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5年  /  第五期

第五期

  • 【抗战纪事】杨家西沟——红色抗日革命根据地
  • 发布时间:2016-01-09
  • 来源: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国土资源厅
  • 杨家西沟现隶属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陶思浩乡一前晌村委会。地处大青山内,位于土左旗西北山区,在西白石头沟这条通沟内,杨家西沟是抗日游击队大青山支队和地方游击队经常活动的地区之一。19391941年上半年,绥西地委和绥西专员公署都驻扎在杨家西沟。革命老前辈李井泉、姚喆、杨植霖、杨叶澎、白如冰、靳崇智、李维中、于占彪、彭德大、王弼臣、王建功、李森、曹文玉、黄厚、包盛标、王威、王经雨、田恩民、奇俊山等在这儿常住过,在这里开会和讨论过许多抗日问题,进行党的干部培训。著名的《绥察行政公署施政纲领》在这研讨过,攻打敌占区陶思浩等战斗在此也研究讨论过,彭德大牺牲后遗体入殓安放仪式就是暂时在杨家西沟杨家院内房中进行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居住着开明人士杨广德、杨仁全等杨姓一大户人家,对共产党、八路军、游击队贡献很大。这一大家人革命觉悟比较早,积极性很高,全家支持抗日救国、支持共产党,支援八路军、游击队长期在此吃住,男的帮助八路军运送物资、掩护同志、运送救护伤病员、站岗放哨、送信等,女的帮做军鞋、缝补军衣、洗衣、做饭。杨广德常说:“八路军、抗日政府和我们是一家人。八路军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你们缺什么就尽管说,千万不要让同志们饿着,粮食我们有储备”。他们常杀自家的牛羊给共产党军政人员改善伙食,支持很多粮草。

    因为他们帮助支援共产党、八路军,日伪军恨他们,他们的院落房屋被日伪军烧过三次,掠抢财物多次,房被烧自己再重新盖。由于胡定良叛变出卖抗日革命者、支持者,杨广德的二儿子杨生全被抓走,毒打致病最后虽然花很多钱赎出,仍因病早逝。杨广德的大儿子杨仁全一家不得不迁移到呼市武川县哈拉合少乡(原庙沟乡)庙沟村委会的人字号村。他们一家就这样冒着生命、财产不保的危险,离乡背井来支持共产党、八路军。

    1940312日彭德大同志不幸牺牲后,遗体就是先抬到杨家西沟杨家院的房中,杨家一家人很悲痛,杨广德为了入殓安放革命烈士,还把为母亲作好的寿材献出来。

    杨家西沟过去是大青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现在为开展红色革命教育,激励后人,建议把此地确定为革命遗址,周围几处八路军、游击队常活动居住地也建议列为革命遗址,虽原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和近几年有人私自挖煤破坏了,但它的旧址原貌可以通过重建恢复。沿呼和浩特—包头公路沿线的沟门和道试路之间向北进杨家西沟这条路,20公里范围内有美丽险峻的山、茂密葱郁的林、清澈可饮的溪流和清新扑面的空气,春夏秋季景色秀丽,环境宜人,可建成红色旅游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带动革命根据地后代致富奔小康,缅怀革命前辈的不朽功勋,教育后辈更加爱党、爱国,努力为党作出更大贡献。

    我是抗日革命根据地(抗日革命老区)杨家西沟杨广德的重孙,杨仁全的孙子,杨子华的大儿子,为了发扬革命老前辈的革命精神,发扬支持革命、正义事业的进步人士的先进思想和为之奋斗的精神,为了充分体现大青山是内蒙古革命的摇篮之一,弘扬大青山革命精神,激励我们当代人珍惜共产党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发扬老一辈革命者、追随者、资助者的艰苦奋斗、视死如归而实现人民翻身解放,英勇打击外来侵略者,保持领土完整的革命精神,我要立志为实现共产主义、建设和谐社会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以优异的业绩来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报答革命前辈和先烈。我现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国土资源厅工作,我根据前辈及知情的老同志的回忆写下这篇文章,也是为鼓励自己和同志干好本职工作,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我作为一名无愧于革命前辈、支持资助革命的先辈和红色革命老区的后代,争取做一名无愧于党和人民培养的新时代共产主义先锋战士。

    杨家西沟,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个大青山红色革命根据地,永远铭记在这里艰苦战斗的抗日革命游击队和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牢记英勇顽强的革命先烈的遗志,永远牢记先辈积极鼎力舍己支持帮助抗日、帮助共产党的先进事迹。因为这些永远在激励着人们,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和平安宁,人民的幸福安康前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抗战纪事】杨家西沟——红色抗日革命根据地
  • 发布时间:2016-01-09
  • 来源: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国土资源厅
  • 杨家西沟现隶属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陶思浩乡一前晌村委会。地处大青山内,位于土左旗西北山区,在西白石头沟这条通沟内,杨家西沟是抗日游击队大青山支队和地方游击队经常活动的地区之一。19391941年上半年,绥西地委和绥西专员公署都驻扎在杨家西沟。革命老前辈李井泉、姚喆、杨植霖、杨叶澎、白如冰、靳崇智、李维中、于占彪、彭德大、王弼臣、王建功、李森、曹文玉、黄厚、包盛标、王威、王经雨、田恩民、奇俊山等在这儿常住过,在这里开会和讨论过许多抗日问题,进行党的干部培训。著名的《绥察行政公署施政纲领》在这研讨过,攻打敌占区陶思浩等战斗在此也研究讨论过,彭德大牺牲后遗体入殓安放仪式就是暂时在杨家西沟杨家院内房中进行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居住着开明人士杨广德、杨仁全等杨姓一大户人家,对共产党、八路军、游击队贡献很大。这一大家人革命觉悟比较早,积极性很高,全家支持抗日救国、支持共产党,支援八路军、游击队长期在此吃住,男的帮助八路军运送物资、掩护同志、运送救护伤病员、站岗放哨、送信等,女的帮做军鞋、缝补军衣、洗衣、做饭。杨广德常说:“八路军、抗日政府和我们是一家人。八路军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你们缺什么就尽管说,千万不要让同志们饿着,粮食我们有储备”。他们常杀自家的牛羊给共产党军政人员改善伙食,支持很多粮草。

    因为他们帮助支援共产党、八路军,日伪军恨他们,他们的院落房屋被日伪军烧过三次,掠抢财物多次,房被烧自己再重新盖。由于胡定良叛变出卖抗日革命者、支持者,杨广德的二儿子杨生全被抓走,毒打致病最后虽然花很多钱赎出,仍因病早逝。杨广德的大儿子杨仁全一家不得不迁移到呼市武川县哈拉合少乡(原庙沟乡)庙沟村委会的人字号村。他们一家就这样冒着生命、财产不保的危险,离乡背井来支持共产党、八路军。

    1940312日彭德大同志不幸牺牲后,遗体就是先抬到杨家西沟杨家院的房中,杨家一家人很悲痛,杨广德为了入殓安放革命烈士,还把为母亲作好的寿材献出来。

    杨家西沟过去是大青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现在为开展红色革命教育,激励后人,建议把此地确定为革命遗址,周围几处八路军、游击队常活动居住地也建议列为革命遗址,虽原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和近几年有人私自挖煤破坏了,但它的旧址原貌可以通过重建恢复。沿呼和浩特—包头公路沿线的沟门和道试路之间向北进杨家西沟这条路,20公里范围内有美丽险峻的山、茂密葱郁的林、清澈可饮的溪流和清新扑面的空气,春夏秋季景色秀丽,环境宜人,可建成红色旅游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带动革命根据地后代致富奔小康,缅怀革命前辈的不朽功勋,教育后辈更加爱党、爱国,努力为党作出更大贡献。

    我是抗日革命根据地(抗日革命老区)杨家西沟杨广德的重孙,杨仁全的孙子,杨子华的大儿子,为了发扬革命老前辈的革命精神,发扬支持革命、正义事业的进步人士的先进思想和为之奋斗的精神,为了充分体现大青山是内蒙古革命的摇篮之一,弘扬大青山革命精神,激励我们当代人珍惜共产党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发扬老一辈革命者、追随者、资助者的艰苦奋斗、视死如归而实现人民翻身解放,英勇打击外来侵略者,保持领土完整的革命精神,我要立志为实现共产主义、建设和谐社会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以优异的业绩来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报答革命前辈和先烈。我现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国土资源厅工作,我根据前辈及知情的老同志的回忆写下这篇文章,也是为鼓励自己和同志干好本职工作,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我作为一名无愧于革命前辈、支持资助革命的先辈和红色革命老区的后代,争取做一名无愧于党和人民培养的新时代共产主义先锋战士。

    杨家西沟,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个大青山红色革命根据地,永远铭记在这里艰苦战斗的抗日革命游击队和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牢记英勇顽强的革命先烈的遗志,永远牢记先辈积极鼎力舍己支持帮助抗日、帮助共产党的先进事迹。因为这些永远在激励着人们,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和平安宁,人民的幸福安康前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