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
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文物分布区域和国家确认的文物大省区,是草原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这一地区已经有人类活动。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始,今内蒙古地区曾有北狄、山戎、东胡、匈奴、鲜卑、乌桓、突厥、党项、契丹、女真和蒙古以及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北方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有的还进入中原建立过国家政权。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文物局负责全区的文物管理工作,各盟市、旗县的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盟市、旗县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内蒙古文物保护成果显著,元上都遗址、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嘎仙洞遗址、成吉思汗陵、五塔寺、美岱召、“五·一大会会址”等一大批历史文物、革命文物遗址得意妥善维修并对外开放。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文物志》是自治区第一部文物专业的志书,按照专业志的要求,全志具备了述、记、志、图、表、录六大体裁。全书以辞条形式为主,上起距今50万年前的大窑遗址,下至2005年12月31日,部分重要内容在概述、序言中有所下延。全志除概述之外,分为遗址、墓葬、古建筑、石刻、近现代文物、民族民俗文物、馆藏文物、大事记、文博专家简介等10编,涵盖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全部门类。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文物志》于1995年启动编修,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不断丰富,于2012年12月通过评审验收,2014年12月以内部发行的形式出版。全书100万字。
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文物分布区域和国家确认的文物大省区,是草原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这一地区已经有人类活动。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始,今内蒙古地区曾有北狄、山戎、东胡、匈奴、鲜卑、乌桓、突厥、党项、契丹、女真和蒙古以及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北方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有的还进入中原建立过国家政权。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文物局负责全区的文物管理工作,各盟市、旗县的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盟市、旗县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内蒙古文物保护成果显著,元上都遗址、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嘎仙洞遗址、成吉思汗陵、五塔寺、美岱召、“五·一大会会址”等一大批历史文物、革命文物遗址得意妥善维修并对外开放。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文物志》是自治区第一部文物专业的志书,按照专业志的要求,全志具备了述、记、志、图、表、录六大体裁。全书以辞条形式为主,上起距今50万年前的大窑遗址,下至2005年12月31日,部分重要内容在概述、序言中有所下延。全志除概述之外,分为遗址、墓葬、古建筑、石刻、近现代文物、民族民俗文物、馆藏文物、大事记、文博专家简介等10编,涵盖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全部门类。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文物志》于1995年启动编修,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不断丰富,于2012年12月通过评审验收,2014年12月以内部发行的形式出版。全书1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