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4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工作动态】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组织召开《内蒙古年鉴(2024)》 撰稿人培训会议
  • 发布时间:2024-07-19
  • 来源:
  •  

    为进一步提升年鉴撰稿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我区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15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在呼和浩特市组织召开《内蒙古年鉴(2024)》撰稿人培训会议。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杜轶鑫致辞,室副主任贺彪讲话,室副主任吴海山、室二级巡视员孟秀芳分别主持会议。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有关领导及相关处室人员,各盟市、旗县(市、区)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年鉴撰稿人,自治区有关委办厅局、企事业单位年鉴撰稿人共370余人现场参加培训会议。

     

    image.png 

     

    杜轶鑫对参会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内蒙古年鉴》撰稿人员一直以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正是撰稿人员一直以来的辛勤付出才使得《内蒙古年鉴》成为记录时代变迁、呈现区域发展的重要文献资料,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全区年鉴工作者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履职尽责,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为推动自治区年鉴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贺彪在讲话中回顾了过去一年全区年鉴工作取得的较好成绩,具体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并指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对于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要正确认识年鉴的社会功能,增强做好《内蒙古年鉴》编纂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年鉴编纂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才能编纂出高水平的精品年鉴。二要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努力打造彰显内蒙古特色的精品年鉴。质量是年鉴的生命,是关乎年鉴事业发展的根本,必须把质量意识贯穿于内蒙古年鉴工作的全过程。三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年鉴编辑出版的时效性。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具有较强责任心和较高文字水平的撰稿人队伍和编辑群体,确保《内蒙古年鉴(2024)》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出版发行。

    会上,年鉴处处长哈斯花宣读《关于表彰〈内蒙古年鉴〉(2023)优秀供稿人和优秀供稿单位的通知》,对锡林郭勒盟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呼伦贝尔市党史地方志研究室等优秀供稿单位和苏力德等优秀供稿人进行表彰,并发放荣誉证书。

    培训邀请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二级巡视员、《江苏年鉴》主编牟国义,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二级调研员陈红两位老师授课。从年鉴编纂的文化传承,类目、分目设置规范性要求,当代年鉴资料性的特征与内涵,编纂认识的深化拓展,编纂内容的与时俱进,编纂模式的现代转型等多方面为参会者讲授了年鉴编纂知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培训邀请史志鉴编纂云平台开发运维单位,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孙磊为参会者进行系统的年鉴在线编纂系统技术指导。

     

    image.png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二级巡视员、《江苏年鉴》主编牟国义

     

    image.png 

    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二级调研员陈红

     

    孟秀芳作总结发言,针对2024年度年鉴工作,一是要做好地方综合年鉴2024年卷启动工作和《内蒙古年鉴(2024)》供稿工作。二是要坚持精品理念,积极参与自治区年鉴精品工程。三是要积极参与申报国家精品年鉴工程。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全区年鉴工作者要把培训成果转化到日常工作中,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将聚焦服务新时代作为主线,在守正创新中打造堪存堪鉴的精品佳鉴,在继往开来中谱写自治区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工作动态】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组织召开《内蒙古年鉴(2024)》 撰稿人培训会议
  • 发布时间:2024-07-19
  • 来源:
  •  

    为进一步提升年鉴撰稿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我区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15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在呼和浩特市组织召开《内蒙古年鉴(2024)》撰稿人培训会议。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杜轶鑫致辞,室副主任贺彪讲话,室副主任吴海山、室二级巡视员孟秀芳分别主持会议。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有关领导及相关处室人员,各盟市、旗县(市、区)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年鉴撰稿人,自治区有关委办厅局、企事业单位年鉴撰稿人共370余人现场参加培训会议。

     

    image.png 

     

    杜轶鑫对参会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内蒙古年鉴》撰稿人员一直以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正是撰稿人员一直以来的辛勤付出才使得《内蒙古年鉴》成为记录时代变迁、呈现区域发展的重要文献资料,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全区年鉴工作者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履职尽责,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为推动自治区年鉴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贺彪在讲话中回顾了过去一年全区年鉴工作取得的较好成绩,具体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并指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对于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要正确认识年鉴的社会功能,增强做好《内蒙古年鉴》编纂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年鉴编纂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才能编纂出高水平的精品年鉴。二要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努力打造彰显内蒙古特色的精品年鉴。质量是年鉴的生命,是关乎年鉴事业发展的根本,必须把质量意识贯穿于内蒙古年鉴工作的全过程。三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年鉴编辑出版的时效性。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具有较强责任心和较高文字水平的撰稿人队伍和编辑群体,确保《内蒙古年鉴(2024)》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出版发行。

    会上,年鉴处处长哈斯花宣读《关于表彰〈内蒙古年鉴〉(2023)优秀供稿人和优秀供稿单位的通知》,对锡林郭勒盟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呼伦贝尔市党史地方志研究室等优秀供稿单位和苏力德等优秀供稿人进行表彰,并发放荣誉证书。

    培训邀请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二级巡视员、《江苏年鉴》主编牟国义,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二级调研员陈红两位老师授课。从年鉴编纂的文化传承,类目、分目设置规范性要求,当代年鉴资料性的特征与内涵,编纂认识的深化拓展,编纂内容的与时俱进,编纂模式的现代转型等多方面为参会者讲授了年鉴编纂知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培训邀请史志鉴编纂云平台开发运维单位,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孙磊为参会者进行系统的年鉴在线编纂系统技术指导。

     

    image.png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二级巡视员、《江苏年鉴》主编牟国义

     

    image.png 

    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二级调研员陈红

     

    孟秀芳作总结发言,针对2024年度年鉴工作,一是要做好地方综合年鉴2024年卷启动工作和《内蒙古年鉴(2024)》供稿工作。二是要坚持精品理念,积极参与自治区年鉴精品工程。三是要积极参与申报国家精品年鉴工程。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全区年鉴工作者要把培训成果转化到日常工作中,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将聚焦服务新时代作为主线,在守正创新中打造堪存堪鉴的精品佳鉴,在继往开来中谱写自治区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