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南宋的宋恭帝赵显(1271——1323),宋度宗次子,全皇后所生,即位前封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在位二年,被元军俘获,后被冕杀,终年53岁。
当年幼的赵显步入政治舞台时,南宋小朝廷的江山已是危如累卵,摇摇欲坠,局势基本无法挽救了。
公元1274年,元军攻下襄樊后,忽必烈调兵遣将,任命伯颜为统帅,水陆并进,准备消灭南宋。伯颜顺利攻占鄂州,沿江东下,所到之处,宋将纷纷投降。就在这一年,宋度宗去世,赵显被立为帝。宋恭帝年幼,因此由其祖母太皇太后谢氏垂帘听政,但朝廷的实权仍掌握在奸相贾似道手中。公元1275年,伯颜到达江州(今江西九江),安庆府宋将范文虎献城投降,元军占领鄂州后,继续挥师南下,占领池州,后沿江东下,进驻建康,很快逼近临安,南宋将士都望风而逃,赵家王朝已处于灭亡的前夕。贾似道兵败逃到扬州,大臣们上书弹劾贾似道,太学及台谏侍从官也相继上书,请杀贾似道,最终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结束了其擅权误国的罪恶生命。
南宋朝廷人人思逃,谢太后宣布宰相人选时,来上朝的大臣只有6人。德祐二年(公元1277年)正月十八,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枢密使,出使蒙古军营谈判。文天祥正气凛然,被伯颜扣留。二月初五,蒙古军队在临安皇城里举行受降仪式,赵显正式宣布退位,三月二日,元世祖忽必烈下达诏书,要求宋朝君臣速往大都朝见。赵显只好同谢太皇太后,母亲全氏等启程北上。
宋恭帝赵显及皇族的其他人员被掳到大都后,忽必烈召见了赵显,并封他为瀛国公。全皇太后、谢太后也都被封了爵位。
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12岁的赵显在北京幽禁了6年之后,被遣送到上都开平(今内蒙古锡盟蓝旗境内)。在开平又被幽禁了6年后,忽必烈赏赐他“钞百锭”,命令他出家,到遥远的吐蕃(西藏)去学习佛法,全皇太后也被令出家为尼。
赵显在西藏喇嘛庙里正式出家 ,法号“合尊”,此后潜心学习藏文。由于天赋聪颖,赵显很快就在藏佛界崭露头角,担任过萨迦大寺的主持,成为当时西藏的佛学大师,他还把汉文佛典译成藏文,被藏族史学家列入翻译大师名单,成为青史留名的一代佛学宗师。
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赵显写了一首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他对南宋王朝的思念之情。“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似乎想说明他是元人黄金台下来的客人,受到的是礼貌待遇,并非是什么俘虏,不打算回临安了。此诗触犯了文字狱。被元朝皇帝发现,大怒,遂下令被赐死于河西,葬处不明,谥号恭帝。这一年,赵显53岁。从18岁到了西藏,至53岁冤死,算下来,他在西藏定居了35年,期间再也没机会踏入魂牵梦绕的故园江南。
参考资料:
1.《正说中国三百五十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仓圣主编
2.《你所不知道的帝王》刘继兴 著
(作者: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档案史志局)
南宋的宋恭帝赵显(1271——1323),宋度宗次子,全皇后所生,即位前封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在位二年,被元军俘获,后被冕杀,终年53岁。
当年幼的赵显步入政治舞台时,南宋小朝廷的江山已是危如累卵,摇摇欲坠,局势基本无法挽救了。
公元1274年,元军攻下襄樊后,忽必烈调兵遣将,任命伯颜为统帅,水陆并进,准备消灭南宋。伯颜顺利攻占鄂州,沿江东下,所到之处,宋将纷纷投降。就在这一年,宋度宗去世,赵显被立为帝。宋恭帝年幼,因此由其祖母太皇太后谢氏垂帘听政,但朝廷的实权仍掌握在奸相贾似道手中。公元1275年,伯颜到达江州(今江西九江),安庆府宋将范文虎献城投降,元军占领鄂州后,继续挥师南下,占领池州,后沿江东下,进驻建康,很快逼近临安,南宋将士都望风而逃,赵家王朝已处于灭亡的前夕。贾似道兵败逃到扬州,大臣们上书弹劾贾似道,太学及台谏侍从官也相继上书,请杀贾似道,最终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结束了其擅权误国的罪恶生命。
南宋朝廷人人思逃,谢太后宣布宰相人选时,来上朝的大臣只有6人。德祐二年(公元1277年)正月十八,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枢密使,出使蒙古军营谈判。文天祥正气凛然,被伯颜扣留。二月初五,蒙古军队在临安皇城里举行受降仪式,赵显正式宣布退位,三月二日,元世祖忽必烈下达诏书,要求宋朝君臣速往大都朝见。赵显只好同谢太皇太后,母亲全氏等启程北上。
宋恭帝赵显及皇族的其他人员被掳到大都后,忽必烈召见了赵显,并封他为瀛国公。全皇太后、谢太后也都被封了爵位。
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12岁的赵显在北京幽禁了6年之后,被遣送到上都开平(今内蒙古锡盟蓝旗境内)。在开平又被幽禁了6年后,忽必烈赏赐他“钞百锭”,命令他出家,到遥远的吐蕃(西藏)去学习佛法,全皇太后也被令出家为尼。
赵显在西藏喇嘛庙里正式出家 ,法号“合尊”,此后潜心学习藏文。由于天赋聪颖,赵显很快就在藏佛界崭露头角,担任过萨迦大寺的主持,成为当时西藏的佛学大师,他还把汉文佛典译成藏文,被藏族史学家列入翻译大师名单,成为青史留名的一代佛学宗师。
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赵显写了一首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他对南宋王朝的思念之情。“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似乎想说明他是元人黄金台下来的客人,受到的是礼貌待遇,并非是什么俘虏,不打算回临安了。此诗触犯了文字狱。被元朝皇帝发现,大怒,遂下令被赐死于河西,葬处不明,谥号恭帝。这一年,赵显53岁。从18岁到了西藏,至53岁冤死,算下来,他在西藏定居了35年,期间再也没机会踏入魂牵梦绕的故园江南。
参考资料:
1.《正说中国三百五十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仓圣主编
2.《你所不知道的帝王》刘继兴 著
(作者: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档案史志局)