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4年  /  第五期
  • (珍珠滩)达尔黑庙
  • 题记:这是天地间一份少有的宁静。我无论走到哪里,也忘不了月夜的达尔黑庙,传递着的万籁俱寂,除了一声声的犬吠,便是风铃中的叮当了。

    1.21世纪第三个夏天,中国绝大多数地方遭遇几十年不遇的高温,然而阿拉善在这一年却是前所未有的凉爽。

    蝗虫的登录也没有让人们吃惊多少。

    就是在这些日子,我来到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去处,豪斯布尔都的达尔黑庙。

    2.其实路并不遥远,只是艰辛了些。沿巴达油路到苏海图,就是那个吃肉揪面的苏海图,下了油路往南一拐,百十来里就到了。

    沿途从巴音到金三角,草场碧绿如洗,风吹草低。我对朋友戏称,这草场已是准锡林郭勒的档次了,而下了油路向南则是另外的一番风景。

    几十里路的旷野,羊群驼群寥寥,莫非雨都下在沿山和油路两旁了?

    豪斯布尔都一路有许多独自屹立的树,在戈壁或河槽里,皆金鸡独立着,或呈驼鸟、大鹏状,或做飘飘欲仙状,或显人模狗样状,令路人啧啧称奇。我想这些“独树”的任何一棵如搬到大城市的公园,都是绝妙的绿色雕塑,游人不买票照相才怪。

    特别一棵已枯死的树让人叫绝,象一只山羊直立,似乎对天地荒漠发出最后的诘问。那个悲壮的造型,让我多少年也不会忘记。

    3.车巅簸着等你明白过来,眼神刚缓过来,达尔黑庙这片藏传佛教的圣地已入眼眸了。

    周围全都是嶙峋的怪石,凸凹着、驰骋着、造型着,如羊群、如潮水、如疲惫的旅人卧着、躺着、小憩着,景观令人吃惊,每一块石头皆可读出情趣来、品出学问来。

    这座建造在巨型奇石上的名寺,定格在阿拉善中部,这座建立在三汪海子之间的名寺,这座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名寺,在遥远的天边堆积起永远的风景,永远的诱惑和神奇。

    天下名山僧占多,至达尔黑庙始信矣。

    4.八座洁白的白塔一字排开,高耸着、威严着、壮观着,颇有塔尔寺之风范。

    它们的名字是双变、菩提、和平……

    大经堂朴素庄严在七月的腾格里沙漠腹地的陶力嘎查。

    245年的历史皆镌刻庙前一石碑上,让人叹喟不已,沉思不已。

    5.那天恰逢六月初六,善男信女已从各地纷至沓来。

    庙会是一种载体,除了烧香许愿念经诵佛外,人们在这一天相聚互致风调雨顺,通报各自情况,购买吃喝日用杂货,会朋友看亲戚,每个人脸上都写满春风和阳光,写满自己的心事。

    我注意到许多青年男女都是节日盛装,五彩缤纷的漂亮的蒙古袍,让古老的达尔黑庙充满活力和色彩。

    我注意许多牧民骑来的摩托车经过精心打扮,除了闪闪发光外,还给自己坐骑搭上一块用上好羊毛织的坐垫,就像过去牧民的马鞍和驼毡那样讲究。

    6.喇嘛们空前的忙碌和兴奋,来来去去,脚步匆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这一天喇嘛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投票选举寺庙管委会,因为上一届的任期   已到了。

    黄昏时,选举结果出来了,69岁的乌力吉巴依尔当选了住持,还有三个人组成管委会。

    他说,这次有22个喇嘛投了票,无记名投票,有一个喇嘛因事请了假。选举是认真的、有效的、神圣的、公正的。

    我为乌力吉巴依尔的连任祝贺,也为达尔黑庙祈愿。

    7.这时我也想起已经驾鹤西去的达尔黑庙活佛加木音丹普勒尼玛,藏名叫夏木愣。

    是他,创造了达尔黑庙的辉煌。

    生于1924年,圆寂于1999年的大师,是一位著名的藏学家、医学大师,曾担任过十世班禅的老师,在藏传佛教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卧室至今被人供奉着,他的灵塔至今被人祭拜着,他的故事被人传颂着,他治好过的病人至今感念着他的好处……

    8.达尔黑庙每年要举行11次佛事活动,其中两次规模较小,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内容,正月十五日是释加牟尼纪念日,当年还跳察玛舞,现在喇嘛们老了,跳不动了。

    庙里,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背着经卷沿大殿和灵塔一圈一圈地转着,人们说,她要转108圈。她走得不快不慢,走得安详而美丽。

    达尔黑庙的一天,普普通通的一天。

    我突然想起1758年建庙时200多个喇嘛,香火袅袅法号长鸣的盛况,人们走到今天是多么的不容易呵。

    达尔黑庙,我真诚的牵挂和祈祷……

    (作者单位:内蒙古阿拉善盟文联)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珍珠滩)达尔黑庙
  • 题记:这是天地间一份少有的宁静。我无论走到哪里,也忘不了月夜的达尔黑庙,传递着的万籁俱寂,除了一声声的犬吠,便是风铃中的叮当了。

    1.21世纪第三个夏天,中国绝大多数地方遭遇几十年不遇的高温,然而阿拉善在这一年却是前所未有的凉爽。

    蝗虫的登录也没有让人们吃惊多少。

    就是在这些日子,我来到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去处,豪斯布尔都的达尔黑庙。

    2.其实路并不遥远,只是艰辛了些。沿巴达油路到苏海图,就是那个吃肉揪面的苏海图,下了油路往南一拐,百十来里就到了。

    沿途从巴音到金三角,草场碧绿如洗,风吹草低。我对朋友戏称,这草场已是准锡林郭勒的档次了,而下了油路向南则是另外的一番风景。

    几十里路的旷野,羊群驼群寥寥,莫非雨都下在沿山和油路两旁了?

    豪斯布尔都一路有许多独自屹立的树,在戈壁或河槽里,皆金鸡独立着,或呈驼鸟、大鹏状,或做飘飘欲仙状,或显人模狗样状,令路人啧啧称奇。我想这些“独树”的任何一棵如搬到大城市的公园,都是绝妙的绿色雕塑,游人不买票照相才怪。

    特别一棵已枯死的树让人叫绝,象一只山羊直立,似乎对天地荒漠发出最后的诘问。那个悲壮的造型,让我多少年也不会忘记。

    3.车巅簸着等你明白过来,眼神刚缓过来,达尔黑庙这片藏传佛教的圣地已入眼眸了。

    周围全都是嶙峋的怪石,凸凹着、驰骋着、造型着,如羊群、如潮水、如疲惫的旅人卧着、躺着、小憩着,景观令人吃惊,每一块石头皆可读出情趣来、品出学问来。

    这座建造在巨型奇石上的名寺,定格在阿拉善中部,这座建立在三汪海子之间的名寺,这座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名寺,在遥远的天边堆积起永远的风景,永远的诱惑和神奇。

    天下名山僧占多,至达尔黑庙始信矣。

    4.八座洁白的白塔一字排开,高耸着、威严着、壮观着,颇有塔尔寺之风范。

    它们的名字是双变、菩提、和平……

    大经堂朴素庄严在七月的腾格里沙漠腹地的陶力嘎查。

    245年的历史皆镌刻庙前一石碑上,让人叹喟不已,沉思不已。

    5.那天恰逢六月初六,善男信女已从各地纷至沓来。

    庙会是一种载体,除了烧香许愿念经诵佛外,人们在这一天相聚互致风调雨顺,通报各自情况,购买吃喝日用杂货,会朋友看亲戚,每个人脸上都写满春风和阳光,写满自己的心事。

    我注意到许多青年男女都是节日盛装,五彩缤纷的漂亮的蒙古袍,让古老的达尔黑庙充满活力和色彩。

    我注意许多牧民骑来的摩托车经过精心打扮,除了闪闪发光外,还给自己坐骑搭上一块用上好羊毛织的坐垫,就像过去牧民的马鞍和驼毡那样讲究。

    6.喇嘛们空前的忙碌和兴奋,来来去去,脚步匆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这一天喇嘛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投票选举寺庙管委会,因为上一届的任期   已到了。

    黄昏时,选举结果出来了,69岁的乌力吉巴依尔当选了住持,还有三个人组成管委会。

    他说,这次有22个喇嘛投了票,无记名投票,有一个喇嘛因事请了假。选举是认真的、有效的、神圣的、公正的。

    我为乌力吉巴依尔的连任祝贺,也为达尔黑庙祈愿。

    7.这时我也想起已经驾鹤西去的达尔黑庙活佛加木音丹普勒尼玛,藏名叫夏木愣。

    是他,创造了达尔黑庙的辉煌。

    生于1924年,圆寂于1999年的大师,是一位著名的藏学家、医学大师,曾担任过十世班禅的老师,在藏传佛教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卧室至今被人供奉着,他的灵塔至今被人祭拜着,他的故事被人传颂着,他治好过的病人至今感念着他的好处……

    8.达尔黑庙每年要举行11次佛事活动,其中两次规模较小,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内容,正月十五日是释加牟尼纪念日,当年还跳察玛舞,现在喇嘛们老了,跳不动了。

    庙里,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背着经卷沿大殿和灵塔一圈一圈地转着,人们说,她要转108圈。她走得不快不慢,走得安详而美丽。

    达尔黑庙的一天,普普通通的一天。

    我突然想起1758年建庙时200多个喇嘛,香火袅袅法号长鸣的盛况,人们走到今天是多么的不容易呵。

    达尔黑庙,我真诚的牵挂和祈祷……

    (作者单位:内蒙古阿拉善盟文联)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