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4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扶贫工作】办实事 转作风——南窝铺村帮扶济困二三事
  •    

    节日慰问展前景  

    2014年1月19—22日, 内蒙古松辽平原寒风凛冽、冰冷刺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泽荣带着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全体人员的关心和全区地方志工作者的热情,来到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帮扶联系点—宁城县天义镇南窝铺村,慰问30多户困难家庭,给他们送去了面粉、大米和食用油,这也是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第二次春节前慰问村民。20日下午,杨泽荣主任一行在南窝铺村没有暖气的简陋会议室,召集老党员、老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村干部等举行座谈会。村民们畅所欲言,忆南窝铺村的过去,讲南窝铺村致贫的原因,探讨南窝铺村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办法,畅谈南窝铺村未来的发展远景,对南窝铺村的今后发展达成了很多共识和契合点,虽然大家冻得瑟瑟发抖,但会场气氛非常热烈,会议一直开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在南窝铺村下乡干部韩泽、李瀚鹏及天义镇党委书记周振才陪同参加上述活动。  

       

    定点帮扶送温暖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查干浪涛两次深入南窝铺村,登门入户,了解村民的具体困难,商讨解决思路,在了解到几个村民小组因为水井老旧造成浇地困难时,马上实地查看,具体落实经费和解决办法。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孟秀芳多次协调自治区水利厅和农业厅,落实帮扶项目和资金,并动员机关工作人员捐献衣物。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在南窝铺村帮扶是按照自治区党委关于“开展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文件精神于2012年4月开始的,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照自治区党委文件精神要求,多次听取下乡工作汇报,提出具体帮扶意见,研究部署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下乡干部韩泽在南窝铺村期间,深入到各家各户、田间地头,讲解党中央文件精神及自治区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的意义,进村入户了解老百姓的心声,和农民聊种田、谈致富、探讨出路和未来希望,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搜集到大量的第一手信息材料,体会到了基层百姓的不易,体验到了农民的甘苦,了解到了南窝铺村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村集体经济、村民致富的一些规划和打算。2012年7月13日《内蒙古日报》对韩泽同志在南窝铺村帮扶工作进行了报道。这也是对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帮扶工作的肯定。  

       

    扶贫济困办实事  

    2012年至2013年,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尽全力为南窝铺村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和好事。1.协助调整村里不合理浇地电价;2.协调增加玉米膜下滴灌种植800亩,合计金额4万余元;3.补修村里部分泥泞道路,铺垫沙石,落实经费近2万元;4.拟迁建农贸市场,97亩土地前期摸底调研基本完成;5.向自治区财政厅、农牧业厅、水利厅争取资金,力争新打6眼机电井。2013年下半年,协调宁城县水利局向自治区水利厅申请水利帮扶配套资金107万元;6.调解家庭矛盾,成功劝说一对已离婚夫妻重新和好复婚;7.动员单位干部职工捐献衣服200多件;8.2013、2014年春节前,慰问南窝铺村生活困难30余户,共支出经费近3万元;9.指导和扶持部分农户饲养肉牛,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逐步形成规模养殖;10.捐赠部分图书,改造、更新村图书室,赠送3台电脑、3台打印机等设备,更换部分桌椅;11.购置广播器材,在村中安装大喇叭,让老百姓听到了党中央的声音;12.2014年4月,协调自治区水利厅专项帮扶南窝铺村灌溉水源工程资金30万元。   

    两年多来,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及党支部领导一直关心和关注着南窝铺村的父老乡亲,倾尽所能、尽心竭力的跑部门、找项目,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南窝铺村办实事、办好事。在帮扶的最后一个年头,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和全体干部将一如既往,扎扎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南窝铺村的百姓办更多好事,谋更多的福利,力争圆满完成自治区党委“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这一光荣任务。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扶贫工作】办实事 转作风——南窝铺村帮扶济困二三事
  •    

    节日慰问展前景  

    2014年1月19—22日, 内蒙古松辽平原寒风凛冽、冰冷刺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泽荣带着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全体人员的关心和全区地方志工作者的热情,来到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帮扶联系点—宁城县天义镇南窝铺村,慰问30多户困难家庭,给他们送去了面粉、大米和食用油,这也是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第二次春节前慰问村民。20日下午,杨泽荣主任一行在南窝铺村没有暖气的简陋会议室,召集老党员、老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村干部等举行座谈会。村民们畅所欲言,忆南窝铺村的过去,讲南窝铺村致贫的原因,探讨南窝铺村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办法,畅谈南窝铺村未来的发展远景,对南窝铺村的今后发展达成了很多共识和契合点,虽然大家冻得瑟瑟发抖,但会场气氛非常热烈,会议一直开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在南窝铺村下乡干部韩泽、李瀚鹏及天义镇党委书记周振才陪同参加上述活动。  

       

    定点帮扶送温暖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查干浪涛两次深入南窝铺村,登门入户,了解村民的具体困难,商讨解决思路,在了解到几个村民小组因为水井老旧造成浇地困难时,马上实地查看,具体落实经费和解决办法。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孟秀芳多次协调自治区水利厅和农业厅,落实帮扶项目和资金,并动员机关工作人员捐献衣物。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在南窝铺村帮扶是按照自治区党委关于“开展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文件精神于2012年4月开始的,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照自治区党委文件精神要求,多次听取下乡工作汇报,提出具体帮扶意见,研究部署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下乡干部韩泽在南窝铺村期间,深入到各家各户、田间地头,讲解党中央文件精神及自治区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的意义,进村入户了解老百姓的心声,和农民聊种田、谈致富、探讨出路和未来希望,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搜集到大量的第一手信息材料,体会到了基层百姓的不易,体验到了农民的甘苦,了解到了南窝铺村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村集体经济、村民致富的一些规划和打算。2012年7月13日《内蒙古日报》对韩泽同志在南窝铺村帮扶工作进行了报道。这也是对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帮扶工作的肯定。  

       

    扶贫济困办实事  

    2012年至2013年,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尽全力为南窝铺村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和好事。1.协助调整村里不合理浇地电价;2.协调增加玉米膜下滴灌种植800亩,合计金额4万余元;3.补修村里部分泥泞道路,铺垫沙石,落实经费近2万元;4.拟迁建农贸市场,97亩土地前期摸底调研基本完成;5.向自治区财政厅、农牧业厅、水利厅争取资金,力争新打6眼机电井。2013年下半年,协调宁城县水利局向自治区水利厅申请水利帮扶配套资金107万元;6.调解家庭矛盾,成功劝说一对已离婚夫妻重新和好复婚;7.动员单位干部职工捐献衣服200多件;8.2013、2014年春节前,慰问南窝铺村生活困难30余户,共支出经费近3万元;9.指导和扶持部分农户饲养肉牛,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逐步形成规模养殖;10.捐赠部分图书,改造、更新村图书室,赠送3台电脑、3台打印机等设备,更换部分桌椅;11.购置广播器材,在村中安装大喇叭,让老百姓听到了党中央的声音;12.2014年4月,协调自治区水利厅专项帮扶南窝铺村灌溉水源工程资金30万元。   

    两年多来,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及党支部领导一直关心和关注着南窝铺村的父老乡亲,倾尽所能、尽心竭力的跑部门、找项目,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南窝铺村办实事、办好事。在帮扶的最后一个年头,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和全体干部将一如既往,扎扎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南窝铺村的百姓办更多好事,谋更多的福利,力争圆满完成自治区党委“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这一光荣任务。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