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4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志鉴动态】2014年全国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  

     

    2014年7月16~17日,全国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承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富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姜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泽荣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分别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期刊指导处处长、《中国地方志》主编于伟平,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孟秀芳主持。会议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期刊工作经验交流;二是研讨方志期刊信息化建设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方志期刊通讯员队伍的作用;三是颁发方志期刊通讯员证书。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4家省级方志期刊负责人和期刊通讯员40余人参加座谈会,《内蒙古地方志》《巴蜀史志》《云南史志》《浙江方志》《山东史志》5家期刊负责人作主题发言。与会代表就地方志期刊引导和推动地方志理论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地方志期刊信息化建设以及地方志期刊通讯员队伍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于伟平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重点对目前全国方志期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了归纳。她指出,目前方志期刊发展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期刊整体质量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期刊编辑专业人员欠缺,多为兼职办刊,编校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稿源渠道狭窄,稿件数量较少、质量偏低,与第二轮修志实践和理论研究需求不相适应。三是期刊发行面窄,发行手段和渠道不够多元化,影响了期刊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四是期刊出版周期长,时效性不强,导致刊发国家和省地方志工作大事要事、工作部署及各地方志工作动态缺乏时效性,在指导修志工作和交流修志经验方面作用不明显。五是期刊数字化建设成效甚微,尚无有效手段和途径加以拓展。六是人力、物力以及办刊经费不足,使方志期刊的发展受到制约。针对方志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于伟平希望各省级方志期刊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现有条件下,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动方志理论研究,加强方志学学科建设,服务第二轮修志。要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办刊能力,积极推动方志期刊信息化建设;要关注修志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刊发文章的学术深度和应用价值;要积极主动组织开展业务理论研讨,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稿形式,要在方志事业发展中有声音、有作为、有影响。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志鉴动态】2014年全国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  

     

    2014年7月16~17日,全国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承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富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姜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泽荣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分别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期刊指导处处长、《中国地方志》主编于伟平,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孟秀芳主持。会议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期刊工作经验交流;二是研讨方志期刊信息化建设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方志期刊通讯员队伍的作用;三是颁发方志期刊通讯员证书。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4家省级方志期刊负责人和期刊通讯员40余人参加座谈会,《内蒙古地方志》《巴蜀史志》《云南史志》《浙江方志》《山东史志》5家期刊负责人作主题发言。与会代表就地方志期刊引导和推动地方志理论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地方志期刊信息化建设以及地方志期刊通讯员队伍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于伟平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重点对目前全国方志期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了归纳。她指出,目前方志期刊发展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期刊整体质量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期刊编辑专业人员欠缺,多为兼职办刊,编校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稿源渠道狭窄,稿件数量较少、质量偏低,与第二轮修志实践和理论研究需求不相适应。三是期刊发行面窄,发行手段和渠道不够多元化,影响了期刊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四是期刊出版周期长,时效性不强,导致刊发国家和省地方志工作大事要事、工作部署及各地方志工作动态缺乏时效性,在指导修志工作和交流修志经验方面作用不明显。五是期刊数字化建设成效甚微,尚无有效手段和途径加以拓展。六是人力、物力以及办刊经费不足,使方志期刊的发展受到制约。针对方志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于伟平希望各省级方志期刊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现有条件下,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动方志理论研究,加强方志学学科建设,服务第二轮修志。要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办刊能力,积极推动方志期刊信息化建设;要关注修志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刊发文章的学术深度和应用价值;要积极主动组织开展业务理论研讨,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稿形式,要在方志事业发展中有声音、有作为、有影响。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