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6年  /  第五期
  • 【观点摘编】地方志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  

    “一带一路”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我国“十三五”时期和更长时期的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如何利用地方志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我有下列建议:

    一、建立“一带一路”方志馆

    可以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与地方省区市政府合作建立“一带一路”方志馆,开发利用方志馆,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方志馆是集收藏、展示、和服务于一体的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场所。通过为社会各界提供地方志资源学习和查询服务,来实现工作目标。还可在方志馆局域网中建立全国方志数据库。这样,在丰富馆藏、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开辟地方志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社会大众的新路子。

    二、服务于“一带一路”经济建设

    地方志承载着全面、科学、权威的资料信息,“每到一地,先看志书”,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和不少企业家的共识。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地方志当仁不让成为首选的“活辞典”、“大罗盘”、“工具书”。当地政府可以积极为投资商提供地方志等地情资料。此外,方志的编纂工作,实际上是一次广泛、深入地对地情的调查研究,是对这些调查研究的概括和总结,地方志书是一个地方的信息库、资料库。这些翔实的地情资料,是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的重要依据。

    三、服务于“一带一路”多元文化建设

    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而且是人类文明交汇的平台,不仅是一条“经济带”,也是一条“文化带”。新丝绸之路大国博弈的赢家,不仅应该是“一带一路”的经济领导者,也必须是“一带一路”的文化领导者。

    地方志文化本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中华之国粹,文明之根脉。从文化产业发展角度找准地方志在“一带一路”格局中的定位、路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应成为“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仅就以传统信史文化——方志而言,地方志、地方史、年鉴等地情资料应成为“一带一路”信史文化的重器,成为文化软实力的硬基础。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在这方面,地方志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可以通过沿线国家、地区互赠地方志书等形式加强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四、服务于“一带一路”政治发展

    “资治”是社会主义新方志的一大传统功能。地方志在“资治”方面,不仅可以服务于国内,而且可以服务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

    随着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其“资政”功能也会越来越突出,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一带一路”建设中,周边国家的治国理政经验在交流、总结中提升,地方志资源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地方志书还有着重要的教化功能。地方志书要服务好社会,成为提高全民素质的教科书。地方志书不仅可以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也有较大的收藏价值;还可以成为对外交往中互相馈赠的佳品。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观点摘编】地方志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  

    “一带一路”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我国“十三五”时期和更长时期的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如何利用地方志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我有下列建议:

    一、建立“一带一路”方志馆

    可以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与地方省区市政府合作建立“一带一路”方志馆,开发利用方志馆,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方志馆是集收藏、展示、和服务于一体的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场所。通过为社会各界提供地方志资源学习和查询服务,来实现工作目标。还可在方志馆局域网中建立全国方志数据库。这样,在丰富馆藏、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开辟地方志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社会大众的新路子。

    二、服务于“一带一路”经济建设

    地方志承载着全面、科学、权威的资料信息,“每到一地,先看志书”,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和不少企业家的共识。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地方志当仁不让成为首选的“活辞典”、“大罗盘”、“工具书”。当地政府可以积极为投资商提供地方志等地情资料。此外,方志的编纂工作,实际上是一次广泛、深入地对地情的调查研究,是对这些调查研究的概括和总结,地方志书是一个地方的信息库、资料库。这些翔实的地情资料,是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的重要依据。

    三、服务于“一带一路”多元文化建设

    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而且是人类文明交汇的平台,不仅是一条“经济带”,也是一条“文化带”。新丝绸之路大国博弈的赢家,不仅应该是“一带一路”的经济领导者,也必须是“一带一路”的文化领导者。

    地方志文化本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中华之国粹,文明之根脉。从文化产业发展角度找准地方志在“一带一路”格局中的定位、路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应成为“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仅就以传统信史文化——方志而言,地方志、地方史、年鉴等地情资料应成为“一带一路”信史文化的重器,成为文化软实力的硬基础。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在这方面,地方志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可以通过沿线国家、地区互赠地方志书等形式加强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四、服务于“一带一路”政治发展

    “资治”是社会主义新方志的一大传统功能。地方志在“资治”方面,不仅可以服务于国内,而且可以服务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

    随着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其“资政”功能也会越来越突出,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一带一路”建设中,周边国家的治国理政经验在交流、总结中提升,地方志资源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地方志书还有着重要的教化功能。地方志书要服务好社会,成为提高全民素质的教科书。地方志书不仅可以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也有较大的收藏价值;还可以成为对外交往中互相馈赠的佳品。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