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3年  /  第二期
  • (史海钩沉)哲里木盟会盟地
  • 清代哲里木盟会盟地,是清代重要遗迹之一,位于兴安盟科右中旗吐列毛杜镇境内,后依哲里木山,前临霍林河,西望奎屯寒山,东视查干山的小平原党中央。是坤都冷山谷通往扎鲁特、巴林,西哲里木山谷经今霍林河煤矿延伸至锡林郭勒大草原,东哲里木山谷和经科右前旗至宝格达山与蒙古国接壤,阿贵山谷经六户至乌兰浩特、嫩江、向南沿霍林河经白彦胡硕至通辽等地的呈“五岔沟”型战略要地和内外物资集散地。

    据史料记载,该处曾为辽、金时代的重要关隘。金长城、金东北路招讨司驻所要塞古迹至今明晰可见。会盟地西为辽临潢府境地,东属金泰州管辖,霍林河为辽、金界河。

    清代,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始设盟建制,将嫩江科尔沁的图什业图、札萨克图、苏鄂公、扎赉特、杜尔伯特、达尔罕、博多勒噶台、宾图、前郭尔罗斯、后郭尔罗斯四部十旗,北从宝格达山、南至沈阳北柳条边墙,西由特格罕山,东到哈尔滨、长春等地总面积近四十万平方公里的蒙古领地划分为一个盟,实行行政统治。因首次会盟于图什业图旗(科右中旗)北部的哲里木山脚下而称为哲里木盟。并在此处各竖一敖包(即石堆)为象征,一个大敖包立于党中央,代表盟,底部直径为5米左右,高6米余,10个小敖包在外围形成一个大圆圈,代表10 个旗,小敖包底部直径近2米。大敖包与每个小敖包之间距离约30米,每个小敖包之间距离也30米。每3年会盟时各旗札萨克(政府)集会检阅户骑武装、处理诉讼、议事选举、举办那达慕,物资交流等内容与形式的会盟活动,清廷还派遣员亲临检阅。

    自设盟始、至民国20年(公元1931年)古哲里木盟被废止的221年间,达尔罕旗的罗卜藏衮布、色旺诺尔布、恭格喇布坦、旺扎勒道尔济、拉旺、丹曾旺布、巴图、素特那木朋素克、齐克登旺库尔、色布腾巴勒珠尔、噶勒桑栋罗布、 那木济勒色楞、图什业图旗阿拉巴坦、诺尔布琳沁、巴布多尔济、色旺诺尔布桑保、博多勒噶台旗齐默特多尔济、僧格林沁、扎赉特旗玛什巴图、阿拉坦绰尔,前郭尔罗斯旗固鲁扎布、齐莫特散帔勒、札萨克图旗索特那木伦布木、乌泰等二十四位先后担任盟长、副盟长,历经六十余次会盟活动,对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洽做出了一定的历史功绩。

    在盟制被取消,会盟活动随之绝迹后的岁月里,每逢春暖花开的农历四月二十日,各旗旗民还不约而同地届时前来,以柳枝点缀敖包、以奶食祭祀,自发地组织庆祝活动。

    1954年,当地努图克政府为开发水田治水急需而将所有敖包全部拆除,具有200余年历史的古迹被夷为平地。现今,古哲里木盟区域被划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一区的行政区界内,可以说,古哲里木盟地将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多的民族间发挥其应有的历史价值。2000年科右中旗旗委政府对这一重要历史遗迹在原址上进行复建,并在盟敖包和旗敖包前各竖立1块大理石碑,正面用蒙汉两种文字刻写该旗历史及名称。还对会盟地周围进行了绿化、美化,附属设施建设,形成当地具有历史意义、民族风情的一道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

    (作者地址:兴安盟科右中旗史志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哲里木盟会盟地
  • 清代哲里木盟会盟地,是清代重要遗迹之一,位于兴安盟科右中旗吐列毛杜镇境内,后依哲里木山,前临霍林河,西望奎屯寒山,东视查干山的小平原党中央。是坤都冷山谷通往扎鲁特、巴林,西哲里木山谷经今霍林河煤矿延伸至锡林郭勒大草原,东哲里木山谷和经科右前旗至宝格达山与蒙古国接壤,阿贵山谷经六户至乌兰浩特、嫩江、向南沿霍林河经白彦胡硕至通辽等地的呈“五岔沟”型战略要地和内外物资集散地。

    据史料记载,该处曾为辽、金时代的重要关隘。金长城、金东北路招讨司驻所要塞古迹至今明晰可见。会盟地西为辽临潢府境地,东属金泰州管辖,霍林河为辽、金界河。

    清代,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始设盟建制,将嫩江科尔沁的图什业图、札萨克图、苏鄂公、扎赉特、杜尔伯特、达尔罕、博多勒噶台、宾图、前郭尔罗斯、后郭尔罗斯四部十旗,北从宝格达山、南至沈阳北柳条边墙,西由特格罕山,东到哈尔滨、长春等地总面积近四十万平方公里的蒙古领地划分为一个盟,实行行政统治。因首次会盟于图什业图旗(科右中旗)北部的哲里木山脚下而称为哲里木盟。并在此处各竖一敖包(即石堆)为象征,一个大敖包立于党中央,代表盟,底部直径为5米左右,高6米余,10个小敖包在外围形成一个大圆圈,代表10 个旗,小敖包底部直径近2米。大敖包与每个小敖包之间距离约30米,每个小敖包之间距离也30米。每3年会盟时各旗札萨克(政府)集会检阅户骑武装、处理诉讼、议事选举、举办那达慕,物资交流等内容与形式的会盟活动,清廷还派遣员亲临检阅。

    自设盟始、至民国20年(公元1931年)古哲里木盟被废止的221年间,达尔罕旗的罗卜藏衮布、色旺诺尔布、恭格喇布坦、旺扎勒道尔济、拉旺、丹曾旺布、巴图、素特那木朋素克、齐克登旺库尔、色布腾巴勒珠尔、噶勒桑栋罗布、 那木济勒色楞、图什业图旗阿拉巴坦、诺尔布琳沁、巴布多尔济、色旺诺尔布桑保、博多勒噶台旗齐默特多尔济、僧格林沁、扎赉特旗玛什巴图、阿拉坦绰尔,前郭尔罗斯旗固鲁扎布、齐莫特散帔勒、札萨克图旗索特那木伦布木、乌泰等二十四位先后担任盟长、副盟长,历经六十余次会盟活动,对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洽做出了一定的历史功绩。

    在盟制被取消,会盟活动随之绝迹后的岁月里,每逢春暖花开的农历四月二十日,各旗旗民还不约而同地届时前来,以柳枝点缀敖包、以奶食祭祀,自发地组织庆祝活动。

    1954年,当地努图克政府为开发水田治水急需而将所有敖包全部拆除,具有200余年历史的古迹被夷为平地。现今,古哲里木盟区域被划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一区的行政区界内,可以说,古哲里木盟地将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多的民族间发挥其应有的历史价值。2000年科右中旗旗委政府对这一重要历史遗迹在原址上进行复建,并在盟敖包和旗敖包前各竖立1块大理石碑,正面用蒙汉两种文字刻写该旗历史及名称。还对会盟地周围进行了绿化、美化,附属设施建设,形成当地具有历史意义、民族风情的一道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

    (作者地址:兴安盟科右中旗史志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