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4年  /  第六期

第六期

  • (专题研究)知识经济与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美国经济学家费里·马克卢普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他在研究美国的经济发展中发现,从19471958年,一种新的产业在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增,增速是国民生产总值九倍,他把这种新产    业称为“知识经济”。我国著名学者吴季松博士在《知识经济:2l世纪的趋势》一书中,阐述到:“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也就是说知识与信息是它的第一生产要素,知识创新是它发展的灵魂,信息化、网络化是它发展的基本保证,知识应用是它发展的命脉所在,高新技术产业是它的第一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它的最大优势,其特征是: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要素;知识产业成为主导产业;资产投入的无形化;经济决策知识化;世界经济一体化。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的易流动性和完善的信息网络,人们将不再需要固定的地点来工作,人们把过去的工作必须在某一个地理区域内进行的传统观念,转换成了工作随处都可以开展的新观念;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学生只要坐在家里,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就可以找到全世界最好的老师,学到自己最喜欢的知识,总之,知识经济的到来,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社会、全新的生活,只有不断    学习,才能适应知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1.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越合理,能力越强。合理的知识结构应以本专业为中心, 兼通文理,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从实际出发,立足一门或几门学科,熟悉其临近的学科,把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有机结合起   来,既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做到专博有机统一,才能有创造,应具备全方位、综合的、立体式、动态的知识结构。

    2.多样化的能力

    要了解社会快速变化的趋势、性质、方向,对未来社会发展有明确的认识;要有平和的心态;善于根据新形势适当地调整控制自己的身心状态,适应竞争,有效地发挥才能;要具有语言表达能力;信息    能力;只有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才能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另外,头脑开放,思维严密,眼界开阔,不固守传统筹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要具有学历、经验兼备,懂信息操作技巧,瞻前思维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既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又能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图书馆的发展,是依靠图书馆员的主观设计和客观实践来实现的,现代化的图书馆离不开现代化的馆员。因为,在知识经济中,信息技术只是工具,人是知识管理最活跃和主动的因素,人力资源被看成是最重要的资源。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的建筑物占5%,信息资源占20%,而图书馆员占75%。显然,我们不应只重视技术和设备的投入,而忽视人的素质的    提高和培养,只有切实加强对馆员的学习,进行继续教育,使其知识    和技能得到更新、补充、完善,才能跟上知识经济步伐,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继续教育不同与一般的成人教育,它不只是一般知识的传授,而 是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在职人员进行的一种相关领域最新知识与最新专业技术的培训,促使员工借助于继续教育来不断改善与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继续教育逐渐从教育的边缘进入教育的核心,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仅要对传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而且还应对与之相关的学科、信息技能、新兴学科、现代化工作手段等等方面内容的学习,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1.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1)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的继续教育

    图书馆是“行业窗口”之一,加强图书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图书馆事业的献身精神的教育,是图书馆进行继续教育的首要任 务。培养图书馆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图书馆事业心,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馆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使馆员严格遵守其职业道德规范,即:爱岗敬业、诚实可信、办事公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调动每个人的内在积极因素,尽职尽责地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渗透到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去。

    2)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

    图书馆的文献从收集、加工到开发利用是一项学术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熟悉图书馆文献理论知识和熟悉掌握有关技能是图书馆员最基本的素质,随着电子计算机在采访、编目、流通、咨询等多项工作环节的全面运用,图书馆正迅速进入自动化、电子时代,但是,从事图书馆工作人员中,近90%以上都来自于其它专业或其它行业,人员水平和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真正由图书情报专业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微乎其微,这类人员根本适应不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图书馆工作,所以,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应从专业知识抓起,对他们采取脱产进修的方式,系统地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此外,还应该加大对本专业人员的再教育,使他们的专业素质更高,知识更广,专业工作能力更强。

    3)现代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继续教育

    近年来,以电脑网络为核心的各种现代化设施的出现,改变了图书馆只借借还还的传统工作局面,但也相应产生了一些问题:操作和管理人员奇缺,要么对电脑专业非常精通,要么对图书情报知识非常    通晓,做到二者有机结合者甚少。一方面,大批现代化设备的补充和配套,一方面是工作人员缺乏这种知识和技能。针对实际工作情况的需要,结合馆员的具体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现代化新知识技能的继    续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①以操作为主的普及型教育:学习内容是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目的在于会使用计算机,这    是全员进行的计算机知识的继续教育。②以培养专职操作人员为目的    的职业性教育:主要针对采访、编目、流通、期刊等子系统的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除要求熟练掌握输入操作技术外,还要对各子系统程序的编制、运行、维护有一定的了解,提高排除操作故障的能力。③机检咨询型教育:主要是培养能承担机检咨询任务的高层次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如计算机光盘检索人员和计算机书目检索人员,除熟练掌握操作外,还要精通文献分类、主题词、关键词标引理论,熟悉网    络软件、各种数据库状况、检索策略和检索方法,以满足用户的检索咨询要求。

    4)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继续教育

    语言知识,概括为两个部分:一是外语知识,二是汉语知识。1994年,美国提出“要在2000年向所有的学校、医院和图书馆开通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在我国还需要一个过程,但迟早要建成,    这就意味着跨世纪图书馆员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都离不开“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在网络环境中工作,不懂l2门外语知识和技能是很难适应工作需要的。另外,中文知识,主要是古汉语知识和日常应    用文写作的技能,大量古籍文献的整理和利用,都需要懂古汉语,这方面的继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还要做些事务性的工作,如制定计划、写总结、写请示、作汇报,这些是最基本的技能,有时做起来是不太规范的,因此,通过办班和专题讲座的方式,定期向工    作人员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也是继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5)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续教育

    席拉说过,“最精锐最有实力的馆员,是那些带着广博知识或某一门专业知识背景而入图书馆行业的人”,这就明确指出,对于图书馆员来说,除了掌握图书馆的业务技能外,还应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    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法律;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业务知识只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基础,还应通过对相关学科的学习,使自身的知识结构逐步得到完善,更好适应工作需要。

    2.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方法

    国家人事部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地方政府和人大也都相继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法规和文件,如北京等地规定:凡受聘的专业技术职称者,需进行继续教育,    同时作为评定高一级职称晋升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图书馆可以根据这些法规文件制定本馆的继续教育政策、制度和继续教育计划, 使本馆的在岗职工继续教育明确化并有据可查,这样,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才能持久有力,才能明确教育地对象、层次、内容、时间、形式和相应的验收考核等配套制度。各馆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周密细致的计划布署下进行的继续教育,可以使馆员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和层次,重新学习一门新的专业知识,使馆员能胜任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具体形式有:

    1)在职学历教育

    根据馆员的实际情况,可采取不脱产方式,如函授、电大、夜大、自学考试,读在职研究生等形式,通过系统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图书馆造就新型管理人才和业务带头人。

    2)专题讲座或培训班

    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图书馆员的需要,讲授图书馆业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发展,是图书馆完善馆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掌握新技术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3)自学

    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它有着丰富的藏书和专业期刊,鼓励馆员充分利用这些身边资料及空闲时间,加强自学,刻苦钻研,以提高业务素质;而且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在网络上可以自选内容,自定时间,不受时空限制,这也是未来进行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这种学习方式,必须在图书馆的管理制度监督下才能有效进行,以达到逐渐充实提高自己,胜任工作。

    4)学术交流、参观考察

    组织各学科专业人员撰写学术论文,从事专业研究,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向先进的、优秀的图书馆进行学习,组织本馆人员去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这样,有助于馆员开阔视野。引进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技术,能深入进行业务改革、研究和创新,激发对工作的积极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他们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图书馆的工作、学术地位也提高了。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对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才能使馆员由原来单一的图书馆学知识结构发展成为融图书馆学知识、专业知识、外语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陆地:新时期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探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5

    2.王岩:论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2

    3.姜汉卿:图书情报人员继续教育论,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3

    4.郑松辉: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图书馆论坛20001

    5.于鸣镝:试论馆员素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贵图学刊20004

    6.樊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探讨,图书馆论坛19992

    (作者单位:呼铁成人中专学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专题研究)知识经济与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美国经济学家费里·马克卢普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他在研究美国的经济发展中发现,从19471958年,一种新的产业在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增,增速是国民生产总值九倍,他把这种新产    业称为“知识经济”。我国著名学者吴季松博士在《知识经济:2l世纪的趋势》一书中,阐述到:“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也就是说知识与信息是它的第一生产要素,知识创新是它发展的灵魂,信息化、网络化是它发展的基本保证,知识应用是它发展的命脉所在,高新技术产业是它的第一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它的最大优势,其特征是: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要素;知识产业成为主导产业;资产投入的无形化;经济决策知识化;世界经济一体化。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的易流动性和完善的信息网络,人们将不再需要固定的地点来工作,人们把过去的工作必须在某一个地理区域内进行的传统观念,转换成了工作随处都可以开展的新观念;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学生只要坐在家里,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就可以找到全世界最好的老师,学到自己最喜欢的知识,总之,知识经济的到来,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社会、全新的生活,只有不断    学习,才能适应知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1.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越合理,能力越强。合理的知识结构应以本专业为中心, 兼通文理,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从实际出发,立足一门或几门学科,熟悉其临近的学科,把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有机结合起   来,既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做到专博有机统一,才能有创造,应具备全方位、综合的、立体式、动态的知识结构。

    2.多样化的能力

    要了解社会快速变化的趋势、性质、方向,对未来社会发展有明确的认识;要有平和的心态;善于根据新形势适当地调整控制自己的身心状态,适应竞争,有效地发挥才能;要具有语言表达能力;信息    能力;只有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才能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另外,头脑开放,思维严密,眼界开阔,不固守传统筹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要具有学历、经验兼备,懂信息操作技巧,瞻前思维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既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又能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图书馆的发展,是依靠图书馆员的主观设计和客观实践来实现的,现代化的图书馆离不开现代化的馆员。因为,在知识经济中,信息技术只是工具,人是知识管理最活跃和主动的因素,人力资源被看成是最重要的资源。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的建筑物占5%,信息资源占20%,而图书馆员占75%。显然,我们不应只重视技术和设备的投入,而忽视人的素质的    提高和培养,只有切实加强对馆员的学习,进行继续教育,使其知识    和技能得到更新、补充、完善,才能跟上知识经济步伐,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继续教育不同与一般的成人教育,它不只是一般知识的传授,而 是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在职人员进行的一种相关领域最新知识与最新专业技术的培训,促使员工借助于继续教育来不断改善与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继续教育逐渐从教育的边缘进入教育的核心,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仅要对传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而且还应对与之相关的学科、信息技能、新兴学科、现代化工作手段等等方面内容的学习,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1.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1)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的继续教育

    图书馆是“行业窗口”之一,加强图书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图书馆事业的献身精神的教育,是图书馆进行继续教育的首要任 务。培养图书馆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图书馆事业心,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馆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使馆员严格遵守其职业道德规范,即:爱岗敬业、诚实可信、办事公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调动每个人的内在积极因素,尽职尽责地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渗透到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去。

    2)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

    图书馆的文献从收集、加工到开发利用是一项学术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熟悉图书馆文献理论知识和熟悉掌握有关技能是图书馆员最基本的素质,随着电子计算机在采访、编目、流通、咨询等多项工作环节的全面运用,图书馆正迅速进入自动化、电子时代,但是,从事图书馆工作人员中,近90%以上都来自于其它专业或其它行业,人员水平和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真正由图书情报专业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微乎其微,这类人员根本适应不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图书馆工作,所以,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应从专业知识抓起,对他们采取脱产进修的方式,系统地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此外,还应该加大对本专业人员的再教育,使他们的专业素质更高,知识更广,专业工作能力更强。

    3)现代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继续教育

    近年来,以电脑网络为核心的各种现代化设施的出现,改变了图书馆只借借还还的传统工作局面,但也相应产生了一些问题:操作和管理人员奇缺,要么对电脑专业非常精通,要么对图书情报知识非常    通晓,做到二者有机结合者甚少。一方面,大批现代化设备的补充和配套,一方面是工作人员缺乏这种知识和技能。针对实际工作情况的需要,结合馆员的具体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现代化新知识技能的继    续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①以操作为主的普及型教育:学习内容是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目的在于会使用计算机,这    是全员进行的计算机知识的继续教育。②以培养专职操作人员为目的    的职业性教育:主要针对采访、编目、流通、期刊等子系统的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除要求熟练掌握输入操作技术外,还要对各子系统程序的编制、运行、维护有一定的了解,提高排除操作故障的能力。③机检咨询型教育:主要是培养能承担机检咨询任务的高层次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如计算机光盘检索人员和计算机书目检索人员,除熟练掌握操作外,还要精通文献分类、主题词、关键词标引理论,熟悉网    络软件、各种数据库状况、检索策略和检索方法,以满足用户的检索咨询要求。

    4)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继续教育

    语言知识,概括为两个部分:一是外语知识,二是汉语知识。1994年,美国提出“要在2000年向所有的学校、医院和图书馆开通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在我国还需要一个过程,但迟早要建成,    这就意味着跨世纪图书馆员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都离不开“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在网络环境中工作,不懂l2门外语知识和技能是很难适应工作需要的。另外,中文知识,主要是古汉语知识和日常应    用文写作的技能,大量古籍文献的整理和利用,都需要懂古汉语,这方面的继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还要做些事务性的工作,如制定计划、写总结、写请示、作汇报,这些是最基本的技能,有时做起来是不太规范的,因此,通过办班和专题讲座的方式,定期向工    作人员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也是继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5)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续教育

    席拉说过,“最精锐最有实力的馆员,是那些带着广博知识或某一门专业知识背景而入图书馆行业的人”,这就明确指出,对于图书馆员来说,除了掌握图书馆的业务技能外,还应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    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法律;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业务知识只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基础,还应通过对相关学科的学习,使自身的知识结构逐步得到完善,更好适应工作需要。

    2.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方法

    国家人事部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地方政府和人大也都相继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法规和文件,如北京等地规定:凡受聘的专业技术职称者,需进行继续教育,    同时作为评定高一级职称晋升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图书馆可以根据这些法规文件制定本馆的继续教育政策、制度和继续教育计划, 使本馆的在岗职工继续教育明确化并有据可查,这样,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才能持久有力,才能明确教育地对象、层次、内容、时间、形式和相应的验收考核等配套制度。各馆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周密细致的计划布署下进行的继续教育,可以使馆员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和层次,重新学习一门新的专业知识,使馆员能胜任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具体形式有:

    1)在职学历教育

    根据馆员的实际情况,可采取不脱产方式,如函授、电大、夜大、自学考试,读在职研究生等形式,通过系统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图书馆造就新型管理人才和业务带头人。

    2)专题讲座或培训班

    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图书馆员的需要,讲授图书馆业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发展,是图书馆完善馆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掌握新技术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3)自学

    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它有着丰富的藏书和专业期刊,鼓励馆员充分利用这些身边资料及空闲时间,加强自学,刻苦钻研,以提高业务素质;而且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在网络上可以自选内容,自定时间,不受时空限制,这也是未来进行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这种学习方式,必须在图书馆的管理制度监督下才能有效进行,以达到逐渐充实提高自己,胜任工作。

    4)学术交流、参观考察

    组织各学科专业人员撰写学术论文,从事专业研究,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向先进的、优秀的图书馆进行学习,组织本馆人员去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这样,有助于馆员开阔视野。引进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技术,能深入进行业务改革、研究和创新,激发对工作的积极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他们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图书馆的工作、学术地位也提高了。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对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才能使馆员由原来单一的图书馆学知识结构发展成为融图书馆学知识、专业知识、外语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陆地:新时期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探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5

    2.王岩:论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2

    3.姜汉卿:图书情报人员继续教育论,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3

    4.郑松辉: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图书馆论坛20001

    5.于鸣镝:试论馆员素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贵图学刊20004

    6.樊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探讨,图书馆论坛19992

    (作者单位:呼铁成人中专学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