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摘要:外文资料,是编修新方志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发挥外文资料在新方志中的作用?关键要在“全”、“精”、“准”三个字上下功夫,提高志书的质量。
关键词:外文资料 地方志
编修新方向,资料是根本。全面、系统地占有资料,是编修新方志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外文资料,是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主编《科尔沁右翼前旗志》①的历程中深刻体会到:注重全面搜集和准确地运用外文资料,对于提高志书质量,增强“资治、教化、历史”之功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一
中国近百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和各族人民不断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决定了大量外文资料的形成。从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建置374年的历史看,原札萨克图郡王旗世袭第12世郡王乌泰从清光绪七年(1881)袭位执政后的31年间,与沙皇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曾有过密切往来。从伪大同元年(1932)开始,科尔沁右翼前旗又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整整14年。要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这一段历史,仅凭有限的中文资料显然是很不够的。为此,我们在搜集资料过程中,特别注重广征博采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乌泰郡王会见沙皇俄国特使格罗莫夫始,至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这44年间的俄文、日文资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奔波于华北、东北各有关大中城市的档案馆、图书馆、史志办,在各地同行和文档人员的大力支持下,搜集到有关俄文、日文资料40余份,约150万字,其中日文资料占98%以上。这些资料,内容广泛,涉及本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等各个方面。其中不少资料当时被日本殖民统治者列为“绝密”,这对充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和编修新方志有着很珍贵的价值。
外文资料有了,接下来的重要一环就是怎样高质量地译成中文,怎样挑选高水平的译者,这是一项万万不可忽略的工作。如果译得质量不高,就会失去外文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和使用价值。为此,我们经过精心选择,聘请了年过花甲的高级日文翻译专家陈玉龙来进行翻译日文资料。他早年就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精通日文,才学渊博,译文迅速、准确、规范;在译文中,还对一些如今人们感到很陌生的称谓、概念、历史事件等加以篱要的注释,使人看了一目了然。这就为很好地鉴别和运用这些外文资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外文资料在新方志中的作用呢?关键在于正确运用,在“全”、“精”、“准”三个字上多下功夫。
“全”。方志是“一方之全史”。现代社会重视从宏观上观察和研究问题,要求新方志必须充分运用中、外文资料,从宏观上历史地、全面地、系统地记述本地人、地、事的基本面貌,以避免隔断历史。《科尔沁右翼前旗志》经济篇第16章第一节税制中,原稿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税务状况略有记述,而对东北沦陷时期的税收状况却一字未记,是个空白。其原因在于旗档案馆根本没有这个历史时期税务的档案资料。为了有效地弥补这一明显的不足,笔者翻阅了《西科前旗事情》、《西科后旗志》、《喜扎嘎尔旗一般事情》等日文资料,结果令人惊喜地看到了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伪政权统治时期有关税捐状况较全面、详尽的记载。仅西科后旗伪旗公署颁布的《旗税条例》,就用6章56条对几十种名目繁多的国税、国税附加捐及杂捐作了严格的规定。根据查阅到的资料,笔者决定在税制中增设一目“旧税制”,动笔详尽的记述了有清一代和东北沦陷时期的旧税制。
由于历史上科尔沁右翼前旗是由西科前旗(科尔沁右翼前旗)、西科后旗(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喜扎嘎尔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三旗合并而成,这样记述,不但利用日文资料充分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性、残酷欺压中国人民的反动本质,而且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了从伪康德元年(1934)到1988年53年间全旗税务工作的历史全貌,以及发展兴衰变化的规律,即可为当今税务改革提供借鉴之策,有较好地实现了志书“存史”之功效。
“精”。新方志的生命在于资料性,对外文资料要有“慧眼识珠”的本领,要善于精选,为志书所用,尽可能地做到有独到之处。例如名闻遐迩的阿尔山矿泉,过去有不少人在全国各大报刊撰文介绍。笔者在撰写《阿伦阿尔山矿泉》一文(载《内蒙古地方志通讯》1985年3·4期合刊)之前,费时一年多搜集到10余份中、俄、日文资料。在对这些中外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特别注重精选出未载的资料,突出反映了阿伦阿尔山矿泉三个特点:一是从日文资料《阿洛兴·阿伦阿尔山》和有关中文资料摘取,写出关于矿泉的两个神奇动人的传说;二是从《蒙古温泉阿伦阿尔山》、《阿伦阿尔山》两份日文资
料中摘取,写出矿泉48处泉水的传统用途和过去的传统洗浴法,使人明了何以称“圣水“、“神泉”;三是从俄文资料《蒙古之哈伦兴·阿伦阿尔山矿泉治疗所》中单独摘取其阿尔山矿泉同苏联、德国、土耳其三个国家的12处世界著名矿泉的温度比照表,醒目而又突出地反映出阿尔山矿泉的温差之大(47℃),是独一无二的。
“准”。“志属信史”。志书的科学性是建立在资料的真实性的基础上,离开了真实性,就无准确性可言,也失去了志书的科学性。所以,在运用外文资料时,必须注重其准确性:笔者在撰写《科尔沁右翼前旗志》风情风俗篇第三章宗教信仰中藏传佛教中寺庙·新庙曾遇到过两个问题:一是经卷种类,中文资料只记有丹珠尔经、甘珠尔经两种;二是寺庙新庙的喇嘛人数,中文资料记载有62人。后来在翻阅《西科后旗志》、《洮索线沿线一般事情》等日文资料有关宗教、寺庙的记载中发现:经卷种类,除已记述的两种外,还有穆经、金刚经、般若经、宋地经、由慕经等9种经卷;新庙的喇嘛人数是38人。究竟以哪个数字为准呢?中文资料只记有名称、数字,没有其它的说明,而日文资料不但记有经卷名称,还记有各种经卷的版名、何种文字、部数、卷数、出版年月、保存寺庙及保存人姓名;对新庙中的喇嘛不但一一记载其姓名,还注明了每个人的年龄、全年衣服费、饮食费、收入、支出、由家供给额、施主供给额。经过对中、日文进行对比、考证、鉴别,结果认定日文资料的记载是真实的,并据此对原稿做了修改,终于准确地记述了喇嘛教的经卷种类和新庙喇嘛实有达喇嘛2人,喇嘛60人。
三
正确运用外文资料,存真求实,反映地方的基本面貌,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对大量复杂的外文资料,以冷静的态度和科学的头脑去分析研究,“去伪存真”,判明是非,凡是谬误迭出的资料,宁可阙如,绝不滥用,以免以讹传讹,贻误他人,甚至出现政治性错误。
①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获全国首届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
(作者: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党史地方志局)
摘要:外文资料,是编修新方志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发挥外文资料在新方志中的作用?关键要在“全”、“精”、“准”三个字上下功夫,提高志书的质量。
关键词:外文资料 地方志
编修新方向,资料是根本。全面、系统地占有资料,是编修新方志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外文资料,是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主编《科尔沁右翼前旗志》①的历程中深刻体会到:注重全面搜集和准确地运用外文资料,对于提高志书质量,增强“资治、教化、历史”之功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一
中国近百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和各族人民不断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决定了大量外文资料的形成。从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建置374年的历史看,原札萨克图郡王旗世袭第12世郡王乌泰从清光绪七年(1881)袭位执政后的31年间,与沙皇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曾有过密切往来。从伪大同元年(1932)开始,科尔沁右翼前旗又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整整14年。要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这一段历史,仅凭有限的中文资料显然是很不够的。为此,我们在搜集资料过程中,特别注重广征博采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乌泰郡王会见沙皇俄国特使格罗莫夫始,至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这44年间的俄文、日文资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奔波于华北、东北各有关大中城市的档案馆、图书馆、史志办,在各地同行和文档人员的大力支持下,搜集到有关俄文、日文资料40余份,约150万字,其中日文资料占98%以上。这些资料,内容广泛,涉及本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等各个方面。其中不少资料当时被日本殖民统治者列为“绝密”,这对充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和编修新方志有着很珍贵的价值。
外文资料有了,接下来的重要一环就是怎样高质量地译成中文,怎样挑选高水平的译者,这是一项万万不可忽略的工作。如果译得质量不高,就会失去外文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和使用价值。为此,我们经过精心选择,聘请了年过花甲的高级日文翻译专家陈玉龙来进行翻译日文资料。他早年就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精通日文,才学渊博,译文迅速、准确、规范;在译文中,还对一些如今人们感到很陌生的称谓、概念、历史事件等加以篱要的注释,使人看了一目了然。这就为很好地鉴别和运用这些外文资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外文资料在新方志中的作用呢?关键在于正确运用,在“全”、“精”、“准”三个字上多下功夫。
“全”。方志是“一方之全史”。现代社会重视从宏观上观察和研究问题,要求新方志必须充分运用中、外文资料,从宏观上历史地、全面地、系统地记述本地人、地、事的基本面貌,以避免隔断历史。《科尔沁右翼前旗志》经济篇第16章第一节税制中,原稿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税务状况略有记述,而对东北沦陷时期的税收状况却一字未记,是个空白。其原因在于旗档案馆根本没有这个历史时期税务的档案资料。为了有效地弥补这一明显的不足,笔者翻阅了《西科前旗事情》、《西科后旗志》、《喜扎嘎尔旗一般事情》等日文资料,结果令人惊喜地看到了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伪政权统治时期有关税捐状况较全面、详尽的记载。仅西科后旗伪旗公署颁布的《旗税条例》,就用6章56条对几十种名目繁多的国税、国税附加捐及杂捐作了严格的规定。根据查阅到的资料,笔者决定在税制中增设一目“旧税制”,动笔详尽的记述了有清一代和东北沦陷时期的旧税制。
由于历史上科尔沁右翼前旗是由西科前旗(科尔沁右翼前旗)、西科后旗(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喜扎嘎尔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三旗合并而成,这样记述,不但利用日文资料充分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性、残酷欺压中国人民的反动本质,而且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了从伪康德元年(1934)到1988年53年间全旗税务工作的历史全貌,以及发展兴衰变化的规律,即可为当今税务改革提供借鉴之策,有较好地实现了志书“存史”之功效。
“精”。新方志的生命在于资料性,对外文资料要有“慧眼识珠”的本领,要善于精选,为志书所用,尽可能地做到有独到之处。例如名闻遐迩的阿尔山矿泉,过去有不少人在全国各大报刊撰文介绍。笔者在撰写《阿伦阿尔山矿泉》一文(载《内蒙古地方志通讯》1985年3·4期合刊)之前,费时一年多搜集到10余份中、俄、日文资料。在对这些中外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特别注重精选出未载的资料,突出反映了阿伦阿尔山矿泉三个特点:一是从日文资料《阿洛兴·阿伦阿尔山》和有关中文资料摘取,写出关于矿泉的两个神奇动人的传说;二是从《蒙古温泉阿伦阿尔山》、《阿伦阿尔山》两份日文资
料中摘取,写出矿泉48处泉水的传统用途和过去的传统洗浴法,使人明了何以称“圣水“、“神泉”;三是从俄文资料《蒙古之哈伦兴·阿伦阿尔山矿泉治疗所》中单独摘取其阿尔山矿泉同苏联、德国、土耳其三个国家的12处世界著名矿泉的温度比照表,醒目而又突出地反映出阿尔山矿泉的温差之大(47℃),是独一无二的。
“准”。“志属信史”。志书的科学性是建立在资料的真实性的基础上,离开了真实性,就无准确性可言,也失去了志书的科学性。所以,在运用外文资料时,必须注重其准确性:笔者在撰写《科尔沁右翼前旗志》风情风俗篇第三章宗教信仰中藏传佛教中寺庙·新庙曾遇到过两个问题:一是经卷种类,中文资料只记有丹珠尔经、甘珠尔经两种;二是寺庙新庙的喇嘛人数,中文资料记载有62人。后来在翻阅《西科后旗志》、《洮索线沿线一般事情》等日文资料有关宗教、寺庙的记载中发现:经卷种类,除已记述的两种外,还有穆经、金刚经、般若经、宋地经、由慕经等9种经卷;新庙的喇嘛人数是38人。究竟以哪个数字为准呢?中文资料只记有名称、数字,没有其它的说明,而日文资料不但记有经卷名称,还记有各种经卷的版名、何种文字、部数、卷数、出版年月、保存寺庙及保存人姓名;对新庙中的喇嘛不但一一记载其姓名,还注明了每个人的年龄、全年衣服费、饮食费、收入、支出、由家供给额、施主供给额。经过对中、日文进行对比、考证、鉴别,结果认定日文资料的记载是真实的,并据此对原稿做了修改,终于准确地记述了喇嘛教的经卷种类和新庙喇嘛实有达喇嘛2人,喇嘛60人。
三
正确运用外文资料,存真求实,反映地方的基本面貌,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对大量复杂的外文资料,以冷静的态度和科学的头脑去分析研究,“去伪存真”,判明是非,凡是谬误迭出的资料,宁可阙如,绝不滥用,以免以讹传讹,贻误他人,甚至出现政治性错误。
①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获全国首届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
(作者: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党史地方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