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3年  /  第五期

第五期

  • 【史海钩沉】马鸣鸾创作“反日天书”
  • 马鸣鸾,回族,1891年出生在山东省临邑县德平镇小杨家庄,读过三年私塾,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签订卖国条约极为愤恨。当时在他的家乡山东省临邑,德国人设有“育婴堂”,以慈善之名,残害中国儿童,马鸣鸾伙同几个同学打了下乡来买儿童的“慈善家”。为了逃避官府的通缉捉拿,他背井离乡逃到黑龙江,为一家商船大户当搬运工,后因忍受不了老板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又逃至本溪煤矿当矿工。一次,因埋葬工友和工头发生争执,一怒打了工头,从此又丢了饭碗。最后,逃到开鲁县双合兴镇福合泉村(今麦新镇双合兴村)落户,以教书为生。他给学生讲授《四书》、《五经》和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拒绝讲授“日满亲善”,“大东亚共荣圈”等,汉奸、官吏们说他的思想赤化,于1943年被县教育股勒令遣散。  

    那时他已年过半百,根本做不了重体力劳动,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想起历代被压迫者多借用天意、神旨唤起民众,推翻反动统治者,于是他就用猜字法,编写了一本约五千字的《天书》。时值194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庙会前夕,他将此书用黄布包好,放到村头庙里。书中指出,《天书》到民间乃是天意,天意不可违。又云:“谁看天书之后要照抄一份送出去,否则天意难容”。就这样,《天书》在开鲁人民中广为传播,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满抗日情绪。  

    马鸣鸾的《天书》是一部反满抗日纪念册。他用猜字、暗笔、会意等方法编成,一般人一看难懂,为此号称《天书》。书的开头四句是:“一人扛横杆,裹字表不全,时刻化去寺,木字一中穿”,解曰:“天亡日本”。又曰:“甲乙岛洋水边眠,魁星抛头压中原。丝色米量哀口掉,千门万户串心连”。解曰:“东洋鬼来中国有绝我米断我衣之患”。书中还对日本“抓劳工、要国兵、勤劳奉仕、出荷粮等,皆用猜字法逐一予以揭露抨击。书的最后四句:“十八二人悬,日上三人盘,更边一人站,女戴紫金冠。”解曰:“来春便安”。(指1945年,他断言日本侵略者快完蛋了)。书尾署名:“山东冯二去”。解曰:“山东马”。(因马鸣鸾原籍是山东人)。不久,《天书》传到了警察署肖恩余警尉手中,他如获至宝,就送交县警务科,日本人得知这本《天书》解有“天亡日本”之言,大发雷霆,下令追查,查到马鸣鸾名下,他挺身承认,警察当即把马鸣鸾逮捕并投入了监狱。日本警官大井审理了他,问:“你是不是共产党”。答:“我知道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救星,可惜我没有见过”。问:“这《天书》是哪个人叫你写的”。答:“是我们的老祖先钟馗叫我写的”。问:“钟馗是什么”。答:“钟馗是个打鬼的法师,哪有鬼都打,一个不留,都打下地狱……”  

    1945年,“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后,开鲁来了苏联红军和八路军,人民掌握了政权。马鸣鸾在富通镇学校任校长,他边教书边宣传党的政策,组织师生排练演出革命戏剧,亲自编演了《土地还家》、《参军光荣》、《发家致富》等剧目,密切配合了党的中心工作,推动生产的发展。  

       

                     (作者: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委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马鸣鸾创作“反日天书”
  • 马鸣鸾,回族,1891年出生在山东省临邑县德平镇小杨家庄,读过三年私塾,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签订卖国条约极为愤恨。当时在他的家乡山东省临邑,德国人设有“育婴堂”,以慈善之名,残害中国儿童,马鸣鸾伙同几个同学打了下乡来买儿童的“慈善家”。为了逃避官府的通缉捉拿,他背井离乡逃到黑龙江,为一家商船大户当搬运工,后因忍受不了老板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又逃至本溪煤矿当矿工。一次,因埋葬工友和工头发生争执,一怒打了工头,从此又丢了饭碗。最后,逃到开鲁县双合兴镇福合泉村(今麦新镇双合兴村)落户,以教书为生。他给学生讲授《四书》、《五经》和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拒绝讲授“日满亲善”,“大东亚共荣圈”等,汉奸、官吏们说他的思想赤化,于1943年被县教育股勒令遣散。  

    那时他已年过半百,根本做不了重体力劳动,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想起历代被压迫者多借用天意、神旨唤起民众,推翻反动统治者,于是他就用猜字法,编写了一本约五千字的《天书》。时值194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庙会前夕,他将此书用黄布包好,放到村头庙里。书中指出,《天书》到民间乃是天意,天意不可违。又云:“谁看天书之后要照抄一份送出去,否则天意难容”。就这样,《天书》在开鲁人民中广为传播,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满抗日情绪。  

    马鸣鸾的《天书》是一部反满抗日纪念册。他用猜字、暗笔、会意等方法编成,一般人一看难懂,为此号称《天书》。书的开头四句是:“一人扛横杆,裹字表不全,时刻化去寺,木字一中穿”,解曰:“天亡日本”。又曰:“甲乙岛洋水边眠,魁星抛头压中原。丝色米量哀口掉,千门万户串心连”。解曰:“东洋鬼来中国有绝我米断我衣之患”。书中还对日本“抓劳工、要国兵、勤劳奉仕、出荷粮等,皆用猜字法逐一予以揭露抨击。书的最后四句:“十八二人悬,日上三人盘,更边一人站,女戴紫金冠。”解曰:“来春便安”。(指1945年,他断言日本侵略者快完蛋了)。书尾署名:“山东冯二去”。解曰:“山东马”。(因马鸣鸾原籍是山东人)。不久,《天书》传到了警察署肖恩余警尉手中,他如获至宝,就送交县警务科,日本人得知这本《天书》解有“天亡日本”之言,大发雷霆,下令追查,查到马鸣鸾名下,他挺身承认,警察当即把马鸣鸾逮捕并投入了监狱。日本警官大井审理了他,问:“你是不是共产党”。答:“我知道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救星,可惜我没有见过”。问:“这《天书》是哪个人叫你写的”。答:“是我们的老祖先钟馗叫我写的”。问:“钟馗是什么”。答:“钟馗是个打鬼的法师,哪有鬼都打,一个不留,都打下地狱……”  

    1945年,“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后,开鲁来了苏联红军和八路军,人民掌握了政权。马鸣鸾在富通镇学校任校长,他边教书边宣传党的政策,组织师生排练演出革命戏剧,亲自编演了《土地还家》、《参军光荣》、《发家致富》等剧目,密切配合了党的中心工作,推动生产的发展。  

       

                     (作者: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委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