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1982年,在维修呼和浩特市辽代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工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元代中统元宝交钞一张。该钞为灰黑色麻桑皮纸,盖朱红大印,面额为“壹拾文”,长16.4厘米、宽9.2厘米。纸币正中写有“伪造者斩,首告赏银五锭,仍给犯人家产”。左下方有“中统年、月、日”,“元宝交钞库使副判,印造库使副判”签押。此外,纸币上还有“中统元宝”、“诸路通行”八个篆字。经研究考证,这张纸币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印制,使用时间约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实物。
公元1275~1291年,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从欧洲到达中国,受到忽必烈皇帝的接见和器重,留在身边为侍从,在中国逗留16年。回国后,他于1296~1298年,口述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详细记述了中国元朝的繁荣景象,并且十分具体地记载了元朝发行纸币的情况。尽管有许多人不相信马可·波罗的记载,但呼和浩特白塔中有关元代纸币的惊人发现,却以事实证明了马可·波罗记载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马可·波罗游记》第95章,以《大汗用树皮所造之纸币通行全国》为标题,向西方首次披露了中国纸币的秘密。其内容十分细致,包括1.纸币的材料:“此币用树皮作之,树即蚕食其叶作丝之桑树”。“用水浸之,然后捣之成泥、制以为纸、与棉纸无异,唯其色纯黑”。2.纸币的形制:把上述桑皮纸“裁作长方形,其式大小不等”。其上“有不少专任此事之管吏署名盖章”,然后“诸官之长覆盖用朱色帝玺,至是纸币取得一种正式价值”。3.推行使用纸币的法令:“制造此种纸币之后,用之作一切给付。凡州郡国土及君主所辖之地莫不通行”。包括“所有军饷皆用此种货币给付,其价如同金钱”;“此种纸币制造之法极为严格,伪造者处极刑”。
关于元朝纸币的购买力,马可·波罗用威尼斯银币与纸币相换算,指出:一枚威尼斯银币抵纸币若干,可买山西农村的野鸡3只,或买苏州市场的大黄、生姜60磅,或杭州集市的鹅一对,或福建的德化瓷盘8只。由此可知,元朝纸币能与欧洲货币相换算,并且具有较高的购买力。
关于元代纸币对世界的影响,马可·波罗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纸币为西方人所首次见到,印象十分深刻。此外,根据元朝规定,外国商人所带来的金银、珠宝、皮革等贵重货物,必须卖给官府,先换成纸币然后再用纸币购买所需物品。这样,就把对外贸易纳入纸币流通范围,所有来华的外国人都要与纸币打交道,印度、日本、波斯等国陆续仿照元朝,也开始发行纸币,促进了世界货币的变革。
元朝纸币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也很大。据马可·波罗记述,每年官府都到各地宣传,个人收藏有金银、珠宝、皮革时,应速到官府去换纸币,价格从优。以后如需用金银珠宝,还可用纸币去官府买,价格仍从优,而且保证供应。这种措施,保证了纸币的信用,通过每年讲,反复讲,使人们自愿去换纸币,人数多到“不可思议”。这些记载,充分说明了元代忽必烈皇帝时期纸币政策是十分成功的。因此,马可·波罗称赞蒙古大汗通过发行纸币,“获得了超过全世界一切宝藏的财货”。这说明当时聚集在中国的财富,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作者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文化厅文物处)
1982年,在维修呼和浩特市辽代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工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元代中统元宝交钞一张。该钞为灰黑色麻桑皮纸,盖朱红大印,面额为“壹拾文”,长16.4厘米、宽9.2厘米。纸币正中写有“伪造者斩,首告赏银五锭,仍给犯人家产”。左下方有“中统年、月、日”,“元宝交钞库使副判,印造库使副判”签押。此外,纸币上还有“中统元宝”、“诸路通行”八个篆字。经研究考证,这张纸币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印制,使用时间约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实物。
公元1275~1291年,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从欧洲到达中国,受到忽必烈皇帝的接见和器重,留在身边为侍从,在中国逗留16年。回国后,他于1296~1298年,口述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详细记述了中国元朝的繁荣景象,并且十分具体地记载了元朝发行纸币的情况。尽管有许多人不相信马可·波罗的记载,但呼和浩特白塔中有关元代纸币的惊人发现,却以事实证明了马可·波罗记载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马可·波罗游记》第95章,以《大汗用树皮所造之纸币通行全国》为标题,向西方首次披露了中国纸币的秘密。其内容十分细致,包括1.纸币的材料:“此币用树皮作之,树即蚕食其叶作丝之桑树”。“用水浸之,然后捣之成泥、制以为纸、与棉纸无异,唯其色纯黑”。2.纸币的形制:把上述桑皮纸“裁作长方形,其式大小不等”。其上“有不少专任此事之管吏署名盖章”,然后“诸官之长覆盖用朱色帝玺,至是纸币取得一种正式价值”。3.推行使用纸币的法令:“制造此种纸币之后,用之作一切给付。凡州郡国土及君主所辖之地莫不通行”。包括“所有军饷皆用此种货币给付,其价如同金钱”;“此种纸币制造之法极为严格,伪造者处极刑”。
关于元朝纸币的购买力,马可·波罗用威尼斯银币与纸币相换算,指出:一枚威尼斯银币抵纸币若干,可买山西农村的野鸡3只,或买苏州市场的大黄、生姜60磅,或杭州集市的鹅一对,或福建的德化瓷盘8只。由此可知,元朝纸币能与欧洲货币相换算,并且具有较高的购买力。
关于元代纸币对世界的影响,马可·波罗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纸币为西方人所首次见到,印象十分深刻。此外,根据元朝规定,外国商人所带来的金银、珠宝、皮革等贵重货物,必须卖给官府,先换成纸币然后再用纸币购买所需物品。这样,就把对外贸易纳入纸币流通范围,所有来华的外国人都要与纸币打交道,印度、日本、波斯等国陆续仿照元朝,也开始发行纸币,促进了世界货币的变革。
元朝纸币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也很大。据马可·波罗记述,每年官府都到各地宣传,个人收藏有金银、珠宝、皮革时,应速到官府去换纸币,价格从优。以后如需用金银珠宝,还可用纸币去官府买,价格仍从优,而且保证供应。这种措施,保证了纸币的信用,通过每年讲,反复讲,使人们自愿去换纸币,人数多到“不可思议”。这些记载,充分说明了元代忽必烈皇帝时期纸币政策是十分成功的。因此,马可·波罗称赞蒙古大汗通过发行纸币,“获得了超过全世界一切宝藏的财货”。这说明当时聚集在中国的财富,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作者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文化厅文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