特性。年鉴的连续性表现在逐年编纂连续出版上。
(6)从事业管理上看:年鉴是地方志组成部分,也是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编纂办公室实施、众手成书,具有地方性或行业性和事业性。年鉴脱离不了“众手成书”的路子。年鉴的工具书使用性,使它有可能最终走向并立足于市场,它要求高效率,从“新、特、精”,“短、平、快”出发。
二、年鉴结构及内容
年鉴结构为条目体。主要分为:部类、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年鉴的结构为条目体,一般由部类、分目和条目3个层次构成,有时视情况需要,可在分目和条目之间设立一个次分目。部类、分目(包括次分目)只起到编排框架的作用,没有多少实在内容,条目才是年鉴的最基本的单元,是年鉴内容的主体。就如同部类、分目是人的骨架,条目就是血和肉。从这一点来说,撰写年鉴稿子,就是撰写条目,使条目有血有肉。怎样编写好年鉴?制定好编写内容,分好部类,科学地设置条目、包括标题,掌握写法,交待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六个要素,一部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年鉴就会编修成功。编写年鉴和续志是一样的,也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不断发现问题,同时也有待于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问题。
年鉴的内容包括特载(其中包括专文、文献如《内蒙古年鉴》的特载,都是些领导的专文、有关文献),综述(其中包括自治区概况,地形地貌、气候、资源、人口民族)及正文(政治、经济、科教文卫体、盟市旗县)大事记、附录(也就是备考性资料)、彩页(工商企业及产品信息)检索系统筹方面内容。如果大家都掌握年鉴体例结构、语体及其它方面知识,熟能生巧,写起来才得心应手。
年鉴的结构及内容从理论上说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年鉴的体例。
年鉴没有单独体例,它跟志书体例基本相同。年鉴是通过条目体裁来表现的。条目是年鉴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表现形式,条目的编写应当能体现出年鉴总纂意图。条目内容是记载年度内的客观事实。条目划分为综合性条目、单一性条目。可细分为综述条目、概况条目、综合记事条目、单一记事条目、会议条目、机构条目、成果条目、人物条目等,他们的共性都是年度客观事实的记载。
(1)年鉴的标题。年鉴的标题所涉及到的应该是包括类目标题、分目标题和条目的标题。分目标题、条目标题是对条目记述的基本事实的高度概况与浓缩,因此,必须紧紧把握住条目内容的主线,既不能游离事实,也不能淹没事实,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标题大内容小,或题实文虚的现象。条目标题从标引方式及词语构成看有3种:①词及词组,例如介绍地区、部门基本情况的条目有“农业生产概况、轻工业概况”等;②独立的名称概念。即以独立资料或知识概念,法定的或者涵义较为稳定,通用的名称作为条目标题。常用于介绍某个地方、人物、机构团体等条目标题。例如“呼和浩特电视台、内蒙古大学”;③短语及短句,如“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等。那么,类目标题、分目标题就更要简捷、明了。类目标题只能用单词,不用词组,如“政治”、“经济”等,当然,特殊的例外:如《内蒙古年鉴》2007卷之前的“科教文卫体”、“盟市旗县(市区)”就不是单词,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组成。《内蒙古年鉴》2007卷,将“科教文卫体”进行细分成“科技”、“教育”、“文化传媒”、“卫生计划生育体育”,“盟市旗县(市区)”仍然保留。所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类目标题最好是单词,不能用词组,特殊情况的例外。
(2)年鉴的文体。条目文体是条目内容记载年度内的客观事实,编写目的在于供人们查阅和检索。因此,条目宜采用说明体和记叙体两种体裁。①说明体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所谓说明主要是运用定义、诠释、分类、分解、比较和图表等方法,介绍情况,解说事物,阐明事理。年鉴条目多以概说事物、人物、简介部门、行业和单位的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所以大量采用说明体裁;②记叙体是以叙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章体裁,所谓叙述即录实、叙事、记人、写景、状物。其特点是人们出于对事物客观反映的需要,运用各种叙述方法,实事求是地回答事物“怎么样”。年鉴条目采用记述写作有以下几种情况:记述行业业绩、记述单一事件、记述景物、记述会议或重大节庆活动、记述人物。这里的叙事和写小说里的、报告文学里的叙事、写景可是两个概念。回避议论、描写和抒情,努力榨干“水分”
(3)年鉴的语体。语体是言语交际必须遵循的体式,即要求语言的运用更好地为特定要求服务。说什么,不说什么,怎么说,怎样措辞,用什么语气都要为特定的目的、特定地对象和特定的环境条件达到和谐一致。年鉴条目采用公报语体,公报语体常见以政府机关名义发布的统计公报、环境公报、白皮书、蓝皮书等各种文献中,作为公文语体的一个分体,公报语体具有公文语体的基本特点,又有区别于其他语体的风格特征,众所周知,公文均以实用为目的。人们在阅读公文的动机当中,一般不包括什么欣赏因素。因此,公文并不追求艺术化,也不以语言生动性为主要目标,而把准确性、简明性和规格化作为公文语体的显著标志,对语言的严谨、朴实风格有更多的追求。条目采用公报语体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①年鉴作为政府年度公报的自然选择。年鉴基本是由党委主持、政府主办的体制,同政府白皮书、行政公文一样的,带有政府文献的性质,是政府机关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的基本形式和任务之一。其语体属公文语体中的公报语体;②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的特殊要求。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十分重视综合性和资料,对每个条目的记实性和资料性都有极高的要求。所以条目全部采用记实极强的说明文体和记述文体进行写作,使信息资料高度密集,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有一种准确、简明、严谨、朴实的语言与之配套。
(4)年鉴的行文规范。这是非常关键。①文体要规范,年鉴采用语体文、记述体和说明体,其他体裁是不符合要求的;②文风要规范。文风要严谨、朴实、简洁、流畅、精炼,力戒大话、空话、套话、含糊语句,以维护年鉴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严肃性。但往往就存在这些问题,比较常见的是一些交稿单位在概况中,最容易出现的是:“在上级党委政府或主管部门正确领导和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有写一大长编与年鉴不相关的理论,这在志鉴上是不允许的。在改稿过程中凡碰见这种语句的,毫不留情删掉。编修党史是允许有的。鉴志则不行,它直截了当,一是一,二是二,按照“六”要素以及条目标题要求把事件交待清楚即可,一切形容词、描述、抒情语句都不允许存在的;③文字、称谓、标点、数字、计量的用法均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文字一律按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
本文责编:姚思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